高中生物高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
全国卷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考点定位】转录
【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存在的位置,联系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动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把调节信号传到全身各处并通过作用靶细胞而发挥作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基质是发生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B正确;癌细胞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C错误;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名师点睛】不熟悉癌细胞的增殖特点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
【名师点睛】1.不熟悉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是对AD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2.解题过程中没有联想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是对B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0.9%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注入体内后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的变化,AD错误;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都应再排出多少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B错误,C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
【名师点睛】熟知水盐平衡的机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答案】B
【解析】使用样方法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错误;样方法都要做到随机取样;由于个体数量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正确;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的样方过小或过少,可能导致搜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增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错误。
【考点定位】样方法
【名师点睛】样方法的注意事项
①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②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D
【考点定位】基因、环境、性状
【名师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三、非选择题:
29.(8分)
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分裂期 分裂间
(2)纺锤体形成 不会
(3)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
【考点定位】细胞增殖
【名师点睛】熟知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
30.(9分)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降低
(3)根冠、萎蔫叶片
(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考点定位】水的作用、植物激素、实验分析
【名师点睛】正确识图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析】(1)胰岛素是通过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使血糖浓度降低的;反应迟钝、嗜睡是低血糖症状。(2)(3)胰高血糖素能通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注射葡萄糖,能直接使体内血糖升高。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熟悉血糖调节模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32.(12分)
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1)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1)
B/b位于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3:1或者有眼小刚毛:有眼正常刚毛:无眼正常刚毛=1:2:1,则A/a和B/b位于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2)
实验思路:将验证A/a和B/b这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拆分为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和B/b位于X染色体上分别进行验证。如利用①和③进行杂交实验去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利用②和③进行杂交实验去验证B/b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过程:(以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为例)
取雌性的①和雄性的③进行杂交实验: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子一代中雌性全为有眼,雄性全为无眼,则A/a位于X染色体上;
若子一代中全为有眼,且有雌有雄,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
【考点定位】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根据题目所给实验材料,仅仅一个杂交组合不能解决题目要求问题;联系到是群体性问题,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组合就能预见实验结果。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粹→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用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晾干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进行推断,即可得知。
少W分解,所以操作要快。
【考点定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名师点睛】要熟悉常见有效成分提取的基本流程与原理并学会在新情境下迁移应用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编码蛋白甲的DNA序列(序列甲)由A、B、C、D、E五个片段组成,编码蛋白乙和丙的序列由序列甲的部分片段组成,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先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蛋白乙,若在启动子的下游直接接上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则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后不能翻译出蛋白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用PCR技术获取DNA片段B或D的过程中,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DNA聚合酶、引物等,还加入了序列甲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3)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甲、乙、丙三种蛋白,要鉴定这三种蛋白是否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含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平均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甲、乙、丙,另一组作为对照,培养并定期检测T淋巴细胞浓度,结果如图2。
①由图2 可知,当细胞浓度达到a时,添加蛋白乙的培养液中T淋巴细胞浓度不再增加,此时若要使T淋巴细胞继续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仅根据图、图2可知,上述甲、乙、丙三种蛋白中,若缺少______________(填“A”“B”“C”“D”或“E”)片段所编码的肽段,则会降低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
【答案】(1)编码乙的DNA序列起始端无ATG,转录出的mRNA无起始密码子
(2)模板 dNTP
(3)①进行细胞传代培养 维持培养液是的pH ② C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名师点睛】解题过程中,没有联想到“动物细胞具有贴壁生长以及接触抑制的特点”而误认为(3)①小题中细胞不能继续增殖的原因是缺乏营养。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
全国卷3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答案】C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动能
【名师点睛】在万有引力这一块,涉及的公式和物理量非常多,掌握公式 ,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明确过程中的向心力,然后弄清楚各个物理量表示的含义。知道周期、线速度的大小、向心加速度只与轨道半径有关,但动能还与卫星的质量有关。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C.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D.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答案】D
【解析】因为PQ突然向右运动,由右手定则可知,PQRS中有沿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穿过T中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知,T中有沿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电磁感应;右手定则;楞次定律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还要理解轨道PQRS产生了感应电流瞬间会,让一圆环形金属框中的磁通量的变化,又会产生感应电流。
16.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A. B. C. D.
【答案】A
【考点定位】功能关系
【名师点睛】重点理解机械能变化与外力做功关系,难点是知道这个过程中,重心的变化情况。
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86cm B. 92cm C. 98cm D. 104cm
【答案】B
【解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左右两半段绳的伸长量,如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钩码的重力为
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时,钩码的重力为,解得:
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胡克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
【名师点睛】此题是物体的平衡问题,考查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且两个力大小相等,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前后两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即合外力为零,在改变绳长的同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跟着改变。
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为的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
【考点定位】磁场叠加、安培定则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在利用右手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同时注意磁场的叠加。准备找出通电直导线在某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关键和核心。
19.在光电效应试验中,分别用频率为,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和。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一定有
B.若,则一定有
C.若,则一定有
D.若,则一定有
【答案】BC
【考点定位】光电效应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弱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准备判断光电效应中的最大初动能、频率和遏止电压之间的关系,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光的频率无关。
20.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
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
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
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答案】AB
【解析】由动量定理可得:Ft=mv,解得 ,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故A正确;在F-t图中面积表示冲量,所以,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 =4 kg·m/s,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3 kg·m/s,t=4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 kg·m/s,所以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1m/s,故B正确 ,C、D错误。
【考点定位】动量定理
【名师点睛】变力的冲量的求法是动量定理应用的重点,也是难点。F-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力的冲量是求变力的冲量的常用方法
2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低7 eV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
【答案】ABD
低7V,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高7 eV。故C错误;b点电势比c点电势低9V,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故D正确。
【考点定位】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电势能
【名师点睛】在匀强电场中将某一线段等分同时就将该线段两端的电势差等分;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平行且均匀分布故等势线平行且均匀分布.以上两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金钥匙。电势与电势能之间的关系,也是常考的问题,要知道负电荷在电势高的电势能低。
二、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 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和F2=5.6 N。
(i)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ii)F合的大小为 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
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1)4.0N;(2)(i)见解析;(ii)4.0;0.05
【解析】(1)由图可知,F的大小为4.0N
(2)(i)如图所示
(ii)用刻度尺量出F合的线段长为20mm,所以F合大小为4.0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05
【考点定位】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名师点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作图法中要注意的问题:注意标度、方向。作图要细心认真就可以得较好的成绩。
23.(9分)
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480 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 Ω挡。
(1)图(a)中的A端与_____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__Ω,R4=_____________Ω。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连接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连接的,则读数为___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连接的,则读数为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为有效数字)
【答案】(1)黑;(2)B;(3)160Ω;880Ω;(4)1.47mA;1.10×103Ω;2.95V
【解析】(1)与欧姆表内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黑表笔。
【考点定位】多用电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
【名师点睛】会规范使用多用电表,能正确读出多用电表的示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平时实验训练过程中要多加注意规范操作和正确使用,多用电表的读数,重点是分清测量的物理量不同,读数方法不同,电压、电流对应量程、电阻是倍率;本题考查了电表的改装,要特别注意,用电压表和欧姆表时,表头的内阻和量程变了,也就是R1和R2与表头Rg并联组成新的表头(电流表)。
24.(12分)
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平面)向里的磁场。在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x<0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λB0(常数λ>1)。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x轴正向时,求(不计重力)
(1)粒子运动的时间;
(2)粒子与O点间的距离。
【答案】(1);(2)
【解析】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设在 区域,圆周半径R1;设在 区域,圆周半径R2;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运动定律得
①
②
粒子速度方向转过180o时,所用时间t1为
③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类型,要画出轨迹,善于运用几何知识帮助分析和求解,这是轨迹问题的解题关键。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解题时要分析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情况,找到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及半径,画出几何图形,并借助与几何关系分析解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5.(20分)
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答案】(1)1m/s;(2)1.9m
【解析】
(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与木板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
⑦
⑧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
⑨
(2)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
⑽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 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⑾
由①②④⑤式知,aA=aB;再由⑦⑧可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磊小从v1变到v2所用时间为t2,根据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
⑿
对A有
⒀
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⒁
【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察多过程问题,要特别注意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问题。要特别注意两者的运动时间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是同时停止的。分阶段分析,环环相扣,前一阶段的末状态即后一阶段的初始状态,认真沉着,不急不躁。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ABD
【考点定位】气体的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和气体的等温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气体吸热与放热情况、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分析清楚图示图象、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题关键是弄清图线的物理意义,并能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热力学第一定律也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掌握表达式ΔU=Q+W,并能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符号法则。
(2)(10分)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1和K2。K1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1,且K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1和K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i)待测气体的压强;
(ii)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答案】(i);(ii)
【解析】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⑤
(ii)由题意知
⑥
联立⑤⑥式有
⑦
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⑧
【考点定位】玻意耳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玻意耳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确定以哪一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并能找到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状态参量,然后列方程求解。准确判断不同状态下气体的压强是解决理想气体方程的关键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答案】BCE
【考点定位】机械波的传播
【名师点睛】本题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可以运用波形的平移法分析波传播的最短距离,要理解“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表达的意义。
(2)(10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距光轴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答案】(i);(ii)
【解析】
如图,从底面上A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入射角为i,当i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C时,对应
⑤
设拆解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在⊿OBC中,由正弦定理有
⑥
由几何关系有
⑦
⑧
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的条件得
⑨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确定入射角与折射角,然后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结合几何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全国卷3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A.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称为PM2.5,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故B正确;C.燃煤燃烧产生SO2和CO2,其中CaO可以和SO2结合生成CaSO3,并最终氧化为CaSO4,而CO2在高温下不能与CaO结合生成CaCO3,则加入CaO可减小S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小CO2的排放,故C错误;D.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故D正确;答案为C。
【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油脂的氢化、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有机物的鉴别等;常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酚等;而选择用水鉴别的有机物通常可从水溶性及与水的密度比较角度分析,如存在与水混溶的、难溶于水但密度有比水大的,有比水小的,即可用水鉴别。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答案】B
【名师点睛】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评价,涉及酸式滴定管的结构、碘的物理性质、pH试纸的使用及盐类水解及溶液的配制操作等,易错点为选项C,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pH,水稀释了被测溶液,如果溶液为中性则没有影响,如果溶液显酸性,则pH测定值偏大,如果显碱性,测定值偏小,即使用湿润的pH测溶液pH不一定有误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但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仍有一定的体积无法确定,容易忽视。
1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答案选A。
【名师点睛】有关阿德常数判断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使用时条件,如运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要注意是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另外还要防此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时,要考虑(1)溶液的体积(2)离子是否水解(3)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B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根据公式进行计算,选项D涉及可逆反应,明确反应的限度达不到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答案】D
【名师点睛】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共4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