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科学一至六年级全册单元和期末测试卷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测试卷,共6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底部( )的物体,越不容易倒。 A.越大越轻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重2.神仙居风景秀丽,近年来却因游人乱丢塑料袋造成一定的影响,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B.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C.燃烧时造成大气污染3.《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实行。每年( )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A.6月1日 B.5月22日 C.12月22日4.做“造霜”实验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A.0℃ B.0℃以上 C.0℃以下5.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去测量轮子可以转动的小车和轮子不能转动的小车,这种方法属于( )。A.分类 B.比较 C.推理6.下列关于住房建造说法错误的是( )。 A.住房中的各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B.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C.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很重要,但关键是选址。7.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陶瓷地砖比木地板更冷,这是因为( )。A.陶瓷比木头温度低B.陶瓷比木头更容易传热C.陶瓷比木头更光滑8.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 )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2.银河系是由( )、( )、( )及其它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3.目前已知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八个,离太阳最近的是( )、有生命的是(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 )、离太阳最远的是( )。4.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即( )多样性,(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5.用湿布擦黑板,过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 )2.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也会有热传递现象。( )3.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4.日食和月食的发生,都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光,从而使处于影子内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月球或太阳。( )5.蘑菇、苋菜、荠菜、蒲公英幼苗都是可食用的植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请将下列科学家或国家名称与他们的科学成就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共2题,共8分)1.什么是人工选择?2.画出你看到的北极七星和北斗星。六.综合题(共2题,共1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热映,掀起了一股“太空热”。电影讲述了科学家发现太阳的寿命即将终结,人类为了生存,将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飞船,飞向宇宙寻找新“太阳”的故事。(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颗发光、发热的( )星,人类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星。(2)在影片中,人类使用 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原来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大约是( )小时。(3)影片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大约4光年外的“比邻星”。光年是一个计量( )的单位。(4)影片中地球“离开”太阳系时遭遇了木星的“拦截”。下列关于木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木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近B.木星的体积比地球大C.木星不围绕太阳旋转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濒危植物 濒危植物指野生种群的数量极少,处于灭绝危险中的植物,如银杉、水杉、珙桐、银杏等。《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划为濒危类别的有121种。 导致植物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学者认为,非生物因素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较大幅度的环境因素变化或灾害性环境改变。超出物种适应限度的环境改变,会直接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的局限,这是灭绝的前奏。全世界正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大破坏,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草原沙漠化,大气和水污染等,都可导致植物种类的灭绝。 保护濒危植物的主要意义在于它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及保护基因不丧失。(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濒危植物就是已经灭绝的植物B.世界上有几十万种植物,没必要保护濒危植物C.银杏是濒危植物(2)导致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弱B.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性环境改变C.和其他植物生存竞争的结果(3)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通常不包括( )。 A.濒危植物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B.保护濒危植物的基因不丧失C.濒危植物的食用价值(4)关于保护濒危植物,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B6.C7.B8.A二.填空题1.化石2.恒星;星云;星团3.水星;地球;木星;海王星4.物种;物种5.蒸发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人工选择是在利用生物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好处或利益而采取的选择。自然选择是客观的,人工选择是主观的。2.六.综合题1.(1)恒;行(2)自西向东;24(或23小时56分4秒)(3)长度(或距离)(4)B2.(1)C(2)B(3)C(4)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排放;成立自然保护区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底部( )的物体,越不容易倒。 A.越大越轻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重2.神仙居风景秀丽,近年来却因游人乱丢塑料袋造成一定的影响,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B.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C.燃烧时造成大气污染3.《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实行。每年( )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A.6月1日 B.5月22日 C.12月22日4.做“造霜”实验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A.0℃ B.0℃以上 C.0℃以下5.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去测量轮子可以转动的小车和轮子不能转动的小车,这种方法属于( )。A.分类 B.比较 C.推理6.下列关于住房建造说法错误的是( )。 A.住房中的各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B.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C.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很重要,但关键是选址。7.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陶瓷地砖比木地板更冷,这是因为( )。A.陶瓷比木头温度低B.陶瓷比木头更容易传热C.陶瓷比木头更光滑8.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1.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 )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2.银河系是由( )、( )、( )及其它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3.目前已知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八个,离太阳最近的是( )、有生命的是(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 )、离太阳最远的是( )。4.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即( )多样性,(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5.用湿布擦黑板,过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热对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液体或者气体中。( )2.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也会有热传递现象。( )3.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4.日食和月食的发生,都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光,从而使处于影子内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月球或太阳。( )5.蘑菇、苋菜、荠菜、蒲公英幼苗都是可食用的植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请将下列科学家或国家名称与他们的科学成就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共2题,共8分)1.什么是人工选择?2.画出你看到的北极七星和北斗星。六.综合题(共2题,共1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热映,掀起了一股“太空热”。电影讲述了科学家发现太阳的寿命即将终结,人类为了生存,将地球改造成一座宇宙飞船,飞向宇宙寻找新“太阳”的故事。(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颗发光、发热的( )星,人类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星。(2)在影片中,人类使用 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原来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大约是( )小时。(3)影片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大约4光年外的“比邻星”。光年是一个计量( )的单位。(4)影片中地球“离开”太阳系时遭遇了木星的“拦截”。下列关于木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木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近B.木星的体积比地球大C.木星不围绕太阳旋转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濒危植物 濒危植物指野生种群的数量极少,处于灭绝危险中的植物,如银杉、水杉、珙桐、银杏等。《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划为濒危类别的有121种。 导致植物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学者认为,非生物因素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较大幅度的环境因素变化或灾害性环境改变。超出物种适应限度的环境改变,会直接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的局限,这是灭绝的前奏。全世界正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大破坏,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草原沙漠化,大气和水污染等,都可导致植物种类的灭绝。 保护濒危植物的主要意义在于它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及保护基因不丧失。(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濒危植物就是已经灭绝的植物B.世界上有几十万种植物,没必要保护濒危植物C.银杏是濒危植物(2)导致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弱B.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性环境改变C.和其他植物生存竞争的结果(3)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通常不包括( )。 A.濒危植物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B.保护濒危植物的基因不丧失C.濒危植物的食用价值(4)关于保护濒危植物,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B6.C7.B8.A二.填空题1.化石2.恒星;星云;星团3.水星;地球;木星;海王星4.物种;物种5.蒸发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人工选择是在利用生物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好处或利益而采取的选择。自然选择是客观的,人工选择是主观的。2.六.综合题1.(1)恒;行(2)自西向东;24(或23小时56分4秒)(3)长度(或距离)(4)B2.(1)C(2)B(3)C(4)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排放;成立自然保护区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