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考察区域, 航行中, 图中, 该大洲为, 甲海域沿岸, 棉花生长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地理(文)
第I卷(选择题,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考察区域( )
A. 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B. 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 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D. 属于温带湿润区
2. 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B. 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 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 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题意,水库三面环山,且图中有200米等高线,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北、东南都较高,西南部较低,且西南部等温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A正确,B错。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京附近,C错;该地属于半湿润地区,D错。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等温线信息,水库南北侧气温差异不大,A错。此时为15时,白天应盛行谷风而不是山风,同时,湖泊所在区域白天气温较低,近湖面为高压,吹湖风而不是陆风,湖泊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均吹向偏北方),所以湖泊北侧风速较南侧更大,B错,D正确。水库南北侧地表植被差异应不大,C错。故选D。
【点睛】山谷热力环流总结如下图:
某船只6月中旬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出发,沿图示航线8月底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航行中( )
A. ①海域看到日出越来越早 B. ②海域西北方观落日余晖
C. ③海域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D. ④海域顺风顺水节省燃料
4. 图中( )
A. 英吉利海峡沿岸多见温带落叶阔叶林 B. 直布罗陀海峡沿岸河流冬季凌汛多发
C. 曼德海峡为波斯湾石油外运重要通道 D. 台湾海峡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震灾害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某船只6月中旬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出发,8月底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此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①海域看到日出时间先变早后变晚,A错误。此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②海域西北方观落日余晖,B正确。③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台风很少发生,C错误。④海域此季节盛行东南风,④海域顺风航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受千岛寒流影响,是逆水航线,④海域是先顺水后逆水航线,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英吉利海峡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正确。直布罗陀海峡沿岸河流冬季温和,气温在0℃以上发,没有凌汛,B错误。霍尔木兹海峡为波斯湾石油外运重要通道,C错误。台湾海峡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多地震灾害,D错误。故选A。
【点睛】④海域南部是日本暖流,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受千岛寒流影响。
下图为某大洲沿90°经线局部地区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大洲为(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6. 甲海域沿岸( )
A. 有暖流流经 B. 有著名渔场 C. 多温带气旋活动 D. 多火山、地震灾害
7. 棉花生长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5. C 6. A 7. C
【解析】
【5题详解】
90°E经线南北穿过亚欧大陆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A错误;90°w经线穿过北美大陆的中央大平原,海拔较低,图中地区海拔不超过200m,所以该剖面图为北美洲沿90°W经线地形剖面图,C正确。故选C。
【6题详解】
甲海域在90°W上的20°N~30°N之间,由经纬度数值可确定该海域为墨西哥湾,墨西哥湾暖流途经该海域,A正确;当地没有著名的渔场,B错误;当地纬度较低,温带气旋少,C错误;当地没有位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地震较少,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美国的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在35°N以南,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长,是美国传统的棉区。因此棉花生长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时c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形成渔场的条件:1.大陆架宽、水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上升补偿流或温带海域季节交换,引起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众多,饵料充足,鱼群密集。
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 阿拉伯海沿岸 B. 南海沿岸
C. 几内亚湾沿岸 D. 地中海沿岸
9. 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 2周 B. 4周
C. 6周 D. 8周
10. 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枯竭 B. 风沙影响 C. 气候变暖 D. 航道变迁
【答案】8. A 9. B 10. 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结合时间“公元8世纪”可知当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存在,据图,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A项正确,南海沿岸当时人口数量较少,商贸不发达,B错误;几内亚湾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离基尔瓦较远,商贸不发达,C错误;地中海沿岸距离基尔瓦较远,不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D错误,本题选A。
【9题详解】
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可计算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可计算两地距离为10×111=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距离大致为4995km,据材料,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短4周就可到达,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变迁,因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基尔瓦显得有些鸡肋(基尔瓦仅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们需要一个落脚点,充当桑给巴尔岛和索法拉之间的中转站。)。稍有吨位的船只,都可以从好望角直接抵达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给巴尔,再转进印度等东方口岸,不需要在基尔瓦再停留,D项正确。资源枯竭,风沙影响,气候变暖均与该地商贸地位逐渐衰落关系不大,ABC错误,本题选D。
【点睛】修建港口的区位条件: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4、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等。
近年来科学家们将光敏定位仪用于小型鸟迁徙研究,即通过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来大致确定鸟儿所在的位置。下图是据此方法绘制的2014-2015年某种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最短距离的大致飞行方向是( )
A.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北向西南 D.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12. 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 )
A. 乙地和丙地 B. 乙地和甲地 C. 丙地和丁地 D. 丁地和乙地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鸟类飞行的方向是沿图中直线方向飞行,根据图中纬线分布可知,甲地位于北京西南,在鸟类一路大致向西飞行过程中,距北极圈的距离先近后远,故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有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信息。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是两个地点太阳光照数据相似。图中乙地和丙地关于赤道南北对称,纬度度数相近,乙地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因此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乙地和丙地,A正确。甲地和乙地、丙地和丁地、丁地和乙地,纬度不同,且不是关于赤道对称,计算结果不易相混,BCD错误。故选A。
【点睛】经纬网定方向:一、利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1、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2、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3、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二、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1、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2、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3、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注意:处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正北之分,没有东西之分;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正西之分,没有南北之分。)
赤道附近印度洋东西海区存在海表温度东西振荡的现象。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平均海温的差值)。受气候异常影响,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澳大利亚山火不断,持续了4个多月,过火面积超过5.25万km2(下左图)。右图为近年来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仅考虑风向,左图中甲区域山火的主要蔓延方向是( )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北方
14. 研究表明,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的变化对南亚季风会产生影响。推测2019年7月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对南亚季风的影响是( )
A. 增强西南季风 B. 减弱西南季风
C. 增强东北季风 D. 减弱东北季风
【答案】13. A 14. A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澳大利亚山火不断,持续了4个多月”。该时间段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为西北风,甲区域盛行西北风,受西北风的影响,甲区域山火的主要蔓延方向是东南方,故选A。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9年7月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为正值,说明此时赤道附近东印度洋水温比西印度洋低,利于海洋上相对冷高压的形成,而此时南亚为夏季,陆地上为低压,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海洋上冷高压的形成会增强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A正确,B错误;此时盛行夏季风,不会对东北季风产生影响,C、D错误。故选A。
【点睛】注意:2019年9月到2020年初偶极子指数为极高的正值,即印度洋东侧海温明显低于西侧,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因偏冷的海水形成强烈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加剧高温、旱情,对山火有加持作用。
与常见的16O相比,氧同位素17O在大气中含量极少。蒸发时含有较轻16O的水分子优先汽化,凝结时含有较重17O的水分子优先液化,因此测量落地降水17O的变化对研究水循环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甘肃气候干旱,降水在初期会在云下出现蒸发现象。祁连山东段乌鞘岭国家级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利用雨水收集器采集降水样品得出当地以月为尺度的加权17O的变化资料(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降水样品中以月为尺度的加权17O变化表明( )
A. 月均温越高,降水样品中17O含量越低 B. 降水量越少,降水样品中17O含量越低
C. 夏季蒸发量大,降水样品中17O的含量较高 D. 冬季蒸发量小,降水样品中17O的含量较高
16. 随着持续性降水过程的进行,降水样品中17O逐渐亏损(比例降低)的原因是( )
A. 水汽持续凝结,水汽云团中17O逐渐增加 B. 水汽持续凝结,水汽云团中16O逐渐减少
C. 空气中的水汽逐渐饱和,蒸发减弱,降水中16O蒸发受阻 D. 气温较高,17O蒸发旺盛而进入空气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读图分析,该地区7月均温最高,1月均温最低,7月降水样品中17O含量接近最高,A错误;1月降水量最少,但降水样品中17O含量不是最低,B错误;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含有较轻16O的水分子优先汽化,因此降水样品中17O含量较高,C正确;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样品中17O含量较低,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蒸发时含有较轻16O的水分子优先汽化,凝结时含有较重17O的水分子优先液化”,甘肃气候干旱,降水在初期会在云下出现蒸发现象,在持续性降水过程中, 含16O的水分子在云下不断被蒸发,直至空气达到饱和时,云层中的含17O的水分子也发生凝结,因此使17O的比例逐渐降低,C正确,B错误;水汽持续凝结,水汽云团中17O逐渐减少,A错误;气温高,16O蒸发旺盛进入空气,D错误。故选C。
【点睛】形成降水的条件:1、是要有充足的水汽;2、是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3、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马卡迪卡迪盆地地处非洲博兹瓦纳北部,为多条内流河的汇水中心,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广阔的湖泊。盆地中部地势低洼。沙源、动力、植被、沙丘表面物质等因素能够影响沙丘的侵蚀和堆积,进而影响沙丘的形态及流动性。沙丘集中区西部和东部沙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别。图为马卡迪卡迪盆地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的沙源来源于( )
①河流带来的松散沉积物②古湖床沉积物
③岩石风化物④纳米比亚西部沙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 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集中区位于( )
A. 东侧 B. 西侧 C. 南侧 D. 北侧
19. 随着气候暖干化,预测沙丘集中区东部和西部沙丘流动性的变化趋势( )
A. 东部沙丘趋于流动,西部沙丘趋于固定 B. 东部沙丘趋于流动,西部沙丘趋于流动
C. 东部沙丘趋于固定,西部沙丘趋于固定 D. 东部沙丘趋于固定,西部沙丘趋于流动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题意,马卡迪卡迪盆地沙丘的沙源可以是四周河流带来的松散沉积物、也可以是古湖床沉积物和岩石风化物,①②③符合,A对。纳米比亚西部沙漠位于西部沿海,距离马卡迪卡迪盆地远,且该盆地所在的纬度位于东南信风带,常年盛行东南风,纳米比亚西部沙漠的沙子不能被吹到该盆地,④不符合题意,BCD错。故选A。
【18题详解】
根据题意,由上题分析,该盆地位于东南信风带,常年盛行偏东风,因此南北两侧缺少动力条件,无法形成沙丘,CD错。盆地东侧为东南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弱,且盆地东侧空间范围小,沙丘少。A错。盆地西侧空间范围大,且有大河带来更多的泥沙,沙源丰富,东南风遇到西侧断块山地形阻挡,风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风沙堆积在盆地西侧形成沙丘,B对。故选B。
【19题详解】
根据题意,由上题分析可知,沙丘集中区位于盆地西侧,因此沙丘集中区的东部为盆地中心方向,西部为断块山山麓,山地带因为东南风迎风坡,有一定的山地降水,有一定的植被可以固定沙丘。随着气候暖干化,蒸发作用加强,盆地中心盐碱化加剧,沙丘表面形成盐结壳,对沙丘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沙丘集中区的东部(盆地中心)的沙丘将区域固定;西部因气候暖干化导致蒸发加剧,植被退化,固沙能力减弱,沙丘将趋于流动,D对。ABC错。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中三个问题的设问空间尺度前后联系,但越来越小。第1题的空间尺度是东南信风带和海陆位置,第2题的空间尺度缩小到盆地四周,第3题的空间尺度进一步缩小到盆地西侧的东西部。做题中要注意设问的空间尺度,才能做到准确分析。
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流量很大。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下图a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b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月份中,乙水文站测得阿普雷河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
A. 3月 B. 4月 C. 7月 D. 8月
21. 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大的时间段是( )
A. 1-3月 B. 5-7月 C. 7-9月 D. 9-11月
【答案】20. B 21.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图和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统计图为背景,并结合相关资料,考查奥里诺科河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
【20题详解】
由“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图”可知,图中甲、乙水文站4月和11月水位差为0。乙水文站位于阿普雷河与奥里诺科河交汇处附近,甲、乙水文站的水位差直接影响阿普雷河河水的流向与流速,故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的流速取决于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水位差,水位差越小,则流速越慢。据以上分析可知4月和11月水位差最小,故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的流速最慢时间就出现在这两个月份,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故选B。
【21题详解】
河流的含沙量与流速密切相关,流速越快,搬运能力就越强,河流的含沙量就越大,反之越小。读图可知,乙水文站位于甲水文站的上游,1~3月是乙个水文站的水位高于甲水文站水位并且与甲水文站之间水位差逐渐变大的时期,流速则逐渐变快,流水侵蚀能力增强。故甲水文站含沙量在逐渐变大,故A项正确。5~11月是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的时段,是奥里诺科河河水高度超过阿普雷河的时期,不仅流速缓慢,而且出现河水倒灌至阿普雷河的现象。故泥沙不断沉积于河道,是甲水文站含沙量较小的时期。所以可排除BCD三项。
【点睛】河流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简言之,输沙量就是输送沙子的量。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与含沙量大小有关,还与河流水量的大小有关。而含沙量则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植被、土质、降雨强度、流速(地形、地势)等。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下图为人类大陆图(局部),图中A、B、C为其中三个人类大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是( )
A. 北亚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北非地区 D. 北美东部
23. 图中D处形成一个人口分布的孤岛,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交通条件 B. 经济水平 C. 水源 D. 地形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结合图中轮廓和相对位置可知,A表示欧洲,B表示南亚,C表示东亚和东南亚,除了这三个地区之外,北美东部人口密度也比较大,是第四个人类大陆,但是没有在图中出现,因此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是北美东部,D正确。北亚地区气候寒冷,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旱,人口稀少,不属于未出现的人类大陆,AC错误。南亚地区在图中有显示,B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图中D处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只在水源充足的D处形成一个人口分布的孤岛,因此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C正确。交通条件、经济水平、地形对中亚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资源、气候、土地、水源、地理空间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政策、人的观念、移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需求、战乱、灾害影响等。
下图为北非和南欧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示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棕色人种 D. 黑色人种
25. 关于P、Q两地地表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P地草类茂盛 B. P地森林茂密 C. Q地黑土肥沃 D. Q地森林常绿
【答案】24. A 25. D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图中所示的主要是北非地区和南欧部分地区,该地区主要的人种是白色人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由图可知,P地虽然距海不远但是受山脉阻挡,水汽不易到达,降水少,地表景观应为热带沙漠景观,A、B错误。肥沃黑土一般形成于温带地区,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Q为亚热带,土壤为红壤、黄壤,C错误;Q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发育的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正确。故选D。
【点睛】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º到40º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典型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0分)
26. 下图为世界某国家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国家的地理位置。
(2)据图判断该国家的陆地地形特征并说出判读依据。
(3)据图描述该国西部近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多地震、火山的成因。
【答案】(1)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或热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平坦。从图中山峰高度可以看出该国各地海拔较高,且高度差异不大。
(3)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大致沿西北—东南向延伸),且分布密集。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和火山。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考查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从半球位置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从纬度位置分析,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该地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据图可知,山峰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说明该国各地海拔较高;再根据北部、中部和南部山峰高度分析,可知该地的高度差异不大,说明该地的地形类型是以高原,高原面起伏较小,地形平坦。
(3)考查地震、火山的成因。据图可知,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而且等深线分布较密集。该地位于北美洲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和火山。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非(见图)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非渔业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1)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南非西部沿海渔场成因。
(2)结合气候特点,分析南非南部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3)分析南非发展渔产品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西部沿海盛行离岸风,出现上升补偿流,即本格拉寒流,从海底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2)冬半年,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不利于捕捞;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利于捕捞。
(3)面向世界消费市场,市场广阔;临近世界主要运输航线,海运交通方便;南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非为材料,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气候以及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本格拉寒流,西部沿海盛行离岸风,离岸风形成离岸流,使得该海域出现了上升补偿流,导致底层海水上泛,从海底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在此集聚,形成大的渔场。
【小问2详解】
南非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主要结合南非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南非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凝结,以晴朗天气为主,炎热干燥,风浪小,能见度较高,利于捕捞;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降水较多,海面风浪大,能见度较低,不利于捕捞。
【小问3详解】
南非发展该工业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根据材料信息“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可知,南非渔产品面向世界消费市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南非地理位置优越,临近世界主要运输航线,海运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南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厄立特里亚是我国“一带一路”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该国经济落以旱地农业为主,传统能源主要依赖生物燃料,电力严重缺乏。中国农企研究工作站在驰援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
材料二 图1是厄立特里亚示意图。当地传统民居屋顶以茅草和树干为材料,厚实的墙由黄土和碎石组成(如图2)
(1)说明厄立特里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指出厄立特里亚大力推广地膜滴灌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3)降水的总量与时空分布深刻影响一个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列举影响世界中降水的影响因素。
【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以草类为主,方便就地取材;降水集中,风沙大,尖形屋顶有利于排水排沙;气候炎热,厚实墙体有利于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产增收。
(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气压系统、锋面系统、锋面气旋),人类活动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厄立特里亚为材料,涉及民居、地膜灌溉对农业生产影响以及降水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当地传统民居的尖屋顶以茅草和树干为材料,厚实的墙由黄土和碎石组成”可知,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草类为主,方便就地取材;降水集中,风沙大,尖形屋顶有利于排水排沙,减少风沙对房顶的压力,避免压塌房屋;纬度较低,气候炎热,厚实墙体有利于隔热,减少室外热量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等。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采用地膜滴灌技术,使用水资源少,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地膜覆盖可以防止风力直接吹蚀土壤,减轻风力侵蚀,保持土壤肥力;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地膜滴灌技术可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提高作物产量等。
【小问3详解】
影响降水因素位置主要有: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南部的埃克斯河,源于埃克斯穆尔高地,全长82.7km。下图为埃克斯河索维通水文观测站上游的流域范围示意图及资料手册。
资料手册:
⚫地形地质:流域.北部最高海拔514m、南部相当平坦,最低海拔26m;约84.4%的流域底层由不透水岩层构成。
⚫土地利用:大部分土地属于农业牧草用地,小部分属于林地和可耕种农业用地。在埃克斯穆尔的较高处是占流域面积3%的荒野和沼泽。
材料二 下图为索维通水文观测站监测的埃克斯河某年流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 几十年来,为了便于在埃克斯穆尔的沼泽地开展农耕活动,当地挖掘了众多排水沟渠,形成了广阔的排水沟渠网。但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恢复沼泽湿地环境。
(1)描述埃克斯河“一次洪水过程”流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三,推测该流域上游可能出现的环境危机。
(3)说明“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的意义。
【答案】(1)特征:河流水位上涨快,洪峰消退速度较慢。原因:流域底层为不透水岩层,不易下渗,土壤易饱和;地势落差大、沟渠众多,汇水速度快;集水区内多林地、草地,涵养水源能力强;下游地势低平,排水速度慢。
(2)水资源压力增大;水质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旱涝灾害多发。
(3)上游存储水量增加,调节径流;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教育、休闲和娱乐环境;改善湿地环境,为牧业发展提供牧草和水资源。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埃克斯河索维通水文观测站上游的流域范围示意图及资料手册为材料,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沼泽的生态功能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从材料二图中可看出,一次洪水过程中,水位上升间约为半个月,但水位下降时间约为-个月,可总结出流量变化特征为河流水位不涨快,洪峰消退速度较慢。从图中看,索维通水文站以上河段支流多,且地势落差大,汇水速度快;结合资料手册可知,该河约84.4%的流域底层由不透水岩层构成,不易下渗,因此水位上涨速度快。大部分土地属于农业业牧草用地,小部分属于林地和可耕种农业用地,可知该流域内林地、草地面积大,涵养水源能力强;根据资料手册可知,南部相当平坦,最低海拔26米,可知,索维通水文站以下河段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综上可知,由于林地草地涵养水源,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洪峰消退速度慢。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三中“当地挖掘了众多排水沟渠,形成了广阔的排水沟渠网”可知,由于排水量大,会造成水资源压力大。沼泽面积减少,降解污染、保持水土和调节径流功能下降,易出现水质下降、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多发等问题;水土流失还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是恢复沼泽湿地环境。该工程的意义就是保护湿地的意义。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调节径流、涵蓄水源、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该工程还可提供教育、休闲和娱乐环境;该工程储水量增加为农牧业发展提供水资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