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1盐酸,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 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六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Zn 65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C.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D.储氢合金可用于以为燃料的汽车2.把a、b、c、d 4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 B. C. D.3.在化学变化中能量越低越稳定。如图表示反应C(s,金刚石)=C(s,石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 B.常温下,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4.除去下列试样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选项ABCD试样Fe(Cu)除杂试剂硫酸饱和溶液溶液5.少量铁片与100mL 0.0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不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A.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B.将铁片改为铁粉C.加氯化钠溶液 D.加入10mL 0.1盐酸6.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铜的反应只表现出强氧化性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稀硝酸和稀盐酸混合可以溶解金D.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运输浓硝酸是因为铝与浓硝酸不反应7.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A.亚硫酸钠溶液、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氮C.饱和食盐水、氯气 D.硫酸溶液、氨气8.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制硝酸的尾气中的NO、都是大气污染物,常用碱液吸收处理B.该流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过程④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该流程不涉及氮的固定9.下列事实能说明Mg的金属活动性比Al强的是A.将镁和铝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稀盐酸中,铝电极上产生气体B.将镁和铝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镁与氯气反应失去两个电子,铝与氯气反应失去三个电子D.1mol的镁和铝与足量盐酸反应,分别产生1mol和1.5mol氢气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装置或操作预期目的实验室制取氯气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比较、的稳定性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A B.B C.C D.D11.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B.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反应已经停止C.温度升高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实际生产中温度越高越好D.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1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7.8g 所含阴离子个数为0.2B.1的溶液中有3的氯离子C.1mol氯气与足量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D.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分子数为0.4613.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下列关于混盐[可以看成和]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混盐中的两种阴离子在碱性环境中可以大量共存B.该混盐与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向该混盐溶液中加入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D.该混盐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淡黄色浑浊14.一种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左侧多孔石墨棒为该电池的正极B.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左侧多孔石墨棒移动C.放电过程中,若产生1mol ,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D.放电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5.将0.3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2L恒容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min末生成0.3mol W。测得0~2min内,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前2min,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molB.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5C.X的转化率约为66.7%D.前2min内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25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字母)。A.盐酸与 B.晶体和晶体反应C.Zn和稀硫酸反应 D.KOH溶液和稀硝酸反应(2)由下图的能量转化关系可知生成16g (l)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3)下图为1mol (g)和1mol (g)充分反应生成2mol NO(g)的能量变化图。若断裂1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能量。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①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中加入了适量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上述3个装置中,能探究“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17.(14分)依据原电池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锌锰干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如图所示),锌锰干电池属于 (填“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是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反应消耗19.5g负极材料,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以Al、Mg为电极,可以组装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①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Mg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Al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微型锌银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向 (填“Ag/”或“Zn”)极迁移。18.(12分)某温度时,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A、B两种气体间的转化反应,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M点的坐标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从开始至4min时,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下列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填字母)。A.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不变 B.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C.每消耗1mol A的同时生成0.5mol B D.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4)比较M、N两点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填“>”“<”或“=”)。19.(15分)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已知:;为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的仪器名称为 。(2)装置B中Cu的作用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C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若无C装置,装置D中生成的杂质主要有 (填化学式)。(4)D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E装置的目的是 。(5)当D中 (填实验现象)时,可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打开弹簧夹,通入。实验结束后,取D中产品与足量的溶液加热反应,收集到V mL(标准状况下)无污染性气体,则的产率为 %(用含m、V的式子表示)。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A正确;水晶、玛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产品,B错误;碳化硅(SiC)的硬度大而且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C正确;储氢合金可用于以为燃料的汽车,D正确。2.A3.B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一个化学变化,A错误;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能量更低,故更加稳定,B正确;如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D错误。4.A杂质与反应可生成硝酸和NO,A正确;Fe与硫酸反应,而杂质Cu不与硫酸反应,B错误;、HCl均能与溶液反应,C错误;、均能与溶液反应,D错误。5.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A可以使用;将铁片改为铁粉,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B可以使用;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C不可以使用;加10mL 0.1的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6.B硝酸与铜的反应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A错误;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塞,则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正确;浓硝酸与浓盐酸以体积比1:3混合的混合物可以溶解金、铂等金属,C错误;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运输浓硝酸是因为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止反应的进行,并非是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错误。7.C据题意可知,液体A和气体B反应使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故选C。8.DNO、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处理,A正确;反应①、②、③均有单质参加,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为,在该反应中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3mol 参加反应中,其中2mol作还原剂,1mol作氧化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C正确;反应①是将转化为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D错误。9.A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作负极,故A可以说明镁的活泼性比铝强,A正确;NaOH溶液与铝反应,不与镁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误;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与失去电子个数无关,C错误;等物质的量的金属与足量盐酸产生氢气的多少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D错误。10.C浓盐酸和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了它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B错误;稳定,受热易分解,可以比较、的稳定性,C正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如用NaOH溶液会生成沉淀,D错误。11.A时,反应未达平衡状态,,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则即有,A正确;时,反应达平衡状态,处于动态平衡,反应并未停止,B错误;实际生产中考虑到设备、催化剂等因素,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C错误;容器中充入氦气,虽然压强增大,但是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12.C7.8g 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mol的阴离子(即0.1),A错误;未告知溶液体积,无法计算1的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个数,B错误;氯气和溶液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氯气反应后转移2个电子,C正确;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即浓硫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0.46,D错误。13.B据题意可知混盐可以看成是由和按照物质的量1:1构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该混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B错误、D正确;混盐溶液中加入可以生成沉淀,C正确。14.DNO-空气燃料电池,通入NO的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A错误;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侧向右侧多孔石墨棒移动,B错误;若产生1mol ,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75mol,C错误;根据题目信息,NO在负极放电,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15.B列出三段式:起始量/mol 0.3 0.4 0 0变化量/mol 0.2 0.25 0.05n 0.32min末量/mol 0.1 0.15 0.05n 0.3前2min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A正确;,解得,B错误;X的转化率约为,C正确;,D正确。16.(每空2分)(1)CD(少写且正确得1分,写错不给分)(2)放出 45.5(3)632kJ 低于(4)①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②Ⅰ、Ⅱ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一次电池 石墨 (或0.6)(2)① ②(3) Zn18.(每空2分)(1)(7,0.2) (2)0.05 75%(3)AB(4)>1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U形管(1分)(2)(3)碱石灰(或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4)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或其他合理答案) 吸收NO防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5)淡黄色固体全部变为白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烷燃烧反应能提供能量是因为,反应可用于联合制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科学家用轰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