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秀全中学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物理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诗中,作者在前一句和后一句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 竹排 流水 B. 河岸 竹排
C. 青山 河岸 D. 流水 青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小竹排江中游描述竹排的运动,其参考系是河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青山的运动,其参考系是竹排.
ACD.由上分析可知,ACD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B正确.
2. 下列物体中,不能看做质点的是( )
A. 计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的运行时间
B. 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飞行的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 正在比赛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 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的地球
【答案】C
【解析】
【详解】A.计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的运行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飞行的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时,航天飞机的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研究正在比赛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时,需要看运动员的动作,运动员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看做质点,选项C符合题意;
D.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的地球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s末指的是时间,共经历了3s B. 第3s初指的是时刻,已经历了3s
C. 第4s内指的是时间,共经历了1s D. 第5s末指的是时刻,已经历了4s
【答案】C
【解析】
【详解】A.3s末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
B.第3s初指的是时刻,已经历了2s,选项B错误;
C.第4s内指的是时间,共经历了1s,选项C正确;
D.第5s末指的是时刻,已经历了5s,选项D错误.
4. 小球从高2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m后落到地面停下,规定竖直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 4m,-2m B. 3m,-2m C. -3m,-2m D. -3m,2m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上升5m,下降15m到达抛出点下方,路程s=0.5+0.5+2=3m.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为2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x=-2m,B正确.
5. 一物体自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该物体离地的高度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v2-v02=2gx得v2-0=2gH ;()2-0=2gh ;联立解得:h=H/4;物体离地高度为H-H/4=3H/4,故选B.
6.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没有形变,所以对桌面没有施加弹力
C.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错误; 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有微小的形变,所以对桌面施加弹力,选项B错误;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C错误;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选项D正确;故选D.
7. 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第2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 第3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第1s末前后质点的速度均为正,故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
B.从1-3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第2s末加速度方向不变,故B错误;
C.根据“面积”可知,第1-3s的位移为零,第3s末质点的位移不为零,选项C错误;
D.根据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时间轴上方表示的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方表示的位移为负,可知3-5s内质点的位移为0,则第3秒末和第5秒末位移相等,故质点的位置相同,故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有关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 重力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C.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重心有可能在物体外,比如圆环重心在圆心位置,就在圆环外面,故A正确;
B.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向下,比如在斜面上的物体,故B错误;
C.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其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正确;
D.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几何中心,所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D错误。
故选AC。
9.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3s内的位移是5m B. 任意相邻2s内的位移差都是8m
C. 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D. 第4s初的速度为8m/s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由关系式可知,质点前3s内的位移
前2s内的位移
因此第3s内的位移为
故A正确;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
对比
可得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任意相邻2s内的位移差都是
故B正确;
C.质点第2s初的速度为
第2s末的速度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
D.质点第4s初即第3s末的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AB。
10. 如图,P、Q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图,交点M的坐标为,在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时刻,P、Q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B. 时间内,P、Q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时刻,P、Q两物体有相等的速度 D. 时刻以前P的速度可能大于Q的速度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及图像知, P、Q两物体均在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时刻内两者路程相等,则时刻,P、Q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故A正确;
B.时刻内两者路程相等,位移大小相等,根据
可知P、Q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正确;
C.由于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所以图像的斜率也等于物体的速度,时刻,P、Q图像的斜率不相等,两者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由图像可知,时刻以前P的速度可能大于Q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 50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图2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段纸带,在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 A、B、C、D、E、F,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中所给位移数据,可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 C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C=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AC ②.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邻相等位移差为定值 ③. ④.
【解析】
【详解】(1)[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各点的位移大小,从而算出各自速度大小,故选AC;
(2)[2]因纸带上的计数点在内的位移之差均约为
即满足匀变速直线运动判别式,故判断依据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邻相等位移差为定值;
(3)[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
(4)[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结合逐差法可得加速度为
12.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_________。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后,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答案】 ①. 小钢球 ②. ①③④② ③. 9.6##9.5##9.7
【解析】
【详解】(1)[1]小明同学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要求阻力相对于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选取体积较小密度大的物体,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小钢球。
(2)[2]实验时要先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再把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然后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最后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3)[3]由图可知三幅图中小球中心位置对应刻度线分别为
且周期为
则重力加速度为
13. 洛桑一行人在户外徒步时发现一深坑,为探知坑的深度,洛桑站在坑边一安全位置由静止释放了一石块,石块经3s时间传来回声,若此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石块落地声音回传的时间和空气阻力,求:
(1)通过石块落地时间估算坑有多深?
(2)石块在落地瞬间的速度是多大?
(3)石块在第3s内下落位移为多大?
【答案】(1)45m;(2)30m/s;(3)25m
【解析】
【详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坑的深度为
(2)石块在落地瞬间的速度为
(3)石块在第3s内下落的位移为
14. 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员的直接接触,常用无人机运送物品。如图所示,无人机携带医药箱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上升,然后再经匀减速后到达用户阳台,此时无人机恰好悬停。若整个运动过程中医药箱可看成质点。求:
(1)医药箱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匀减速阶段医药箱的加速度大小;
(3)阳台的高度。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时医药箱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最大,为
(2)经匀减速后到达用户阳台,此时无人机恰好悬停,则匀减速阶段医药箱的加速度大小
(3)无人机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的距离为
匀速上升
匀减速上升的距离为
则阳台的高度为
15. 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开始时甲乙相距25m,甲在前乙在后。甲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做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问:
(1)多长时间后乙车追上甲车?
(2)两车相遇时乙车速度多大?
(3)在追及过程中甲乙的最大距离多少?(第3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5s;(2)30m/s;(3)28.1m
【解析】
【详解】(1)当乙车追上甲车时,位移关系为
解得
t=5s
(2)相遇时乙车的速度
(3)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
解得
t′=1.25s
最大距离为
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段考物理试题(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段考物理试题(二)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