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课外文言文阅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692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课外文言文阅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692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课外文言文阅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692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课外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课外阅读(2020·上海虹口·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芝麻《通鉴》①吴人韦政,腹枵然②,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页,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注]①《通鉴》:指《资治通鉴》。②枵(xiāo)然:原指空虚的样子,这里指没多少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市中卖者( ) (2)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2.文中画线句“而以零残语掉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就用零残的书页去调换整本书。B.就用零残的语句到处卖弄学问。C.就用零碎的学问和别人进行辩论。D.就用残缺的书包裹掉下来的舌头。3.“吴人韦政”可笑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2020·上海虹口·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杜黄裳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相,未敢失礼。乃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绳,并车子一乘,亦近直千缗。使者未敢入,乃于宅门伺候累日。有舆自宅出,从婢二人,皆青衣褴褛。问何人,曰:"相公夫人。"使者遽归,以白师古。师古乃止,终身不敢失节。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惮杜黄裳为相( ) (2)使者未敢入( )5.翻译下列句子。使者遽归,以白师古。6.李师古“未敢失礼”的原因是______,后来“终身不敢失节”的原因是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淝水之战时苻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谢安遣弟谢石及兄子谢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苻后率众,号百万,次①于淮肥,京师震恐。加②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③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④”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注】①次:驻扎。②加:加拜。③敌手: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④以墅乞汝:我把别墅送给你。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玄入问计( )(2)至夜乃还( )8.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两人就是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最后谁也没有获胜。B.两人就成为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最后张玄没有获胜。C.张玄就把谢安作为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但没有获胜。D.谢玄就把谢安作为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但没有获胜。9.谢安面对强敌“夷然无惧色”,做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应战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上海虹口·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曹绍夔①捉“怪”洛阳有僧,房中有罄②,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③,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④,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曹绍夔(kuí):人名。 ②罄:一种打击乐器。 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 ④锉(cuò):用钢制成的磨钢、铁、竹、木等的工具。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绍夔与僧善( )(2)然冀其有效( )11.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和尚因此愁苦地追问曹绍夔。B.和尚因此一再地追问曹绍夔。C.和尚愁苦地追问响声消失的原因。D.和尚一再地追问响声消失的原因。12.文章标题中的“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怪”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曹绍夔捉“怪”的故事启示我们:_________。 (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③,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注释】①祁黄羊:晋国大夫。②解狐:晋国大夫。③尉:军事长官。13.解释下列加点词。(1)谁可为之( )(2)外举不避仇( )14.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B.您问谁值得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C.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有什么仇恨。D.您问谁值得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有什么仇恨。15.“祁黄羊可谓公矣”句中的“公”,在文中的具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可见祁黄羊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建安五年,曹公东征,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①,礼之甚厚。越明年,袁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②,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及曹公察羽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注释】①偏将军:副将,辅佐将军之职。②白马:地名。16.解释下列加点词。(1)斩其首还( ) (2)及曹公察羽无久留之意( )17.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当下就立志来报答曹公才能回去。B.我一定要立功来报答曹公才会离开。C.我当下就立功来报答曹公才会回去。D.我一定要立志来报答曹公才会离开。18.从文中看,关羽在曹营受到的礼遇是______、______,但仍无久留之意,原因是______,可见关羽是一个______的人。 (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方得一车:②以其贵故:20.长者子将“沉木”“烧为炭”的原因是 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1.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1. 集市 只,仅仅 2.B 3. 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 启示:学习要扎实、踏实,要谦逊。 【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止:只,仅仅。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根据关键词:语:语句。掉舌:卖弄学问。故选B。3.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吴人韦政”可笑表现在“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枵然:虚大貌。空虚貌。好谈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语塞了。第二问,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芝麻通鉴》是一则构思十分精妙的小故事。一个常用芝麻点茶的吴人在购买芝麻时发现包装纸是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于是他熟读这几张纸,记下了纸上所载的那几则缺头少尾的故事,自以为学识渊博,逢人便大讲特讲,到处卖弄。不料有人偏爱刨根问底,不断追询故事的头尾,吴人无以回答,则曰:“芝麻纸上,仅此而已,余非所知也。”寓言十分辛辣地嘲讽了略有所知便得意忘形、炫耀卖弄的愚蠢行为。告诫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任何人在学问面前都要踏踏实实,学而不厌,切忌骄傲自满。知识是无穷尽的,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取,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磨练,并不是投机取巧、粗枝大叶就能有所成就的。想要达到高深的造诣,就应该作一辈子的努力。【点睛】译文:吴人韦政,腹枵然,而好谈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语塞了。于是有人嘲笑他说:“不会是出自‘芝麻通鉴’吧?”当地人喜欢拿芝麻点茶,而集市中卖芝麻的人爱拿《通鉴》当包装纸;因为它厚啊。常买芝麻的人免不了今天读一页,明天读一页;稀稀拉拉,既不多也不连贯。偏偏就有人就拿这三言两语来卖弄。如果遇到有人深究,其人难免陷入语塞难继的困境,他就会以“我家‘芝麻通鉴’上只有这些”来解脱。4. (1)担任 (2)进入 5.使者急忙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师古。 6. 他忌惮李师古担任宰相 被杜黄裳的节俭品德所感染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忌惮杜黄裳担任宰相。为,担任。 (2)句意为:使者不敢进去。入,进入。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遽,急忙。以,把。白,告诉。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惮杜黄裳为相,未敢失礼”可知李师古“未敢失礼”的原因是他忌惮李师古担任宰相。根据“有舆自宅出,从婢二人,皆青衣褴褛。问何人,曰:‘相公夫人。’”可知杜黄裳身为宰相,却生活非常简朴。李师古被他的节俭品德所感染。【点睛】译文:李师古专横暴戾,欺上压下,但是对杜黄裳却有所顾忌,不敢无礼,他命令一个能干的差人,准备了几千贯钱和一辆价值上千贯的车子,送给杜黄裳。这个差人没敢立即送去,而是先到杜黄裳家的门外观察了几天,一次他看到从宅院里抬出一顶绿色的轿子,后面跟了两个穿着破旧的黑色衣服的婢女。他问旁边的人轿子里是什么人?旁边的人告诉他是宰相夫人,差人急忙回去,将情况告诉了李师古。于是李师古放弃了贿赂杜黄裳的计划,终生不敢对杜黄裳失礼。7. 进入 返回 8.B 9. 与玄围棋赌别墅 游涉至夜乃还 镇定自若 胸有成竹 【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谢玄进入军帐问计。入:进入;(2)句意:到半夜才回来。还:返回,回来;8.B.结合上句“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可知,平常谢安的棋不如张玄,这一天是因张玄心中害怕,便显得棋力相当,而最终张玄没有获胜。选项正确;故选B。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概括。从“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 “安遂游涉,至夜乃还”可以看出,敌军压境,形势危急,可谢安与玄围棋赌别墅、游涉至夜乃还,体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持、胸有成竹的儒将风度。【点睛】参考译文:这时,苻坚兵势强大,疆场上充满危险,各位将领连连吃败仗。谢安派弟弟谢石与侄子谢玄等人为将,看机会出征讨伐,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朝廷拜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封为建昌县公。后来,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驻扎于淮水与淝之间,京城里震惊恐慌。又加拜谢安为大都督。 谢玄进入军帐问计,谢安面色平静,没有一丝恐惧,说:“我已另有方略。”随即安静下来。谢玄不敢多问,就让张玄将军再去请求计策。谢安便吩咐备车马到山中别墅去,亲朋好友都到齐了,谢安准备与张玄以别墅为赌注下棋,平常,谢安的棋不如张玄,这一天,因张玄心中害怕,便显得棋力相当,而最终张玄没有获胜。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把赢来的别墅送给你吧。”接着,谢安又去游山玩水,到半夜才回来。10. 友好,亲善,关系好 效果 11.D 12. “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罄与钟的频率相同,敲击了罄就会引起钟的共鸣(或“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 对生活中的现象不要迷信,要用科学的精神去探究。 【分析】1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1)句意:曹绍夔与和尚是好友。善:友好,亲善,关系好。(2)句意: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果。效:效果。1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苦:竭力。所以:……的原因。A.“苦”“所以”翻译错误; B.“所以”翻译错误;C.“苦”翻译错误;故选D。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第一空:从文中“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可知,“怪”指的是“房中有馨,日夜辄自鸣”;第二空:从“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可知,“怪”产生的原因是:罄与钟的频率相同,敲击了罄就会引起钟的共鸣;第三空:从文中“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可知,曹绍夔找到了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告诉我们,遇事不要迷信,要用科学的精神去探究。【点睛】译文:洛阳有个和尚,他的屋里有个罄钟,每天时常自动地发出声音。和尚认为有妖怪,害怕得生了病。寻求有法术的人使用各种方法来禁止罄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停止。曹绍夔与和尚是好友,来看望他的病况,老和尚就全把事情全告诉了他。不一会儿,斋钟响了,罄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安排美食,我一定帮你除掉它。”和尚虽然不相信他的话,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便准备了饭菜来款待他。曹绍夔吃完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锉了罄钟的几个地方,罄钟的声音就不再响了。和尚一再追问这样的原因,曹绍夔说:“这个罄钟和前殿斋钟振动的频率相同,敲击斋钟这个罄钟就相应响了起来。”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13. 担任; 选拔,推举 14.A 15. 推荐自己的仇人担任县令,推荐自己的儿子担任军事长官。 大公无私,唯才是举(或:任人唯贤)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为,担任。(2)句意为: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举,选拔、推举。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可,可以(胜任这个职务);之,的;仇,仇人。故译为: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故选A。15.第一问:句意为: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联系第一段中的“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可知,他推举自己的仇人做南阳县令。根据“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可知,他推举自己的儿子做尉。以上两件事就是他做事大公无私,即“公”的表现。第二问: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他向国家推举人才,既不因为是自己的仇人而有所指摘,也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回避,可知他是一个任人唯贤,大公无私的人。【点睛】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居住在国都里的人都称赞这件事。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居住在国都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真好啊,祁黄羊的话。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16. 返回,回到回来 到,到了,等到 17.B 18. 拜为偏将军 表封为汉寿亭侯 受刘将军厚恩,不能违背共生死的誓言/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忠诚、义气、守信(三个词中出现两个,即可。) 【解析】16.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斩其首还”的句意是:斩了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还:返回,回到。(2)“及曹公察羽无久留之意”的句意是:等到曹操察觉关羽并没有长久留下来的意思。及:等到。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语句“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中的“当”是“必当,应当”;“立效”是“建立战功”。正确的翻译是: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故选B。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1)依据第一段“建安五年,曹公东征,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和“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可知,关羽在曹营受到了“拜为偏将军”和“表封为汉寿亭侯”的礼遇。(2)从第二段“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知,这是关羽仍无久留之意的原因。(3)从第一段“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和第二段“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等内容看出,关羽是一个武艺高强、勇猛且重情讲义、守信之人。【点睛】参考译文:建安五年,曹操东征。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到了第二年,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进攻白马。关羽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斩了颜良首级回到营中,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等到曹操察觉关羽并没有长久留下来的意思,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19.①才;②原因。20.沉香木很长时间没有卖出去,他感到疲劳厌烦。21.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才得到一车(沉香木)。方:才。②句意:因为沉香木价格昂贵的原因。故:原因。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可知,他因为沉香木很长时间没有卖出去,他感到疲劳厌烦,所以想将“沉木”“烧为炭”,将“沉木”赶快售出。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写长者子积累多年才得到的一车沉香木,因为着急卖出去,最后只买了半车木炭的钱,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点睛】参考译文:从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进入海中打捞沉香木。累积了很多年,才得到一车(沉香木),把它运回家。他到集市上去卖沉香木,因为沉香木价格昂贵的原因,最终没有人来买。过了许多天,他还不能卖出去。他心中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把这看成是一种苦恼。他看到别人卖木炭,时常能很快地将木炭卖出去,就产生了一种想法:不如把沉香木烧成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他于是把沉香木烧成木炭,前往市场卖木炭,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木炭的价钱。世界上的愚蠢的人也正是像这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文阅读,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杨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文阅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松江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现代文阅读,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