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三轮】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 专题14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 专题14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文件包含专题14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解析版docx、专题14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策略 要把握四个点:注重根底,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注重根底,回归教材: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 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关注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题1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答案和解析)一、非选择题16.【答案】(1)调查
(2)相对性状
(3)31.6
(4)Hh
(5)3/8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生物的性状。
【解答】
(1)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为调查法。
(2)同一种生物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所以人类的有耳垂与无耳垂在生物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3)分析统计结果,被调查的对象中无耳垂的共有180(60+30+30+20+40)人,有耳垂的有390(60+240+90)人,因此被调查的对象中无耳垂的占180÷570×100%=31.6%。
(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H和h控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组亲代一方为无耳垂,基因组成为hh;另一方为有耳垂,基因组成为HH或Hh;而子代为无耳垂,基因组成为hh,子代的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于亲代双方,因此亲代一方为有耳垂的基因组成一定为Hh。遗传图解如下:据图可知,在第一组家庭的父母中,有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可能为Hh。
(5)通过(4)小题的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亲代的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图解如下图:
据图可知,子代有耳垂的概率是75%。又因为男性产生含X和含Y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的卵细胞,当卵细胞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几率是相等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概率是50%。
如图所示:
综上分析,小明无耳垂,他属于第二组家庭,他父母想再生一个有耳垂妹妹的可能性是75%×50%=3/8。
故答案为:
(1)调查
(2)相对性状
(3)31.6
(4)Hh
(5)3/8
17.【答案】(1)一;高杆
(2)Bb×Bb
(3)一;变异;杂交;重新组合
(4)染色体或基因;不定向;诱变育种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的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的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解答】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由表中第一组数据可知:亲代都是高秆的,子代中出现了矮秆的,说明高秆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一中,高杆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即组合一中亲本的遗传基因组合是Bb×Bb,否则后代中不会出现矮杆的(矮杆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3)已知矮秆小麦抗倒伏,高秆小麦不抗倒伏,科学工作者欲培育出矮秆小麦,可以选取表格中的组合一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即可选育出矮秆小麦新品种。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类型,这种现象叫做变异,该育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重新组合。
(4)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多种,目前,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诱导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这种变异是可遗传变异来培育生物新品种,这些变异是不定向的,如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既是人工选育,又属杂交育种;用一定剂量的放射性钴照射小麦的种子,属于用射线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过程,属诱变育种。
故答案为:
(1)一;高杆
(2)Bb×Bb
(3)一;变异;杂交;重新组合
(4)染色体或基因;不定向; 诱变育种
18.【答案】(1)基因;相对性状
(2)aa;3/8或(37.5%);近亲结婚
(3)不可遗传
(4)X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决定、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及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解答时应该结合遗传图解进行答题。
【解答】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肤色是一种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的概率是75%。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女孩的可能性是75%x 50%=37.5%。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这种肤色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4)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故答案为:
(1)基因;相对性状
(2)aa; 3/8或(37.5%);近亲结婚
(3)不可遗传
(4)X
19.【答案】(1)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隐;精子和卵细胞(或生殖细胞)
(3)Aa;AA或Aa;100%
(4)XX;50%
(5)否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生物的相对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性别决定、人类的遗传病、近亲结婚的危害。明确生物的相对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性别决定、人类的遗传病、近亲结婚的危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肤色正常和肤色白,是皮肤的颜色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白化病患者皮肤和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亲代5和6正常,而后代出现了遗传病患者10,因此可以判断该遗传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控制白化病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或生殖细胞)。
(3)亲代3和4正常,而后代中出现了隐性遗传病患者7,因此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均为Aa;亲代5和6正常,而后代出现了遗传病患者10,可以判断5和6的基因组成均为Aa,后代9正常,因此9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分析可知4号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100%。
(4)人体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即图中3号和4号第一胎生一个女孩,那么该女孩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能够产生含X性染色体和含Y性染色体的数量相等的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含性染色体X的一种卵细胞,卵细胞与两种精子的结合机会相等,即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各占50%。因此,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
(5)所谓直系就是直接或间接有亲子关系的个体。因此,图中的4和5不是直系血亲,而是旁系。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隐;精子和卵细胞(或生殖细胞)
(3)Aa;AA或Aa;100%
(4)XX;50%
(5)否
二、选择题1.【答案】B
【解析】略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相对性状,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②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③狐的长尾与短尾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④水稻和小麦是两种生物,因此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不是相对性状;⑤番茄和牡丹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不是相对性状;⑥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③⑥。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解答】
A.1是染色体,成对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XY就不相同,故错误;
B.1是染色体,2是双螺旋结构,3是遗传信息,4是基因,故正确;
C.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细胞质中含有DNA分子,故错误;
D.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4基因→DNA→1染色体→细胞核→细胞,故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含义以及杂交实验过程的分析,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一般。解答关键是记住和理解相对性状的含义以及杂交实验过程的分析方法。
【解答】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中的不同表现类型,题中樱桃的红果和黄果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根据第二组实验:亲代都是黄果子代出现红果,说明红果是隐性性状、黄果是显性性状;第二组亲代黄果的基因组成都是Bb,子代黄果的基因组成是BB、Bb,子代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而第一组的亲代是红果(基因组成是bb)与黄果杂交,子代有红果,说明亲代黄果的基因组成是Bb,子代的黄果基因组成一定是Bb、子代红果的基因组成是bb。BC正确,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概念。明确遗传病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A.白化病属于遗传病,侏儒症是婴幼儿阶段缺少生长激素造成的,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疾病,癌症是指一些细胞的分裂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无止境分裂而造成的疾病,乙肝属于传染病,它们都不属于遗传病,B符合题意;
C.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先天性愚型属于遗传病,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疾病,C不符合题意;
D.色盲、白化病都属于遗传病、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都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区别,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特点,解题关键是熟记理解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区别,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特点。
【解答】
A.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对染色体,卵细胞是生殖细胞,染色体减半,故甲果蝇的卵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且大小形态各不同,A正确;
B.据图可知图乙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是雄果蝇,其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B正确;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根据图二可知,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则子代残翅的基因为aa,亲代长翅的基因为Aa,则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4 ,又雌雄果蝇各占一半,故出现残翅雌果蝇的概率是1∕8,C错误;
D.图二中子代长翅基因组成是Aa或AA,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是Aa,故可能不相同,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人的性别决定,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DNA和基因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变异,人的性别决定,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DNA和基因的关系。
【解答】
A.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故A正确;
B.父母都是有耳垂的,但是如果控制父母耳垂的这对基因是杂合的,即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其子女中就有出现无耳垂的可能。因此父母都是有耳垂,生下的子女不一定都有耳垂,故B正确;
C.根据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可知,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可能性各为50%,故C正确;
D.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故D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因与性状遗传、生物的性状概念、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明确基因与性状遗传、生物的性状概念、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有关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A.父母的性状可以通过基因传递遗传给子女,A错误;
B.某人去三亚海边观察红树林期间,皮肤被晒黑,属于环境影响性状,因此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生物的性状并非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人的血型,C正确;
D.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不同生物之间相似的性状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D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的遗传现象、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作答。【解答】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在耳垂性状的遗传中,A对a为显性,决定有耳垂;某夫妇都有耳垂,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中的男孩有耳垂,女孩无耳垂,表明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A正确; B.某夫妇都有耳垂,生下男孩有耳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是一种遗传现象,B正确;
C.男孩有耳垂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而不是一定为Aa,C错误;
D.女孩无耳垂的基因型一定为aa,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的变异、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人类遗传病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生物的变异、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人类遗传病等相关知识。
【解答】
A.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则男性的神经细胞、白细胞都是体细胞,因此都含有Y染色体,而精子是生殖细胞,因此男性精子中含有Y染色体或X染色体两种精子,可知男性的精子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故A错误;
B.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如果决定人患白化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正常肤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那么父亲患某种遗传病的基因组成为aa,母亲和孩子正常,则这个正常孩子的控制该病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母,基因组成为Aa,可知这个孩子从父亲那里一定获得该病基因;如果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则这个孩子一定没有该病基因。故B正确。
C.杂交水稻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水稻品种杂交而得的新品种,故C错误;
D.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但所收获的花生也有大小之分,其性状的改变不是遗传物质引起的,只是水肥、阳光等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造成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除了由遗传决定的,还与环境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略
1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题关键是熟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解答】
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黄色番茄所结种子胚的基因是Dd、dd。番茄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的胚,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仍然是dd,颜色是黄色。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与性别有关的性状遗传。明确基因的显隐性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人的性别决定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红绿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形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假设色盲致病基因为a,则正常的基因是A。色盲男性XaY,视觉正常的男性XAY,男性没有色盲携带者;色盲女性XaXa,女性视觉正常的基因组成是XAXA或XAXa,XAXa女性色盲携带者。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妻子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视觉正常的母亲的基因组成是XAXa;视觉正常父亲的基因组成是XAY,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该对夫妇生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女儿的概率为0%,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D
三、【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及人的性别决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及人的性别决定。
【解答】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肤色正常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
从图1看出,他们再生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75%。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
从图2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都是50%,因此他们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是50%。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的男孩的几率是75%×50%═37.5%即。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 专题09 人体的呼吸,文件包含理综pdf、2023高三三模生物学答案docx、2023高三三模物理答案pdf、2023高三三模化学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 专题07 人体的营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重根底,回归教材,关注生活,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 专题15 生物的多样性,文件包含专题15生物的多样性-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解析版docx、专题15生物的多样性-中考生物三轮复习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