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712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712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7124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7124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7124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云南、安徽、吉林、黑龙江、山西五省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云南、安徽、吉林、黑龙江、山西五省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云南、安徽、吉林、黑龙江、山西五省通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3新教材地区专用2023年,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的高考命题将延续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2023年五省新教材地区,在纲要上下册以及3本选必中注重课本中的名词、概念、术语,在史学理论方面要加强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适当增加历史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因果逻辑联系,增强历史感悟能力,强化家国情怀,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青铜器,长江中下游出现良渚文化有祭祀的玉器,北方的草原又出现了以打制精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这些文化特点的出现,反映出(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点 B.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C.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发展 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青铜器,长江中下游出现良渚文化有祭祀的玉器,北方的草原又出现了以打制精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可以看出黄河上游、长江中下游以及北方的草原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A项正确;无数据的对比,不能得出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的状况,排除B项;自然环境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但是不能“决定”,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特点,未涉及家国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25.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 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可见秦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D项正确;A项“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材料并无体现,排除A项;材料所述行政吏员、三老、治安亭吏,并非是制衡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6.下图为敦煌唐墓出土的砖刻《胡人引驼图》影印图。图中胡人穿波斯装,一手执缰引驼,一手拄手杖跋涉。类似内容的砖刻在唐墓多有发现。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唐朝( )A.异域文化受到青睐 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C.敦煌成为工商业市镇 D.陆上丝绸之路畅通【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外贸易十分繁盛,大量外商、胡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商业贸易,唐朝墓葬中发现的砖刻《胡人引驼图》,证实了当时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兴盛,D项正确;图中胡人的波斯装束不能代表唐朝人民对异域文化的态度,排除A项;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B项;敦煌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砖刻《胡人引驼图》无法说明敦煌的工商业发展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27.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通过修缮和新建孔庙、加封孔子、增加配享者人数等方式来提升先圣孔子的地位;并大力发展庙学,将祠祀先圣与教学相结合。上述措施客观上( )A.构建了统治所需的官方哲学 B.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观C.昭示了新王朝建立的合法性 D.促进了文化传承与民族交融【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少数民族政权元的统治者提升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地位是在迎合汉文化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承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儒学本来就是官方哲学,在汉代就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B项;昭示新王朝的合法性是主观意图,不是客观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28.下表为部分洋务官员的简介。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人物简介朱其昂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者和初期主要的主持者,创办中国北方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郑观应先后担任过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总办,其著作《盛世危言》主张改良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A.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 B.注重培养资本主义人才C.经济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 D.孕育了革新社会的力量【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人物如朱其昂、郑观应,积累了创办近代企业的经验,直接成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有的认识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主张改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说明洋务运动孕育了革新社会的力量,D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经历洋务运动的一些人物的成就,他们并未根本改变社会结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历洋务运动的一些人物的成就,这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B项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的成就,C项夸大了二人的成就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9.近年来,随着《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大众对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考古热”。2018年我国各类博物馆到访人次已突破11亿,2019年同比增长8.97%。这反映了( )A.国力增强提振文化自信 B.科技发展推动大众传媒的转型C.历史真相需要考古实证 D.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近年来,我国掀起了“考古热”,而且参观历史博物馆的人数不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因此出现材料现象,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技发展对大众传媒的影响,而且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是在探讨需求历史真相的方法,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排除D项。故选A项。30.按照古希腊传统,马其顿人从不向凡人行叩拜礼,只向神匍匐礼拜。亚历山大入主波斯后,不但要求波斯人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也意图让马其顿人予以效仿。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A.拉拢波斯帝国遗臣 B.传播希腊先进文化C.强化君主统治权威 D.传承东方政治体制【答案】C【详解】亚历山大不但在西亚沿用君主制国家的君臣之礼,甚至希望将其引进深受公民政治影响的马其顿(希腊)地区,其旨在加强君主的权威,C项正确;根据“在面君行叩拜礼时必须以头碰地”可知延续君臣之礼并不能起到拉拢波斯帝国遗臣的作用,甚至会引起波斯人的抵触,排除A项;君臣之礼并非先进文化,排除B项;亚历山大的目的是通过东方君主制国家的君臣之礼来强化其权威,东方政治体制是强化其权威的方式,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1.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封建庄园、教会领地和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对此,恩格斯评价说,“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是十分清楚的。”这说明了,中世纪西欧( )A.城市自治运动受挫 B.教会地位举足轻重C.陷于长期分裂割据 D.庄园经济彻底瓦解【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普遍的混乱状态”可知中世纪西欧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权是进步”因为王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城市的产生,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与教会地位无关,排除B项 ;“西欧的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封建庄园”,可知庄园经济仍然存在,“彻底瓦解”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32.14 世纪时,但丁、马尔西利奥等思想家提出,教会应该是纯粹精神和道德的宗教组织,教皇和教会的官吏都无权干预世俗政治,也无权干预纯属其他政治领域和民间的各种事项。这种思想在普通民众中的深入传播(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B.有利于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C.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教皇和教会的官吏都无权干预世俗政治,也无权干预纯属其他政治领域和民间的各种事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削弱了教会在政治方面的势力,在普通民众中的深入传播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设问强调的是在普通民众中深入传播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是启蒙运动,排除B项;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33.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意志法律主要包括全德使用的“共同法”和各邦的地方法。法学家蒂堡认为当下全部的法律杂乱无章,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更会造成德意志人民之间的隔阂。因继承罗马法而丧失本国法律的稳定性,依赖于罗马与巴黎的法律文化甚至政治文化,这是一种充满屈辱和压迫的做法。蒂堡的最终意图是( )A.摆脱对法国民法典的依赖 B.制定一部统一的德意志民法典C.彰显德意志法律文化传统 D.为德意志帝国的侵略扩张服务【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法学家蒂堡认为,当时德意志的法律杂乱无章,作为当时法律主要渊源的罗马法不符合德意志的现实情况,因此主张制定一部统一的德意志民法典,B项正确;蒂堡主张制定一部统一民法典,摆脱对法国民法典的依赖和彰显德意志法律文化传统不是他的最终意图,排除A项、C项;制定一部统一的德意志民法典有利于维护德意志的统一,不能服务于德意志帝国的侵略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34.19世纪末,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棉种实验。英国棉花种植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棉花种植技术,并且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英国棉花种植协会以特殊照顾。由此可知,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 )A.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B.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C.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 D.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而且受到相关法规的特殊照顾,使得非洲殖民地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B项正确;棉花种植不属于工业化,排除A项;19世纪末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18世纪后半期英国就已经开展了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35.1918年大流感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当时,“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名称:“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等。这一现象说明( )A.意识形态对峙影响疫情防控 B.敌对情绪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传C.战争局面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D.国际社会对病毒缺乏科学的认知【答案】B【详解】一战时期的流感是流行病之一,但是在战时被冠以敌对方的名称,这说明敌对情绪影响了人们对流行病的认识,造成疫情的污名化宣传,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欧洲尚未形成典型的意识形态对峙,而且题干中的法国和德国在意识形态上是一致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流行病的污名化,而非战争加速流行病的传播,排除C项;流感这一名称的出现意味着当时国际社会对这一病毒有一定的科学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二、材料分析题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0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碰碰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于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盖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雷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镇在宋代的变化,并指出其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相比的特点。(1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5分)【答案】(1)因素: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统治者授权;宗教影响:商业复兴。(2)变化:军事职能为主转向经济职能为主;重新设镇;镇官分工。特点:规模大、人户繁盛:中央政府重视,政治经济管控较多。(3)认识: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发展有赖于商贸往来与社会安定;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财政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城市发展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可分析出生产力发展;根据材料“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可分析出人口增长;根据材料“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可分析出统治者授权;根据材料“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可分析出宗教影响:根据材料“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可分析出商业复兴。(2)变化:根据材料“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可分析出军事职能为主转向经济职能为主;根据材料“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可分析出重新设镇;根据材料“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可分析出镇官分工。特点:根据材料“人烟繁盛”可分析出规模大、人户繁盛;根据材料“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可分析出中央政府重视,政治经济管控较多。(3)认识:结合城市发展历程可分析出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城市发展有赖于商贸往来与社会安定;结合城市发展的影响可分析出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财政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城市发展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1877年8月,在李鸿章的委派下,唐廷枢开始利用唐山丰富的煤炭资源筹办开平矿务局。为了筹措资金,唐廷枢在上海、武汉、天津、南京、宁波等各口岸销售开平煤矿股票。1878年招股20万两,1879年招股已达70万两。在1888年7月24日,开平矿务局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并于三年后(即1881年)全面投产。为了改善运输条件,唐廷枢还修筑铁路运输煤炭。兴办铁路遭到了守旧官僚的极力反对,李鸿章与反对派进行论战,并力邀官员到唐山现场体验蒸汽火车才平息了异议。开平煤矿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已年产75万吨以上,成为重要的原煤供应基地,开平煤矿生产的煤炭不仅供应国家民生,而且供给北洋舰队。——摘编自谢乐乐《“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开滦煤矿》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开滦煤炭销量欠佳,矿方拖欠工人工资,劳资纠纷不断。人民政府特许开滦煤炭运沪换面,允许开滦煤炭独家出口,工人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保障。此外,党和政府大力帮助矿方进行企业内部改革,减少开支,也是缓解产销矛盾、渡过困难的重要举措。1952年5月17日,人民政府宣布代管开滦煤矿,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使开滦工人阶级真正成为矿山的主人,煤炭开采量大幅度上升,开滦煤矿重新焕发了生机。——摘编自杨磊《人民政府代管开滦煤矿的前前后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平煤矿建成的主要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开滦煤矿渡过难关的原因和开滦煤矿发挥的作用。(6分)【答案】(1)洋务运动的推动;企业利用新的集资形式,发行股票筹措资金;李鸿章和唐廷枢等人的努力;唐山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人民政府对开滦煤矿的大力扶持;开滦煤矿内部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任答两点即可)作用: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煤炭资源,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为人们提供了煤炭生活燃料,供应了国家民生;加快了唐山的城市化进程。(任答三点即可。若答其它且言之有理也可赋分)【详解】(1)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洋务运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为了筹措资金,唐廷枢在上海、武汉、天津、南京、宁波等各口岸销售开平煤矿股票”可分析出企业利用新的集资形式,发行股票筹措资金;根据材料“在李鸿章的委派下,唐廷枢开始利用唐山丰富的煤炭资源筹办开平矿务局”可分析出李鸿章和唐廷枢等人的努力;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唐山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可分析出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根据材料“人民政府特许开滦煤炭运沪换面,允许开滦煤炭独家出口,工人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保障”可分析出人民政府对开滦煤矿的大力扶持;根据材料“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可分析出开滦煤矿内部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任答两点即可)作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煤炭资源,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煤炭开采量大幅度上升,开滦煤矿重新焕发了生机”可分析出为人们提供了煤炭生活燃料,供应了国家民生;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加快了唐山的城市化进程。(任答三点即可。若答其它且言之有理也可赋分)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伦敦从19世纪初开始处于“世界金融中心之首”的位置,这离不开英国作为世界经济主导者的强力支撑。到19世纪70年代,英镑成为当时最重要国际货币……当各国出现贸易逆差时,英格兰银行作为国际借贷中心向逆差国提供英镑贷款。——摘编自尤瑟夫·凯西斯《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论题示例:英国的发展助推伦敦确立世界金融中心地位论据建议:17世纪末,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进行金融创新,开创商业经营新方式如创立英格兰银行,建立东印度公司;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伦敦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征服广阔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赢得英荷战争与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总结示例:综上所述,英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助推伦敦在19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首。【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英国”,可以联系到的知识有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需要围绕英国相关史实展开,说明英国实力的增强,与材料相呼应。论题:英国的发展助推伦敦确立世界金融中心地位。论据建议:17世纪末,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进行金融创新,开创商业经营新方式如创立英格兰银行,建立东印度公司;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伦敦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征服广阔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赢得英荷战争与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总结示例:综上所述,英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助推伦敦在19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专用原卷版docx、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3解析版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docx、必刷卷03原卷版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