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5
北京专用
北京卷考试题型为10(单选题、40分)+5(填空题、25分)+6(解答题、85分),其中第21题属于综合题,综合了新定义、集合论、归纳法、排除法、演绎证明等思想和方法,考查学生创新能力。
北京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命题理念,稳妥推进新高考的改革,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三个突出,四条路径”的评价体系。
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两个着力点;突出对主干知识、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通过优化试卷结构、创新呈现方式、精选试题素材,突出学科本质,达到落实高考育人的目的。
北京卷通过设计现实性和综合性问题,实现对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六大素养的综合考查。设置创新和思维深刻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淡化机械记忆,关注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
2023年高考四大趋势,❶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❷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❸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察 ,❹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 。
2022年北京卷第20题(Ⅲ)二元函数不等式的证明这一创新的设问打破常规,需要学生固定一个变量,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把二元的问题转化为一元的问题去处理。考查学生将多元与一元,动态与静态,变量与常量,高等与初等,等进行辩证思维的能力。第21题属于综合题,综合了新定义、集合论、归纳法、排除法、演绎证明等思想和方法,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可以预测2023年北京卷将设置创新和思维深刻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本卷第21题。
2022年北京卷第7题选取绿色冬奥会为情境创设数学问题。问题呈现了二氧化碳的三相图,该图可以使学生了解跨学科的知识。通过设置此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树立有责任的公民意识。第18题以体育铅球比赛为背景,考查统计学中预测方法与步骤的全过程。在体育比赛,特别是国际比赛中,预测比赛结果是体育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热门话题,通过解决此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概率统计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预测2023年北京卷将突出对数学应用和跨学科的考查。例如本卷第9题、14题。
2022年北京卷进一步优化试卷的结构,首次将考查立体几何的试题改为结构不良问题,以直三棱柱为背景考查线面关系。给出的两个等价条件,让学生从位置和度量两个方面进行选择。这种尝试增强了试题灵活性,为引导教学、防止题型固化、命题方式固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预测2023年北京卷将继续考查结构不良问题。例如本卷16题。
2022年北京卷第14题通过含参的动区间分段函数来设计问题,按照0与1为分界点分三种情况对参数进行讨论,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第15题设置了一个无穷正数数列,考查数列的增减性、估计数列项的范围、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解决此问题需要学生利用放缩的思想,递减数列的定义,数列的下界,反证的思想等去推证和证伪,考查学生对于高阶知识的理解和迁移的能力。可以预测2023年北京卷将继续通过创新题型,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等多种方式,体现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总之,2023年高考数学继续保持“入口易、口径宽,深入缓、出口难”的特点,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指导原则,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三个突出,四条路径”的评价体系,导向中学对“四具备”人才的培养,即具备自觉的数量观念的人、具备严密推理逻辑的人、具备高度抽象概括的人、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作风的人。
引导教学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在主干知识的掌握上下功夫、在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上下功夫、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上下功夫、在数学应用探究上下功夫、在创新思维形成上下功夫、在数学素养的养成上下功夫。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先化简集合,,再由子集的概念可判断A;由集合的运算判断BCD
【详解】因为,或,
所以不是的子集,故A错误;
,故B错误;
或,故C错误;
,故D正确;
故选:D
2.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特殊值法可判断ABC选项;利用作差法可判断D选项.
【详解】对于A选项,取,,,则,A错;
对于B选项,取,,,则,B错;
对于C选项,取,,则,C错;
对于D选项,,则,D对.
故选:D.
3.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运用赋值法可求解.
【详解】令,得,
令,得,
则.
故选:A
4.已知圆的方程,过作直线与圆交于点,且关于直线对称,则直线的斜率等于(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直线、关于直线对称,故两直线斜率互为相反数,所以假设直线方程为:,与圆进行联立可得点坐标,同理可得到点坐标,即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 易得在圆上,
因为直线、关于直线对称,故两直线斜率互为相反数,
设直线方程的斜率为,则直线斜率为,
所以直线方程为:,
整理得:,
所以: ,
即:,,
所以,同理,
所以,
故选:
5.设为平面向量,则“存在实数,使”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分析】根据向量的性质依次判断充分性和必要性即可.
【详解】若存在实数,使,则,,即,故充分性成立;
若,则,
即,即,即同向,
故存在实数,使,故必要性成立.
所以“存在实数,使”是“”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6.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P为C右支上一点.若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得,结合条件可得,进而可得,即得.
【详解】由题可知,,
因为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所以,,
所以.
故选:C.
7.在长方体中,与平面相交于点M,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平面交线的性质可知,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对于ABD可根据长方体说明不一定成立.
【详解】如图,连接,交于,连接,,
在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
而平面,且平面,
所以,
又,,
所以,故C正确.
对于A,因为长方体中与不一定垂直,故推不出,故A错误;
对于B,因为长方体中与不一定相等,故推不出,故B错误;
对于D,由B知,不能推出与垂直,而是中线,所以推不出,故D错误.
故选:C
8.已知的最大值是2,则在中的最大值是( )
A. B.3
C. D.
【答案】C
【分析】由的最大值为2,利用辅助角公式可求的值,代入,并根据辅助角公式可得,根据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可得,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辅助角公式可得
,其中.
由的最大值为2可得,解得.
∴
.
∵,∴.
∴当,即时,取得最大值.
故
.
故选:C.
9.恩格斯曾经把对数的发明、解析几何的创始和微积分的建立称为十七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其中对数的发明曾被十八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评价为“用缩短计算时间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已知正整数N的70次方是一个83位数,则由下面表格中部分对数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可得N的值为( )
M
2
3
7
11
13
0.301
0.477
0.845
1.041
1.114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分析】利用对数的运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的70次方为83位数,所以,则,即,整理得,
根据表格可得,,所以,即.
故选:C.
10.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记,则数列的( )
A.最小项为 B.最大项为 C.最小项为 D.最大项为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得到,结合,可排除A、D,再求得数列的单调性,得到B不正确,C正确.
【详解】由题意,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可得,
所以,,
则,可得,
所以,可排除A、D;
设,
则,
因为,所以,
所以在区间和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
即当时,数列为递增数列,
当时,数列也为递增数列,
其中,
例如当时,可得,所以B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点睛】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综合问题的求解策略:
1、已知数列的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把要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求和方法等对于式子化简变形,注意数列与函数的不同,数列只能看作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一特殊性;
2、解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时,若是证明题中,则要灵活选择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若是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则可分离参数,转化为研究最值问题来解决.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复数满足,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复数的四则运算可得,再利用模长公式直接得解.
【详解】由,
则,
所以,
故答案为:.
12.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
【答案】
【分析】利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别求和的值域,再取并集即可.
【详解】因为当时,,
当时,,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13.已知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焦点为,为上一点,与轴垂直,为轴上一点,且,若,则的准线方程为______.
【答案】
【分析】先用坐标表示,再根据向量垂直坐标表示列方程,解得,即得结果.
【详解】抛物线: ()的焦点,
∵P为上一点,与轴垂直,
所以P的横坐标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P的纵坐标为,
不妨设,
因为Q为轴上一点,且,所以Q在F的右侧,
又,
因为,所以,
,
所以的准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向量数量积处理垂直关系是本题关键.
14.某军区红、蓝两方进行战斗演习,假设双方兵力(战斗单位数)随时间的变化遵循兰彻斯特模型:,其中正实数,分别为红、蓝两方初始兵力,t为战斗时间;,分别为红、蓝两方t时刻的兵力;正实数a,b分别为红方对蓝方、蓝方对红方的战斗效果系数;和分别为双曲余弦函数和双曲正弦函数.规定当红、蓝两方任何一方兵力为0时战斗演习结束,另一方获得战斗演习胜利,并记战斗持续时长为T.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若且,则;
②若且,则;
③若,则红方获得战斗演习胜利;
④若,则红方获得战斗演习胜利.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分析】对于①根据已知条件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即可得出,所以①正确;对于②,利用①中结论可得蓝方兵力先为0,即解得,②正确;对于③和④,若要红方获得战斗演习胜利,分别解出红、蓝两方兵力为0时所用时间、,比较大小即可知③错误,④正确.
【详解】对于①,若且,则,
即,所以,
由可得,即①正确;
对于②,当时根据①中的结论可知,所以蓝方兵力先为0,
即,化简可得,
即,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即,所以战斗持续时长为,
所以②正确;
对于③,若红方获得战斗演习胜利,则红方可战斗时间大于蓝方即可,
设红方兵力为0时所用时间为,蓝方兵力为0时所用时间为,
即,可得
同理可得
即,解得
又因为都为正实数,所以可得,红方获得战斗演习胜利;
所以可得③错误,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15.在中,,.
①若,则角的大小为_____;
②若角有两个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分析】①利用正弦定理求得的值, 结合角的取值范围可求得结果;
②作出图形,结合图形可得出角有两个解时,满足的不等式,进而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①由正弦定理可得,
,;
②在中,,,如下图所示:
若使得角有两个解,则,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同时也考查了利用三角形多解求边长的取值范围,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已知函数.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
(1)求a的值;
(2)求的最小值,以及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
条件①:的最大值为6;
条件②:的零点为.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若选条件①,则;若选条件②,则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化简的解析式,根据条件①或②求得的值.
(2)利用三角函数最值的求法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1)
.
若选条件①,
则.
若选条件②,
则.
(2)若选条件①,由(1)得,
则当时,,则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若选条件②,由(1)得,
则当时,,则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17.已知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是正三角形,、、、分别是、、、的中点.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作为已知.条件①:平面;条件②:;条件③:平面平面.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若存在, 求线段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3)答案见解析.
【分析】(1)选条件①: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平面,再由,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 选条件②:,由,得到,又,得到平面,然后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平面,再由,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 选条件③:平面平面,由,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
(2)由(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易知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由求解;
(3)设,,得到,由(2)知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由求解.
【详解】(1)证明:选条件①:平面,
又平面ABCD,
所以平面平面,
因为是正三角形, 且是的中点,
所以,又平面APD平面ABCD=AD,平面APD
所以平面;
选条件②:;
因为,所以,
则,又,且,
所以平面,
又平面ABCD,
所以平面平面,
因为是正三角形, 且是的中点,
所以,又平面APD平面ABCD=AD,平面APD
所以平面;
选条件③:平面平面.
因为是正三角形, 且是的中点,
所以,又平面APD平面ABCD=AD,平面APD
所以平面;
(2)由(1)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所以,
设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
令,则,所以,
易知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
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为;
(3)设,,
则,
由(2)知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即,整理得,
因为,所以方程无解,即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18.2021年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的“大年”,开通线路的条、段数为历年最多.12月31日首班车起,地铁1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地铁19号线一期全长约22公里,共设10座车站,此次开通牡丹园、积水潭、牛街、草桥、新发地、新宫共6座车站.在试运营期间,地铁公司随机选取了乘坐19号线一期的名乘客,记录了他们的乘车情况,得到下表(单位:人):
下车站
上车站
牡丹园
积水潭
牛街
草桥
新发地
新宫
合计
牡丹园
///
5
6
4
2
7
24
积水潭
12
///
20
13
7
8
60
牛街
5
7
///
3
8
1
24
草桥
13
9
9
///
1
6
38
新发地
4
10
16
2
///
3
35
新宫
2
5
5
4
3
///
19
合计
36
36
56
26
21
25
200
(1)在试运营期间,从在积水潭站上车的乘客中任选一人,估计该乘客在牛街站下车的概率;
(2)在试运营期间,从在积水潭站上车的所有乘客中随机选取三人,设其中在牛街站下车的人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数学期望;
(3)为了研究各站客流量的相关情况,用表示所有在积水潭站上下车的乘客的上、下车情况,“”表示上车,“”表示下车.相应地,用,分别表示在牛街,草桥站上、下车情况,直接写出方差,,大小关系.
【答案】(1)
(2)分布列答案见解析,数学期望:1
(3)
【分析】(1)用频率估计概率即可;
(2)服从二项分布,分别计算概率,列出分布列计算期望
(3)根据两点分布方差公式可得答案.
(1)
设选取的乘客在积水潭站上车、在牛街站下车为事件,
由已知,在积水潭站上车的乘客有人,其中在牛街站下车的乘客有人,
所以.
(2)
由题意可知,
;
;
;
.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所以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为
.
(3)
.
(两点分布:)
19.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若对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若,证明:.
【答案】(1) 时单调递增, 时,单调递减;
(2) ;
(3)证明见解析.
【分析】(1)求导,根据导数的符号确定单调区间;
(2)运用参数分离的方法,构造函数求导,计算函数最大值即可;
(3)作图,根据函数图像确定 的范围,再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
【详解】(1) ,显然有 ,当 时, ,单调递增,
当 时, ,单调递减;
(2)由 得: , ,
令 ,则有 ,令 ,
显然 是减函数, , 当 时, , 单调递增, 时, , 单调递减;
,a的取值范围是 ;
(3)当 时, ,由(1)的结论作函数图像如下:
,
对于 ,得 ,不妨设 ,则有 ,
由图可知当 时,对应的自变量有2个值 ,其中 ,
要证明 ,只需 取 中较小的数 即可,
, , , ,
要证明 ,只需证明 ,在 时, 单调递增,
只需证明 , , 只需证明 ,
即 ,构造函数 ,
,
,
, 是增函数,又 当 时, ,
即,命题得证;
综上,(1)当 时,单调递增,当 时,单调递减;(2) .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第三问,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和 的范围,再将原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20.已知椭圆过点,其右焦点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为椭圆上一动点(不在轴上),为中点,过原点作的平行线,与直线交于点.问能否为定值,使得?若是定值,求出该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能为定值,使得,.
【分析】(1)根据题意得,再结合即可得答案;
(2)设,进而得,,再计算斜率即可得,最后结合即可得答案.
【详解】(1)解:因为椭圆过点,其右焦点为
所以,即,所以,
所以椭圆方程为
(2)解:设,则,
所以,
所以过原点与的平行的线的方程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故,
假设存在能为定值,使得,
所以,解得
所以能为定值,使得,.
21.若无穷数列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称该数列为数列.
①,当时,;
②若存在某一项,则存在,使得(且).
(1)若,写出所有数列的前四项;
(2)若,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请说明理由;
(3)在所有的数列中,求满足的的最小值.
【答案】(1)数列的前四项为:;;;
(2)数列为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理由见解析
(3)的最小值为
【分析】(1)先根据条件①去绝对值可得或,由得,再根据条件逐个列举即可;
(2)由条件①知,当时,或,由得,利用反证法假设数列中存在最小的正整数(),使得,根据单调性结合条件②可知假设不成立,即可得结论;
(3)先根据条件②可得必为数列中的项,再结合条件①可得分析即可.
【详解】(1)由条件①知,当时,或,
因为,由条件①知,
所以数列的前四项为:;;;.
(2)若,数列是等差数列
由条件①知,当时,或,
因为,所以
假设数列中存在最小的正整数(),使得,
则单调递增,
由则均为正数,且.
所以.由条件②知,则存在 ,使得
此时与均为正数矛盾,
所以不存在整数(),使得,即.
所以数列为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3)由及条件②,
可得必为数列中的项,记该数列为,有,
不妨令,由条件①,或均不为;
此时或或或,均不为
上述情况中,当,时,
结合,则有.
由,得即为所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江苏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天津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数学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