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必刷卷05(原卷版).docx
    • 解析
      必刷卷05(解析版).docx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1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2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3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1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2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5解析版docx、必刷卷05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5
    湖北专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023年湖北省高考生物学部分整体难度适中,试卷整体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试题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载体,突出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理解能力、信息提取及分析能力,非选择题侧重核心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试题稳中有进、梯度合理、难度适当,平稳过渡,对引导中学教学减少“机械刷题”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预计2023年高考湖北高考生物学部分相较2021、2022年会基本保持稳定,选择题以12道题的形式呈现,非选择题以4道大题的形式,但不会出现选做题,每本书出一道大题的概率较高,选择性必修部分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2023年湖北地区试题情境生动。以情境为设问载体,有利于考查学生在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能力。每一道试题均设置了合理的情境,情境生动,叙述明了。试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课标要求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具体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必备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如本卷第3题以白叶枯病为情境,第10题以黄土高原为情境,第15题以新冠病毒为情境。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互花米草为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已入侵到我国几乎所有的滨海滩涂湿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适宜、缺少天敌是互花米草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B.应用除草剂快速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的种群数量可能污染环境
    C.从国外引种树型高大、生长速度快的无瓣海桑可根治互花米草且对环境友好
    D.互花米草的入侵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C
    【分析】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目前控制危害生物的技术方法大致有三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有效的生物防治
    【详解】A、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种群都与其他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相互竞争的关系也会影响种群数量。所以气候适宜、缺少天敌是互花米草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A正确;
    B、应用除草剂属于化学防治,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的种群数量,但是可能会污染环境,B正确;
    C、从国外引种树型高大、生长速度快的无瓣海桑可能造成新的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对环境造成破坏,C错误;
    D、互花米草的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物种被淘汰,使生物多样性丧失,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C。
    2.《庭橘》中写到“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橘树果实色泽鲜亮,极具观赏价值。红蜡蚧刺吸汁液会影响橘树的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红蜡蚧若虫的种群密度
    B.施用信息素干扰红蜡蚧交尾是一种化学防治手段
    C.施加适量植物激素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D.适时进行“打顶摘心”,有利于果实的产量提高
    【答案】D
    【分析】标记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在有害生物的防治中,有些就是利用信息来发挥作用的。例如,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从而减缓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例如,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于是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详解】A、红蜡蚧若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A错误;
    B、施用信息素干扰红蜡蚧交尾是一种生物防治手段,B错误;
    C、乙烯利是乙烯类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激素,C错误;
    D、适时进行“打顶摘心”,可以去除顶端优势,有利于果实的产量提高,D正确。
    故选D。
    3.白叶枯病是水稻严重的病害之一。现拟将某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特性转移给栽培稻,科研工作者用X射线随机破坏野生稻的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最终诱导处理后的野生稻细胞和栽培稻细胞融合获得再生细胞和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水稻细胞可用PEG、灭活病毒等诱导融合
    B.再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少于两亲本之和
    C.该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均能形成杂种个体
    D.该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均能定向改变受体细胞性状
    【答案】B
    【分析】X射线随机破坏野生稻的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所以该技术不能定向改变受体的性状。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A错误;
    B、X射线处理可能使染色体消除,再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少于两亲本之和,B正确;
    C、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能获得杂交细胞,不能获得个体,C错误;
    D、转基因技术能定向改变受体的性状,该技术是利用X射线随机破坏野生稻的染色体结构,不能定向改变受体的性状,D错误。
    故选B。
    4.氮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主要以NH4+、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但过量的氮肥会造成作物减产。某学习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均为相对值。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液中含氮量
    叶绿素含量
    植株干重
    单株籽粒干重
    50%
    64%
    48%
    39%
    75%
    83%
    80%
    62%
    100%
    100%
    100%
    100%
    125%
    105%
    110%
    93%
    150%
    103%
    97%
    63%
    (注:100%含氮量为适宜)
    A.氮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氮导致光反应受限
    B.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与培养液中含氮量呈正相关
    C.氮肥过量可能会阻碍有机物向籽粒转运
    D.氮元素缺乏对暗反应影响较大,可能是因为暗反应所需的酶较多
    【答案】B
    【分析】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光能的过程。具体过程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中,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变为 ATP 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将 ATP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详解】A、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等,氮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氮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使光反应受限,A正确;
    B、叶绿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培养液中含氮量呈正相关,但当培养液中含氮量为150%时,叶绿素含量为103%,反而低于培养液中含氮量为125%时的叶绿素含量,B错误;
    C、氮肥过量后(超过100%),可知单株籽粒干重呈下降趋势,可能是氮肥过量阻碍有机物向籽粒转运,C正确;
    D、分析培养液中含氮量为50%时,植株干重与单株籽粒干重均较低,可推测是由于暗反应所需的酶较多,氮元素缺乏对暗反应影响较大,D正确。
    故选B。
    5.肿瘤干细胞(CSCs)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所有突变基因种类的一类癌变细胞研究表明,CSCs来源于成体干细胞,形成过程一般需要漫长的时间,并且CSCs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杀伤肿瘤细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CSCs的DNA修复能力也非常强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SCs可通过免疫系统被清除,该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B.CSCs对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且DNA修复能力非常强可能导致无法通过化疗将其清除
    C.CSCs可分化产生不同突变类型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成体干细胞可能在DNA不断复制中累积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的突变
    【答案】A
    【分析】1、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CSCs可通过免疫系统被清除,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通过手术、化疗、放疗无法清除CSCs的原因包括CSCs易分散和转移、CSCs对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CSCs的DNA修复能力非常强等,B正确;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成体干细胞可能在DNA不断复制中累积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的突变导致成体干细胞癌变形成肿瘤干细胞,D正确。
    故选A。
    6.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是根据DNA在不同浓度的变性剂中解链行为的不同而导致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从而将片段大小相同而碱基组成不同的DNA片段分开。当DNA片段泳动到某一浓度的变性剂位置时,DNA发生解旋变性,导致电泳迁移率下降,最终会停留在某一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中的A、T碱基含量越高,DNA越不容易发生变性
    B.在变性剂的作用下,DNA中的磷酸二酯键发生断裂
    C.DGGE技术的优点是能将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分开
    D.DGGE技术能用来检测DNA分子中是否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D
    【分析】据题意“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是根据DNA在不同浓度的变性剂中解链行为的不同而导致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从而将片段大小相同而碱基组成不同的DNA片段分开”,变性剂能够将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打开,从而使DNA解链;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详解】A、碱基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故DNA分子中C、G碱基含量越高,DNA越不容易发生变性,A错误;
    B、据题意可知,变性剂的作用是使DNA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B错误;
    C、据题意“DGGE是根据DNA在不同浓度的变性剂中解链行为的不同而导致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从而将片段大小相同而碱基组成不同的DNA片段分开”,DGGE技术的优点是能将大小相同而碱基组成不同的DNA片段分开,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发生基因突变,会使原有的DNA分子的碱基组成发生变化,因此DGGE技术能用来检测DNA分子中是否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7.唾液分泌的基本中枢在延髓(位于脑干),以下是与唾液分泌有关的现象:
    现象I:进食时,食物对舌、口腔和咽部黏膜的刺激可引起唾液分泌;
    现象Ⅱ:进食前,食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可引起明显的唾液分泌;
    现象Ⅲ:当人们闻到或吃到喜欢的食物时,唾液的分泌量比闻到或吃到不喜欢的食物时多。
    下列关于以上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和抗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具有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B.从延髓发出的支配唾液腺的脑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C.现象Ⅰ和现象Ⅱ中睡液的分泌分别属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D.现象Ⅲ表明唾液的分泌还受到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答案】A
    【分析】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条件反射必须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性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相反,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占优势。
    【详解】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唾液不属于体液,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A错误;
    B、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唾液腺是腺体,因此从延髓发出的支配睡液腺的脑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B正确;
    C、现象I中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的中枢位于延髓,该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现象Ⅱ中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闻到或吃到喜欢的食物,唾液的分泌量比闻到或吃到不喜欢的食物时多,说明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且闻到或吃到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需要低级中枢参与,表明唾液的分泌除了受低级中枢控制,还受到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D正确。
    故选A。
    8.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研究人员推测苯乙腈是一种化学警告信号,能使蝗虫天敌大山雀具有捕食散居蝗虫的偏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B.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C.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蝗虫的种群数量处于波动状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答案】D
    【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种群的特征包括:①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③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④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⑤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详解】A、蝗虫的幼虫跳蝻活动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错误;
    B、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调节种间关系离不开信息传递,B错误;
    C、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
    D、自然状态下,蝗虫的种群数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处于不规则的波动也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种群爆发,D正确。
    故选D。
    9.植物存在明显的种群密度效应,其中存在两个法则:“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即植物种群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其产量与密度无关,最后产量总是一样的;“-3/2自疏法则”,即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成为竞争的胜利者,获得足够的资源而继续生长发育,有些植株因不能 获得足以维持生长发育的资源而死亡。根据以上概念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后产量衡值法则”降低了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各时期均符合“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C.“-3/2自疏法则”表明竞争的胜利者可能存在有利变异
    D.高密度种植时,有些植株会死亡,不利于植物种群发展
    【答案】C
    【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详解】A、环境条件未改变,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就不会改变,A错误;
    B、大于或小于一定的密度范围时,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不符合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B错误;
    C、“-3/2自疏法则”,即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成为竞争的胜利者,获得足够的资源而继续生长发育,有可能存在有力变异更加适应环境,C正确;
    D、高密度种植时,有些植株会死亡,从而降低种群密度,有利于植物种群发展,D错误。
    故选C。
    10.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黄土高原一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显得郁郁葱葱。为恢复生态,当地政府大力响应退耕还林政策,积极引导当地居民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替代燃煤,从而减少煤炭的开采和林木的砍伐。现在人们在黄土高原种植果树,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堤坝上种植蔬菜,在黄土风貌典型地区办起生态旅游,黄土高原充满生机与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使用煤炭相比,采用太阳能会降低生态足迹
    B.在黄土高原上发展生态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生态恢复后的黄土高原与以往相比能量输入增加,能量散失减少
    【答案】D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详解】A、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与使用煤炭相比,采用太阳能会降低生态足迹,A正确;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实用意义。在黄土高原上举办发展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类活动可以恢复生态,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
    D、生态恢复后,黄土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增多,通过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增多,同时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也增多,D错误。
    故选D。
    11.实验一:将许多果蝇养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同时用一定剂量的DDT加入培养瓶中,并逐渐增加药剂的剂量,十多代后果蝇群体抵抗力比原有果蝇群体增加几百倍。实验二:将来自同一对果蝇的后代随机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一定剂量的DDT,另一份不加,培养十多代后,不加 DDT的一组群体抵抗力增加速度与加入 DDT的一组不相上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实验一可知果蝇群体抵抗力增强是由于接触DDT后发生了定向变异
    B.由实验二可知抵抗力的产生是由 DDT引起的,且 DDT 起到了选择作用
    C.由两组实验可知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的结果
    D.由两组实验可知群体基因型频率的定向变化是由自然选择造成的
    【答案】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DDT只是起到选择作用,不会诱发变异的产生,A错误;
    B、由实验二可知抵抗力的产生不是由 DDT引起的,且 DDT 也没有起只是起到选择作用,B错误;
    C、本实验只是在个体表现型水平上的选择,无法推出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的结果,C错误;
    D、由两组实验可知群体基因型频率的定向变化,即抵抗力增加的速度是由自然选择造成的,D正确。
    故选D。
    12.线性基础设施(公路和铁路)建设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环境风险。这些基础设施会打破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人为干预地球生态系统的行为之一。线性基础设施建设不会导致(    )
    A.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丧失
    B.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C.种群由于近亲繁殖而衰退消亡
    D.种群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变小
    【答案】A
    【分析】1、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任何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线性基础设施可能会导致群落的水平结构更明显,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丧失,A错误;
    B、线性基础设施会打破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B正确;
    C、栖息地的碎片化可能使种群数量过少,而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时,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而衰退、消亡,C正确;
    D、线性基础设施占有大量的空间,而且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因此,可能导致种群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变小,D正确。
    故选A。
    13.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的大龟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壳隆起,颈短;一是长颈长腿,前部壳隆起,便于抬头和抬颈。前者生活在潮湿的岛屿上,地面上的草和其他矮生植物较多,后者生活在干燥的岛屿上,大龟必须拾起头才能吃到灌木和仙人掌。达尔文还发现,在没有大龟的岛上,仙人掌长得很矮、刺是肉质的,在有大龟分布的岛屿上,仙人掌长得较高、刺是坚硬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类大龟形态、分布和食性存在显著差异,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两类大龟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活在干燥岛屿上的大龟与仙人掌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性特征
    D.大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多种可遗传变异,这些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答案】A
    【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两类大龟形态、分布和食性存在显著差异,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生活在干燥岛屿上的大龟与仙人掌是捕食关系,为了食用仙人掌,大龟进化出长颈长腿,而为了避免大龟的捕食,仙人掌长得较高、并且长出坚硬的刺,两者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性特征,C正确;
    D、大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能产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这些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
    故选A。
    14.最新研究发现,骨骼肌也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运动后的骨骼肌可以分泌“肌生成素”,“肌生成素”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如IL-6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时能刺激肾上腺分泌抗炎物质——皮质素。此外,骨骼肌还能分泌IL-7、IL~15等细胞因子刺激初始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NK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因子分泌量增加还可以抑制脂肪产生,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除了骨骼肌的肌纤维细胞,辅助性T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
    B.细胞因子只能作用于B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且具有靶向性
    C.运动除了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还可以减少脂肪的产生
    D.细胞因子能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来增强细胞免疫
    【答案】B
    【分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一般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详解】A、多种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题干中的骨骼肌的肌纤维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是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细胞,A正确;
    B、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题目中信息提到细胞因子还可作用于肾上腺等器官的细胞,B错误;
    C、运动的好处除了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还可以通过细胞因子的调节,减少脂肪的产生,C正确;
    D、细胞因子主要的作用是增强免疫效果,能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新的细胞毒性细胞增强细胞免疫,D正确。
    故选B。
    15.正在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BF.7变异株,本质上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进化分支。与BA.5相比,BF.7的受体结合域部位增加了一个氨基酸改变,这使BF.7成为目前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从病毒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比较中找到BF.7与BA.5的关系证据
    B.病毒通过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特异结合
    C.BF.7侵入人体后可诱导产生特异的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已经加强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BF.7
    【答案】A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从病毒基因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找到BF.7与BA.5的关系证据,A错误;
    B、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导性结合,入侵人体细电,B正确;
    C、BF.7侵入人体后可诱发体液免疫产生特定的浆细胞,诱发细胞免疫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
    D、由题干已知,BF.7是BA.5的变异株,所以已经加强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BF.7,D确。
    故选A。
    16.小鼠的H19基因和Igf2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它们控制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图(a)和图(b)分别表示母本和父本中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增强子与蛋白质X结合后可增强H19基因和Igf2基因的表达,CTCF与绝缘子结合后,可阻止增强子对基因Igf2的增强作用。从受精卵中移去雄原核而代之以雌原核的孤雌生殖、移去雌原核代之以雄原核的孤雄生殖的小鼠胚胎都不能正常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19基因的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B.H19基因与Igf2基因共同表达是胚胎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
    C.用去甲基化酶处理孤雄生殖的受精卵,胚胎能够正常发育
    D.增强子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19基因和Igf2基因的表达
    【答案】C
    【分析】1、生物的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的结果。
    2、由图可知,增强子与蛋白质X结合后直接作用于H19基因和Igf2基因,调控基因的表达。
    【详解】A、甲基化不改变遗传信息,因此H19基因甲基化后其碱基序列不变,A正确。
    B、H19基因与Igf2基因控制胚胎的正常发育过程,从受精卵中移去雄原核而代之以雌原核的孤雌生殖、移去雌原核代之以雄原核的孤雄生殖的小鼠胚胎都不能正常发育,由图可知,母源H19基因表达,父源Igf2基因表达,两种基因均表达才能使胚胎正常发育,B正确;
    C、用去甲基化酶处理孤雄生殖的受精卵,用去甲基化酶处理会使CTCF与绝缘子结合,抑制Igf2基因的表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C错误;
    D、由图可知,增强子与蛋白质X结合后直接作用于H19基因和Igf2基因,说明是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对应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C。
    17.小肠上皮细胞吸收Ca2﹢的一条途径是通过上皮钙通道(PRV6)转运,PRV6转运Ca2﹢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的,且PRV6对维生素D具有依赖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2﹢通过PRV6时所需要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
    B.人体血液中Ca2﹢含量过高,容易导致机体出现抽搐现象
    C.摄入的食物中钙含量越多,PRV6转运Ca2﹢的速率就越快
    D.维生素D吸收不足会导致PRV6转运Ca2﹢的过程受阻
    【答案】D
    【分析】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Ca2+通过PRV6转运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ATP,A错误;
    B、人体血液中Ca2﹢过高会引起肌无力,B错误;
    C、转运Ca2+的速率还受到PRV6数量的限制,不是摄入的食物钙含量越多就越快,C错误;
    D、PRV6对维生素D具有依赖性,维生素D吸收不足会导致 PRV6转运Ca2+转运受阻,D正确。
    故选D。
    18.三倍体鱼与二倍体鱼相比,往往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如抗病性强、温度耐受性高、快速生长等。三倍体鱼培育:方案一:在精子入卵而第二极体尚未外排之时,对受精卵进行低温处理,阻止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进行,使第二极体不能排出卵外,从而诱导产生三倍体;方案二: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鱼的受精卵阻止第一次卵裂首先诱导获得四倍体,待四倍体个体性成熟后再与二倍体个体自然交配,获得三倍体。下列关于三倍体鱼的叙述,正确是(  )
    A.方案一产生的三倍体鱼不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
    B.方案二中三倍体鱼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C.三倍体鱼的不育特性与其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有关
    D.方案二的三倍体鱼有两组染色体来源于父本,一组染色体来源于母本
    【答案】C
    【分析】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可能发育成多倍体个体。
    【详解】A、方案一为有性生殖过程,产生的三倍体鱼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A错误;
    B、方案二中三倍体鱼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
    C、三倍体鱼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三倍体鱼不育,C正确;
    D、方案二的三倍体鱼培育过程中若用四倍体鱼作母本,二倍体鱼作父本,则三倍体鱼有两组染色体来源于母本,一组染色体来源于父本,D错误。
    故选C。
    19.高温导致葡萄果实溃烂,影响品质和产量。为探究葡萄响应热胁迫的机制,研究者检测42℃处理后葡萄幼苗中V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V基因表达出V蛋白的过程需要三种RNA参与
    B.提取葡萄的DNA进行PCR扩增可检测V基因表达水平
    C.实验结果表明V蛋白与葡萄响应热胁迫的调控过程相关
    D.敲除V基因检测葡萄的抗热能力证明V蛋白是否参与热胁迫
    【答案】B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详解】A、V基因表达出V蛋白的过程需要mRNA、tRNA、rRNA三种RNA参与,A正确;
    B、PCR扩增不可检测V基因表达水平,B错误;
    C、由图可知,42℃处理,后V蛋白表达量增大,说明V蛋白与葡萄响应热胁迫的调控过程相关,C正确;
    D、可敲除V基因检测葡萄的抗热能力证明V蛋白是否参与热胁迫,D正确。
    故选B。
    20.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兴奋过程和肌细胞收缩的机械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如图所示,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将信息传递至Ca2+释放通道;L管对Ca2+的释放。钙泵是一种Ca2+依赖式ATP酶,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使Ca2+逆浓度梯度转运,从而实现L管对Ca2+的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一肌接头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化
    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则肌细胞接头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D.静息状态时,①处的Ca2+浓度高于②处的
    【答案】C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兴奋经过突触处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详解】A、神经一肌接头为突触结构,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A错误;
    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肌细胞接头处会产生动作电位,但可能导致电信号不能传导至L管处,Ca2+释放通道无法正常释放Ca2+,B错误;
    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可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
    D、静息状态时,肌肉为舒张状态,此时①处的Ca2+浓度应低于②处,D错误。
    故选C。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 共 60分。
    21.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已知胃液中H+的浓度大约为150mmo1/L,远高于胃壁细胞中H+浓度,胃液中Cl-的浓度是胃壁细胞中的10倍。回答下列问题:
    (1)胃壁细胞分泌Cl-的方式是___________。食用较多的陈醋后,胃壁细胞分泌的H+量将___________。
    (2)图1是胃蛋白酶的活力随pH变化的曲线。在弥漫性胃黏膜萎缩时,胃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此时,胃蛋白酶的活力将___________。

    (3)假饲是指让动物进食后,食物从食管接口流出而不能进入胃。常用假饲实验来观察胃液的分泌。假饲动物进食后,用胃痿口相连的引流瓶来收集胃液,如图2所示。科学家观察到假饲动物进食后,引流瓶收集到了较多胃液,且在愉悦环境下给予假饲动物喂食时,动物分泌的胃液量明显增加。根据该实验结果,能够推测出胃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为证实这一推测,下一步实验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 主动运输 减少
    (2)降低
    (3) 神经调节 切除通向胃壁细胞的神经 无胃液分泌(收集不到胃液等)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H+、Cl-在胃壁细胞中的浓度低于胃液中。分析图1可知,随pH的升高,胃蛋白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胃壁细胞分泌C1-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方式是主动运输,Cl-在胃壁细胞中的浓度低于胃液中。食用较多的陈醋后,胃液中H+浓度升高,因此为维持胃液中H+浓度的相对稳定,胃壁细服分泌的H+量将减少。
    (2)图1是胃蛋白酶的活力随pH变化的曲线。在弥漫性胃黏膜萎缩时,胃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导致胃液中H+数量减少,pH升高。此时,胃蛋白酶的活力将降低。
    (3)在愉悦环境下给予假饲动物喂食时,动物分泌的胃液量明显增加,说明胃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即胃液的分泌受到相关神经元的支配。为证实这一推测,下一步实验操作应为切除通向胃壁细胞的神经,使神经系统无法支配胃液的分泌,预期实验现象是无胃液分泌(收集不到胃液等)。
    22.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不同,研究证实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用某一高浓度O3连续处理甲、乙两种植物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分别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注】曲线1:甲对照组,曲线2:乙对照组,曲线3:甲实验组,曲线4:乙实验组。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______________。
    (3)从图3分析可得到两个结论:①O3处理75天后,甲、乙两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②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_____________。
    (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A基因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使乙植物中A基因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若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则说明A基因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
    【答案】(1)增大
    (2)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
    (3) 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
    (4)A基因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

    【分析】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影响光饱和点的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内因有叶绿体中色素含量、酶的含量、酶的活性等。
    【详解】(1)限制光饱和点的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大,出现了光饱和现象,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增大。
    (2)据图可见,用某一高浓度O3连续处理甲植物不同时间,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
    (3)据图3可见,O3处理75天后,曲线3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1、曲线4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2,即甲、乙两种植物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曲线4净光合速率比曲线3下降更大,即长时间高浓度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
    (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A基因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自变量是A基因功能,因此可以使乙植物中A基因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比较A基因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的净光合速率,若两种条件下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则说明A基因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 
    23.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面积最大和空间尺度最长的一种交错带。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的生系统类型之一。因此,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促进区域退化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研究人员以耕作的农田为对照,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不同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样地类型
    总个体数量(只)
    优势类群(科)
    常见类群数量(科)
    总类群数量(科)
    农田
    45
    蜉金龟科、蚁科、步甲科和蠼螋科共4科
    6
    10
    柠条林地
    38
    蚁科
    9
    10
    杨树林地
    51
    蚁科
    6
    7
    自然恢复草地
    47
    平腹蛛科、鳃金龟科、蝼蛄科和拟步甲科共4科
    11
    15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农田优势类群为4科,多于退耕还林样地,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与农田中___________较高有关(答出2点即可)。
    (3)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___________(填“好”或“差”)。
    (4)杨树及甲、乙两种草本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和甲相比,乙更适合在杨树林下种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自然恢复 草地自然恢复草地植物的种类多,可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2)水、无机盐(矿质营养)
    (3)好
    (4)杨树林下光照强度小,而乙比甲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弱光下乙净光合速率高

    【分析】据表分析可知,以耕作的农田为对照,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的节肢动物总类群较大,说明恢复效果较好,退耕后人工杨树林地节肢动物总类群较小,恢复效果较差。据图分析可知,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较低,适合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生长,属于阴生植物。
    【详解】(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据表可知,自然恢复草地的总类群数是15,因此物种丰富度最高,草地自然恢复草地植物的种类多,可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因此自然恢复草地节肢动物更多。
    (2)农田与其他退耕还林样地相比,人们会在农田中灌溉和施肥,从而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因此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农田优势类群更多的原因是水和无机盐。
    (3)据表分析可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的节肢动物总类群分别为10和7,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的节肢动物总类群为15,由此可知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好。
    (4)据图可知,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甲植物,杨树林下光照强度小,而乙比甲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且弱光下乙净光合速率高,因此和甲相比,乙更适合在杨树林下种植。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光合作用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4.“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为了育好中国种,科研人员在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二倍体作物M的品系甲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为了改良品系甲,增加其甜度,育种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遗传特性及杂交育种的研究
    在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乙、丙两个高甜度的品系,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甲×乙
    不甜
    1/4甜、3/4不甜
    甲×丙

    3/4甜,1/4不甜
    乙×丙

    13/16甜、3/16不甜
    【实验二】甜度相关基因的筛选
    通过对甲、乙、丙三个品系转录的mRNA分析,发现基因S与作物M的甜度相关。
    【实验三】转S基因新品系的培育
    提取品系乙的mRNA,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以Ti质粒为表达载体,以品系甲的叶片外植体为受体,培有出转S基因的新品系。
    根据研究组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乙、丙杂交的F2中表现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种。品系乙基因型为_______。若用乙×丙中F2不甜的植株进行自交,F3中甜∶不甜比例为_____。
    (2)下图中,能解释(1)中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

    (3)如图是S基因的cDNA和载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谱。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

    (4)用农杆菌侵染品系甲叶片外植体,其目的是________。
    (5)除了题中所示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能获得高甜度品系,同时保持甲的其他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还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7 aabb 1∶5
    (2)①③
    (3)XbaⅠ、HindⅡ
    (4)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
    (5)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分析】农杆菌转化法:取Ti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将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将植物细胞培育为新性状植株。
    杂交育种:杂交→自交→选优;诱变育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生物,诱导突变;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基因工程育种: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
    【详解】(1)甲为纯合不甜品系,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一结果可推得乙基因型为aabb,丙基因型为AABB,乙、丙杂交的F2基因型有3×3=9种,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表现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7种。若用乙×丙中F2不甜的植株进行自交,F3中不甜比例=1/3+2/3×3/4=5/6,F3中甜∶不甜比例为1∶5。
    (2)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只有A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故选①③。
    (3)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不破坏载体关键结构和目的基因,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XbaⅠ、HindⅡ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
    (4)用农杆菌侵染品系甲叶片外植体,可以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
    (5)除了题中所示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能获得高甜度品系,同时保持甲的其他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还有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相关试卷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4解析版docx、必刷卷04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3——【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3解析版docx、必刷卷03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必刷卷05——【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