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B.在医疗上碳酸钠、Al(OH)3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自来水中加入少量明矾,生成的胶体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其主要成分是SiO2
2.氧化铜与下列物质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B.品红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
C.该实验体现环境保护和节约化学试剂的理念
D.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NaOH溶液
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W与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单质与X的氢化物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B.原子半径可能为: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D.W的氢化物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某二元弱酸酸式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B.25℃,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c(Cl-)> c(NH4+)>c(H+)>c(OH-)
C.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增大
D.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中:c(Na+) = c(SO42-) >
c(NH4+) >c(H+) > c(OH-)
6.德国化学家哈伯因研制合成氨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如今可以用电化学的方法合成氨,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碘反应易生成碘化铁 B.电解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
C.SO2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BaSO3沉淀 D.用石灰沉淀富镁海水中的Mg2+,生成碳酸镁
二、工业流程题
8.铁红()常用于油漆、油墨及橡胶工业。工业上以一定质量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另含少量难溶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常将硫铁矿烧渣经过粉碎后再进行“酸浸”,其目的是_______。
(2)“酸浸”时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过滤1”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
(4)“过滤2”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和,所得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在空气中焙烧生成铁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焙烧后的产物铁红中含有,欲验证其中存在,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9.碳捕集与碳封存技术有望成为碳减排的关键,其中碳捕集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统称。
(1)工业上用捕碳可合成:
已知:①
② 。
则 _______。
(2)现将0.08mol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2L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气体总浓度/ 时间/min | 15 | 25 | 35 |
0 | 0 | 0 | 0 |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5℃达平衡时,氨基甲酸铵的转化率为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
(3)用捕碳的反应为:。为研究温度对捕获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
①b、c、d三点的平衡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②在温度区间,容器内气体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
四、实验题
10.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_______溶液,再滴加________,该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H2O2的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步骤③反应中可加入________溶液。
(4)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铁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五、结构与性质
11.我国古代在西汉《淮南子·万毕术》一书中有湿法炼铜的文字记载: “曾青得铁则化铜”铜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电子、交通、轻工、新兴产业等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
(1) 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向FeCl3溶液加入KSCN溶液形成K3[Fe(SCN)6]血红色溶液。
①写出与SCN-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合理分子或离子:_____________。(两个)
②铁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右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右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右图(丙)所示; 已知铁原子半径rpm,铁晶胞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用字母π表示)
(3)含有Fe2+的水溶液可以用K3[Fe(CN)6]于实验室的定性检验,检验F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一水合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H2O 为蓝色正交晶体,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
①[Cu(NH3)4]SO4·H2O 中非金属元素H、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作答)
②[Cu(NH3)4]SO4·H2O 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 (填编号)
a金属键 b离子键 c氢键 d 配位键 e极性键 f非极性键
③NH3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SO42-中S为___________杂化。
(5)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cm,则该氧化物的密度为______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六、有机推断题
12.物质H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图所示。
已知:
①R-CH2-COOH R-CH2-COCl
②CH3COCH2COOC2H5+R-CHO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名称___________。H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B→C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表研究了E→F的反应过程中某些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试剂用量:E:0.04 mol;乙醛:0.03 mol;碱催化剂:0.02 mol;有机溶剂:30 mL
反应温度/℃ | 碱催化剂 | 有机溶剂 | 产率/% |
80 | 哌啶 | 乙醇 | 47 |
80 | 甲醇钠 | 乙醇 | 40 |
100 | 叔丁醇钾 | 叔丁醇 | 41 |
80 | 碳酸钠 | 乙腈 | 89 |
80 | 碳酸钾 | 乙腈 | 78 |
80 | 碳酸钠 | 乙醇 | 95 |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E→F的反应中,应选择___________作为催化剂,___________作为溶剂。
(5)H的一种同系物X比H多一个C原子,则X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面积之比为6:2: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设计一个由物质E和正丁醛合成3-甲基-5-正丙基苯酚的路线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硅胶具有吸水性,可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故A说法正确;
B.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直接服用,因此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B说法错误;
C.明矾净水原理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等,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
D.刚玉的主要成分为Al2O3,并非SiO2,故D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B
【详解】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
详解:A. 硝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在加热条件下无水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铜和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 石灰水与氧化铜不反应,C错误;
D. 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B。
3.B
【详解】A.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时表现强氧化性,生成硫酸铜时表现酸性,故A正确;
B.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硫,②中装的试剂是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B错误;
C.该装置有尾气处理装置,体现了环境保护理念,用铜丝代替铜片,实验后可以取出再使用,体现了节约化学试剂的理念,C正确;
D.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为了吸收SO2,可能是NaOH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4.A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W与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位于同主族,Z最外层电子数与W的核外电子数相等,W应该位于第二周期,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若Z是Cl,则W是N,X是O,Y是P,若Z是S,则W是C,X是F,Y是Si,据此解答。
【详解】A.Si单质与HF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氢气,A正确;
B.原子半径均满足P>O、Si>F,不可能为:,B错误;
C.非金属性Cl>P、S>Si,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错误;
D.W的氢化物N2H4或C2H4,分子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A。
5.D
【详解】A.二元弱酸酸式盐NaH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应为c(Na+)=c(A2-)+c(HA-)+c(H2A),故A错误;
B.25℃,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为弱碱,则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c(Cl-),正确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H4+)>c(Cl-)>c(OH-)>c(H+),故B错误;
C.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的p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Kw不变,故C错误;
D.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铵,由于NH4+水解,溶液呈酸性,则有c(Na+)=c(SO42-)>c(NH4+)>c(H+)>c(OH-),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A
【详解】A、此装置为电解池,总反应是N2+3H2=2NH3,Pd电极b上是氢气发生反应,即氢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Pd电极b为阳极,选项A错误;B、根据选项A分析,Pd电极b为阴极,反应式为N2+6H++6e-=2NH3,选项B正确;C、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即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选项C正确;D、根据装置图可知,陶瓷隔离氮气和氢气,选项D正确。答案选A。
7.B
【详解】A.I2氧化性比较弱,与变价金属Fe在加热时反应产生FeI2,A错误;
B.电解CuSO4溶液时,在阴极上Cu2+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Cu单质,因此可以制得Cu,B正确;
C.由于酸性:HCl>H2SO3,所以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生成BaSO3沉淀,C错误;
D.用石灰沉淀富镁海水中的Mg2+,生成Mg(OH)2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烧渣浸出率
(2) 过量太多会增加沉淀过程氨水的用量 、
(3)、、
(4)
(5)
(6)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
【分析】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另含少量难溶杂质)加入足量硫酸,Fe2O3、Fe3O4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硫酸铁,在滤液中加入氨水、碳酸氢铵调节pH值,得到FeOOH和FeCO3,在空气中焙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同时FeOOH生成Fe2O3,以此解答该题
(1)
将硫铁矿烧渣经过粉碎,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烧渣浸出率;
(2)
酸浸时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否则过量太多会增加沉淀过程氨水的用量。酸浸过程中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3)
Fe2O3、Fe3O4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硫酸铁,滤液中含有Fe2+、Fe3+、H+;
(4)
Fe2O3、Fe3O4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硫酸铁,加入氨水、碳酸氢铵,“过滤2”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OH和FeCO3,滤液含有(NH4)2SO4;
(5)
铁红为氧化铁,FeCO3在空气中焙烧生成铁红的化学方程式为;
(6)
欲验证其中存在FeO,先加入硫酸溶解,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亚铁离子的存在,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含氧化亚铁。
9.(1)
(2) 吸热
(3) >> c点以前,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二氧化碳被吸收的速率较大,二氧化碳浓度减小;c点以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
【详解】(1)已知:
①
②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反应 ;
(2)由表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平衡时气体总浓度增大,说明反应正向移动,则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为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15℃达平衡时,气体总浓度为,则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氨基甲酸铵,为,故氨基甲酸铵的转化率为;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则化学平衡常数
(3)①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二氧化碳被吸收浓度减小,c点浓度最小,继续升高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说明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故反应为放热反应,c点以前均为不平衡状态、c点以后均为平衡状态;
由分析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b、c、d三点的平衡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在温度区间,容器内气体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c点以前,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二氧化碳被吸收的速率较大,二氧化碳浓度减小;c点以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
10.(1) KSCN溶液 新制氯水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出现血红色
(2) 2Fe2++2H++H2O2=2Fe3++2H2O 氧化
(3)NaOH溶液
(4)
(5)
【分析】由流程图可以知道,该实验原理为:将药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详解】(1)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该现象用于检验Fe3+存在;本题可以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再进行检验: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加入氯水,发生:2Fe2++Cl2=2Fe3++2 Cl-,溶液变为血红色,发生Fe3++3SCN-⇌Fe(SCN)3,说明含有Fe2+;
故答案为:KSCN溶液;新制氯水;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出现血红色;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反应离子方程式:2 Fe2++2H++H2O2=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2H++H2O2=2Fe3++2H2O,氧化;
(3)亚铁离子被双氧水氧化为铁离子,为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 NaOH溶液;
(4)步骤④中反应为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
故答案为:;
(5)根据铁元素守恒:2Fe~Fe2O3可知,氧化铁的质量为ag,其物质的量为,则,则每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
11. CO2、N2O、N3- 3Fe2++2Fe(CN)63-=Fe3[Fe(CN6)]2 ↓ O>N>H bde 四面体 sp3
【详解】(1)铁为26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外围电子排布图为;(2)①等电子体是指具有相同价电子数目和原子数目的分子或离子,与SCN-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CO2、N2O、N3-等;②根据图(乙)所示可知,铁原子晶胞为面心堆积,面对角线长度是原子半径的4倍。假定晶胞边长为a,则a2+a2= (4r)2,a=r ,晶胞体积V晶胞=r3。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上占有的原子数为4,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原子=4×()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等于==;(3)检验F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CN6)]2 ↓;(4)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H、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H;②[Cu(NH3)4]SO4·H2O 晶体中[Cu(NH3)4]2+与SO42-之间存在离子键,Cu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配位键,NH3、SO42-、H2O中均存在极性共价键,故[Cu(NH3)4]SO4·H2O 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 配位键、极性键,答案选bde;③NH3中,价层电子对数=σ键个数+(a-xb)=3+(5-3×1)=4,含孤电子对数为1,杂化轨道数4,中心原子以采取sp3杂化,分子的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SO4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σ 键个数+(a-xb)=4+ (6+2-4×2)=4,所以采取sp3杂化;(4)分析晶胞示意图可知该晶胞中实际拥有2个氧离子、4个铜离子,可得该铜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u2O,一个晶胞含有2个“Cu2O”,质量为×144 g,该晶胞的体积为a3 cm3,则该氧化物的密度为。
12.(1) 乙酸 C8H10O
(2)取代反应
(3)CH3COClH2C=C=O+HCl
(4) 碳酸钠 乙醇
(5) 22 (对异丙基苯酚)
(6)CH3COCH2COOC2H5
【分析】由A的分子式及信息①,可确定A为CH3COOH,A与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B为CH3COCl,C为CH2=C=O;由E的结构简式及D的分子式,可确定D为CH3COCH=C=O;由信息②可确定F为。
(1)
由分析知,物质A的名称为乙酸;H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8个C原子、1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4,则分子式是C8H10O。答案为:乙酸;C8H10O;
(2)
在SOCl2的作用下,CH3COOH→CH3COCl,则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
(3)
B为CH3COCl,C为H2C=C=O,则反应同时生成HCl,化学方程式为CH3COClH2C=C=O+HCl。答案为:CH3COClH2C=C=O+HCl;
(4)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产率最高为95%,由此可确定对应的条件,应选择碳酸钠作为催化剂,乙醇作为溶剂。答案为:碳酸钠;乙醇;
(5)
H的一种同系物X比H多一个C原子,则X含有苯环、酚-OH、另外还含有3个C原子的烃基,此烃基可能为丙基、异丙基、1个甲基和1个乙基、3个甲基,对应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有3种(邻、间、对)、3种(邻、间、对)、10种、6种,其同分异构体可能的结构共有2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面积之比为6:2:2:1:1的结构简式为(对异丙基苯酚)。答案:22;(对异丙基苯酚);
(6)
由CH3COCH2COOC2H5和CH3CH2CH2CHO合成3-甲基-5-正丙基苯酚 ,先依据信息②,制得,再依据题给流程中F→G→H的信息,便可获得目标有机物。合成路线为CH3COCH2COOC2H5 。答案:CH3COCH2COOC2H5 。
【点睛】合成有机物时,应先分析原料有机物与目标有机物的异同点,然后借助题给信息及题给流程进行合成。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某华夫饼的配料表如图,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共4页。
贵州省贵阳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