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01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02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
    生物·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D
    C
    C
    D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C
    D
    A
    B
    CD
    ACD
    CD
    AB
    ABD


    1、【答案】B
    【分析】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详解】A、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淀粉属于多糖,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淀粉酶基因属于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正确;
    B、淀粉只存在植物细胞内,动物的消化道内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可存在动物细胞内,可合成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
    C、淀粉的组成元素为C、H、O,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淀粉酶基因的组成元素为C、H、O、N、P,C正确;
    D、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淀粉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淀粉酶基因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大分子,D正确。
    2、【答案】B
    【解析】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
    (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
    【详解】A、NH4+和NO3-的运输都要经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协助,这体现了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不同,A正确;
    B、AMTs运输NH4+是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NRT1.1运输NO3-利用H+的浓度差提供的势能与H+同向转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过量NH4+的吸收造成了植物根周围的显著酸化,植物可通过调用NRT1.1来加速对胞外NO3- /H+的同向转运从而降低胞外H+浓度,缓解铵毒,C正确;
    D、外源施加NO3-或者由SLAH3外排NO3-可以使NRT1.1介导的NO3-/H+同向内流量增多,从而降低胞外的H+浓度,抑制根周围酸化,缓解铵毒症状,D正确。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
    【详解】A、细胞的形态变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由表格信息可知,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为9.57%,包括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B错误;
    C、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释放消化酶,可分解进入细胞的细菌,因此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增多有关,C正确;
    D、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不再分裂分化,扁平状细胞不会恢复成球形,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条件可以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CO2和H2O,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或乳酸。
    【详解】A、由题意知,患者消化道内微生物发酵产生高浓度酒精能致其酒醉,所以患者肠道内产酒精微生物比例较高,A正确;
    B、肠道微生物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
    C、酒精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正确;
    D、呼吸作用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所以减少糖类物质的摄入可缓解ABS的病症,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相同。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质分裂没有分开,经过常温孵化得到二倍体大黄鱼是纯合子。
    【详解】A、在减数分裂之前,DNA进行了复制则初级卵母细胞核DNA数目为4n,经过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A正确;
    B、此方法得到的二倍体大黄鱼是纯合子,但亲本雌鱼基因型不确定,所以此方法得到的二倍体大黄鱼与亲本雌鱼基因型可能不同,B正确;
    C、动物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动物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正确;
    D、由于次培育过程只用到了卵母细胞,卵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所以经此过程培育得到的大黄鱼均是雌性,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受精卵中的线粒体绝大部分来自母亲的卵母细胞,即母亲将mtDNA传递给她的儿子和女儿,但只有女儿能将其 mtDNA传递给下一代,这种传递方式称为母系遗传。
    【详解】A、mtDNA是一个双链环状DNA,故两条链中的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A错误;
    B、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这说明基因是DNA片段,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的,B错误;
    C、mtDNA位于线粒体中,受精过程中,细胞质主要是由卵细胞提供,所以mtDNA上基因突变引发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方遗传给后代,C正确;
    D、用PCR技术检测某线粒体功能障碍遗传病是否由mtDNA上的基因突变引起时需加入2种引物,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详解】A、图中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的某些片段发生了易位,染色体没有缺失,A错误;
    B、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其相关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基因的数量不改变,B错误;
    C、乙图所示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有16条染色单体,C正确;
    D、按B方式产生的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没有发生缺失和重复,则都不致死,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详解】A、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亲缘关系越近,则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所以研究人员可使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进行物种亲缘关系的鉴定,A正确;
    B、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或核酸中的核苷酸在一定时间内的替换率是恒定的,所以核糖体RNA基因可作为比较物种亲缘关系的“分子钟”,B正确;
    C、由于现代生物是古生物进化而来的,现代生物的DNA与古生物的DNA具有相似性,所以可以根据现代基因库的DNA序列设计引物对古生物遗骸中DNA序列进行扩增,C正确;
    D、mtDNA是裸露的DNA分子,不形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胶质细胞中谷氨酸可以合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进入突触前神经元转化成谷氨酸,当细胞兴奋时谷氨酸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被胶质细胞和突触前神经元回收,若回收障碍导致谷氨酸浓度升高可发生癫痫。
    【详解】A、图中谷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发突触小体通过胞吐释放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A正确;
    B、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打开,使突触后神经元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进而发生膜内外电位变化,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B正确;
    C、从图分析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都可以通过膜上EAAT回收谷氨酸,C正确;
    D、结合C选项的分析,若EAAT功能过强,则会使谷氨酸回收量增加,进而导致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减少,而题干中指出癫痫是由于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所致,故EAAT功能过强并不会导致癫痫,D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分析】在糊粉层中,淀粉酶基因表达生成淀粉酶,淀粉酶进入胚乳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胚;赤霉素产生于胚,进入糊粉层促进淀粉酶的合成。
    【详解】A、去掉小麦种子的胚后,种子不能产生赤霉素,但是用外源赤霉素处理,也会诱导糊粉层中淀粉酶的合成,淀粉酶可以催化胚乳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
    B、种子萌发时,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胚乳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葡萄糖的含量也在增加,但是种子萌发时,还需要葡萄糖分解提供能量,所以葡萄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正确;
    C、若要验证赤霉素是诱导淀粉酶合成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去胚的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排除种子自身产生的赤霉素对实验的干扰,C正确;
    D、若要验证糊粉层是合成淀粉酶的场所,可设计对照实验,即选取有糊粉层和无糊粉层的去胚大麦种子,用等量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检测是否产生淀粉酶,D正确。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地表呈现荒漠景观的演替过程,但石灰岩区域可能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石灰岩区域石漠化后再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B、发生石漠化时其演替的方向是朝着群落结构越来越简单的方向进行演替,可能依次经历了乔木、灌木、草本,再到荒漠四个阶段,B错误;
    C、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保护措施可以减缓土地石漠化,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速度,C正确;
    D、在石漠化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
    【分析】大麦常用于酿酒,而制作酱油常用大豆。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菌。酶的催化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详解】A、制作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A错误;
    B、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但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在低温、密闭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属于后发酵,B错误;
    C、味精的生产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产生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处理而获得的,C错误;
    D、酶制剂是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化学物质,因此使用时要考虑酶制剂的使用量、底物的种类、适宜的温度和pH,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发酵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3、【答案】A
    【解析】
    【分析】早期胚胎通常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进行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详解】A、实验中F1代小鼠是通过将编辑过的敲除基因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至正常小鼠的早期胚胎中,植入代孕母鼠子宫,出生后发育成熟的,是一种嵌合体小鼠,此代小鼠体细胞有的含有敲除基因,有的体细胞不含有敲除基因,A错误;
    B、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或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故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子代个体,B正确;
    C、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C正确;
    D、代孕小鼠胚胎植入后激素水平的变化,通常意味着胚胎植入成功,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
    【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实验中应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酵母菌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详解】A、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实验采用的材料一般为活的细胞液有颜色的成熟植物细胞,一般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临时装片,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中,B错误;
    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先用10%的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的CO2,再通入酵母菌培养液,目的是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
    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统计多个视野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数,计算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即可大致统计出各时期所占的时间长度,D正确。
    故选B。
    15、【答案】CD
    【解析】
    【分析】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A、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
    B、若②曲线为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结果,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
    C、原反应条件中温度已经最适,适当升高化学反应温度,酶活性降低,因淀粉量一定,麦芽糖产量一定,不可能得到③曲线,C错误;
    D、适当增加淀粉的量,产物增加,可得到③曲线,适当增加α–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加快,可得到①曲线,D错误。
    故选CD。
    16、 【答案】ACD
    【解析】
    【分析】CAR-T细胞疗法。原理是:从病人血液里提取T细胞,用能表达针对某种癌症特有抗原的病毒载体进行改造,然后再将这些T细胞注射回患者体内。这些经过改造的T细胞不仅能够识别并杀死癌变细胞,同时还可以重新激活其他被癌症抑制信号所抑制的免疫因子。
    【详解】A、导入CD19—CAR基因的T细胞,该T细胞能识别并攻击体内表达CD19抗原的癌细胞,说明细胞癌变后的癌细胞细胞膜表面会出现特定的抗原,A正确;
    B、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既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B错误;
    C、T细胞识别B淋巴肿瘤细胞膜上CDI9抗原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
    D、CAR-T疗法能治疗B细胞淋巴癌,说明B细胞肿瘤细胞膜上有CD19抗原,CAR-T疗法不能治疗其他肿瘤,推测其他肿瘤细胞膜上很可能没有CD19抗原,D正确。
    故选ACD。
    17、【答案】CD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亲本产生的雌配子远小于雄配子,A错误;
    B、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子代中dd=1/6=1/2×1/3,雌配子正常,说明花粉中含d基因的概率为1/3,雄配子中D:d=2:1,亲本水稻产生的含d基因的花粉存活的概率为 1/2,B错误;
    C、由题干可知,D基因编码的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改变后代分离比,使D基因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C正确;
    D、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DD:Dd:dd=2:3:1,F1随机授粉,用配子法计算,基因型DD、Dd、dd都作为母本,则产生的雌配子D7/12、d5/12,基因型DD、Dd、dd都作为父本,Dd产生的含d基因的花粉存活的概率为1/2,则产生的雄配子D2/3、d1/3,杂交子二代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dd=5/12×1/3=5/36,D正确。
    故选CD。
    18、【答案】AB
    【解析】
    【分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并且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方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的。
    【详解】A、C、O、N等元素的循环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A错误;
    B、该氧化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入流入该氧化塘的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包括的太阳能以及污水等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
    C、污水经处理后需要控制藻类和细菌的量,达到标准化才能排放,以避免对下游的水造成污染,C正确;
    D、该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和协调(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等原理,D正确。
    故选AB。
    19、【答案】ABD
    【解析】
    【分析】1、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2、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详解】A、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根据题干信息“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不断脱落”,会影响消化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A正确;
    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可用以上方法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B正确;
    C、动、植物细胞融合都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杂交瘤细胞体外增殖并没有形成新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是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能与黄曲霉毒素特异性结合,其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D正确。
    故选ABD。
    20、【答案】(1) ①. 光照强度(或者光照充足、光照强等) ②. ①③④ ③.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2) ①. 类囊体膜(或基粒) ②. 无水乙醇(或丙酮、有机溶剂)
    (3)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或光合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
    (4) ①. 乙 ②. 灌浆期最大净光合速率高
    (5) ①. 灌浆期和成熟期 ②. 叶绿素(或光合色素) ③. 叶片中叶绿素(或光合色素)含量下降 ④. 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植株的呼吸速率提高(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小问1详解】
    旗叶叶片面积大,能够吸收利用更多的光照强度;晴朗的白天,旗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是细胞呼吸(③④)和光反应阶段(①);过程④为葡萄糖产生CO2和[H]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H])和线粒体(丙酮酸+水→[H]+CO2)。
    【小问2详解】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光合色素为脂溶性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小问3详解】
    叶绿素可以吸收、转化光能,小麦品种的旗叶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或光合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
    【小问4详解】
    结合表格可知,乙品种的灌浆期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产量较高。
    【小问5详解】
    要验证甲、乙品种小麦从灌浆期到成熟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都有所下降,则取等量的同种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时的叶片,通过提取并分别测定各组叶片中的叶绿素(或光合色素),可以反映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处于灌浆期的小麦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高,说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或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植株的呼吸速率提高,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21、【答案】(1) ①. 胰岛B 细胞 ②. 体液##血液 ③. PDE 对脂肪分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减弱;脂联素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2)葛根芩连汤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浓度,且效果比二甲双胍要好
    (3)实验思路:将模型鼠均分为若干组,分别饲喂清水及不同浓度的葛根芩连汤,一段时间后测 量各组模型鼠体内脂联素含量。
    预期结果:喂食葛根芩连汤的模型鼠体内脂联素含量大于喂食清水的,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脂联素含量增加
    【解析】
    【分析】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小问1详解】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由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经体液 (血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属于体液调节;据图可知,PDE可抑制脂肪分解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能促进脂联素的产生,最终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氧化分解,故肥胖患者的PDE活性明显降低,使机体持续高血糖的原因可能是PDE 对脂肪分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减弱、脂联素减少使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BCD均为2型糖尿病模型鼠,实验前血糖相对浓度相同,实验后,C组(二甲双胍处理组)和D组(葛根芩连汤处理组)血糖均下降且D组降低更明显,故该实验结果说明葛根芩连汤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浓度,且效果比二甲双胍要好。
    【小问3详解】
    科学探究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他的无关变量都需要适宜且相等,欲证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提高脂联素含量发挥作用,且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实验思路为:将模型鼠均分为若干组,分别饲喂清水及不同浓度的葛根芩连汤,一段时间后测 量各组模型鼠体内脂联素含量;预期结果为:喂食葛根芩连汤的模型鼠体内脂联素含量大于喂食清水的,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脂联素含量增加。
    22、【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间接和直接
    (2)协调 (3) ①. 蛋白质、核酸 ②. 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4) ①. 对虾粪便的排泄和饵料残留 ②. 无 ③. 50% ④. 覆盖率为50%左右时对虾产量高,同时对氮的去除率高
    【解析】
    【分析】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物要适应环境,且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小问1详解】
    北美海蓬子是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北美海蓬子能净化水体又是一种蔬菜,北美海蓬子既能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是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小问2详解】
    北美海蓬子是一种天然喜盐且耐盐的植物,选择其作为浮床植物修复养殖海水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小问3详解】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些还含有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且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大分子,因此植物吸收的氮同化为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这些氮元素可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
    【小问4详解】
    因为对虾粪便的排泄和饵料残留,所以养殖缸中总氮浓度持续增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覆盖面积对北美海蓬子植株个体生长无明显影响。覆盖率为50%左右时对虾产量高,同时对氮的去除率高,故北美海蓬子生态浮床的覆盖率应为50%左右。
    23、【答案】(1)b (2) ①. 29 ②. 0或2
    (3)DdZEZE (4) ①. Ⅱ ②. 雌 ③. 第Ⅰ组和第Ⅲ组家蚕的G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Z染色体上,杂交后代中雌蚕和雄蚕的表型一致 ④. 白
    (5) ①. ZFhZfH ②. 雄蚕甲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交换,产生ZFH的配子
    【解析】
    【分析】1、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XY型和ZW型两种,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能进行自由组合的非等位基因需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表中a基因和b基因都位于12号染色体上,所以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2详解】
    家蚕(2n=56)的雌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ZW,所以有27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ZW,所以雌蚕的染色体共有29种形态。雌蚕卵原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然后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次级卵母细胞,所以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含有0或2条W染色体。
    【小问3详解】
    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D_ZEZ_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说明该雄性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ZEZE,且F1中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说明该雄性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为Dd,综上分析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DdZEZE。
    【小问4详解】
    根据实验结果,第I组家蚕的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后代雌蚕和雄蚕的表现型一致;第Ⅲ组家蚕的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雄家蚕的ZB染色体可遗传给子代的雌蚕和雄蚕,杂交后代中雌蚕和雄蚕的表现型一致,无法根据子代卵壳的颜色区分性别。第Ⅱ组家蚕的B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雌蚕(ZWB) 作为亲本与白壳野生型家蚕进行杂交,WB的染色体仅遗传给子代雌性个体 ,所以子代雄蚕全表现为白卵壳,雌蚕均表现为黑卵壳。
    【小问5详解】
    甲的Z染色体上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f和h,则其基因型为ZFHZfh或者 ZfHZFh;“甲与普通雌蚕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说明后代雌蚕的基因型为 ZFhW 或 ZfHW,且这两种基因型均胚胎期致死,其原因为:雌蚕只获得父本(甲)的一条Z染色体,必定含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且无相应的等位基因,进而可确定甲的基因型只能为 ZfHZFh。利用甲与普通雌蚕(ZFHW)杂交,则子代基因型为 ZFhW 或 ZfHW均死亡。实际杂交后代中雌∶雄≈1.4∶98.6,推测少量雌蚕能存活的原因最可能是雄蚕甲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交换,产生ZFH的配子。
    24、【答案】(1)引物和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博来霉素 (3) ①. 将其接种至餐厨废弃物中,定时测定乳酸的含量 ②. 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降低了乳酸的生产成本
    (4) ①. 将质粒1与α-淀粉酶基因均用Bsp119Ⅰ与XbaⅠ两种限制酶处理 ②. α-淀粉酶基因序列中含有所用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③. BglⅡ、BamHⅠ
    【解析】
    【分析】PCR需要的条件:模板、Taq酶及引物和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原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步,需要限制酶(“基因剪刀”)、DNA连接酶(“基因针线”)等工具。
    【小问1详解】
    利用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要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Taq酶及引物和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原料)。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构建出的AGL—三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博来霉素抗性基因,故将毕赤酵母转移至含博来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筛选出能够生存的菌落即为含有AGL—三基因表达载体的毕赤酵母。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该转基因毕赤酵母能够降解餐厨废弃物并生成乳酸”,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的方法有测定其基因表达产物(酶)的活性,可将其接种至餐厨废弃物中,定时测定乳酸的含量;利用转基因毕赤酵母降解餐厨废弃物生成乳酸,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降低了乳酸的生产成本。
    【小问4详解】
    操作①的处理是:将质粒1与α-淀粉酶基因均用Bsp119Ⅰ与XbaⅠ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然后拼接。与用一种限制酶切相比,优点是防止目的基因、质粒1发生自身环化,使质粒1与α-淀粉酶基因以正确的方向进行拼接;
    在此之前,科研人员还利用点突变技术对α-淀粉酶基因序列进行了同义密码子替换(即不影响氨基酸序列)改造,推测其原因α-淀粉酶基因序列中含有所用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操作②中必需用Bgl II、BamHⅠ酶对质粒2处理,才能获得能正常表达的α-淀粉酶基因表达盒。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生物(全析全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生物(全析全解),共16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生物(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生物(全解全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甲卷)-生物(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甲卷)-生物(全解全析),共5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江苏卷)-生物(全解全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