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共8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12345678BDDABBDA910111213141516BAD DCBCC1.B【解析】A、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A错误;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细胞质、细胞膜、核糖体等,B正确;C、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C错误;D、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B。2.D【解析】A、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可导致机体通气不畅,二氧化碳无法排出,引发呼吸性酸中毒,A正确;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剂量过大可抑制呼吸中枢,脑干的活动受阻,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B正确;C、处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环境中,机体吸入过多的CO2,体内pH降低,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C正确;D、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可给患者注射NaHCO3溶液(缓冲物质)或者一定浓度的氧气,将二氧化碳转化或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纯氧会导致氧中毒,D错误。故选D。3.D【解析】A、“螟岭有子,蜾蠃负之”意思是蜾蠃是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岭入巢,供给其幼虫食用,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A错误;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萝小扇扑流莹”体现了ATP可作为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C、“黄鸟于飞,集于灌木”,黄鸟在灌木丛上下翻飞传递的是行为信息,C错误;D、在不同的季节越鸟从南而来,胡鹰也向北而飞,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不同的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有差异,D正确。故选D。4.A【解析】A、核膜是双层膜结构,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A正确;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其中核仁越大,代谢越旺盛,B错误;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无核不能长期生存,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C错误;D、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透过核孔,D错误。故选A。5.B【解析】A、羊水检查可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筛查,故可用于筛查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A正确;B、基因检测准确性高,但不能用于对胎儿进行各种遗传病的诊断,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C、高龄孕产妇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水分代谢等,缓解身体水肿的症状,C正确;D、高了产妇可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定期检查孕妇血糖水平,可以尽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以便进行干预治疗,D正确。故选B。6. B【解析】【解析】A、由脑和脊髓发出的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A正确;B、cd段指运动开始后,血糖浓度上升,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此时血糖来自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B错误;C、d点时,血糖浓度上升,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合成,故此时胰岛素含量增加,导致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更快,C正确;D、肾上腺素可以使机体心率加快,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D正确。故选B。7. D【解析】A、图甲中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图甲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错误;B、X是丙酮酸,无氧条件下,图甲中丙酮酸转化为 CO2 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无ATP的产生,B错误;C、若在锥形瓶中放入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则初始时有氧气,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则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由于有氧气的消耗,红色液滴左移;后期氧气耗尽,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液滴不动,C错误;D、若图乙中马铃薯细胞仅进行无氧呼吸,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且无氧气的消耗,故红色液滴不会发生移动,D正确。故选D。8. A【解析】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为了减少偶然误差,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平均取样、多次取样并计算平均值等,A正确;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由于无法确定实验所需试剂浓度范围,可以先设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为正式实验提供浓度范围,而不是为了减小误差,B错误;调查人群中的红绿色盲发病率,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并随机取样,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第一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因此三次观察的目的不是为减小误差,而是前后形成对照实验,D错误。9.B【解析】A、从碳循环角度分析,图甲中缺少的碳流动方向是生产者呼吸作用释放CO2至无机环境,即b→a,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释放CO2至无机环境,即c→a,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释放CO2至无机环境,即d→a,A正确;B、图乙表示食物网,只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不含分解者,不能够成生物群落,B错误;C、图乙中的Ⅰ是生产者,图甲中的b也是生产者,C正确;D、调查结果显示,一段时间内种群I和V同化的总能量分别为a和b,IV同化能量最多,流向V能量最少,按20%传递效率,I流向V最少为b÷20%,则I流向IV的能量为a-5b,Ⅳ能获得的最大能量为(a-5b)×20%×20%,则此时种群IV同化的能量最多为(a-5b)/25,D正确。故选B。10.A【解析】A、可卡因通过阻止突触前膜转运蛋白对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A错误;B、 V 区是语言中枢的一部分,此区损伤,病人不能看懂文字,B正确;C、兴奋剂和毒品可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大多是通过突触来起作用的,C正确;D、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正确。故选A。11.D【解析】A、由于发酵的过程是培养同种生物,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补充的同种培养液,并且为防止杂菌污染,培养液和空气须先灭菌,A正确;B、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罐内发酵,B正确;C、搅拌可增加溶氧量,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速度都与搅拌速度有关,C正确;D、单细胞蛋白是指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D错误。故选D。12.D【解析】A、细菌耐药性状的出现是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而细菌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A正确;B、本实验需要测定2、3、4号区抑菌圈的直径,所以每代都需计算2、3、4区抑菌圈的平均值,B正确;C、由于在培养过程中,都加入了阿莫西林,所以具有抗性的个体就存活下来,不具有抗性的被淘汰,耐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D、培养过程中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的抗药能力越弱,抑菌圈越小,说明其抗药能力越强,D错误。故选D。13.C【解析】A、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这属于表观遗传。因此CaPAO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不同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A正确;B、由图2可知,黄化老叶的CaPAO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叶片,因此可以推测CaPAO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辣椒叶片的衰老过程,B正确;C、绝大部分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所以辣椒不同组织细胞所含的CaPAO基因数目一般是相同的,C错误;D、Taq DNA聚合酶能够催化脱氧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D正确。故选C。14.B【解析】植物正常生长,总光合量要大于呼吸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叶片交叉程度越大,呼吸量越大,净光合作用越小,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净光合作用等于零。因此曲线1是总光合量(光合作用实际量),曲线3是呼吸量,曲线2是干物质量(即净光合量,是总光合量与呼吸量之差),D点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量等于零,B正确。故选B。15.C【解析】A、T细胞增殖需要进行DNA复制,因此可选用3H胸苷掺入量进行检测,A正确;B、肿瘤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随后释放细胞因子,B正确;C、随着蛋白浓度升高,IV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I、Ⅱ、Ⅲ组T细胞增殖能力均接近且并无明显变化,该结果说明PD—L1蛋白与PD—1蛋白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增殖,因而过度阻断PD—L1和PD—1信号通路,可能引起机体免疫能力提高,C错误;D、部分肿瘤细胞没有被免疫系统发现,原因是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降低了T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功能,D正确。故选C。16.C【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细胞中含有4种大小、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即三条常染色体有三种形态,X和Y染色体只含其中一条。据此,可判断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其基因型有下列几种情况:AAXBXB、AAYY、aaXBXB、aaYY,若再考虑A和a所在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该细胞的基因型还有AaXBXB、AaYY。当该细胞基因型为AAXBXB时,其荧光点的数量和颜色是2个红色、2个绿色,A项不符合题意;B、当该细胞基因型为AaYY时,其荧光点的数量和颜色是1个红色、1个黄色,B项不符合题意;C、若该细胞中荧光点的数量和颜色为:红色、黄色、绿色各2个,则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XBxB,即A和a基因所在源染色体没分离,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与题意相矛盾,故该细胞中荧光点的数量和颜色不可能是红色、黄色、绿色各2个, C项符合题意。D、当该细胞基因型为AaXBXB时,其荧光点的数量和颜色是1个红色、1个黄色、2个绿色,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共12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1)脑神经和脊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不受意识支配,两部分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2)骨骼肌脂肪的代谢离不开下丘脑和肌肉的神经连接 (3)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成四组,分别在下丘脑注射适量的IL-6,然后一组不做处理,另外三组分别抑制α受体、β受体、α和β受体的活性,一段时间后,比较四组骨骼肌脂肪的含量。(4分)【解析】(1)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既包括与脑相连的也包括与脊髓相连的,所以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在脑干和脊髓。(2)切断神经-肌肉回路,然后将IL-6注射到小鼠下丘脑。观察发现,小鼠正常腿的骨骼肌脂肪燃烧,而采取切除处理的腿却没有发生此现象,由此说明骨骼肌脂肪的代谢离不开下丘脑和肌肉的神经连接。(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神经—肌肉回路中两种受体的作用情况。自变量是受体的种类,因变量是骨骼肌脂肪是否燃烧,观测指标是骨骼肌脂肪的含量。根据题干信息:肾上腺素能受体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两种,负责接收信号并与肌肉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使肌肉完成大脑所决定的功能。设计的实验思路是: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成四组,分别在下丘脑注射适量的IL-6,然后一组不做处理,另外三组分别抑制α受体、β受体、α和β受体的活性,一段时间后,比较四组骨骼肌脂肪的含量,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注意控制无关变量,严格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共12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1)光能→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2)光照强度为10klx,植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共4分)(3)春化作用 (4分)【解析】(1)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将该植物幼苗置于适宜基质中栽培,由于光照强度为10klx时,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为光补偿点,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此时光照时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需消耗有机物,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因此该该植物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3)一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的现象叫作春化作用。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某些植物形成了需要低温来诱导其开花的特性,一般认为,在春化作用过程中,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端分生组织或某些能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这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中,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同时植物生长发育也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通过光敏色素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及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因此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为:。19.(共12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1)垂直(1分) 增强(1分)(2)马尾松遮荫,有利于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衍(3)竞争 低于K/2 叶蝉的天敌蜘蛛数量和丰富度增加,降低了林下茶园蜘蛛的环境容纳量(4)27【解析】(1)林下茶园将茶树和乔木间作,乔木需要强光照,茶树需要弱光照,林下茶园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增加了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2)蜘蛛喜阴,马尾松遮荫,有利于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衍,所以在林下茶园中结网型蜘蛛丰富度显著高于常规茶园。(3)游猎型蜘蛛和结网型蜘蛛都以茶园中的叶蝉为食,两者是竞争关系,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要达到最大防止效果,应将叶蝉数量控制在K/2以下水平。根据表格,林下茶园蜘蛛总数比常规茶园多,叶蝉的天敌蜘蛛数量和丰富度增加,降低了林下茶园蜘蛛的环境容纳量,抑制了叶蝉的数量增长。(4)鸟类进入后食物链有:茶树→叶蝉→游猎型蜘蛛→鸟类,茶树→叶蝉→结网型蜘蛛→鸟类,茶树→叶蝉→鸟类,由于游猎型蜘蛛有14种,结网型蜘蛛有12种,故鸟类涉及的食物链共14+12+1=27条。20.(共12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三(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3)黄色:橙红色=1:5(4)(4分)【解析】(1)根据图1可知,花色的形成与酶有关,需要相关酶的参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据图以及题干“只要a基因存在,B基因就不能表达“可知,当存在AA、B、D基因时,表现为橙红花,基因型共有1×2×2=4种,纯合子只有AABBDD,因此正常情况下,杂合的橙红花基因型有4-1=3种。(2)据图2的丙图可知,丙中重复了d基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3)纯合橙红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只能产生ABD配子,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能产生的配子(只考虑Ddd)及比例为D:d:Dd:dd=1:2:2:1,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_DD:AAB_Dd:AAB_DDd:AAB_Ddd=1:2:2:1,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因此表型为黄色:橙红色=1:5。(4)据图可知,Ddd的突变体植株丙能产生的配子为D:dd=1:1,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丙能产生配子为ABD:ABdd:AbD:Abdd=1:1:1:1,纯合橙红植株为AABBDD,只能产生ABD配子,因此两者杂交的遗传图解为:21.(共12分,每空2分)(1)通入无菌空气 灰绿(2)不能,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酸菌无法生存(3)(4)让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划线区域重叠 杀死接种环上可能残余的菌种,保证下一次划线时的酵母菌直接来源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解析】(1)酿酒用到的菌种为酵母菌,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大量增殖,有利于酵母菌数量的增多,故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发酵罐先通入无菌空气(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干扰),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闭,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验,二者反应呈现灰绿色。(2)醋酸菌为好氧菌,需要在有氧的环境下才能生存,酿酒的过程中营造的是无氧环境,使得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酸,因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酸菌无法生存。(3)糖原缺乏时,醋杆菌会把乙醇变成乙醛,然后乙醛变成乙酸,其反应式为:(4)平板划线法注意事项:1、划线时力度不能过大,以免划破培养基。2、划线时第一区域不能与最后区域相连。平板划线法通过反复划线分离,可获得微生物的纯种,分析题图可知其中较明显的一处错误是不要让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划线区域重叠(否则菌落重新长到连在一起,无法起到分离菌种的作用);在第二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目的是杀死接种环上可能残余的菌种,保证下一次划线时的酵母菌直接来源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而且注意每次灼烧之后等冷却才划线,避免将菌种烫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生物(全析全解),共16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乙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生物(全解全析),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