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册【名校自测章节练习】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压强第一节 压 强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压强第一节 压 强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压强》章节练4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3分)一名初中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A. 帕 B. 帕 C. 帕 D. 帕2.(3分)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 书包带做的较宽 B. 菜刀的刀口磨的很锋利
C. 用细线切割肥皂 D.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3.(3分)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
C. 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D. 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4.(3分)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所示。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 木桶的粗细 B. 木桶的轻重
C.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最长的一块木板5.(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的与乙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无法判断6.(3分)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B. 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 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水的沸点升高7.(3分)如图所示,往自由下垂的两张白纸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白纸会
A. 朝上翻卷 B. 彼此远离 C. 不动 D. 相互靠拢8.(3分)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 倒入的液体体积可能等于 B. 倒入的液体高度一定小于
C. 抽出的液体体积一定小于 D. 抽出的液体质量可能小于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8分)9.(5分)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成倾斜时,稳定后管内液柱与倾斜前比,高度 ______,长度 ______。10.(5分)小明将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 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锅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液体的 ______。
11.(5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质量分 布均匀的木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5分)如图所示,用食指托住一瓶容量为的矿泉水,使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手指和瓶盖的接触面积约为这瓶矿泉水的总重力大小为________,食指端所受到瓶子的压强为__________
13.(3分)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若小萌以的速度从家里骑车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 ______ 在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 ______ 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 ______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14.(5分)如图甲是研究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装置,、、是三节内径不同且连接在一起的塑料管,左端接抽风机;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抽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图象中,图线③是反映 ______管的气体压强情况;时刻之前,三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逐渐 ______,说明管中的气流速度在 ______。15.(5分)如图所示,连通器内盛有某种液体,向粗细不均的横管内吹气,横管内空气稳定流动,处的空气流速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处的空气流速,处的气压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处的气压,所以 ______选填“左”或“右”管内液面上升。
16.(5分)船闸是利用______原理工作的;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要穿抗压潜水服,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______的增大而增大,他潜到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取。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10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
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被压海绵的 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称为 ______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
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
______时,压力 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太明显。可见:当压力 ______时,受力面积 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
压强的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8.(10分)滨海市东山岛东门外海滨的一个大石盘上,屹立着一块质量约的巨石,巨石与石盘的水平接触面积约,其余都悬在空中。当大风吹来时,它就像一个不倒翁,摇摇欲坠,故名“风动石”。求:巨石受到的重力;巨石对石盘的压强;李强从滨海驾车到东山岛旅游,途经一跨海大桥,已知大桥全长约,则他以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19.(10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和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高,底面积为,其内部盛有的水。
求水的体积;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圆柱体的底面积为,高为,现沿水平方向将其截取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取部分放入容器的水中。若为最小值时,要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此时圆柱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恰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的密度。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即,受力面积双脚面积,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对地面的压力,
则其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接近。
故选:。
估测出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据此求出受力面积,然后估测出初中生的质量,利用求出其重力,则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再利用计算其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压强的大小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估测出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和他的重力,并知道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2.【答案】A;【解析】解:、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符合题意;
、菜刀的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不合题意;
、用细线切割肥皂,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不合题意;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不合题意。
故选:。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3.【答案】D;【解析】解:、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汽车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故B错误;
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D正确。
故选:。
A、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B、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C、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4.【答案】C;【解析】 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关键是知道决定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本题是液体的深度,而液体的深度决定于木板的长度,是短木板的长度,而不是长木板的长度。
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故选。
5.【答案】A;【解析】解:
由图知,在深度相同时,甲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
由的变形式可知,故正确,错误。
故选:。
由图知,在深度相同时,甲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乙液体,由的变形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6.【答案】B;【解析】解:、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故A错误;
B、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故B正确;
C、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而不是压强越大,故C错误;
D、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气压降低,此时水的沸点会降低,而不是升高,故D错误.
故选B.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上面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都称为连通器;
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该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等,综合性强,都是关于压强的基础知识.
7.【答案】D;【解析】解:往自由下垂的两张白纸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两张纸被内外压强差压向中间,故正确。
故选:。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此题主要考查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B;【解析】解:倒入或抽出液体前,,即,由图可知,,所以;
A、倒入液体的体积为和,
则倒入后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容器中液面的高度,
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由得,,
,因为,且,所以,又因为,所以,故A错误;
B、倒入液体的高度和,
则倒入后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容器中液面的高度,
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由得,,
,因为,且,所以,又因为,,所以,故B正确;
C、抽出液体的体积为和,
则抽出后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容器中液面的高度,
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由得,,
,因为,且,所以,又因为,所以可能大于,也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故C错误;
D、抽出液体的质量为和,
则抽出后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容器中液面的高度,
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由得,,
,即,因为,且,所以,即,故D错误。
故选:。
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和来作出分析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倒入或抽出液体后液面的高度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很大。
9.【答案】不变 变长;【解析】解: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外界大气压不变,则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所测量的大气压的竖直不变;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水银柱的长度就会相应变长。
故答案为:不变;变长。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代表了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因此,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它的垂直高度是不会改变的。玻璃管倾斜只会改变水银柱的长度,而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和“长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而“长度”只有在玻璃管垂直时与“高度”相同。
10.【答案】升高 沸点;【解析】解:小明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高度增大气压减小,气压计内气压基本不变,因此把液体压人管内,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锅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液体的沸点。
故答案为:升高;沸点。
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此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压与高度关系、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属于基础题型。
11.【答案】变大;不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题中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压力是不变的,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判断出压强是增大的。
①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而压强的大小受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影响,由接触面积的变化,再利用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②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
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重力,此时压力和重力相等,因为木块的重力不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体被缓慢推出,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可知,压强逐渐增大;
②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12.【答案】;;【解析】 已知矿泉水瓶的容积,利用公式求出矿泉水的质量,已知空矿泉水瓶的质量,根据公式求这瓶矿泉水的总重力;
瓶子对食指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已知受力面积,根据公式求出食指端所受到瓶子的压强。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重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瓶中矿泉水的体积:,
根据可得,瓶中矿泉水的质量:;这瓶矿泉水的总质量:,
这瓶矿泉水的总重力:;
瓶子对食指的压力:,
食指端所受到瓶子的压强:。故答案为:;。
13.【答案】3000;惯性;压力;【解析】解:,
根据可知,小萌家距离学校的距离;
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从而使车能停的快一些.
故答案为:;惯性;压力.
知道速度和时间,根据求出小萌家距离学校的距离;
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分析回答.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惯性、增大摩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14.【答案】C 减小 逐渐增大;【解析】解:在图甲的装置中,当用抽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粗管内气体流速小;
如图乙所示,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象可知:平稳流动的气体,流速大处压强小;
图线③中压强相对较小,所以它应该是最细的管子,因此反映的是装置中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刻之前,图象中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三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逐渐变小,说明管中的气流速度在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下降;逐渐增大。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结合实验中的操作及现象,分析图象中的信息,可对题干中的问题逐一做出解答。
明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看懂图中的装置的特点,并能根据图象中所反映的信息,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解析】解:向粗细不均的横管内吹气,横管内空气稳定流动,处的空气流速小于处的空气流速,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所以处的气压大于处的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右侧管内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右。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准横管的粗细程度,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去解释。
16.【答案】连通器;深度;;【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连通器的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船闸是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
若船要从上游驶向下游,先打开上游阀门,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水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打开下游阀门,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和下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下游。
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越深处压强越大,深水潜水员在潜水时要受到比在水面上大许多倍的压强,所以必须穿上高强度耐压的潜水服才行。
潜水员潜到水下深处,水对他的压强:。
故答案为:连通器;深度;。
17.【答案】凹陷程度 转换法 一定 越大 一定 越小 等于;【解析】解: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由图甲、乙可知,甲、乙的接触面积相同,压力是不同的,乙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太明显。可见: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图丁与图丙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公式可得,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故答案为:凹陷程度;转换法;一定;越大;一定;越小;等于。
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由图分析回答;
比较压强的大小可以借助公式进行比较。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18.【答案】解:巨石受到的重力:;
巨石对石盘的压力:,
巨石与石盘的水平接触面积:,巨石对石盘的压强:;
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
答:巨石受到的重力为;
巨石对石盘的压强为;
他以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压强、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根据求出巨石的重力;
巨石对石盘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求出压强;
根据求出时间。
19.【答案】解:
(1)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水的体积为:
V水===4×10-3;
(2)根据V=Sh可知水的高度为:
===0.2m,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ρ水g=1.0×103kg/×10N/kg×0.2m=2000pa;
(3)容器的总体积为:V容=S=2×10-2×0.25m=0.005,
则容器中剩余的体积为:V剩=V容-V水=0.005-0.004=0.001,
根据V=Sh可知圆柱体A截取的厚度△h的最小值:
Δh===0.1m;
由于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恰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
即:′=2′,
根据压强公式p=ρgh可知:
ρAg(-Δh)=2ρ水g,
代入数据可得:
ρA×10N/kg×(0.3m-0.1m)=2×1.0×103kg/×10N/kg×0.25m,
解得:ρA=2.5×103kg/。
答:(1)水的体积为4×10-3;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
(3)A的密度为2.5×103kg/。;【解析】
已知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水的体积;
根据可求出水的高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液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当容器中装满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即需要用圆柱体把剩余体积充满,用容器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剩余体积,根据可求出需要截取的厚度;
对于规则固体对地面的压强也可以用液体压强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分别表示出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和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根据等量关系即可求出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对于规则固体对地面的压强也可以利用公式来计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压 强课时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压强第一节 压 强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压 强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