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昆虫记》(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758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昆虫记》(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758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昆虫记》(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758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昆虫记》(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昆虫记》(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法布尔《昆虫记》)
以上语段中的“它”是哪种昆虫?有人评价《昆虫记》能“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说说选段中的昆虫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3.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以下关于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B.法布尔创作的《昆虫记》共有十卷,该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C.《昆虫记》是一部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散文。
D.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注入了灵魂和生气,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2)《昆虫记》中描绘的“螳螂”“蝉”“黄蜂”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请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分别简要概括。
4. 名著阅读
庄稼人在比喻方面也是乐行其事的,他们对所见的模糊材料添油加醋。他们看见在烈日炙烤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挺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裙子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也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只这些足矣,剩下的由大众的想象去完成。于是,自远古以来,荆棘丛中就住满了这些传达神谕的女预言者、向上苍祷告的苦修女了。
啊,天真幼稚的好心人,你们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呀!它种种祈祷似的神态掩藏着许多残忍习性;那两只祈求的臂膀是可怕的劫掠工具;它们并不捻动佛珠,而是要结果一切从旁边经过的猎物。人们怎么也没想到它竟然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一个例外,它专门吃活食。它是威胁昆虫界和平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它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
文中的“它”是________,文段选自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的作品________。评论界认为“该书既可视为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又可称之为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请结合选文说明该书是如何体现这一评论的。
5. 阅读《昆虫记》,完成下面小问题:
(1)在作者法布尔笔下,杨柳天牛像个________,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法国作家 ________称作者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
(2)如果你在园子里漫步,会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的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好像是被谁用巧妙的手法剪过了一般。有些叶子的洞实在太多了,最后只剩下了叶脉。这是谁干的呢?它们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蟋蟀是怎样演奏出如此动听的音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乐器吧!
其实,蟋蟀的乐器很简单,只是一张简单的弓,上面有一个钩子和一层振动膜。它的右翼鞘盖着左翼鞘,差不多全盖住了,除了后面和转折处包在体侧的一部分。两个翼鞘的构造是完全一样的,上面长着细脉,翼鞘平铺在蟋蟀的背上,旁边突然斜下成直角,紧裹着身体。你把两个翼鞘中的一个揭开,朝着亮光仔细地看,会看到翼鞘是淡红色的,除了两个相连的地方之外,前面是一个大三角形,后面是一个小的椭圆形,上面有模糊的皱纹,这两处地方就是蟋蟀的发声器。
在前面那一部分的尾部边沿上,有两个弯曲而平行的脉,在脉线的当中有一个空隙。空隙中有五六条黑的皱纹,看起来好像梯子的梯级。它们是供摩擦用的,可以增加弓的接触点的数目,增强振动感。在下面,围绕空隙的两条脉中的一条成为肋状,且成钩的样子,这就是弓。
这件乐器真的很精美,上面有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两个直接摩擦发出声音,上面的两个是由于摩擦器械的震动而发声。蟋蟀就是利用这四个发声器把音乐传到数百米之外,音调听起来还很急促呢!
开始我以为蟋蟀的两个弓都有用,但是经过观察才知道,几乎所有的蟋蟀都是右翼鞘盖住左翼鞘。我曾拿很多只蟋蟀来试验,把它们的左翼鞘盖在右翼鞘上。可是,这些聪明的小家伙总能把自己的翼鞘调整过来,还是让右面的翼鞘盖住左面的,然后才开始唱歌,真拿它们没办法。这些小音乐家还有一个本事,就是可以调节声音的高低与节奏,这取决于翼鞘被弓压迫的部位,同时,还会受到翼鞘位置的影响。假如蟋蟀想发出高一些的声音,翼鞘便会高高地抬起来,要是想发出低一些的声音,翼鞘便放低一些。小蟋蟀操作起来很自如。繁星满天的夏夜,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听着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这种感觉真好!
(1)以上这段文字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名字)的《________》。这段文字提到的研究对象是蟋蟀的________。
(2)通过以上文字的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不符合这本书内容的一项是( )
A.本书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
B.本书的感情基调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读者能够同时获得知识和思想。
C.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
D.作者借鉴别人对昆虫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的成果,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3)这本书既是科学小品,也是百科全书。它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思考。请结合上文和所阅读的整本书中的情节,谈谈你对“这种感觉真好!”的理解。
7. 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1)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_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网壁上的大蝗虫,正昏头昏脑地向螳螂靠近。只见螳螂突然痉挛般一跳,刹那间拉起一副恫吓人的架式。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竖在后背上,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一双劫持爪像两把锋利的大砍刀,威风凛凛地上下舞动着。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固定着怪异的姿势,眼珠一动不动地盯住了蝗虫,脑袋随对方的移动而稍作扭转。这只蝗虫肯定知道有险情,但它似乎吓傻了,无动于衷的面容上竟然看不出有丝毫惊愕神色。蝗虫已进入螳螂威慑力的有效范围。只见两把铁钩落下来,钩住来者,双齿刃锯条腿随即合拢夹紧。不幸者在那里徒劳反抗。这时,螳螂折回翅膀,收起战旗,然后重操正常姿势,开始用餐。
(1)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无动于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像选文中螳螂这样残忍的猎食者,在《昆虫记》中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_______________。
(4)此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请你结合选文,请分析它获得如此高赞誉的原因。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 shī 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生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 )。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1)以上文段选自科普作品《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具体的汉字,给画线字注音。
shī( )加 周旋( )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
(4)请把文中画线的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文段中“面前的敌人”具体指什么?
②文中作者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作者怎样的情怀?
10. 名著阅读。
(1)下面有关《昆虫记》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蜘蛛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
B.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C.热爱家庭,喜欢在烟囱内部建巢的昆虫是舍腰蜂。
D.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它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①选文中的红蚂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
②在选文中,作者对红蚂蚁的喜爱之情滥于言表,请结合“凯旋”一词来加以分析。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它,色彩丰富,身体是棕栗色,但胸部,尤其是内侧是柔和的粉红色;它,看起来天真温顺,实则是食肉动物,一个打猎时手段毒辣得罕见的猎手;它常用亲吻般的“拧”将猎物麻醉,再享用大餐;它的尾部还会亮起一盏信号灯,让自己闪闪发光……
以上文字描述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猎物是蜗牛。这种昆虫在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______》中有详细的介绍。
12.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在烈日烤炙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
这个句子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的《昆虫记》,描写的昆虫是( )。
A.蚱蜢 B.食粪虫 C.蝉 D.螳螂
(2)以下两个语段哪个出自《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语言风格的了解,简述理由。
①萤火虫肉食性,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获得猎物后,用上颚将分泌液注入猎物体内,进行体外消化,然后再吸入体内。通常一只蜗牛会有许多只萤火虫来分享。卵、幼虫、蛹和成虫都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
②萤火虫看上去既弱又小,像是与他人无害,可它却是个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猎手,而且,捕猎时还相当地狠毒。它的猎物通常是蜗牛,萤火虫对猎物发动攻击,对之施以灵巧的外科麻醉手术,使猎物在颤动着的茎秆上昏死过去,然后,对之下口,美餐一顿。
我认为第_______________个语段出自《昆虫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
甲段选自《昆虫记》,因为文字比较活泼有趣,如“可真漂亮”“最优雅的”等,带上了作者的情感,《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语言诙谐有“昆虫的史诗”之誉,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尊敬与热爱。乙段文字平实性说明文
2.
【答案】
圣甲虫。启示: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3.
【答案】
(1)D
(2)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不折不扣的杀手。(美丽的杀手)蝉:为快乐而放声歌唱,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为自己唱歌的歌者、音乐家)黄蜂:本能让它们遭受美丽的嘲笑,却没有赋予他们动脑筋的能力;(建筑艺术家,却智慧有限;体大身长,毒性大,会群起攻击,致人死亡;充满失落的九月)
4.
【答案】
螳螂 《昆虫记》
所写昆虫的特点明确清晰,使读者能够透彻了解昆虫习性。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增强了阅读趣味,文学性强。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赋予螳螂灵性,让读者与昆虫能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
5.
【答案】
(1)吝啬鬼小麻雀罗曼·罗兰
(2)这些事都是樵叶蜂干的。它们这么做,是因为这些剪下来的小叶片在它们的生活中实在太重要了。它们把这许多小叶片凑成一个个针箍形的小袋,袋里可以储藏蜂蜜和卵。
6.
【答案】
(1)法布尔昆虫记发声原理
(2)D
(3)答案示例:文中写到为了研究蟋蟀,科学家经过了细致观察、反复实验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这就启示我们: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观察,严密求证;人类应该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7.
【答案】
(1)法布尔,昆虫的史诗,生命
(2)蝉刺穿树皮,吸饮汁液
8.
【答案】
(1)法布尔
(2)因惊吓而不知所措的样子
(3)金步甲(或狼蛛、捕蝇蜂等)
(4)示例一:《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如这个选段,螳螂捕食蝗虫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因此本书被公众认为是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示例二:《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如本段的螳螂与蝗虫,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9.
【答案】
(1)昆虫记,法布尔
(2)施,xuán
(3)虚张生势,虚张声势
(4)难道螳螂不是个心理专家吗?
(5)①一只灰颜色的蝗虫(或蝗虫)。
②敬畏生命。
10.
【答案】
(1)A
(2)①超强的记忆力;强大的韧劲和耐力。
②作者用“凯旋”这一褒义词来形容红蚂蚁胜利而归的情形;将“凯旋”一词大词小用,以此来表达作者对红蚂蚁的无比喜爱之情。
11.
【答案】
萤火虫,昆虫记
12.
【答案】
(1)法布尔,螳螂
(2)②,语段②把萤火虫人格化,语言生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昆虫记》专题练习(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名著导读,阅读《昆虫记》,完成下列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昆虫记》习题精练(教师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阅读《昆虫记》节选,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昆虫记》(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名著片段内容,完成积累感悟,名著阅读的理解与运用,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各题,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题目,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