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昆虫记》专题练习(含答案)
展开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昆虫记》专题练习
1.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同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这则材料选自法国作家______(填人名)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材料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天宫课堂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了全球直播。假如天宫课堂再次广泛征集问题,请你选择《昆虫记》中感兴趣的一种昆虫,想想它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内容向天宫课堂的航天员提一个问题。
3.《昆虫记》中有太多有趣的昆虫,说说它是谁。
(1)果然,脚步出现失误,粪球滚落到路旁的沟底;这虫子被滑冲下来的负载物撞了个仰面朝天,六只脚一阵挥舞;终于,它又翻身立足,于是追上粪球,继续苦干。( )
(2)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就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比如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 )
4.班级成员通过“云”参观的方式纷纷参观心仪的博物馆。小语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时发现2022年1月3日馆内有公众活动“博物馆里的奇妙动物园——陶器里的动物”,她不禁想到正在阅读的《昆虫记》,它被鲁迅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也各具特点,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表格。
昆虫名 | 别称 | 原因 |
蝉 | ① | 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活至少四年。 |
② | 西绪弗斯 | 为繁衍后代,就像西方神话中被罚滚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一样。 |
绿蝈蝈 | 狂热的夜间猎手 | ③ |
阅读从《昆虫记》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那里是一群 (A) ,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
【片段二】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B),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片段三】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它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C)
【片段四】舍腰蜂有着十分美丽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种非常奇怪的窠巢。但是,知道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甚至有的时候,它们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炉的旁边,但是,这户人家竟然都对这个小邻居一无所知(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一中提到的昆虫是切叶蜂。
B.《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瓢虫鼓鼓的身体比喻为“半粒豌豆”,生动形象。
C.片段三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准备捕食蝗虫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机警从容的特点。
D.对于这个小邻居,这户人家竟一无所知是因为舍腰峰平时过着游猎生活,嗜杀成性,但抚养子女却体贴入微。
6.《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他常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呢?请你举例说明。
7.名著导读
阅读《昆虫记》的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1:
耐心的女工又开始干起来:从两侧一点点往屋顶耙粪料,屋顶逐渐变尖、变长。一个顶端很小的蛋形就这样代替了球形。在多少有点凹凸的蛋形下面的就是虫卵的孵化室。这项细致的活计还得花上二十四小时。
摘抄2:
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读书任务卡 任务1:以上摘抄选自《昆虫记》,该书作者是______ 任务2:摘抄1中的“耐心的女工”是___________ (昆虫名) 任务3:摘抄2中真实地描写出蜜蜂被残害的画面,体现了《昆虫记》__________________ 的写作特点。 任务4: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阅读这本书,请你给这本书写一个简短的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下面关于《昆虫记》的专题探究不恰当的是( ),请结合《昆虫记》的特点说明理由。
A.探究法布尔的独特的观察方法。
B.探究法布尔精巧的结构安排。
C.探究法布尔的写作技巧——拟人手法的运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班内开展《昆虫记》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以下活动。
(1)【了解全书】下列关于这部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
B.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
C.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D.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2)【认识昆虫】下面是一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出与诗句对应的昆虫的名字。
昆 虫 | 诗 句 |
①______________ | 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
②______________ | 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
圣甲虫 | 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吞咽下的美餐。 |
③______________ | 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
备选项:蝉 蚂蚁 蟋蟀 螳螂 萤火虫
(3)【推荐阅读】有几名同学称自己不喜欢《昆虫记》这类非文学作品,为激发他们阅读《昆虫记》的兴趣,请为《昆虫记》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10.阅读《昆虫记》,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于动物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B.《昆虫记》语言诙谐,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例如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来到地面以前,要做“四年黑暗中的苦工”,才能在夏天有“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C.《昆虫记》中的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D.“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2)请将《昆虫记》中的昆虫和它有趣的称谓连一连(将序号填入横线)。
A.花金龟 a.滑稽的钻探工
B.舍腰蜂 b.天才的建筑师
C.蜘蛛 c.能干的泥水匠
D.坚果象 d.衣着华贵的大胃将军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节选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法布尔《昆虫记》)
以上语段中的“它”是哪种昆虫?有人评价《昆虫记》能“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说说选段中的昆虫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11.名著交流会上,小丽和小雅各读了一段介绍蟋蟀巢穴的文字。你认为哪一段出自《昆虫记》?简述理由。
小丽:蟋蟀的洞穴往往有个下垂的房檐,既防雨淋又防敌害。洞口大小,手指粗细,天亮时蟋蟀用牙齿啄泥堵住洞口,夜晚活动时掀开巢穴里面的上盖。洞内情景:一个凹形槽内,拇指般粗细,长度20厘米上下。走到通道尽头的宽度刚好可以容蟋蟀转身,洞里光滑湿润、洁净整齐,留有前后洞口,便于通风、活动和遇险时逃逸。
小雅:蟋蟀比它们更要聪明得多。它轻视偶然碰到的隐处,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的地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阳光的地方。它不利用既成的洞穴,因为不适宜,而且草率;它的别墅都是自己一点点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最低下的动物,却可以有一个完善的住宅。它有一个家,它有平静的无上的隐之所。
12.阅读下面《昆虫记》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抢到了战利品的这伙强盗,去时的路途远近取决于附近有没有黑蚂蚁。如果走上十几步路,或者是五十步路能碰到黑蚂蚁的巢穴,他们就会停下来。可是,如果没有碰到,它们可以走一百步路,甚至更远。有一次我就看见它们攀越荒石园四米高的围墙,远征到荒石园之外远远的麦田处,走什么路,对这支所向披靡的队伍来说是无所谓的。草丛、枯叶堆、乱石堆、不毛之地……去时的路是不确定的,但是回来时的路却是确定不变的——必须原路返回。无论去时的那条路是多么曲折,要经过多少障碍,就算那是最难走的,回来时也必须重新面对。捕猎的偶然性使它们常常要身不由己地选择非常复杂的路线。假如它们穿过的是厚厚的枯叶堆,那么这条路对它们来说就是一条随时会失足掉下去的、布满深渊的魔障;一旦掉下去,就要从谷底爬上来,爬到摇摇晃晃、不稳固的枯枝桥上,最后还要走出迷宫。大部分同伴都会累得筋疲力尽,那又有什么关系?即使负重增加了,它们依然会穿过这迷宫。
(1)选文中加点的“这伙强盗”指的是:__________
(2)鲁迅赞誉《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上述选文谈谈你的理解(列举三点即可)。
13.阅读《昆虫记》语段,回答问题。
(1)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木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了好几次……
以上语段中的“它”是哪种昆虫?有人评价《昆虫记》能“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说说“它”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2)这时它打开它的工具,这是两片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它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是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它对蜗牛施行手术的动作比较恰如其分。它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动,每扭一次,还要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扭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它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它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
以上语段是哪种昆虫捕食蜗牛的过程?罗斯丹评价《昆虫记》说:“这个大科学家,像文学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以上语段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14.【精彩赏读】
从生到死,萤总是放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要发光的。幼虫也是如此。当寒冷的气候马上就要降临的时候,幼虫就会立刻钻到地面下边去,但是并不钻得很深。假如我从地面下,把它轻轻地掘起来,它的小灯仍然还是亮着的。就是在土壤的下面,它的小灯还是点着的,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
——《萤火虫》
结合上面文字说说《昆虫记》被称为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昆虫百科全书的原因。
15.《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请结合以下文段,说说它的科学性和文学性是如何体现的。
我做过最难忘的一次实验,是借了镇上的炮,把炮放在我家门口梧桐树下,在树上高歌的蝉没看到树下发生的事。我们观察了歌手的数量,歌声的亮度和旋律,时刻关注歌唱家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开炮后,巨大的爆炸声并没有改变蝉的歌唱,也未引起它们情绪的波动,蝉数未变,歌声依旧。炮手又放了第二炮,情况一样。
16.《昆虫记》既是富有科学性的昆虫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请结合下面的片段对此进行说明。
片段一∶
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片段二∶
我经常可以在蟋蟀住宅的门口看到它们正在卷动着它们的触须,以便使它们的身体的前面能够凉快一些,后面能更加暖和一些。它们一点儿也不妒嫉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种各样的花蝴蝶。相反的,蟋蟀反倒有些怜惜它们了。它们的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一样,那种有家庭的人,能体会到有家的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时,都会流露出一样的怜悯之情。
17.有人评价《昆虫记》“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选段进行简要阐述。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18.读完名著《昆虫记》,八(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根据《昆虫记》,填写下面的表格。
昆虫 | 职业 | 特征与习性 | 相关事例 |
螳螂 | 杀手 | 敏捷而残忍 | ① ___________ |
②___ | 提琴家 | 乐观而向上 | 每到宁静的夜晚,便会奉献一场场精彩的演奏会。 |
舍腰蜂 | 泥水匠 | ③___ | 不厌其烦地从事着本职工作:修建住所、储备食物。 |
(2)鲁迅评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学巨著《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述这本书在“有趣、有益”方面的特点。(限60字内)
参考答案
1.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蝉刺穿树皮,吸取汁液
2.问题示例:刚出生的小蝎子受到母蝎子的护卫,它在太空能存活吗?
3. 圣甲虫 蝉
4.①黑暗中的苦工 ②圣甲虫 ③绿蝈蝈喜欢晚上狩猎。
5.D
6.他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发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7. 任务1: 法布尔 任务2:西班牙蜣螂(蜣螂、粪金龟、屎壳郎)(昆虫名) 任务3:科学性和文学性 任务4:(仅供参考)这是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有“心理战高手”螳螂,“吝啬鬼”天牛……阅读这部“昆虫的史诗”,你可以和法布尔一起发现更多昆虫趣事,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跟着作者学写作
8. B 不是《昆虫记》这部名著阅读的特色,《昆虫记》独特之处在于法布尔运用独特的观察法研究昆虫,探究昆虫的生命,同时具有极高超的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9.(1)A
(2) 螳螂 蚂蚁 萤火虫
(3)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书中有会心理战的螳螂、被称为“吝啬鬼”的杨柳天牛、做苦工的蝉等有趣的昆虫。阅读这本书,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片刻放松,又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跟法布尔学写作。
10.(1)B
(2) d c b a
(3)圣甲虫。启示: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1.小雅读的文段出自《昆虫记》。因为字里行间含有对蟋蟀的喜爱(对自然的喜爱)之意,透露着《昆虫记》特有的对生命的尊重情怀(对生命的敬畏、对昆虫的人文关照)。(或本段文字运用拟人手法,行文活泼,语言诙谐,正是《昆虫记》的写法。
12.(1)红蚂蚁
(2)示例:①介绍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益于语文学习;②无论去时的道路多么曲折,经过多少障碍,红蚂蚁都要克服困难原路返回的生活习性,给我们以鼓励和启示;③法布尔仔细观察,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给我们以启示。(三个层面,意思对即可)
13.(1)圣甲虫。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2)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动”等,这些带有拟人化的写法,把紧张的捕食过程写得活泼有趣,读来兴味盎然,既让读者在轻松中了解到昆虫的习性,又感受到文学的美感。(意思对即可)
14.本文详细介绍了萤火虫的特点及习性,具有科学性;同时将昆虫社会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启发人们在何时都不要放弃希望,具有人文关怀;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昆虫百科全书。
15.科学性:作者通过巨大的爆炸声没有改变蝉歌唱的实验,证实蝉的听觉是迟钝的,使人们获得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
文学性: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比作歌唱家,“情绪”一词,将蝉人格化,赋予蝉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蝉并不会因外界声响而影响歌唱,读来趣味横生。
16.示例:这本书的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螳螂捕杀同类人格化,描写成捕杀姊妹,吞吃丈夫,蝈蝈吃同类的尸体说成是因为贪心。同时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蟋蟀看蝴蝶起舞的神态。
17.科学性: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蝉的身体构造(发声)特点,①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②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或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以用吸管吸取树汁为生。
文学性:它行文活泼,语调轻松诙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蝉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细节),表现出对蝉的喜爱,充满了情趣。
18.(1) 可迅速捕捉黄蜂;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面不改色。 蟋蟀 执着而爱家
(2)示例:①有益:《昆虫记》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对科普的深刻省思,激发起人们的科学探究精神。②有趣: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详细、深刻地描绘了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以及它们为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等内容,十分有趣。
初中语文《昆虫记》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昆虫记》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昆虫记》精选练习-中考一轮复习第二弹:名著导读: 这是一份《昆虫记》精选练习-中考一轮复习第二弹:名著导读,文件包含《昆虫记》精选练习-中考一轮复习第二弹名著导读教师版docx、《昆虫记》精选练习-中考一轮复习第二弹名著导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昆虫记》习题精练(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昆虫记》习题精练(教师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阅读《昆虫记》节选,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