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疆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新疆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语文新疆卷考试版A4docx、语文新疆卷全解全析docx、语文新疆卷考试版A3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新疆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共23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2分)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钟爱于梅,喜欢咏梅、画梅、赞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梅的清雅、梅的芳香和梅的品德,它象征着人生的真缔,蕴涵着深厚的哲学。
诗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有雪可与它一论高下。梅上的雪是不是也侵润了一缕花香呢?可我怕煞了眼前的风景,只是静静地赏着,并不折花枝,更不取花上雪。
在郊外的小山坡上,我看到一棵独自在冬日的阳光下绽放的蜡梅。那黑褐色的枝条显得苍劲而坚韧,就从这黑皮班驳苍老黝黑的枝干中,竟爆出了这样使人赏心悦目的一树金黄!
我慢慢地走近这棵蜡梅,就像走近我的一个知己,或者是一位我十分敬仰的前辈,它的高风亮节使我钦佩不已。
因为,它能笑傲严冬,它能不随流俗,在别的花都(ㅤㅤ)的时候,它独自开放出金色的花朵、金色的希望、金色的精神、金色的品格。
我真为蜡梅花迎风而舞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鼓舞。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绽放(zhàn) B.钦佩(qīn) C.煞风景(shā) D.不屈不挠(ráo)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缔 B.侵润 C.坚韧 D.班驳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销声匿迹 B.妙手回春 C.鹤立鸡群 D.附庸风雅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字希文,北朝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两篇文章都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童年时代的深切怀念。
C.法国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成就突出,代表作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象棋的故事》等。
D.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5)叔本华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执着的追求精神正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怡然自得,是他弃官归隐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李白在《行路难》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活动(共16分)
4.新闻热点。为了营造校园的读书氛围,学校要举行“重温文学经典,涵养自身精神”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请根据以下收集的材料,完成活动。
________
(人民日报11月21日)11月20日夜,“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中央歌剧院隆重举行,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35位作家和翻译家,为文学的灿烂星空增添了新的耀眼的光芒。①本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我们看到新时代文学书写时代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得到提升。“弄潮儿向涛头立”,作家们将目光聚焦时代与历史的主战场,敏锐捕捉中华民族意气风发大踏步走向未来的时代足音。同时,他们也注视着一片热烈的草叶、一道温润的月光、一个善意的眼神……这是时代之风的吹拂,在我们心灵世界的波动。②“致广大而尽精微”,作家们创造与探索着新时代的美学和语法。生活的丰饶美好与心灵的细腻婉转,使新时代文学创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2)这则新闻画线部分有两处错误,请任选一处并加以改正。(3分)
我选第 _____处,改为:_____
5.下列表格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选项 | 内容 | 人物 |
A | 他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 林冲 |
B | 我贫穷,卑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我们都是平等的。 | 冬妮娅 |
C | 他身穿元色绸旧直摄,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 范进 |
D |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可亲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得,看谁吃的多。” | 衍太太 |
A.A B.B C.C D.D
6.《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②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③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④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⑤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A.① ② ④ ⑤ ③
B.① ④ ② ③ ⑤
C.① ④ ⑤ ③ ②
D.① ② ④ ③ ⑤
7.老舍的《骆驼祥子》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京味儿”特点。请结合下面具体语段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任选两个语段分析即可)(4分)
语段一:
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语段二: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儿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儿”,也许拉“半天儿”。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语段三:
刘老头子仰着头看了一遍,觉得很满意。紧跟着家伙铺来卸家伙:棚里放八个座儿,围裙椅垫凳套全是大红绣花的。一份寿堂,放在堂屋,香炉蜡杆都是景泰蓝的,桌前放了四块红毡子。刘老头子马上教祥子去请一堂苹果,虎妞背地里掖给他两块钱,教他去叫寿桃寿面,寿桃上要一份儿八仙人,作为是祥子送的。苹果买到,马上摆好;待了不大会儿,寿桃寿面也来到,放在苹果后面,大寿桃点着红嘴,插着八仙人,非常大气。
三、阅读(共51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
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整首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C.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D.期年之后 期年:满一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邹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日常小事推及治国道理进行劝谏,使齐威王能够采纳群言,最终修明政治的故事。
B.邹忌善于思考,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第二段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C.从第三段“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四国朝齐”从正面表现出齐威王改革成效的显著。
D.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彰显了文章的整体对称之美。
【乙】
齐欲伐魏。浮于髡①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②山者五。兔极③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田父⑤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⑥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⑦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②腾;登上。③极:疲困。④罢(pí):同“疲”。⑤田父:老农。⑥擅:占有。⑦顿:疲劳,乏力。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B.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C.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D.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13.结合两篇选文,说说邹忌与淳于髡二者的劝谏方式有何异同。(6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1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9分)
植物真的能闻到味道吗?
房裕东
①“远闻其香,而知君至矣。”自古以来,浪漫而神秘的闻香识人给了人们无尽的美好遐想。那么,植物是否也有闻香识物的绝技呢?换句话说,嗅觉既然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那它是不是也是植物感知周围环境的一种方式呢?
②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嗅觉指的是“挥发性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产生的感觉”。如此说来,没有嗅觉器官(如鼻子)的植物是不会拥有嗅觉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个定义的范围放宽一些,将嗅觉视为一种“感知外界气味的能力”,那么嗅觉不但在植物中广泛存在,而且植物嗅觉的灵敏度和通过嗅觉得到的信息量,早就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③科学家最早发现拥有嗅觉的植物是菟丝子。菟丝子是一年生寄生植物,缠绕于寄主植物体上,靠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生长。人们发现,菟丝子非常喜欢番茄,无论是将番茄放在阳光下还是黑暗中,菟丝子都会“执着”地向着番茄的方向生长。难道菟丝子能“闻到”番茄的味道吗?
④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将番茄和菟丝子分别放在两个箱子里,两个箱子之间仅有一根细管相连。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科学家们发现,菟丝子会沿着细管朝装有番茄的箱子的方向生长。在另一个实验中,科学家们将番茄茎提取物涂抹在一根棉签上,然后将它和其他未经处理的、外形一模一样的棉签摆放在菟丝子的周围。结果发现,无论怎么调整棉签的位置,菟丝子总能准确地朝涂抹了番茄茎提取物的那根棉签的方向生长。通过这两个实验,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菟丝子确实是靠“闻到”番茄的气味而找到番茄的。
⑤正常生长的植物会向外界释放独特的气味,这些气味分子的化学本质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不同植物释放的有机物的成分和比例不尽相同,植物通过“闻到”周围不同的气味,来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从而实现彼此的交流,科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化感作用”。
⑥化感作用是指,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和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影响临近植物以及自身生长和种群建立的作用。比如,黑胡桃的枝、叶、果实及根中含有胡桃醌,当黑胡桃的枝叶从树上掉下来后,经雨水的反复淋溶和微生物分解后,会逐渐释放出胡桃醌,土壤中极微量的胡桃醌能有效地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因此黑胡桃树下很少长有杂草等其他植物,它们也不用担心被其他植物“抢”走土壤的营养。
⑦已鉴定的化感物质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各种类型,主要是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和其他次生物质四类。
⑧化感物质有时也是同种植物之间的交流信号。科学家们发现,当野生棉豆的叶子被甲虫啃咬后,会迅速产生和释放化感物质,通知周围的叶片“我现在被虫子吃了,大家快和我一起产生化感物质,把虫子赶走吧”。同时,它还会通知花儿“快产生花蜜,让昆虫的天敌过来吧”。在农业生产方面,植物的化感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临近或后续(下茬)的同种或异种植物的萌发和生长,而且通常是抑制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作物种在一起会增产,而有些作物种在一起,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
⑨比如,水稻秸秆的提取物会抑制水稻、稗草、莴苣、鸭舌草等植物根的生长;小麦的化感作用会抑制棉花、燕麦、玉米、小绒毛草等的发芽及幼苗生长;西瓜、番茄、大豆、花生、黄瓜等普遍存在自毒作用(因化感作用而致植物自身或同种同科植物之间的生长抑制),从而造成连作障碍(在一块田地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情况下,导致该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变差、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一种现象);等等。
⑩当然,植物的化感作用也有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械树和苹果树、梨树,皂角和白蜡树,马铃薯和菜豆,洋葱和甜菜,玉米和大豆、花生,豌豆和小麦,葡萄和紫罗兰……它们之间都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如将麦仙翁和小麦混种几年后,小麦就会明显增产。
⑪所以,利用好作物间的化感作用,可以在提高作物生产力的同时,显著抑制农田中的杂草和病虫害,可谓增产又环保。现如今,利用化感作用进行作物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选自《百科知识》2022年第8期)
(1)下列对“化感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闻到”周围独特的气味,来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从而实现彼此交流的现象。
B.“化感作用”指一些植物通过产生和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影响附近植物及自身生长和种群建立的作用。
C.植物的“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方面,会直接或间接抑制临近或后续的同种或异种植物的萌发和生长。
D.“化感作用”有利有弊,我们只有利用好作物间的化感作用,才能既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又能做到环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所有植物通过嗅觉感知周围的环境,其灵敏度和通过嗅觉得到的信息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B.通过实验,科学家们认为:菟丝子之所以很喜欢番茄,是因为它拥有嗅觉,能够“闻到”番茄的味道。
C.黑胡桃树下很少长杂草等其他植物,是因为它会释放出胡桃醌,胡桃醌能有效抑制其他种子萌发。
D.化感作用有时促进植物的生长,但通常对植物的萌发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有时会造成连作障碍。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主要是从“化感作用”的定义以及作物间的化感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
B.文章运用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具体地阐释了“化感作用”定义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通俗易懂。
C.本文语言科学严谨,既使用“自毒作用”等专用术语,解释植物相互促进;又使用“两败俱伤”等鲜活的词语,生动形象。
D.这篇科普文章将客观现象和科学解释相结合,引发读者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融合了许多知识,培养了探究精神。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
藤
王剑冰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百日之后成仙。此后,还有人为吕洞宾和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又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在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侵袭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藤,看着疼,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⑧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据悉,藤依然六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⑪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⑫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⑬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⑭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⑮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古道秋风》,有删改)
15.阅读全文,根据作者关于“藤”的见闻和感想,补写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4分)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17.第④段叙述何仙姑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18.作者在第⑨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⑪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赞成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写作(共60分)
19.按要求作文
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亲爱的同学,你最心爱的小物件是什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承载着美好回忆或愿望的纪念品,还是一路陪伴你成长的“小伙伴”?……
请结合你的联想与感悟,以“我的心爱之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河北卷)(全解全析),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语文-(北京卷)(全解全析),共12页。
这是一份语文-(重庆A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语文-重庆A卷全解全析docx、语文-重庆A卷考试版A4docx、语文-重庆A卷考试版A3docx、语文-重庆A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