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古诗复习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复习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
    古诗复习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
    古诗复习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古诗复习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古诗复习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复习选择题1.选出下列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对仗工整,字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长安的雄伟气象,字将相隔千里的长安和蜀地联系起来,充满深情厚意。B.颔联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C.颈联表现了真挚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的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D.尾联以豪迈之语相送,以劝慰之语话别,紧接前两句,气氛悲壮深沉,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流露。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B.首联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诗人想象友人即将奔赴的地方,点明送别之意。C.颔联同是宦游人,表明了作者也是在他乡为官,加重了送别时的伤感之情。D.本诗虽写送别,但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天涯若比邻可看出。3.阅读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的开头写河州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又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诗歌抒发了男子求偶不得的痛苦、求而得之的喜悦。君子好逑”“寤寐求之”“寤寐思服”“钟鼓乐之是男子对心中恋人爱慕之情的直接表白。D.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歌内容层递,逐步展示男子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也增添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4.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B.第二章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直率地写出他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C.第三章八句,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诗的格调一变而为轻松明快,与第二章的迁回低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D.《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全诗充满求之不得的惆怅和伤感,意境含蓄,场景朦胧,韵味悠长。5.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点明时间、环境,展现了芦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萧瑟冷落的冬季晨景图,为诗歌创设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意境。B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说明追求者寻伊人时间之久。C在水之湄”“在水之涘通过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D.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6.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与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渲染凄清的气氛。B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伊人不可阻遏的渴慕、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他取得成功的决心。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等句子的意思相同或相近,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D.读者可从这首诗联想到爱情,也可以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等人生体验,象征使《蒹葭》具有丰富的哲理意味。7.下列对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景物起兴,写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B.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现出一种朦胧美。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采用重章叠句的方法暗示了地点的变化,写出了追求者的深情执着。D.第一章的韵脚是”“”“”“”“,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8.关于《诗经》文常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经之一。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又叫国风,共有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C.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窃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10.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11.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14.下列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B.第二节,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第三节,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第四节安得三句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博大宽广的胸怀。15.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姑娘的爱慕之情。B.本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C辗转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16.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B.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章前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思念。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陡峭、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18.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C.《蒹葭》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是一首叙事诗。D《关雎》与《蒹葭》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19.对《蒹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D.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20.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阻且长 不足为外人        B.下见小潭   日光下澈C.心乐之   处处志之              D.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2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B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为盗贼相呼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也体现了诗人一种博大的胸怀。2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非常精彩,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又写出被子的破旧冰冷。D.诗人长夜难熬,倍感愁苦,是因为自己屋破漏雨,生活贫苦,因而自我哀怜,难以自拔。24.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C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南村群童欺侮的愤懑心情。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25.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指歌行体,单行散句与长短句错落搭配,用韵自由灵活,富于变换。B.开篇第一节诗通过一系列的动词,从正面描写狂风对茅屋的破坏,营造了凄苦的氛围。C布衾似铁雨脚如麻通过比喻,生动还原了诗人赖以生存的茅屋如今的破败。D何由彻与前文未断绝相照应,说明诗人在艰苦处境中盼望天亮雨停的迫切心情。26.对诗歌第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以叙述开篇,在夸张的描写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无情和人类的渺小。B.也写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挂林梢、沉塘坳。C.先写出了秋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D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了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27.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出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B.诗中也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的三吏”“三别一样。C.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的动感。D.本诗材料安排得很恰当,前后贯穿得也很好。全诗平铺直叙,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写起来却一层比一层深入。28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D.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2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运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威力,渲染了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焦灼和痛惜的心情。B.诗人用老无力”“呼不得”“叹息等词语表现了自己对群童抢茅的愤懑和无奈。C.诗人把雨脚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连绵细密,正面表现出他的生活十分凄苦。D.诗歌结尾并未停留在对诗人不幸境遇的描述上,而是借助议论和抒情,推己及人,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中的”“”“”“”“挂罥”“飘转等动词组成了一幅鲜明的秋风怒号图,渲染了凄苦的氛围。B.诗句中的老无力”“呼不得”“叹息等词语写出了诗人的老态、愤懑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年迈穷困的现实。C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小孩睡觉不老实,这增添了诗人的烦躁、厌恶之气,也是诗人少睡眠的主要原因。D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连绵细密,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生活的凄苦。理解性默写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诗人高尚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答案】1.D.“气氛悲壮深沉”有误 B运用拟人与对偶手法,没有使用互文手法。 【详解】C.“求而得之”错误,应该是“想象中求而得之”;“直接表白”错误,这些都是对男子内心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男子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故选C 【详解】D.有误,《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全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故D项“全诗充满求之不得的惆怅和伤感”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A   B.“溯洄从之”的意思是逆流而上,“溯游从之”的意思是顺流而下,两者不重复。 C   D错,《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A    【解析】A.结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男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一片情思,A错误,故选AD  C  C.有误,“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错误,“娇儿恶卧踏里裂”意思是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故选:C13 D.有误,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14.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无论多大的风雨都岿然不动。这里是诗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因此这里的“借景抒情”表述不正确;15.D【解析】D.“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错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16.诗中追“伊人”的男子经过了多次追寻“伊人”都没有追寻到,但是男子并没有放弃,而是“溯游从之”(上下追寻),不怕艰难险阻,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的追求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与苦闷;而非“绝望”;故选D17.B【解析】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有误,“在水一方”是想象中的,非实景,应该是虚写。故选B18.C. “它是一首叙事诗”有错。《蒹葭》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主人公对“伊人”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爱恋之情。故选C19.《蒹葭》一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和苦闷之情,并没有表达“绝望情绪”。故选C20.D.主要是为了突出寻找、追求恋人的艰辛。故选D21.B   22.B. “‘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呼应”错,“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中的“老无力”相照应,不是与“为盗贼”相照应;23.D.“诗人长夜难熬,倍感愁苦,是因为自己屋破漏雨,生活贫苦,因而自我哀怜,难以自拔”有误,诗人杜甫忧国忧民,除了因为屋破漏雨,长夜难熬,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睡不着;24.C.“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表达诗人的无奈之情,并不是“愤懑心情”。25.B.,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写出狂风对茅屋的破坏。26.A.诗歌第①节中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意思是: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是对环境的描写,以写实的手法展现怒号的秋风将茅草吹散的场景;“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秋风声势之盛;本项表述有误;27.C.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本项前后内容写反;28.D.“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有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29.C。“雨脚如麻未断绝”诗人把“雨脚”比作“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连绵细密,侧面表现出他的生活十分凄苦。C项中“正面表现出他的生活十分凄苦”有误。30.C.理解和分析有误。“娇儿恶卧踏里裂”意思是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写出了艰难困苦的生活状况,为下文“长夜沾湿何由彻”蓄势,而非“增添了诗人的烦躁、厌恶之气,也是诗人‘少睡眠’的主要原因”。理解性默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关试卷

    期末复习试题++++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试题++++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拔出那根令人讨厌的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总复习模拟试卷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总复习模拟试卷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7页。

    第三单元复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复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文学常识,《傅雷家书》,文言知识积累,《诗经》二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