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保护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区域。截至2021年,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占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7.56%。雅江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民族社区聚居地,独特的文化实践对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物多样性状况产生巨大影响。下表示意2018年雅江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
各类型土地面积/km2
各类型土地面积与保护区总面积之比/%
林地
7737.79
84.40
耕地
421.73
4.60
牧草地
411.64
4.49
居民点及交通用地
210.86
2.30
1、雅江自然保护区生产生活用地与林地的比重差异,反映出保护区内( )
A.土地利用分配不协调 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加剧
C.人类活动的强度逐渐增强 D.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得到恢复
2、对于雅江自然保护区内的民族社区聚居地,其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A.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限制经济活动
B.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C.放宽保护措施的标准,加快经济发展
D.实施民族社区整体搬迁,缓解人地矛盾
珊瑚礁是热带海域最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造礁石珊瑚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需适宜的底质、水温、盐度和水质等自然要素。大鹏半岛沿岸及大亚湾自鹅洲至三门岛的诸多海岛(火山岛)均有造礁石珊瑚分布。2020年大亚湾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处于自有文献记载以来的最低水平。下图示意大亚湾及大鹏半岛沿岸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大辣甲和三门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物质丰富 B.海水深度大,海水温度变化小
C.石灰岩岛礁,珊瑚附着牢固 D.开发利用程度低,海水水质好
4、导致2020年大亚湾海域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处于最低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A.热带风暴 B.海底地震 C.人类活动 D.气候变化
5、大亚湾海域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大幅下降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海水净化缓慢,海水水质下降 B.海岸线侵蚀加刷,海水入侵严重
C.海水变暖,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D.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物种减少
葱坪湿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巫山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海拔2045m。该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原生亚高山湿润草甸,处于相对原始状态。20世纪以来,葱坪湿地富营养化明显,生态环境发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下图示意葱坪湿地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葱坪湿地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
A.大气沉降输入的氮、磷物质 B.湿地微生物积累的有机物
C.湿地地下水带来的有机物 D.湿地周边农田排放的废水
7、为缓解葱坪湿地富营养化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控制湿地开发规模 B.引种外来净水植被
C.减少湿地周边工业废气排放 D.治理湿地周边农田排放的污水
生态环境部明确指出,为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强林地林权管理,坚决守住林地红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确立坚决守住林地红线的首要目标是( )
A.保障生物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B.保障森林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C.保障森林经济领域国家安全 D.保障森林加工领域国家安全
9、我国林地红线需圈定空间范围,该范围内( )
A.严禁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B.严禁熟林成林采伐活动和缓坡垦殖
C.严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和森林探险 D.严禁大规模的人口进出和临时休憩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不仅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还对世界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截至2015年,虽然中国粮食产量曾实现过“十二连增”,但也暴露出粮食增产背后的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和华南区、四川盆地等区域,双季稻改单季稻的现象较为普遍。下表示意1985年和2015年我国主要农业区部分农资投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主要农业区
农用化肥施用量/104t
农药使用量/104t
农用薄膜使用量/104t
农业机械总动力/104kW
1985年
2015年
1985年
2015年
1985年
2015年
1985年
2015年
东北区
165.1
638.6
4.1
20.5
11.3
28.4
2256.6
11578.9
黄淮海区
452.2
1547.4
14.9
37.0
12.5
62.3
6537.6
36898.9
长江中下游区
375.8
1002.5
18.3
31.4
9.8
30.0
3656.3
15993.6
江南区和华南区
732.2
1168.9
29.6
55.7
11.6
39.3
4103.0
18914.1
四川盆地
134.8
347.5
5.3
7.7
4.1
17.7
919.4
5704.2
10、农业主产区农资投入情况反映出我国耕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利用程度降低,单产下降 B.劳动力投入不足,撂荒严重
C.种植结构失衡,产出效益不足 D.土壤肥力下降,污染程度加剧
11、南方主要农业区由双季稻改单季稻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粮食总产量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
B.粮食产品品质提升,出口量增大
C.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
D.粮食贸易逆差减小,粮食贸易成增大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近年来,我国调整了国内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政策。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中国稀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大,可能( )
A.引发国内生态环境问题 B.引起全球稀土资源价格上涨
C.加剧全球稀土资源争夺 D.提升全球稀土资源开采成本
13、为保障稀土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提高稀土资源深加工技术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2021年9月下旬以来,受电力供给紧张、双控(能耗强度和总量)与国际煤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多地相继推出拉闸限电措施。下图为2015年与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2015年相比,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
A.煤炭使用量在减少 B.新能源比重均在增长
C.可再生能源总体比重上升 D.风力发电增速最快
15、下列省份中,可能最先拉闸限电的是( )
A.山西 B.浙江 C.江西 D.陕西
16、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是( )
A.发展水力发电 B.推行日夜错峰用电
C.全面关停高耗能产业 D.加快产业升级
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钓鱼岛位于(25°44.6′N,123°28.4′E),周围海域面积约17.4万平方千米。下图示意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我国行政区划上属于我国( )
A.福建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台湾省
18、根据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我国拥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和海域的( )
①开发保护和管理权力
②名称确定和发布权力
③禁止所有船只任何时刻通行权力
④禁止躲避台风停泊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沿四条经纬线所绘的地形剖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①纬线与③经线交点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华北平原 B.秦岭山区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0、②纬线与④经线交点所在地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B.降水充足,森林茂密
C.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 D.近看是山,远看成川
下图为2018年6月13日我国某种粮食作物收割进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粮食作物是( )
A.冬小麦 B.玉米 C.水稻 D.春小麦
22、影响该作物收割进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黄河流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近年来,黄河流经地区工业保持较高增长,但同时也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我国发展与保护矛盾比较突出的区域。下图示意2011年和2016年黄河流经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2011年相比,2016年黄河流经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 )
A.整体上升,向北扩散 B.整体下降,向北扩散
C.整体上升,向南扩散 D.整体下降,向南扩散
24、2011年前,图示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向黄河上游地区转移的原因是( )
A.能源资源丰富 B.生态环境转好 C.经济发展缓慢 D.人口流失严重
25、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应该( )
A.降低生产成本 B.扩大生产面积 C.加强技术改造 D.完善运输网络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国土面积约为14.72万平方千米。尼泊尔地势北高南低,具有从高原到山地再到平原的典型过渡特征,由北向南分为高山区、河谷区和平原区三部分。尼泊尔可分为5个发展区,共包括774个县。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农业是尼泊尔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南部冲积平原是恒河平原向北的延伸地带,是该国主要的农业区,人口约占尼泊尔总人口的50%,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是人与自然交互的复杂系统。尼泊尔整体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抗风险能力低。下图示意2015年尼泊尔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县域恢复力空间格局。
26、指出2015年尼泊尔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27、说明尼泊尔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抗风险能力低的原因。
28、相比中部和北部地区,尼泊尔南部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更高,请阐释其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天然气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23.87%,已成为世界主体能源。然而,因区域经济差异及天然气分布不均衡等条件约束,世界天然气生产地与消费地存在明显的错位,由此促使天然气供给国与消费国资源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对外依存度高且增长迅速,能源安全形势严峻,保障天然气资源安全日益成为国家战略重点。下图示意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输流节点重心和输出规模(109m3)格局。
29、说明阿拉伯海域形成液化天然气输流节点重心的有利条件。
30、分析我国液化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
31、为保障我国能源消费安全,请提出合理的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是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中部,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山、塬、川为主,海拔在610~2892m该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350~550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该区域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不足10%,是中国生态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陕甘宁黄土高原区各区域的植被覆盖度。
32、简述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分布情况。
33、研究表明,近年来宁夏黄土高原区依然保持植被低覆盖度,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做出解释。
34、针对黄土高原区的植被覆盖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受季风影响,降水夏季多、冬季少,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冬季风的影响下,岛上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1%,也是暴雨发生最少的季节。2013年12月14日~17日,海南岛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和生成于南侧的低压槽前,海南岛东部出现自气象记录以来冬季最强降雨,导致海南岛东部地区大面积受灾。下图示意1951~2016年海南岛冬季日最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35、指出1951~2016年海南岛冬季日最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6、分析冬季海南岛暴雨区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37、说明副热带高压对此次降水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2018年雅江自然保护区各类用地中,林地所占比重最高,生产生活用地所占比重较低,反映出在保护区建立后,为降低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实施了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使雅江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同时林地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也符合保护区的建设要求,该保护区土地利用分配趋向合理。故D选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该保护区的民族社区聚居地,可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保护当地独特的文化,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该保护区内核心区的民族社区可以实施生态移民。故B选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大辣甲和三门岛距离陆地较远,开发利用程度低,海域环境保护较好,海水水质较好,有利于造礁石珊瑚的生长。故D选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大亚湾海域周边经济发展水平高,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水多,且受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海岛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导致该海域海水水质下降,造礁石珊瑚生长的水域环境恶化,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故C选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海水水质下降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发的;海岸线侵蚀加剧,海水入侵严重,主要是海平面上升引发的;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下降对海水变暖的影响小;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物种减少。故D选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葱坪湿地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葱坪湿地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干扰少,周边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中富含的氮、磷元素通过大气的沉降作用在山间盆地的湿地中积累,导致葱坪湿地富营养化。故A选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葱坪湿地周边海拔高,且处于原始状态;引种外来净水植被可能引发生物入侵;通过调整工业用能以及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废气排放,能降低大气中氮、磷元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减少氮、磷物质对湿地的输入。故C选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安全,所以,林地是林业的根基,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强化责任意识和林权管理,想要坚决守住林地红线,只有保障森林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才能保障森林资源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国家安全。故B选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林地是森林立地之本,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我国林地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属于生态保护红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属于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在生态红线的区域范围内,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故A选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对比表中1985年和2015年耕地农资投入情况,可知农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大幅度增长,反映出对耕地的利用强度增大,同时可能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农业薄膜残留在耕地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污染程度加剧。故D选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我国南方粮食主要产区由双季稻改单季稻使粮食总产量减少,加剧我国粮食供需矛盾,粮食进口量增大,粮食贸易逆差增大;我国南方地区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耕地占用面积大,粮食总产量下降,粮食供不应求,需要靠北粮南运缓解粮食不足。故A选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稀土产量在全球稀土产量中占比超过60%,中国稀土的产量对全球稀土工业贡献巨大,有利于稳定全球稀土价格和降低稀土开采成本;稀土资源开采需开挖地表,砍伐植被,易引发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故A选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中国稀土资源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在全球稀土资源交易领域处于不利地位,且稀土资源深加工技术落后,不利于保障国家稀土资源的安全,应对国内稀土资源的开采实施严格管控,并提高稀土资源的深加工技术。故B选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虽然煤炭的占比下降,但总消费量不一定下降;风电和光伏新能源占比增加,但核电和水电比例减少;常规能源占比下降,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水电)占比总体呈上升态势;增速最快的为光伏发电。故C选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经济发达地区用电量大,用电紧张;四个省份中,浙江省经济最发达,且当地的常规能源缺乏,可能最先拉闸限电。故B选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发展水力发电是开源;日夜错峰用电不能节能,只是保障电力正常供应的途径;全面关停高耗能产业不符合实际;加快产业升级,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故D选项正确。
1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侧,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在行政区划上应属于我国台湾省。故D选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维护合法的海洋权益是我国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确立了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开发保护和管理以及对海岛海域名称的确定和发布的权力。故A选项正确。
19、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网定位可知,①纬线(40°N)与③经线(105°E)交点所在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故D选项正确。
20、答案:B
解析:②纬线与④经线交点所在地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热量充足,丘陵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森林茂密。故B选项正确。
2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长江以北的南方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是我国冬小麦分布地区,冬小麦秋播、夏初收;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玉米属于秋收作物,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夏末收获。故A选项正确。
2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6月13日,纬度较低的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收割进度达到100%,说明冬小麦成熟较早,而纬度较高的山西、河北收割进度仅60%,说明冬小麦成熟较晚,由此推断,影响该作物收割进度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造成的热量差异,地形、水分、土壤均对该作物成熟影响不大。故C选项正确。
23、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黄河流域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整体下降,向南扩散。故D选项正确。
24、答案:A
解析:2011年前,黄河流经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中上游地区为中部与西部省份,且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以本地资源、优势能源为基础的原材料加工业(如煤炭、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冶金、建材)快速发展。故A选项正确。
25、答案:C
解析: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应该倒逼各地区加强污染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改进自身技术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故C选项正确。
26、答案:社会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布不均衡;低恢复力和中低恢复力分布面积大,且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中恢复力、中高恢复力和高恢复力分布面积小,且集中于南部地区。
解析:
27、答案:尼泊尔为山地国家,且位于地震带上,北部山区以及中部河谷地带是山洪、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应对社会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变化的能力弱。
解析:
28、答案:南部地区为平原,人口集中,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南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多边境口岸,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南部地区地形平坦,受自然灾害威胁小。
解析:
29、答案:邻近中东地区,液化天然气产量大,消费量少,可供大量出口;地理位置优越,液化天然气通过海运出口,向欧洲出口量大。
解析:
30、答案:工业化水平提高,液化天然气需求量增大;国内液化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远超生产量,液化天然气供应不足;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利用减少,能源短缺现象加剧。
解析:
31、答案:开发国内潜力大的新能源,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发展新的能源合作伙伴,开辟能源进口多元化渠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解析:
32、答案:陕西黄土高原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最高;宁夏黄土高原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最低;(整个)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解析:读图可知,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分布不均;整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的陕西黄土高原区为高植被覆盖度区;西北的宁夏黄土高原区为低植被覆盖度区。
33、答案:宁夏黄土高原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少;植被生长自然条件差,改造难度大;水资源缺乏;常年受风沙影响。
解析:宁夏黄土高原区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年降水量较少,气候干燥;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不足,自然条件较差,利用改造难度大;靠近冬季风源地,常年受风沙影响。
34、答案: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加强森林保护的宣传,提高居民保护意识。
解析: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封山禁牧,自然恢复;加强保护植被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保护意识等。
35、答案:海南岛1951~2016年冬季日最大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150mm以上的大暴雨出现海南岛东部,其中万宁冬季日降水量最大。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海南岛1951~2016年冬季日最大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15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海南岛的东部地区,并且其中万宁冬季日降水量达到最大,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南岛1951~2016年冬季日最大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36、答案:冬季冷空气南侵,海南岛常处于高压底部,受偏东气流影响;来自偏东气流的水汽充足;偏东气流从海南岛东部的迎风坡辐合抬升,造成强降水天气。
解析:由于海南岛冬季冷空气南侵,并且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和生成于南侧的低压槽前,所以海南岛常处于高压底部,受偏东气流影响较强,由于海南岛东部地区为太平洋,因此来自于东方的偏东气流水汽较为充足,由于海南岛东部为偏东气流的迎风坡,所以偏东气流从海南岛东部地区的迎风坡受地形因素影响辐合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因此会造成强降水天气,所以冬季海南岛暴雨区分布在东南部。
37、答案:副热带高压阻挡了南支槽东移的速度,导致南支槽在华南地区停留时间较长;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加强了南海暖湿气流向海南地区的输送,有利于出现持续性大暴雨过程。
解析:由于海南岛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和生成于南侧的低压槽前,所以副热带高压阻挡了南侧的低压槽东移的速度,导致南侧的低压槽在华南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受低压槽的影响,该地区降水量较大,并且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加强了南海暖湿气流向海南地区的输送,导致该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因此该地区持续性降水出现的可能增加,所以有利于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因此副热带高压促进了此次的降水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目前太原市适宜的能源战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