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2782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2782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2782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
2023年岳阳县一中高一期中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一场跑步比赛中,第三跑道的运动员跑到30m处时,秒表计时为3.29s,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算得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可以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B.无法算得平均速度,可以算得瞬时速度 C.可以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 D.无法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分析】平均速度是某段时间内(某段位移内)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瞬时速度是某时刻(某位置)的速度,公式中Δt趋向于零时,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解答】解:平均速度是某段时间内(某段位移内)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某时刻(某位置)的速度,题中所给是位移和时间,故可以算得平均速度,无法算得瞬时速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理解与区别。根据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定义解答。2.温州轨道交通S1线是温州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于2019年投入运营,现已成为温州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是温州S1线一车辆进站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可以将该乘客视为质点 B.研究车辆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可以将该车辆视为质点 C.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坐在车辆中的乘客是静止的 D.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是静止的【分析】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参考系是选作当成不动的物体,可以选择任意物体。【解答】解:A、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由于研究的问题与人的形状有关,因此不可以将乘客看作质点,故A错误;B、研究车辆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时,车辆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B错误;C、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时,坐在车辆中的乘客是静止的,故C正确;D、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明确质点和参考系的物理意义,知道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视为质点;而对于参考系的分析要结合给出的情景,明确物体和参考系间的相对运动。3.下列所举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抛出的石块在空中运动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解答】解:ABD、抛出的石块在空中运动,小船在水面上滑行,月球绕地球的运动,石块、小船以及月球的相对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BD错误;C、生产技术的革新运动不是物体的位置的改变,不符合机械运动的定义,故C正确。故选:C。【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发生机械运动,关键是看它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4.在下列各物体的运动中,可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正在进行体操表演的运动员的动作 B.研究在斜坡上行驶有无翻倒危险的超载汽车 C.研究火车通过某个路标所用的时间 D.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的位置【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可以看作质点,根据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研究正在进行体操表演的运动员的动作,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B、研究在斜坡上行驶有无翻倒危险的超载汽车,汽车的形状和体积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C、研究火车通过某个路标所用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的位置,航天飞机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质点,解题关键是掌握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5.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关于这一问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春水相对太阳在运动 B.春水相对地面在运动 C.春水相对月球在运动 D.春水相对自己在运动【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选取确定参考系是什么。【解答】解:“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春水相对地面在向东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参考系的知识,题目简单。6.物体从t=0时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x﹣t图像的一段图线如图所示,图线经过图中坐标(3,10)和(4,9)的点,其中(3,10)为抛物线的顶点。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物体从坐标原点出发 B.物体的初速度为 C.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m/s2 D.物体0~4s内的路程为8m【分析】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求解3.5s时的速度,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解加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求解物体的初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初始时的位置坐标;物体0~4s内的路程为两段路程之和。【解答】解:C、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得,3s末,物体的速度v3=0,物体的位置坐标为x1=10m4s时,物体的位置坐标为x2=9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3.5s时瞬时速度等于3~4s间平均速度,即==m/s=﹣1m/s则加速度的大小a=||=||m/s2=2m/s2故C正确;B、物体的初速度v0=v3+aΔt=0+2×3m/s=6m/s故B错误;A、0~3s位移=×3m=9m=x3﹣x0则初始时的位置坐标x0=1m故A错误;D、3s~4s的路程s34=x34=1m物体0~4s内的路程为s04=x03+s34=9m+1m=10m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关键是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并能够熟练应用。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因此新能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知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障碍物,司机立即刹车,刹车后某段时间内的该汽车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的曲线为抛物线,t0时图线的切线平行于横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0=60m B.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30m/s C.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50m【分析】根据图像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初速度;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可得汽车的运动为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逆向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速度公式求解汽车刹车的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解汽车刹车时间,进而判断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解答】解:BC、设汽车运动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大小为a,时间为t,由图像得,t=2s时,x=32m,t=3s时,x=42m,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得: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4m/s2v0=20m/s故BC错误;A、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t0时,图像切线的斜率为0,即速度为零,即汽车的运动为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逆向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刹车过程的位移为=m=50m故A错误;D、汽车刹车时间为=s=5s则6s时,汽车已经停止运动,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50m,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x﹣t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关键是知道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列式求解即可。8.下列关于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②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③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④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是电火花和墨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解决本题关键在于首先要掌握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明确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步骤。【解答】解:①、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工作电压约为8V,不是低压直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故①正确。②、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都等于交流电的频率;故②正确;③、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火花放电针和墨粉盘;故③错误;④、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是靠振针和复写纸;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应用;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9.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计时器应使用6伏特以下的直流电源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分析】打点计时器在打点前,需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根据频率的大小计算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速度太小不便于数据的测量且误差较大,【解答】解: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故A正确;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的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故B错误;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4×0.02s=0.08s,故C错误;D、实验中小车速度过小,导致纸带上的点比较密集,不利于选点和长度的测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一些实验操作,熟记相关步骤即可,难度不大。10.如图所示是一只扑翼飞行器,它像鸟一样通过机翼主动运动产生升力和前行力,充电后飞行器续航时间可达9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0分钟”指的是时刻 B.扑翼飞行器飞行快慢不影响惯性大小 C.扑翼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D.在研究扑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时可将它看成质点【分析】时刻是时间点,时间间隔是时间段;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结合题意,对扑翼飞行器受力分析即可;研究飞行姿态时,扑翼飞行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解答】解:A、“90分钟”是一段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快慢无关,则扑翼飞行器飞行快慢不影响惯性大小,故B正确;C、扑翼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受重力、升力和前行力,故C错误;D、在研究扑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时,不能忽略其大小和形状,不可将它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时刻和时间间隔、惯性、受力分析和质点,要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知道物体的惯性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知道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11.某人从A点出发,先向正东走了15m到B点,然后向正北又走了15m到C点,如果以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最后到达的位置C(图中未画出)的坐标为( )A.(3,2) B.(4,2) C.(3,3) D.(2,3)【分析】由题可知,x轴与y轴的单位长度均代表5m,且x轴代表正东方向,y轴代表正北方向。【解答】解:由题可知,人从A点出发,先向正东走了15m到B点,x轴的单位长度代表5m,则B点的坐标为(3,0),然后向正北又走了15m到C点,y轴的单位长度也代表5m,则最后到达的位置C的坐标(3,3)。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坐标系。解题关键是明白坐标轴单位长度代表的位移大小。12.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C.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何冲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 D.马拉松运动员完成比赛全程的运动路线长度就是运动员的位移【分析】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当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共线时,做直线运动;若不共线时,则做曲线运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作为参照的物体;根据位移的定义、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作答。【解答】解:A.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需要判断物体的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当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共线时,做直线运动;若不共线时,则做曲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作为参照的物体,即参考系,故B错误;C.研究跳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C正确;D.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全程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运动路线长度指的是路程,不是运动员的位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参考系、质点、位移的相关问题,关键是理解好相关概念,理解物体做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条件。二.实验题(共3小题)1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小西同学选出的纸带部分如图甲所示,A、B、C、D、E为纸带上标出的连续5个相邻打点。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则A、E两打点间的时间tAE= 0.08 s、距离sAE= 9.30 cm;小安所选纸带都分如图乙所示,A、B、C、D、E、F、G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仍为50Hz,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根据D、G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所用时间Δt,可以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就可以代表纸带在打下E点时的瞬时速度,则由此方法求得打下E点时的瞬时速度v= 0.338 m/s。【分析】先计算打点周期,再计算A、E两打点间的时间和乙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出E点读数,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E点的速度。【解答】解:打点周期为:,A、E两打点间的时间为:tAE=4T=4×0.02s=0.08s;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距离sAE=9.30cm;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5×0.02 s=0.1s打下E点时的瞬时速度故答案为:0.08;9.30;0.1;0.338。【点评】本题考查纸带数据处理,要求掌握根据纸带数据求速度。14.如图是某同学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大小的实验截屏,该同学从轨道底部位置反复将小车反复往上推(该动作瞬间完成),由图可知前8s内小车经历的路程大约为 2.21 m,该同学第2次推小车发生在 6.4 s,位移传感器的 接收器 端安装在轨道的 顶端 (填顶端或者底端),你判断的依据是 从零时刻开始,小车沿轨道下滑,位移逐渐增大 。【分析】根据图像判断各位移极值点间的路程,从而判断前8s内小车经历的路程;结合图像判断物体从零时开始速度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推力发生时刻、接收器安装位置【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第一次位移极小值到极大值的路程为:s1=58cm,第一次位移极大值到第二次位移极小值的路程为:s2=55cm,第二次位移极小值到第二次位移极大值的路程为:s3=78cm,第二次位移极大值到8s末路程为s4=30cm,可知前8s内小车经历的路程大约为:s=s1+s2+s3=(58+55+78+30)cm=221cm=2.21m;(2)(3)(4)由图像可知从零时刻开始速度逐渐增大,小车沿轨道下滑,在2s﹣3s之间第二个位移极大值处对小车施加推力,小车沿轨道向上滑动,大约4s小车速度减为零,开始沿轨道下滑,在6s﹣7s之间第二个位移极大值处对小车施加第二次推力,可看出该同学第2次推小车大约发生在6.4s;从零时刻开始,小车沿轨道下滑,位移逐渐增大,所以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安装在轨道的顶端故答案为:(1)2.21m(2)6.4(3)接收器(4)顶端(5)从零时刻开始,小车沿轨道下滑,位移逐渐增大【点评】本题考查位移—时间图像,要求掌握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根据图像解决问题。15.一质点在x轴上且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t/s024681012141618x/m24688812162029(1)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质点在0~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分析】由图标可知:物体前6s做匀速运动,6﹣10s静止,10﹣18s又做匀速运动,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即△x=x2﹣x1,根据该公式判断哪一段时间位移最大,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解答】解:(1)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为:8﹣2=6m,方向沿x轴正方向,路程也是6m.(2)由图可知质点在8s末处于静止状态,故速度为零;(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m/s答:(1)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是6m,沿x正方向;路程是6m;(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0;(3)质点在0~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在坐标系上求物体的位移,位移等于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即△x=x2﹣x1,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三.计算题(共2小题)16.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的路线,中央的S形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运动。求:(1)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和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1)从A点一次走到O点的位移x=R,方向由A指向O.(2)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的位移x=,方向由A指向D.路程为:s==.答:(1)他从A点一次走到O点的位移大小为R,方向由A指向O.(2)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的位移为,方向由A指向D,路程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17.一个篮球从高h1=3.2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落到水平地面上后以6m/s的速率反弹,不考虑空气阻力,篮球与地面的碰撞时间Δt=0.2s,求:(g=10m/s2)(1)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2)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析】(1)根据自由落体的运动学公式得出篮球的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得出加速度的大小;(2)先计算出整个过程中篮球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完成分析。【解答】解:(1)从高h1=3.2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则根据自由落体的规律可知解得:v1=8m/s设向下为正方向,则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2)根据自由落体的过程可知,下降过程解得:t1=0.8s反弹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解得t2=0.6s;h2=1.8m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答:(1)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70m/s2,方向竖直向上;(2)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875m/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学公式的相关应用,理解自由落体的特点,结合运动学公式即可完成分析。四.解答题(共1小题)18.疫情期间,骑行是一种比较好的锻炼方式。当某同学骑自行车以速度v=6m/s匀速经过一辆静止的汽车时,司机经过t=0.5s的反应时间,汽车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汽车均可看作质点。(1)从自行车经过汽车时开始计时,在图中画出两辆车的v﹣t图像。(2)当汽车速度是多大时,自行车超过汽车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与自行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再作出两辆车的v﹣t图像。(2)当汽车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自行车超过汽车的距离最大,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最大距离。【解答】解:(1)设汽车起动后经过时间t′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则 v=at′解得:t′=3s即从自行车经过汽车时开始计时,在3.5s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画出两辆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2)当汽车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自行车超过汽车的距离最大,且最大距离为 s=v自(t+t′)﹣代入数据解得:s=12m答:(1)如图所示。(2)当汽车速度是6m/s时,自行车超过汽车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12m。【点评】本题考查匀加速运动追及匀速运动的问题,关键要分析两车之间距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确定距离最大和相遇的条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0.4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