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3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1个词语。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3.能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两处表达的好处。理解课文第2-4自然段与“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体会小艇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能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两处表达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第七单元的学习,跟着课文开展一次环球之旅,第一站走进威尼斯。(板书:威尼斯的小艇)2.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板书:马克·吐温)①生平简介: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②主要作品:《百万英磅》《竞选州长》③他人评价:萧伯纳曾称马克·吐温为语言大师。3.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板书: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4.小结: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有许许多多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人们出行就要靠小艇,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小艇的作用与“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密不可分。设计意图:以名人笔下的威尼斯导入课文,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受威尼斯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威尼(ní)斯 船艄(shāo) 翘(qiào)起 保姆(mǔ) 祷(dǎo)告 雇(gù)好 哗(huá)笑 (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ní shāo qiào mǔ dǎo gù huá 尼 艄 翘 姆 祷 雇 哗预设:①可以用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尼”是“尸”加“匕”组成的新字;“姆”是“女”加“母”组成的新字;“哗”是“口”加“华”。②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哨”“稍”和“艄”;“晓”“浇”和“翘”;“筹”“涛”和“祷”。③还可以借助偏旁理解生字的意思。“雇”是形声字,“隹”是短尾鸟的总称,“户”是声旁。(3)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预设:小艇的样子(第2自然段);乘坐小艇时的感受(第3自然段);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第4自然段);还有威尼斯人的活动(第5、6自然段)(板书:样子 乘坐感受 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人们的活动)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梳理内容环节既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也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文,在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的特点。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读的时候有一种静的感觉?哪些地方又给你动的感觉?读读相关的句子,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探究过程(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感受到“静”或者“动”的语句。(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依次展示朗读,达成共识后小组汇报朗读。(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归纳。3.探究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归类发言,小组交流探究任务。(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①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读的时候有一种静的感觉?哪些地方又给你动的感觉?预设1:“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给人静的感觉。预设2:“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给人动的感觉。②教师追问: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把小艇比作水蛇,让你感受到什么?预设:小艇的造型和行动灵活轻快的特点能够适应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符合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条件。③提问:这样一静一动的描写好在哪里?预设:让我们生动地感受到小艇形如新月、动如水蛇的特点。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④学生朗读句子,体会小艇灵活便捷、速度快的特点。◇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①让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交流:哪些内容是动态描写,并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预设1: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预设2: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②组织全班交流: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预设:我从“毫不手忙脚乱”“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平稳地穿过”“还能急转弯”这些动作描写可以体会到。教师点拨:这里的动态描写在表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同时,也展现岀水城的美和活力。③提问:写船夫驾驶技术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动感,这与“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有什么关系?预设:正因为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日日驾驶小艇,才练就了高超的本领。(3)小组汇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全班同学带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朗读交流过的重点句子。设计意图:开展学习活动,感受威尼斯的美丽风光,为全文的学习、主题的理解埋下了伏笔。同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四、生字书写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本课的重点生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1.让学生读一读本课要写的字,观察后交流: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些什么?尼 斯 艇 纵 艄 翘 垫 姆 祷 雇 簇 哗 码 教师点拨:(1)“斯、艇、纵、艄、姆、祷、哗、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斯”是左右同宽,其他字都是左窄右宽。“斯”中“其”最后一点与“斤”的撇相互避让。“艇”字最后一捺要收紧。“纵”的绞丝旁最后一提和“从”第一撇要相互呼应。“艄”的左半部分舟字旁中一横要与上下两点呼应。“姆”的“女”字旁与“母”的中间一横要相互呼应。“祷”字右半部分“寿”字第一撇要穿插到示字旁里面。“哗”字最后一竖是悬针竖。“码”字右半部分“马”的横折和竖折折钩均向左斜,横画位置稍靠上。(2)“垫、簇”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垫”字上半部分的“执”写得扁平些,下半部分的“土”要伸长摆稳。(3)“尼、翘、雇”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尼”字“匕”最后竖弯勾要稍舒展。“翘”字中的“尧”不要多写一点,第六笔竖弯钩要写得长一些。“雇”中“户”部竖撇出去时正好与“隹”的撇相接。2.学生在方格纸中练习书写,每字两遍。教师提醒:书写要正确、端正,力求美观,注意写字和握笔姿势。3.教师选择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全班交流评价。针对本班的书写问题,教师示范书写易错字。学生把自己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要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课文通过对小艇的样子、乘坐小艇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和人们的活动的描写,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纵横 船艄 垫子 操纵 手忙脚乱 保姆 簇拥 沉寂 停泊 码头 笼罩2.课后作业:熟读课文,课外阅读描写地方风光的文章。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板书设计】那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