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学设计01
    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学设计02
    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学设计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学设计,共38页。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教学设计
    1、地球—宇宙的奇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2.知道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知道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
    2.能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
    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绘画将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
    教学准备
    地球圈层轮廓图、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至于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怎样成为适宜生物生存的星球呢?
    播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
    教师引导: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居住的地球。(板书:地球—宇宙的奇迹)
    二、新课探究
    (一)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过渡:地球上的物种如此丰富,这些物种能在地球上不断地延续下去,它们的生存有哪些必要条件呢?
    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各自认为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3.讲解:我们知道生命离不开水、阳光、空气、食物和土壤。除此之外,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还需要各种能源。阳光是许多生物生存的能量来源,同时也存在对生命有害的辐射,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有效地阻隔了这些辐射,也使地球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
    (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生命存在的一些必要条件,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教材P39资料,画一画我们的地球。
    2.活动:给学生分发地球圈层轮廓图,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
    3.讲解:
    ①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
    ②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呼吸提供空气;
    ③地球上的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利于植物扎根;
    ④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
    ⑤地球与太阳适宜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⑥大气圈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大气圈阻隔了很多有害的辐射。
    (三)、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
    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0太阳系图。)太阳系有八颗行星,但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存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
    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然后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概况对比表,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行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3.小结: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不能同时具备水、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气候等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独特的星球。我们的地球家园只有一个,要倍加珍惜。
    三、研讨汇报
    1.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为什么说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引导:适宜强度的阳光,臭氧层,丰富的大气含氧量,丰富的水资源,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广阔的生存空间等等。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作为离太阳第三远的星球,正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上,虽然火星轨道也处于宜居带中,但在上面目前依旧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因此地球成了太阳系内唯一的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2.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呢?
    引导:空间站是生活寒馆,能为宇航员提供正常的犹如地面高级宾馆一样的生活条件,不仅具备衣、食、住、行的各种条件,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供宇航员休息、娱乐、锻炼身体等设施。
    四、拓展与迁移
    1.拓展:出示海洋资源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
    2.提问: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预设: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哪些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总结到的?(预设:海洋中的生物还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
    3.小结:地球上的海洋是个大宝藏,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条件,我们同样要珍惜海洋资源。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水、阳光、空气、食物、能源和栖息地等),也知道了海洋植物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3.1地球—宇宙的奇迹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的必需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和土壤等

    教学反思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
    2.知道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关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面临的环境问题”班级记录表、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及其他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水、阳光、空气、食物、能源和栖息地等),也知道了海洋植物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如今地球上这些生存资源的情况如何及人类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又是怎么样的呢?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环境,现在全球的环境状况怎么样?(预设:环境问题很严峻。)说一说,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预设:草原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威胁、全球变暖……)
    2.还有哪些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又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三、新课研讨
    (一)、先理解两个概念:环境、环境问题
    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本单元主要指自然环境。
    2、环境问题: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二)、探索一: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
    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相信大家还有更多的看法想要交流。
    2.布置任务:请大家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完成记录表。
    3.小结: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尤为常见,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探索二: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1.过渡:我们梳理了各种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表现的,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2.活动:播放有关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3.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活动,各组挑选一种环境问题,讨论其表现及产生的影响,并利用气泡图进行梳理,完成后依次展示、讲解。
    (四)、探索三: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
    1.过渡: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已引起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变化,例如北冰洋的浮冰减少。(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2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的图片。)
    2.活动:出示北极浮冰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3.小结:冰雪环境对北极熊的生存至关重要,而全球变暖导致现在的北极地区浮冰面积急剧缩小,这几乎给北极熊带来灭顶之灾,甚至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活动:播放全球变暖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并利用气泡图梳理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
    5.小结: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临海城市甚至会被淹没。同时,也给空气和海洋带来巨大的能量,导致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变得频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三、研讨汇报
    1.地球都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你能列举出哪些事实?这些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哪些危害?
    引导:①全球气候变暖,地球的气温在悄悄地升高,而且已经到
    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是不应漠视的。它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想一想当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正居住在沿海50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知道沿海地区受淹的严重性了。
    2.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引导:人类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人类加以开垦、搬运和堆积的速度已经逐渐相等于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一项巨大的地质营力,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自身的福祉。人的因素而造成的灾害,包括各种污染和全球性环境变迁(如全球增温、臭氧层耗损)。
    人类活动常可使得环境不断恶化,一方面使环境的脆弱性变得显著,自我调整能力转趋薄弱,一方面使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亦日益下降,再一方面许多人类破坏环境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在这些多重因素的效应下,自然灾害的层出不穷和快速增长当然成为意料中事。各地长期开发下,森林饱受破坏,生态逐渐失衡、土层裸露,控水能力变差,一经大雨就可导致山洪暴发、旱季则缺少基流补注,以致无论旱涝均与时俱增。
    总而言之,随著人口的恶性膨胀,随著经济的超限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被破坏,并且直接或间接引起灾害的发生,或加剧灾情,增高成灾的频率。而环境的恶化亦造成对生产力的削弱,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平原区和海岸地带的地层下陷是由于过量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矿区的塌陷是由于采空后失稳造成的,山崩和泥石流是人类为了开垦或搬动土石而破坏了天然岩土平衡而发生的。
    四、拓展迁移
    1.过渡:大家已经了解了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那你们知道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吗?(预设:我们小区存在噪声污染,如大音量播放广场舞音乐;学校里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如用完水不拧紧水龙头;……)
    2.布置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拜访相关人员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板书设计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本单元主要指自然环境。
    2、环境问题: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3、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紧缺、全球变暖……
    4、资源:自然界中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5、环境保护: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替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教学反思:


    3、珍惜水资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却很紧缺。
    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
    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
    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
    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
    教学重点:
    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
    教学难点:
    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性办法。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
    学生准备:家庭月用水量数据。
    教学过程
    人生如歌:
    一、导入
    同学们,之前布置的向父母了解家庭月用水量的任务不知道大家完成了没有。在学校内、商场里、公共卫生间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关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为什么要珍惜水资源,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二、聚焦
    1.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但有的地方却严重缺水。
    PPT播放视频: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
    提问: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课时你听说过有一些地方严重缺水吗?缺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严重缺水的地方及缺水的情况。
    2.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教师利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如土地干裂、河流干涸、植物因缺水而干枯、非洲严重缺水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及植物的生长状况等等。
    3.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学生讨论:“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缺水?”“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短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三、新课探索
    活动一: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问题
    学生阅读书本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分析全球水资源现状。
    教师提问:从两幅饼状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预设学生回答:
    淡水资源占有量少。
    淡水资源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占有量少。
    淡水湖河流资源占有量小等。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中国的人均水资源状况是怎样的?(提醒学生与世界人均水资源状况进行比较)
    预设学生回答: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63立方米。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大多数国家等。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学生完成记录单。
    活动二:家庭用水量调查
    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家庭月用水量情况。并算一算家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
    教师统计全班每人每月用水量。
    活动三:了解全社会正在采取的措施
    学生阅读书本资料。
    教师提问:我们全社会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学生总结。
    活动四:说一说,如何节约水资源
    说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①在学校里,我们如何节水?
    (1)节水可以在水龙头先下功夫,在学校中全部使用节水型水龙头。
    (2)学校的花坛、林木灌溉全部使用滴灌。
    (3)引进废水处理设备,对学校使用过的废水循环利用。
    (4)对学校所有屋子的屋顶都加装雨水回收设施,回收雨水使用。
    ②怎样节约家里的生活用水?
    (1)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来说,淘米水、洗菜、洗水果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的水、洗脸水、洗澡水存储到桶内,可以用来拖地板、冲厕所。
    (2)更换节水阀门的水龙头。可以把大流量的水龙头更换成小流量,用流水冲洗东西时就相当省水了;另外可以更换节能感应式水龙头,避免忘记关水龙头而造成水的白白流失。
    (2)回收利用,采取污水处理后回用,做好企业用水、排水管道的检查,做到无管道渗漏现象,防止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体或河流、湖泊排放污水。
    (3)不再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具有污染性质的化工厂等。
    (4)不再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修建没有防渗措施的厕所或挖掘渗坑、渗井等。
    四、研讨
    研讨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这一矛盾,你认为该怎么解决?
    预设学生回答:滴灌技术。
    五、拓展
    制作一个简易滴灌装置
    播放视频,安排学生课后制作一个简易的滴灌装置。

    板书设计
    3、珍惜水资源
    1.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
    2.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3.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教学反思:



    4、解决垃圾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
    2.关注垃圾的去向。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重点:
    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提前收集、称重、记录家庭一天的垃圾、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垃圾问题调查记录表,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PPT图片
    1.教师展示照片:展示学生拍摄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
    2.学生介绍照片:介绍照片是在哪个小区或哪个村拍摄的;说一说拍摄时的情况、感受。
    3.学生观察教科书46页大型露天垃圾场图,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大型垃圾场,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 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星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怎么解决这个垃圾呢?
    二、新课探索
    1.垃圾问题调查。
    教师提问:“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预设回答:
    (1)家庭每天产生很多垃圾,包括许多厨房里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被投入垃圾桶。家庭里还会有不少商品包装,一部分被丢弃,一部分可能会卖给收废品的。
    (2)学校里每天也会产生很多垃圾,大多数是废纸,被投入垃圾桶。
    (3)建筑工地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很难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讨论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和最终去向。学生课前做过调查,根据“垃圾问题调查班级记录表”汇报家庭、学校、建筑工地的垃圾种类、质量和去向,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有关信息。
    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
    学生汇报这一周内所记录的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质量。
    学生估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
    教师协助统计班级内学生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以此估算全班、全校、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估算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垃圾数量的庞大。
    3.阅读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重点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学生会发现,人类活动制造的垃圾比想象的多。
    4.出示世界屋脊上的垃圾图,海洋深处的垃圾图,著名风景旅游点的垃圾图,感受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法避免垃圾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的原因。
    5.模拟垃圾分类。
    (1)教师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法”。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剩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①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等。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
    ③有害垃圾是指如果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萤光灯管、干电池、药瓶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认识不同种类垃圾标识,出示图片,学生辨认。
    (2)模拟分类:学生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粘贴到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这与现在校园里、家庭里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很接近。因为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垃圾的种类,便于学生体会垃圾的种类复杂。
    (3)阅读资料:阅读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利用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说一说不同垃圾分别可以用哪一种方法解决。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还能够做些什么。可以根据插图的提示,说一说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每一个学生小小的选择,会凝聚成巨大的力量。这些环保行动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认知,还应该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三、研讨
    1.研讨“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
    讨论:如果垃圾不分类,会出现什么情况?
    预设回答:如果垃圾不分类,几乎无法被利用,也无法减量。
    讨论:垃圾分类,会带来什么好处?
    预设回答:垃圾分类,使一部分垃圾能够被回收利用,实际上也减少了垃圾总量。
    学生可能在生活中也参与了垃圾分类,通过研讨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研讨“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
    预设回答:
    (1)不剩菜剩饭,按量取餐。(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
    (2)节约用纸,双面书写。(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
    (3)减少购买新衣服、新学习用品。(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
    (4)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列举更多的减少垃圾的方法,也能促进他们参与减少垃圾的活动。
    四、拓展
    在校园一角做一个堆肥箱,便于全体同学参与和观察。如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家附近做一个堆肥箱。堆肥的腐熟时间比较长,当堆肥腐熟后,教师组织学生把堆肥施在花木根部。
    引导学生:
    1.为堆肥选择一个容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具有一个盖子,容量应该在4-11升左右。小型金属垃圾箱是理想的,塑料盖子的储物箱也可以。
    2.选择室内堆肥的位置。把堆肥箱放在厨房附近,因为这样可以直接把蔬菜残渣放进去,放在厨房水槽下面放也是一种选择。
    3.在你的容器里钻孔。用电钻在容器的两侧和底部形成小孔。这些孔将允许新鲜氧气循环到容器中,这对于需氧菌的分解是必不可少的。
    4.把堆肥箱放在一个浅托盘上,可以用来收集从容器底部孔中流出的多余的水。
    5.在垃圾桶底放一层盆栽土。大概是一层几厘米深的土,有助于室内堆肥,可以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防止虫害或难闻的气味。不要用从室外收集的土壤代替盆栽土壤。
    6.在堆肥箱中添加有机废料。放入蔬菜皮或核,咖啡渣,死了的花,草剪报以及吃剩的熟的食物,把这些碎片切成小块,增加可用的表面面积以便分解,然后把它们放进垃圾箱。
    7.在堆肥箱里加入破损的报纸。每次在堆肥桶里添加厨房废料时,需要多加上几张碎报纸或硬纸板。富含氮的厨房残渣与富含碳的报纸保持平衡,为细菌创造一个平衡的环境。
    8.每周翻堆肥。每周一次,用小铲子或其他工具的混合堆肥。混合整个混合物中的新鲜氧气,防止堆肥变得过于密实,也可以在每次加上少量的盆栽土。
    9.监控堆肥的湿度。为了有效地分解,堆肥应该是湿的,可以用喷雾瓶把一些水喷进垃圾桶,从而增加堆肥的水分含量。
    10.一旦垃圾桶填满,堆肥就可以分解。一旦垃圾箱填满,停止引入新的废料,让堆肥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垃圾放在任何位置,继续每周翻一次堆肥。堆肥应该可以在几个月内完成,当它看起来是一种均匀的、丰富的黑色混合物时就完成了。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量有多大,明白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源利用的问题。

    板书设计
    4、解决垃圾问题
    数量庞大 减量化
    垃圾问题 解决方法 再利用(分类)
    种类复杂 再循环
    教学反思:



    5.合理利用能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一些能源是有限的。
    2.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
    3.要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讨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
    2.能够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强烈的能源意识,养成合理利用能源、节约利用能源的习惯。
    2.认识到地球上的一些能源是有限的。
    教学重点:
    研讨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关注能源问题。
    教学难点: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活动手册、塑料袋、温度计、记录表。
    教师准备:我国电能来源饼状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使用了能源?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生活中使用能源的场景。
    教师追问:如果家里突然停电或停煤气会发生什么状况?
    学生活动:回忆并描述家里停电、停煤气时的情况。
    教师活动:我们家里使用的电和煤气都是从哪里来的?同时出示关于化石燃料的种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提问: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吗?
    学生活动:讨论使用化石燃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教师提问:化石燃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那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二、新课探索
    1.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
    阅读“我国电能来源的饼状图”和小资料。
    教师提问:从“我国电能来源的饼状图”和小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回答:尽管我国目前的电能组成有热电、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但是热电(化石类能源发电)依然在所有能源中占最大比重。
    小组讨论: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回答:广泛使用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空气。
    分组交流:为什么要关注能源?
    2.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教师引导:使用化石燃料还会引发的温室效应。
    联系单元第二课的全球变暖问题,猜测使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关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资料。
    组织学生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明确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
    (1)实验材料:2支一样型号的温度计、1个透明塑料袋。
    (2)一支温度计放入塑料袋内并密封好,和另一只温度计并排放在阳光下。
    (3)观察温度计数值变化。
    (4)在5分钟内,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计的计数,并完成塑料袋内、外温度升高情况记录表。
    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塑料袋模拟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塑料袋内的空气温度上升得比塑料袋外的快。据此分析,温室气体像塑料袋那样,阻止了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了气温升高,持续的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变暖。
    3.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
    (1)节约每一度电。
    每一度电的生产需要消耗化石能源,需要排放废弃物,所以要节约用电。节约用电,可以以使用空调为例,夏天空调调高1摄氏度,冬天调低1摄氏度,如果每天不间断使用,计算一个季度(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电。
    利用新技术节约用电,可以出示相同亮度的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了解新技术的节能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
    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等。
    关于开发新能源,先请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新能源,然后阅读教科书中的内容,了解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再请学生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小组讨论,学生知道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而且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会带来污染。通过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感受节约使用能源的重要性,并关注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新能源。
    4.讨论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什么?
    预设回答:随手关灯,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空调,建议家里使用新能源。
    三、研讨
    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引导:衣: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食:需要杜绝铺张浪费,在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点多少;争取一次性吃完;如果没有吃完就可以打包的,就进行打包处理下一顿还可以在吃;不讲排场,不讲阔气,适量也对身体有益。
    住:可以把空闲的房屋出租,使更多的人有房子可以住。
    行:多乘坐公共交通或自行车出行,自驾出行驾驶环保节能汽车。全世界1/4的能源用于交通运输,包括每年生产的2/3石油在内。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些节能措施根本就不用花钱,比如说,保持轮胎适当充气就能提高能效6%。此外,油电混合动力车等环保汽车在汽油消耗量相同的情况下,行驶里程可比传统汽车多出2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合理能源,通过“模拟温室效应”实验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通过研讨活动教会了学生一些节能减排的知识。

    板书设计
    5.合理利用能源
    化石能源——有限——带来污染
    新能源——取之不尽——环保清洁
    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
    教学反思:

    6.让资源再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
    2.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科学探究目标
    模拟再生纸的制作。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
    2.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3.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再生纸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制作再生纸,研讨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活动手册、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事先自制的再生纸成品。
    教师准备: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图、多种再生纸样品、以再生纸为原料的商品。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PPT出示废品回收图片
    教师提问:图片中的老爷爷在干什么?他准备把废纸箱怎么处理?
    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引导:回收以后的废纸箱能做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让资源再生。(板书课题)
    2.PPT展示:投影展示玻璃瓶、塑料瓶上的循环标志。
    让学生观察,猜测这个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介绍这些都是循环标志,玻璃瓶、塑料瓶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而另一些玻璃瓶、塑料瓶上没有循环标志,他们不是再利用的。
    学生交流:结合教科书52页的再生资源背景图,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资源再生的知识。
    3.教师介绍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教师出示再生纸,让学生观察再生纸的特点,找一找再生纸的标志。提出“怎样制作一张再生纸?再生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二、新课讲授
    1.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或播放相关的视频。
    学生阅读、观看,了解中国古法造纸的一般流程。
    第一步,斩竹漂塘,竹材是古代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造纸的工匠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让竹材软化。
    第二步,煮楻足火,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再放入清水塘内漂洗;反复进行十几天,使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
    第三步,荡料入帘,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
    第四步,覆帘压纸,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纸页中的水分。
    第五步,透火焙干,用火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思考这个造纸流程对我们制作再生纸有什么启发。
    2.试着做一张再生纸。
    学生先学习教科书中关于再生纸制作的方法,确定“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的制作程序,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分工。
    教师分发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等材料。
    分组制作: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动手制作,到晾晒为止。
    体验书写:教师分发事先自制的再生纸,让学生观察再生纸,说一说再生纸与普通纸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体验书写,感受再生纸的特点。
    3.了解造纸厂的造纸流程。
    观察“造纸厂造纸流程”图,了解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
    说一说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与古代造纸流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重点比较再生纸的制造和普通纸张的制造有什么区别。
    结合资料阅读,组内讨论“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消耗纸张,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很重要,也提倡多使用再生纸。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流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亲历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比较再生纸的制造和普通纸张的制造的区别。
    三、交流、研讨
    1.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有哪些意义。
    让学生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等方面交流自己的认识,也可以适当与自己的行为相结合。
    节约大量原材料,与普通纸张的生产相比,制造再生纸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特别是节约大量林木,保护树林、竹林。
    节约能源,造纸的过程要消耗能源,制造再生纸可以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
    节约用水,造纸的过程要用水,制造再生纸可以减少水的使用,减少污水排放。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制造再生纸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以纸的回收利用为例,谈谈对资源再利用的看法。
    (1)资源再利用节约原材料。
    (2)资源再利用节约水和能源。
    (3)资源再利用节约减少废气排放。
    小结:资源再利用有很多好处,对保护环境有利。
    四、 拓展
    1.除了废纸再生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也能回收再利用,例如塑料、金属和玻璃等。查阅资料,了解其中一种固体废弃物的回
    收和再利用过程。
    资料:
    传统处理方法:土地填埋、焚烧法、好氧堆肥法。
    新式处理方法:热接法、蚯蚓处理法等。
    2.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物的产生不可避免,针对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通过焚烧回收热量,通过热解回收燃料和气体,通过厌氧发酵回收沼气,并产生生物肥料。(1)通过收集高热量固体废物经受高温热处理,固体废物中的可燃成分与氧气反应释放热量,再以热能形式将这些热量进行回收,作为城市供热使用。(2)热解是利用固体废物中的热不稳定性使其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热分解以产生可燃气体,油和固体碳。(3)生物发酵则是将城市垃圾等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经过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进而生成沼气,可作为照明、热源等资源使用。
    3.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是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生产建材;(2)回收或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开发新产品,以取代某些工业原料;(3)筑路、筑坝与回填;(4)生产农肥和土壤改良。例如:工业固体废物中的塑料,树脂,橡胶等可通过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如氢气。纯碳或聚合的聚合物碳质材料,以及甲醇等燃料油;高炉渣、煤灰等固体废物可以作为建筑原材料或吸附材料等实现资源再利用;大力回收旧家用电器和电子废物,将其重新拆解利用,从源头以尽量减少废物的发生。
    4.危险废物资源化处理
    一直以来,危险废物的处置一般都采用安全填埋、固化法、化学法以及高温焚烧等方式,综合利用效率很低。随着我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险废物资源化的利用技术也得到空前发展,在重金属、污泥、电子废弃物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在电子废弃物方面,随着我国电子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生产,也越来越多的电子废弃物产生,将电子废弃物进行拆解、物理分选后,采用超声协同技术进行浸出回收,将有效利用电子废弃产品。在危废污泥方面,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是近年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污泥通过不同方式的前处理,进入水泥窑高温煅烧,不仅可以去除粉煤灰中的二恶英,还可以固化重金属。飞灰经过处理后能够代替水泥原材料,从而能够循环利用废物。在重金属方面,利用热等离子技术和熔融技术,将重金属富集和分离,起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固体废弃物资源处理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他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固体废物的产生,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废物中有用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从而取得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调查家庭废弃物回收情况,做一份统计表,在下节课进行调查汇报。
    板书设计
    6.让资源再生
    不可再生资源
    (一)资源
    可再生资源——造一张再生纸
    (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二) 节约资源、让资源再生

    教学反思:


    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2.知道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
    3.知道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
    科学探究目标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
    1.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2.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家乡的环境保护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要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分析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
    教学难点:
    分析环境问题,找出平衡、协调的办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反映当地典型环境治理前后的某一区域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PPT课件出示石岩河的现图,并提问:河中的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
    预设回答:充足的阳光、氧气、食物、干净的水源等。
    2、PPT课件出示石岩河整治前的图片和河中生物情况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治理前的石岩河会对水生生物和周边的居民产生什么影响?
    (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难闻的气味、污染地下水等。)
    3、教师追问:生活在石岩河周围的人们是如何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呢?
    (预设回答:排放污水、乱扔垃圾等。)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往往是多元的、复杂的,不同身份职业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的立场和看法可能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4.接下来,我们以某市的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来思考分析一下。
    二、新课讲授
    (一)探索一: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4~55资料。
    2.提问:早先,未被污染的城中湖是什么样的?(预设: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污染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污染加剧,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减少。)
    3.追问:治理后的城中湖又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成为旅游新名片。)
    4.过渡: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破坏─环境治理─环境恢复的例子。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5.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和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分析、讨论城中湖事例中的环境问题,列举本组扮演的角色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行为,完成记录单。
    (二)探索二:提出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
    1.过渡:不同的人由于居住的地域和从事的工作不同,在看待某个环境问题时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
    2.活动:请各组同学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提出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的三种方法,进行班级辩论。解决方法可以先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来考虑,但其他小组如果利益受损,可以提出来。
    三、探讨交流
    1.不同小组在破坏湖区环境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引导:不同身份的人,都会向城中湖排放废水或倾倒垃圾,但排放的量相差很大。
    2.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都设计减少向城中湖排放污水、污物,但都会从自身利益考虑,给自己多一些便利。让学生指导在湖区周边生活的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而有些问题是大家共有的,比如向湖里排放生活污水。
    3.哪些解决办法不止一次被提到?哪些解决办法使相互冲突的?
    建造污水处理厂,但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相互冲突的办法就需要讨论、分析、平衡、协调。重点指导学生,既要从“自身角色”角度提出方法,也要换位思考别人的利益。牺牲一些局部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
    4.列举我们作为个人,能够用来帮助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一些方法。
    引导:不向城中湖里倾倒垃圾,让学生把环保知识与行动联系起来。
    四、拓展迁移
    收集资料,了解我们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治理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
    引导:
    1.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2.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举措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引导学生关系社会,关心真实的环境问题,也希望学生能综合的分析、判断、评价当地的环境问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学习分析一个实际环境问题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实际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视角来分析,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并采取平衡协调的措施。
    板书设计
    7、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1、 具体分析实际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从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视角来分析)
    2、 提出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采取平衡协调的措施)
    教学反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