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1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2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3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4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5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6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7页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第8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7.2常见的酸和碱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共53页。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常见的酸和碱(一) 1.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D )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 )3. (2022·新疆)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B )DCB 5. (2022·济宁改编)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第5题DC6. 将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只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把发生的变化填入下表(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 变增 大增 大减 小减 小不 变减 小减 小 7. (2022·黄石)向装有等量的同种盐酸的四支试管中,分别随机加入相同规格的Mg、Fe、Cu、Ag片,甲和丙均有气泡产生,且丙更剧烈,乙和丁无明显现象(如图)。甲中放置的是( B )第7题B8. (2022·绥化改编)把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两只相同的烧杯中,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两盘上,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6g铁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C9. 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C )       C10. (2022·齐齐哈尔)小明同学用某铁粉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0题(1) 样品中铁的质量是  5.6 ⁠g。 5.6(2) 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 11. 小刚和小华做盐酸与锌反应的实验时,小刚用稀盐酸,小华用浓盐酸。他们分别取等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的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并将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第11题(1)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氢气,反应放热导致水蒸气逸出 ⁠。 (2) 表示小华的实验结果的是图中的曲线  ② ⁠(填序号)。 (3) 请说明图中两条曲线不同的原因:  浓盐酸更易挥发,与锌反应速率大,故其质量减小较快 ⁠。 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氢气,反应放热导致水蒸气逸出②浓盐酸更易挥发,与锌反应速率大,故其质量减小较快常见的酸和碱(二) 1. (2022·娄底)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B )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BC3. (2022·重庆B卷)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D )第3题①0~t1min,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② t1~t2min,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③ t3min,可能是稀盐酸过量D④ t3min,可能是稀盐酸不足4.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D )5. 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D )DCD7. 把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出的不溶物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  Fe、Cu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FeSO4 ⁠。 32 Fe、CuFeSO4 8.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第8题9. 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C )CC10. 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B )11. 下列关于酸的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溶液的共同性质的是( D )BD12. (2022·杭州改编)在利用黄铜(一种合金)制作机器零件的过程中会产生黄铜屑,经测定黄铜屑主要含锌、铜和锌、铜的+2价氧化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B 13. (2022·娄底改编)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固体中含有Cu和CuO,为了测定固体中CuO的含量,取3.0g固体样品,逐滴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第13题(1) 固体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0.8 ⁠g。 0.8(2) 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固体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常见的酸和碱(三) 1. (2022·梧州改编)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D )2. (2022·北京)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 )3. (2022·盘锦改编)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DAB4. (2022·舟山)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5. (2022·泸州改编)食品包装袋中常有一个小纸袋,标有“石灰干燥剂”字样。下列有关该干燥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6. 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D )ABD 8. (1)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  水蒸气 ⁠而潮解,它  易 ⁠溶于水,它的溶液有  涩味 ⁠(填味道),皮肤上沾上它的溶液有  滑腻 ⁠感,它和消石灰都应  密封 ⁠保存。  Ca(OH)2+  水蒸气易涩味滑腻密封 H2OC 9.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和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B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A11. (2022·凉山改编)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B )B12.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资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D )D13. (2022·湘潭改编)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或NaOH)(2) 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  气体 ⁠(写一条即可)等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  新物质的生成(合理答案均可) ⁠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气体新物质的生成(合理答案均可) 14.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 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中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② 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第14题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中的CO2最终转化为  碳酸钠 ⁠(填名称)和水。 碳酸钠(2) 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试管B中二氧化碳由于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通过风哨进入C中 ⁠。 试管B中二氧化碳由于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通过风哨进入C中常见的酸和碱(四) 1. 下列物质不能与KOH溶液反应的是( D )2. (2022·青海改编)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B )DB3. 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C )4. (2022·牡丹江改编)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B )CB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C )6. (2022·吉林)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错误的是( C )CC7. 实验室提供CaCO3、H2O、K2CO3,请按要求写出制备KOH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资料:碳酸钙在高温下可转变成两种氧化物):       8. (2022·乐山)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后能产生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是( A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D )AD10. (2022·柳州)将22g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待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B )B1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 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球胀大 ⁠。  气球胀大 3NaCl(3)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4) A、B、C、D 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的化学通性的是  ACD ⁠(填字母)。 产生气泡ACD 12. (2022·百色)向100g 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第12题(1) 该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  4.9 ⁠g。 4.9(2) 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常见的酸和碱(五) 1. 下列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C )2. 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B )CB3.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4. (2022·包头改编)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的是( D )BD5. (2022·贵港)如图所示为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D )第5题D6. (2022·铜仁)某同学在探究酸、碱、盐反应的实验时,向 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10%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与所加NaOH 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第6题(1) M点的溶质为   硫酸、硫酸钠、硫酸铜 (或H2SO4、Na2SO4、CuSO4) ⁠。 (2) 原混合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为  4.9 ⁠g。 硫酸、硫酸钠、硫酸铜 (或H2SO4、Na2SO4、CuSO4) 4.9(3) ab段溶液质量上升变缓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7. 在A+B 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8. (2022·眉山改编)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D )CD9. (2022·绥化)恰好中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若将稀盐酸换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硫酸与其反应,则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 B )10. (2022·绍兴)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D )       BD D 12. (2021·泰安)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3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第12题(1) 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H2SO4 ⁠(填化学式)。 Na2SO4、H2SO4(2) 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