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806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806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80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墨、染”等5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组诗”,背诵《溪边》。3.能展开想象,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溪边、江上的画面。4.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教学重点】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溪边、江上的画面。【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播放歌曲《童年》。2.孩子们回忆童年的趣事,互相交流。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走进童年。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叫《童年的水墨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书:童年的水墨画)预设1:这篇课文会写童年的什么内容呢?预设2:为什么说是童年的水墨画呢?4.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聆听歌曲《童年》,直接导入单元主题,并且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随文识字随文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和标注拼音的词语。水墨(mò)画 染(rǎn)绿 碎(suì) 浪(làng)花 溅(jiàn) 斗笠(lì)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mò rǎn suì làng jiàn墨 染 碎 浪 溅 预设:(1)我是通过组词“水墨画、墨水”来记住“墨”字的。(2)“染”是前鼻音,我是通过组词“染色”来理解“染”字的。 (3)“碎”是平舌音,表示完整的东西破成零块。(4)我是通过与形近字“娘、粮、狼”比较来记住“浪”字的。(5)我是通过组词“水花四溅”来理解和记忆“溅”字的。4.认读词串(1)出示:扑腾、蘑菇、水葫芦点拨:注意“腾、菇、芦”在这里都读轻声。(2)出示:扇动、拨动、你拨我溅 ①同学们,请你们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注意“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②同学们,请你们试着做一做这几个动作。5.了解组诗(1)认识组诗提问:同学们,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预设:之前学的课文都是一首诗,这一篇课文里有三首诗,而且每首诗都还有一个题目。点拨:像这样同一诗题下面有几首小诗,我们称为“组诗”。(2)发现地点启发思考: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溪边》《江上》《林中》这三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预设:题目都是地点,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设计意图:《童年的水墨画》中的三首小诗是“组诗”,在初读课文后,带领学生认识“组诗”,通过发现三首小诗都是以地点来命名的特点,积累诗歌知识,培养观察与发现的能力。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自读《溪边》《江上》,思考:这两首小诗分别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探究过程(1)有感情地朗读《溪边》《江上》,品读诗歌优美的语言。(2)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染绿”,为《溪边》配插图。(3)创设情境,抓住动作,演一演《江上》孩子在江中玩耍的情景。(4)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3.探究活动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交流反馈:《溪边》这首小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板书:溪边)预设:垂柳飘动着,溪水碧绿,青山和人影倒映在水面上,孩子们在溪边开心地垂钓。①指名读《溪边》。②引导交流:诗人在《溪边》中写了哪些事物呢,请你找一找?预设: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草地、鱼儿……追问:同学们,如果让你为这首诗《溪边》配上一幅插图,你会怎么画呢?预设:我会画垂柳、溪水、草地、鱼儿、人影,然后把这些事物都涂上绿色;再画上蜻蜓,可以涂上红色……③启发思考:那为什么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预设1:上文提到溪水像一面镜子一样,很平静,人影才能倒映在水面上。预设2:我从“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小溪两边都是青翠的山,所以溪水很绿。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看起来也是绿的,所以才会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染”字把溪水写活了。点拨:原来联系上下文,我们能够理解难读懂的句子。(板书:联系上下文)④提问:《溪边》景色真不错,有这么多景物,听,还有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呢!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你能用“联系上下文”这个方法来理解这个问题吗?预设: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是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⑤教师小结,指导朗读:原来《溪边》为我们描绘了孩子们快乐垂钓的情景。(板书:垂钓)让我们一起开心地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2)交流反馈:《江上》这首小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板书:江上)预设:孩子们在水里开心地戏水,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探出头来,不停地拨动浪花。①指名读《江上》。②引导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预设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孩子们很可爱有趣,在水里拍手划水就像小鸭子一样。预设2:“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孩子们激起了水花,互相泼水,充满了欢乐。创设情境:孩子们拨动浪花,互相戏水,开心地玩耍,多欢乐呀!请你和同桌演一演这些动作。(同桌合作演)指导朗读:这么欢乐的场景,让我们把这种心情送进诗歌中,一起来读一读吧!③启发思考:“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里的“水葫芦”是什么呢?“两排银牙”又是什么呢?预设1:“水葫芦”加了引号,说明是特指,这里指在钻入水中嬉戏的孩子们。教师点拨: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其实它也在提示我们,我们借助插图也能读懂这个“水葫芦”的意思。(板书:借助插图)预设2:我想到我们平时开心时,笑起来会露出牙齿,这里“两排银牙”是说孩子们露出水面很开心,笑的时候露出了牙齿。教师点拨:瞧,多会学习的孩子,还想到了自己平时的生活。联系生活经验也能帮助我们理解难读懂的词语呢。(板书:结合生活经验)④教师小结:原来《江上》为我们描绘了孩子们尽情戏水的情景。(板书:戏水)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小诗。(3)回顾理解难读懂诗句的方法。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两幅童年生活的画面,一起感受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请你回忆一下,刚刚我们在遇到一些比较难读懂的诗句时,是怎么来理解的呢?我们用了什么方法?预设: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意图:学习《溪边》和《江上》时,从整体感知出发,以“作画”激发学生兴趣,为理解语言搭桥,实现赏画面——品语言——悟情感的目标,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学习诗歌后让学生自主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难读懂诗句的意思,也是对知识的巩固与习得的检验。四、生字书写过渡: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你是否关注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墨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爽 蘑 菇点拨:(1)“墨、染、竿、葫、蘑、菇”是上下结构的字。“墨”上长下短,“染”上下等长,“竿、葫、蘑、菇”上短下长。墨:“黑”的四点底要均匀铺开,“土”写得扁平一些。染:“九”的撇上不加点,下半部分“木”横要长,撇捺要舒展。竿:竖在竖中线上。葫、蘑、菇:下半部分写得紧凑一些。(2)“腾、碎、拨、浪”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腾:右半部分撇和捺要舒展,“马”从中心点起笔。碎:右半部分两个“人”将捺变为点,悬针竖长伸,稳定中心。拨:右半部分是“发”。浪:右半部分的捺写舒展。(3)“爽”是独体字,结构对称。注意笔顺:横、撇、点、撇、点、撇、点、撇、点、竖撇、捺,先写左边两个撇点,再写右边两个撇点,最后写竖撇和捺。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五、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到了溪边和江上,看到了孩子们垂钓和戏水的画面。第三首小诗《林中》又为我们描绘了什么画面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水墨画 垂柳 钓竿 扑腾 扇动 戏耍 拨动浪花 葫芦 松树 清爽 松针 蘑菇2.课后作业:背诵《溪边》。【板书设计】童年的水墨画溪边 垂钓 联系上下文江上 戏水 借助插图 结合生活经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海底世界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