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件+分层练习(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获奖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获奖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一共4个花瓶,÷34瓶,÷43枝,被减数-减数差,X412,因数X因数积,÷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2468+575 = 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 2468 = 3043- 575= 0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此题就是求4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算式: 3 X 4= 12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把12按每3个当作一份,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把12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1) 3 X 4= 12(2) 12÷3=4 (3) 12÷4=3
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具体描述一下这些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个数和0相乘,仍得0。
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根据36X 14= 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 ÷ 14= 504 ÷ 36= 0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 0不能做( )。
2.在算式26X13= 338中,26和13都是( ),338是( )。3.在算式2952 ÷ 24= 123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1985-999=986
999+986=1985
722-177=545
177+545=722
3.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661-263=398
661-398=263
1087-772=315
1087-315=772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课件pptx、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案doc、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习题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完整版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