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南片五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南片五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南片五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2.0分)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C.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中南半岛山脉、河流和城市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2.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D.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3. 中南半岛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土壤肥沃
③水运便利
④气候干燥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4. 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经济往来非常频繁,下列产品不可能来自东南亚的是( )A. 油棕 B. 天然橡胶 C. 蕉麻 D. 小麦5. 课堂上,小明对下图两大洲各地的地理特征进行了总结,可信的是( )A. 两大洲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 B. 两大陆的地形均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 A、B两地的热带草原景观完全一致 D. 甲、乙两国居民均以黑色人种为主6.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一些优秀节目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23~25题。
《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其中甲山是( )A. 太行山脉 B. 长白山脉 C. 秦岭 D. 横断山脉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杭州 D. 深圳8. 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方地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B. 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个省区
C. 有我国的著名的“鱼米之乡”
D. 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如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
(1)甲为 ______洲,乙为 ______洋。
(2)①地的经度是 ______,纬度是 ______,该地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带。
(3)在未来,②海可能成为新的大洋,原因是其两侧板块在不断做 ______运动。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40°N~47°N被称为世界的“黄金奶源带”。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业国家和地区,为人类提供了85%以上的牛羊肉和奶制品。
(1)“黄金奶源带”自西向东横跨亚欧大陆,越过 ______ (洋),穿过 ______ (洲)。
(2)C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______ 人种,周末他们一般会走入 ______ (宗教建筑)内做礼拜。
(3)A地区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典型的 ______ 气候,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______ 发达。11.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
(1)图1中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南端的城市②为______县。此线以东人口分布稠密,试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2)图1中①②两城市1月份平均气温相差约40℃,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具有______的特点。试以①②城市为例,解释这一特点的成因。______。
(3)A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______,在该环境特征影响下,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请分析这样分布的主要原因。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解析】解: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知: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分布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多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足迹地跨秦岭一淮河南北两大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北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得我国东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A、B、D【解析】解:图中甲所示的是中南半岛,该半岛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故选:A。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人口、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
该题考查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为基础题,但是考查几率很大。
解:读图可知该半岛为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
故选:B。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城市、人口与农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本题考查中南半岛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小麦是温带农作物,不适合东南亚种植。
故选:D。
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物产,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5.【答案】A【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图,左图是非洲,右图是南美洲;两大洲的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低,为发展中国家,故A正确;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南美洲地形西部为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故B错误;
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同一季节,A、B两地的热带草原景观有干湿季之分,正好相反,故C错误;
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乙南美洲种族成分复杂,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故D错误。
故选:A。
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南美洲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以混⾎人种为主,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非洲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非洲北部为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为黑色人种。
本题考查了非洲和南美洲的异同,结合教材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6.【答案】C【解析】解:结合图示来看,山脉甲位于③南方地区和④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上,该山脉是秦岭。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和东部的淮河一线,该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较大。
故选:C。
读图可得,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秦岭的位置特点,牢记即可。
7.【答案】B【解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故选:B。
8.【答案】A【解析】解: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上,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个省区;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农作物以水稻、油菜、茶叶、甘蔗为主。
故选:A。
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
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特点,牢记气候特点以及主要的农产品等知识解答即可。
9.【答案】南美 太平 120°E 30°N 北温 张裂【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甲距离南极洲最近,是南美洲;乙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2)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120°E,30°N),该地位于23.5N~66.5°N之间,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3)图中②海是红海,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将成为新的大洋。
故答案为:
(1)南美;太平;
(2)120°E;30°N;北温;
(3)张裂。
(1)地球上的陆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海洋占71%,陆地占29%。陆地北海洋分割成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非洲七个大洲,海洋被你地分割成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个大洋,它们之间彼此相连。
(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形成海洋或裂谷;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本题考查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利用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温度带的划分、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的关系等,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
10.【答案】太平洋 北美洲 白色 基督教堂 温带海洋性 畜牧业【解析】解:(1)据图可知,“黄金奶源带”自西向东横跨亚欧大陆,越过太平洋,穿过北美洲。
(2)C地区为北美洲,主要是白色人种,主要信仰基督教,主要建筑为基督教堂。
(3)A地位于40°到60°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提供大量饲料,畜牧业发达。
故答案为:(1)太平洋;北美洲;(2)白色;基督教堂;(3)温带海洋性;畜牧业。
读图可得,A是欧洲西部,B是中国,C是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据此解答。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种、宗教、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1.【答案】(1)腾冲;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
(2)南北气温差异大;两地纬度差异大:①城市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大,②城市位于云贵高原上,基本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3)高寒;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居住。【解析】(1)图1中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南端的城市②为腾冲县。 此线以东人口分布稠密,其形成原因是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
(2)图1中①②两城市1月份平均气温相差约40℃,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具有南北气温差异大的特点。其原因是:两地纬度差异大:①城市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冬季风的影响大,②城市位于云贵高原上,基本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3)A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高寒,在该环境特征影响下,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居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蒙城县涡南片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三校联合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片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二级阶梯,途经东南丘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