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卷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
展开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一、知识点总结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2、很多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厨房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大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饭,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变质。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以下特点,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4、将水与白砂糖混合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为物理变化,例如食盐和水的混合;水和沙子的混合。5、蜡烛燃烧时产生蜡油,这是钠受热融化产生的现象,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6、虾被煮熟后变红,发生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7、用面粉可以通过加热烘制出蛋糕,这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对人类有益的,而酸雨会损害植物,导致森林死亡,这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对人类有害的。8、在铁制栏杆上涂油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生锈。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候这些现象也可能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初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10、早期地球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当绿色植物出现后,氧气含量才逐步增加。11、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是由古代海洋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化学变化形成的。12、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这种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引起冰川融化。1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4、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它与口腔内的唾液作用发生化学变化,人们就感觉到米饭变甜了。15、随意丢弃塑料水瓶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学会回收利用。16、将紫甘蓝叶片浸泡在白醋和水中会发生的变化的是白醋,这是一个化学变化,我们是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的,紫甘蓝汁遇到白醋后会变成红色。17、通过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漂亮的色彩,美化我们的生活,可以生产药物,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可以制造饮用水,平方便,我们把饮用水带到很多地方。18、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的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1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0、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火焰上方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会发生凝结现象。21、加热白砂糖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就是新物质,气味是发散到空气中的新物质。22、铁钉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和空气,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23、可以用刷油漆、覆盖搪瓷、电镀、、抹菜油等方法隔绝水或空气来防止铁制品生锈。24、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25、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正在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二、拓展练习1、小东的妈妈在给她准备早餐的时候,先打碎一个鸡蛋,再在半夜中加入少量食盐后充分搅拌至直至溶解,然后用煎锅烧油质冒出青烟,最后放入鸡蛋煎制金黄色,请你判断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物质的是什么物体,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什么物体?答:产生新物质的是蛋白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打碎的鸡蛋壳,盐和烧油冒出的青烟。2、煤的形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你是怎么判断的?答:煤的形成是化学变化。煤是由死亡的植物形成的,煤的颜色状态相比之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一种新物质。3、小明同学看了某个钻石的广告后,便认为坚硬的钻石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你认为李明的观点科学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答:不科学,世界上没有永久不变的物质。4、有些变化产生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请你列举几个这样的事例。答:有益的变化: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有害的变化: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物腐蚀等。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会燃烧,也不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