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教案
展开《芣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芣苢》的基本意思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掌握《芣苢》的基本词语、句型及语言特点,并借此提高语文水平。
3.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使其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芣苢》的基本意思。
2)《芣苢》的词语、句型及语言特点。
2.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芣苢》的深层含义。
2)如何欣赏《芣苢》的诗歌之美。
三、教学方法:
1. 导入新课:师生对话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
2. 解读篇章:讲解基本的词语、句型,并结合语境和诗歌背景进行理解和分析。
3. 课文学习:从整体到细节,阅读、理解、默记、朗读、背诵、仿写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课文。
4. 集体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之间讨论,深入探讨诗歌中隐含的思想和感情。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某些词句,如何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5. 欣赏诗歌:通过音、形、意、境的交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领悟和欣赏诗歌的艺术之美。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让学生通过图片或音乐等形式感知诗歌背景。
2)设计一组启发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芣苢》的主要内容。
3)辅导学生通过网络、词典等工具了解《芣苢》的背景知识,唤起其对于《诗经》的热爱和兴趣。
2.解读篇章
1)回顾《芣苢》的背景:先让学生了解《诗经·南风》中的位置以及《芣苢》的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创作意图。
2)分析诗歌语言:分析《芣苢》的语言特点,包括押韵、格律、用典等,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美学。
3)解读诗歌意象和意义:通过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献,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并通过带诗班或者自己朗读,使学生理解起来更为深入。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一个诗歌通常由多个意象组成,而学生们也通常较为熟悉一些具象的物象,通过对具象意象的解读,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意象,从而理解诗歌的含义。
4)解析结构特点:分析《芣苢》的结构特点,理解大意、中心和结论,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解释,并对一些语言机构进行注释和解析。
3.课文学习
1)学生独立阅读《芣苢》,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形成对于诗歌的个人见解和观点。
2)学生朗读、默记诗歌内容,加深对于诗歌的印象和理解。
3)模仿诗歌写作,通过对于《芣苢》的创作仿写进一步提高诗歌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4.集体讨论
1)师生共同探讨,《芣苢》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2)学生自由讨论,《芣苢》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从不同角度出发,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
3)师生互动,互相借鉴,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不断完善对于《芣苢》这首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5.欣赏诗歌
1)设计音、形、意、境交融的课堂氛围,通过声音、音乐、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领悟和欣赏《芣苢》的诗歌之美。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语言来诠释、赏析诗歌,取得更好的效果。
3)让学生在欣赏中领悟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感情,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理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实现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次课程探究,《芣苢》中每一个字眼以及每一句话都蕴含了深意,这些深意是可以通过学生们的思考、讨论和描述进行分析和领悟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我们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文本的读解和分析,到音、形、意、境的欣赏鉴赏,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芣苢》这首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写作风格,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学教育,培养他们品味和欣赏一流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命的追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评价:
1. 了解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学习兴趣和思考习惯,制定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和文学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于文学的爱好和追求。
3.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表达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芣苢》这首诗歌的深层含义。
语文人教统编版6.1 芣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6.1 芣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素养,作者背景常识,鉴赏活动,文本研读,文本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优秀教案设计,共11页。
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节二:初步感知,环节三:探究主旨,环节四:形式美,总结:文学与劳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