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6.2《插秧歌》检测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6.2《插秧歌》检测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
    6.2《插秧歌》检测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
    6.2《插秧歌》检测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课后复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插秧歌》检测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缲:同“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一、二两句描写北山烟雾迷蒙、南涧流水清凉的景象,意境幽远冷寂。

    B.王诗三、四两句以白雪喻蚕丝,以黄云喻成熟的稻麦,形象贴切。

    C.杨诗写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冒雨插秧,紧张忙碌,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

    D.两诗语言各具特色,王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杨诗善用口语,明白晓畅。

    2.两诗都写到农事活动,但蕴含的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暗示插秧简直就是紧张的战斗。

    B.诗中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许久水米未沾,说明农事繁忙到极点。

    C.第六句低头折腰表明农夫虽已累得直不起腰,但依然不肯吃饭休息。

    D.全家四人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他们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

    4.徐中玉教授在《唐宋诗》一书中说,读此诗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请简要分析本诗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5.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

    B”“”“”“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

    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

    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

    6.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7.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8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9.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柏舟

    《诗经·邶风》

    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随水浮动。棣棣:安和的样子。(ɡòu):遭遇。

    10.下列对《柏舟》一诗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

    C.第三章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满腹辛酸,自悲身世。

    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明自己的怨恨像洗不干净的衣服,没法消除,于是只能一走了之。

    11.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杨万里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剩买春风红芍药,乱篸棐几竹籧篨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 (zān):,插入。籧篨(qú chú):用竹或苇编的席。

    12.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试水初指刚刚试水,打头揽载指才开始招揽船客,由这两处就可见溪船之新。

    B.颔联对仗工整,一椽”“两面写出溪船之简小,”“则抒发了诗人对溪船的喜爱之情。

    C.颈联中,诗人想用盛开的芍药装点溪船,但溪船太简陋,只能将芍药胡乱地摆放或插在棐几和席上。

    D.尾联先描写了乘舟所见的青松山亭伴水而来的景象,后以夸张手法感叹了水路溪行的方便。

    13.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南宋诗人,号诚斋,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淳熙六年,杨万里从常州卸任返回故里,途经衢州看到农人插秧的场景,写下此诗。

    B.诗歌开篇点题,直接叙事。从诗中看农家是大小总动员,反映了那个社会有滥用童工、不重视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

    C.诗歌颔联用特写镜头描摹农人冒雨插秧的场景,用兜鍪比斗笠,用铠甲喻蓑衣,比喻新颖,形成一种活泼灵动的气势,也展现出农人如士兵,在天地中奋勇战斗的意味。

    D.面对吃饭休息的呼唤,劳动者不但低头折腰只不答,反而表达对农事的牵挂,这恰能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王建的《田家行》也是一首描写农事、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结合课文两首描写劳动的诗歌一起阅读,可看到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也能体会不同作者在不同诗中寄寓的情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写村里的男男女女因丰收而面带喜悦之色,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

    C.五、六两句从侧面下笔,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

    D.本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练地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年景图,整首诗前后映衬对比,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16.后人评价这首诗歌立意精巧,讽刺深刻,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田歌①(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②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③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注释)插田:插秧。田滕(chéng):田埂。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插 秧 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7.下列对刘禹锡《插田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8.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田歌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9.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插秧歌》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

    B.《插秧歌》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借代,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C.《插田歌》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飞东又飞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D.《插田歌》用简练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

    20.如果说《插秧歌》中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插田歌》中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请结合诗句对《插田歌》中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1.下列有关诗词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C.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D诚斋体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风格的特称,杨万里号诚斋,故得名。其诗以语言通俗明快、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

    2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一、二句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

    B.本诗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借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C.本诗的五、六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本诗的七、八句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23.下列各组对文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照管:照料,照看。

    B.胛: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  半霎:极短的时间。

    C.渠:河渠。                        朝餐:早饭;吃早饭。

    D.莳:移植。                        匝:遍;满。

    24.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入手即描绘出一派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男女老少齐上阵,各有所司,不敢懈怠。

    B.颔联以兜鍪比斗笠,用甲喻蓑衣,暗示农家儿女像全副武装的战士一样战天斗地,异常艰辛。

    C.颈联运用白描手法书写生活场景:农妇呼唤丈夫停一停吃早饭,丈夫却置若罔闻,一声不吭。

    D.本诗语言生动、自然活泼,虽然写农事紧张、耕作艰辛场景,却也透着些许幽默诙谐的风趣。

    26.本诗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渠:他。半霎:半晌,一会儿。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B.颔联采用夸张和白描手法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的景象,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同时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28.请将杨万里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但在塑造的农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1】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2】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释:【1】莳:种植。【2】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2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

    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

    C.苏诗三夜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

    D.苏诗闭廪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

    30.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插秧歌》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韦应物《观田家》)

    B.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

    C.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王禹偁《畲田词五首》其四)

    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31.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赏析。

    二、选择题

    32.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A.诗的开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时的繁忙景象。

    B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第三、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________。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________。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________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________,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    )。

    3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B.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C.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D.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3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观察  泾渭分明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B.观察  大相径庭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C.体察  泾渭分明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D.体察  大相径庭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35.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

    、语言表达

    36.中学生李××写了一篇论文,想向一位慕名已久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他就给王编辑写了张便条。便条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但不幸您不在家。我把拙文《<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一向有写作雅趣,学习之余,偶有所得,自觉错处颇多,但苦于自己不能斧正。您是本市研究《诗经》的大家,望工作之暇不吝赐教,修改润色。

    此致

    编安!

    ××市第一中学高一(2)班李××

    ××年8月1日

    3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薄言采之 _______________

    薄言_______________

    薄言_______________

    薄言_______________

    朝餐歇半霎 _______________

    低头折腰只不 _______________

    秧根未牢未匝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同:两诗都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与对劳动的赞美;

    异:王诗重在表达对既有收成的喜悦与对未来丰收的憧憬,杨诗重在表达对农人辛苦劳作的悯恤与对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精神的赞美。

    3C    4活泼的现实生活。作者把农家插秧的情景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而来,写得逼真而又自然。活泼的语言风格。通篇都是生活用语,口语色彩强烈,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生动形象的描述。如雨从头上湿到胛”“低头折腰只不答,人物形象如在目前。

    5D    6.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7.全家参与,冒雨进行,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8.比喻。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9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朝餐”“歇半霎;第四联是提醒田妇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到田里糟蹋。

    10D    11.全诗紧扣一个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之忧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

    12C    13描写事物、叙述事件,富有生活气息,透出朴实自然的风格。板屋、油窗、芍药、棐几和席,均为日常之物,既不华贵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乡常见之事,这些为诗作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口语入诗,直白风趣。打头”“适逢予”“剩买”“不要驴这些口语通俗易懂,为诗作增添了诙谐幽默之趣。

    14B

    15A    16.本诗前六句,描绘的是小麦、蚕茧丰收,农民欣喜欢乐的场面,但从的知句和不望句可知,即使是丰年农民也一样衣食无着。诗人渲染农民欣喜的心情和劳作场面,实为衬托农民可怜的处境和悲苦的心情。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看似写乐,实是嘲讽,是诗人倾诉农民的悲苦辛酸,表现封建剥削的残酷,也体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7A    18.相同点:语言特点均平易自然,清新活泼,具有口语化、民歌特点。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没有佶屈聱牙,没有费解的典故,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不同点:一、《插田歌》的劳动场景是轻松的,劳动者是愉悦的,表现在(1)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2)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3)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二、《插秧歌》的劳动场面是繁忙的,劳动者是辛苦的,表现在:(1)全诗共八句,五十六字,紧扣一个字着力描绘尽情表现。前两句四个人物,四个动词,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2)三四句是环境刻画,通过对雨具和劳者淋雨情形的描写,反映了插秧的紧张和艰苦。(3)接下来的五至八句,诗人通过对农家夫妇的对话,即对话时的情态的描写,不仅进一步表现了插秧的紧张,而且也说明农事的繁杂,进而从侧面表现出农家的勤劳。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19B    20.(1)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2)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3)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21B    22B    23C    24从内容上来看,捕捉场景,新鲜有趣。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从语言形式来说,语言自然活拨。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从手法来看,想象丰富,设喻风趣。三四句,以笠比盔,用蓑喻甲,形象鲜明,使诗歌有趣活泼,更富有深意:暗赞农民的战天斗地的精神。

    25C    26秧苗刚刚种下去,还没有挺劲,况且栽种还没有结束;看好家里的小鸭小鹅,别让它们来作践。

    农夫的言外之意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我怎么能歇得下呢。

    表现了农家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勤劳和艰辛。

    27B    28农人形象上:杨诗表现了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用生活化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憨厚可爱的农人形象。白诗描写了在暑气熏蒸,烈日烘烤天气下的农人劳作,及贫妇人抱着孩子,手提破篮,拾麦充饥的景象,塑造了辛勤忙碌、苦难悲惨、生活贫困,令人心酸的农人形象。在情感态度上:杨诗对农人的劳作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展现劳动场面,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白诗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29B    30A    31杨诗正面描写劳动的场景。如:动词表现分工,局部特写表现辛苦,比喻手法增加生动性,对话描写突出劳身劳心。

    苏诗侧面描写表现劳动场景。如:用收麦人的饥乏和外孙的劳苦辛表现抢收新麦劳动的紧张、热烈;用一竿晴日舞比邻表现乡邻盼来晴日的喜悦,渲染抢收的迫切气氛,令人想见收麦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32B

    33D    34D    35C

    36.【示例】寒舍改为贵府您家不幸改为不巧拜读改为费心一读雅趣改为爱好斧正改为修改

    37”“都是助词,无实义     拾取,摘取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第三人称代词,他     回答     栽种,这里指插秧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62课《插秧歌》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第62课《插秧歌》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拓展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