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详解
展开黄浦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2023.04)
(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O2 B.N2 C.He D.CO2
2.能在水中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花生油 B.葡萄糖 C.面粉 D.碳酸钙
3.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2 B.CH4 C.K2CO3 D.NaHCO3
4.以下最清洁的能源是
A.氢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5.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
A.黄金 B.木炭 C.炭黑 D.石墨
6.某溶液呈棕黄色,该溶液可能是
A.氯化铁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石蕊溶液 D.氯化钠溶液
7.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8.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ClO33KCl+2O2↑ B.2KClO3KCl+3O2
C.KClO3 KClO+O2 D.2KCIO32KCl+3O2↑
9.用“”代表氢原子,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微粒图示是
A. B. C. D.
10.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越难冶炼。铁、铜、钠、铝这四种金属最晚开始冶炼的是
A.铁 B.铜 C.钠 D.铝
11.有关生石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碱 B.能干燥氧气 C.能治疗胃酸过多 D.能与CO反应
12.酒精(C2H6O)在空气燃烧,不可能生成的是
A.SO2 B.CO2 C.CO D.H2O
13.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14.关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是为了实验能安全进行
B.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将其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反应前后每种元素均从化合态转变为了游离态
15~17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5.有关碱性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能与水反应 B.均能与酸反应
C.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氢、氧元素
16.为探究X、Y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取X、Y进行实验,根据结果,一定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操作 | 观察颜色 | 测定密度 | 分别与稀硫酸混合 | X与Y的盐溶液混合 |
结果 | X红色、Y银白色 | X的密度大于Y | 均无明显现象 | X的表面析出Y |
A.A B.B C.C D.D
17.通过以下方法,能配制得到100g、20%的氯化钠溶液的是
A.将20g氯化钠与80mL水混合,充分搅拌
B.将80g、25%的氯化钠溶液与20mL水充分混合
C.将10g氯化钠加入至90g、20%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搅拌
D.将10g氯化钠加入至200g、5%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出一半质量的溶液
二、简答题(共30分)
18.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各种材料。
(1)玻璃制品随处可见。玻璃制造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aCO3+SiO2CaSiO3+X↑。X的化学式是______,SiO2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 2molSiO2约含______个硅原子。
(2)铝箔可用于食品包装。铝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将铝压制成铝箔,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延展性”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微波炉加热食物忌用金属器皿,铝制容器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3)锂(Li)电池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
电池特点 | 钴酸锂(LiCoO2) | 锰酸锂(LiMn2O4) | 磷酸铁锂(LiFePO4) |
可循环次数 | 500 | 300 | 2000 |
低温特性 | 优 | 优 | 差 |
高温特性 | 优 | 差 | 优 |
安全性 | 差 | 好 | 好 |
成本 | 高 | 较低 | 低 |
钴酸锂中含有______种元素:锰酸锂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物;磷酸铁锂相比钴酸锂应用更广泛,是因为其具有的特点有______。
19.某溶液M中可能含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为验证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1:取样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请分析说明,用该方法证明溶液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可行性。______
(2)实验II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溶液M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3)实验III: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M的组成。
操作 | 预测的现象及结论 |
______ | ______ |
20.氯化钾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验证性质
取氯化钾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______色;在氯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粗制氯化钾
氯化钾、氯化钠部分溶解度数据(g/100g水)
氯化钾、氯化钠部分溶解度数据(g/100g水) | ||||
温度(℃) | 20 | 40 | 80 | 100 |
氯化钾 | 34.2 | 40.1 | 51.3 | 56.3 |
氯化钠 | 35.9 | 36.4 | 38.0 | 39.2 |
以某种钾石盐(含氯化钾25%、氯化钠75%)为原料,粗制氯化钾的流程上图所示。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最初投料时加入100g该钾石盐及50mL水,分析首次析出晶体X的组成及质量______。
(3)用途
氯化钾可作化肥,保存时需防止被雨淋的原因是______。
2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气法,该方法所利用的氧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下图是测定某鱼骨中碳酸钙质量的实验。取20g鱼骨加入锥形瓶中,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加入足量食醋,约20小时后至气泡不再产生,再次称量,记录数据。(食醋中主要成分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干燥装置只吸收水)
上述实验逸出的二氧化碳为0.11g,由该数据计算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同学认为反应前锥形瓶中气体是空气,反应结束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鱼骨中实际所含碳酸钙的质量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实验所测得的值。
(4)服用食醋溶解卡在喉咙处鱼骨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1.B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故选B。
2.B
【详解】
A、花生油不溶于水,无法形成溶液;
B、葡萄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
C、面粉不溶于水,无法形成溶液;
D、碳酸钙不溶于水,无法形成溶液;
故选B。
3.B
【详解】
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除外,故选B。
4.A
【详解】
A、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属于最清洁的能源。A符合题意;
B、石油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空气污染物。B不符合题意;
C、煤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增强。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5.D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
【详解】
A 、黄金由金元素组成,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所以黄金与金刚石不是互为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
B、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和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
C、炭黑主要成分是碳,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和金刚石不属于同素异形体,C不符合题意;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6.A
【详解】
A.含Fe3+的盐溶液呈棕黄色,某溶液呈棕黄色,该溶液可能是氯化铁溶液,故A正确;
B.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
C.石蕊溶液呈紫色,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为无色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沉淀过程中只是将水中固体杂质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过程中只是将水中固体杂质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吸附过程中只是将水中色素与异味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消毒过程中杀死了水中微生物,微生物中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8.D
【分析】
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时,需要加气体符号,且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
【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及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选D。
9.D
【分析】
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1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详解】
A、该图示表示1个H4分子,A不符合题意;
B、该图示表示4个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
C、该图示表示2个氢原子,1个氢分子,C不符合题意;
D、该图示表示2个氢分子,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10.C
【详解】
金属越活泼越难冶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铜、钠、铝的活动顺序为钠>铝>铁>铜,所以最晚开始冶炼的是钠,故选C。
11.B
【详解】
A、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则可用于干燥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氧化钙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A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中不含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A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13.C
【详解】
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该纯净物中如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是单质,如含有多种元素,则是化合物,故选C。
【点睛】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14.A
【分析】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详解】
A、反应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导致玻璃管炸裂,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故不能将其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进行尾气处理,说法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铜固体变成单质铜,减少的只是氧元素的质量,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加上减少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说法错误;
D、分析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铜元素由化合态变成了游离态,而碳、氧元素仍为化合态,说法错误。
故选A。
15.BC
【分析】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且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
【详解】
A、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碱性氧化物均能与酸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则一定含有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碱性氧化物中不含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16.D
【详解】
A 、观察颜色,不能探究X、Y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不符合题意;
B、测定密度,不能探究X、Y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不符合题意;
C、分别与稀硫酸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X、Y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不符合题意;
D、X与Y的盐溶液混合,X的表面析出Y,说明X的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17.AB
【详解】
A、80mL水的质量为80mL×1g/cm3=80g,则将20g氯化钠与80mL水混合,所得溶液质量为100g,质量分数为,该选项符合题意;
B、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将80g、25%的氯化钠溶液与20mL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质量为100g,质量分数为,该选项符合题意;
C、将10g氯化钠加入至90g、20%的氯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为10g+90g=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10g氯化钠加入至200g、5%的氯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为10g+200g=210g,取出一半为210g÷2=105g,且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8.(1) CO2 +4 1.204×1024
(2) Al 物理性质 不能
(3) 3##三 不属于 可循环使用,安全性好、成本低(合理给分)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a、C、O、Si的个数分别是1、1、5、1,生成物中含Ca、C、O、Si的个数分别是1、0、3、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C、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2;
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2mol二氧化硅中硅原子的个数为:2mol×6.02×1023=1.204×1024;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铝的元素符号是:Al;
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微波炉加热食物忌用金属器皿,铝属于金属,故铝制容器不能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3)由化学式可知,钴酸锂中含Li、Co、O三种元素;
锰酸锂由Li、Mn、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由表可知,磷酸铁锂相比钴酸锂应用更广泛,是因为其具有的特点有可循环使用,安全性好、成本低。
19.(1)不可行,Na2CO3水溶液呈碱性,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合理给分)
(2)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Na2SO4
(3)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钡 若溶液变红,且不退去,则原物质中含NaOH;若溶液变红后变为无色,则原物质中不含NaOH
【详解】
(1)不可行,Na2CO3水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显碱性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
(2)可能含有的成分中,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只有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 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继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说明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则说明溶液 M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再加入酚酞,无明显现象,但由于实验时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所以无法证明溶液 M 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即溶液 M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和硫酸钠。
(3)可以另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酚酞,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钡,硝酸钡溶液会与与M中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溶液变红,且不退去,则原物质中含NaOH;若溶液变红后变为无色,则原物质中不含NaOH
20.(1) 紫
(2)氯化钾7.9g,氯化钠1.65g
(3)KCl的溶解度比较大,雨淋能使大量的KCl溶解流失
【详解】
(1)取氯化钾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紫色,因为钾离子的颜色反应是紫色;
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银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
(2)该钾石盐含氯化钾25%、氯化钠75%,故100g钾石盐中含有氯化钾,含有氯化钠;
分析流程图:10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6.3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9.2g,故50mL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28.15g,最多溶解氯化钠19.6g,由于,氯化钾完全溶解,而,氯化钠有晶体析出,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此时溶液中只溶解25g的氯化钾和19.6g的氯化钠;
冷却至20℃后,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2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9g,故50mL水中此时最多溶解氯化钾17.1g,最多溶解氯化钠17.95g,由于,故氯化钾、氯化钠均有晶体析出,析出质量为;
故首次析出晶体X为氯化钾7.9g,氯化钠1.65g;
(3)分析溶解度表格可知,KCl的溶解度比较大,雨淋能使大量的KCl溶解流失,故保存时需防止被雨淋。
21.(1)
分解反应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2)0.0025
(3)高于
(4)不可行;食醋与鱼骨反应缓慢。需要溶解的时间长(食醋中含醋酸的量比较低,需要大量的食醋)
【详解】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故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是利用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物理性质。
(2)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
已知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质量为0.25g,物质的量等于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故相对分子质量为0.0025mol。
(3)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第二次称量的剩余固体质量数值偏大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完全溢出瓶外),计算溢出的二氧化碳质量比实际产生的偏小,所以鱼骨中实际所含碳酸钙的质量高于实验所测得的值。
(4)不可行;食醋与鱼骨反应缓慢。需要溶解的时间长,或者由实验可知,食醋不能完全溶解鱼骨头。(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36g氯化钾,B 22,D 3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二个大题,下列可作钾肥的物质是,以下含有氮分子的物质是,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有关氧化钙的描述正确的是,能鉴别稀盐酸和水的物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