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优秀课后复习题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分类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
1.硒被誉为“抗癌大王”。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硒的有关信息和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6
D.硒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 B.水汽化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C.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异味 D.电解水时正极可得到氢气
3.科学家将温室气体CH4和CO2在Ni基双金属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两种气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的最终产物为H2和CO
B.该转化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C.反应过程中,CH4与CO分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过程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11:14
4.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B |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 ||
C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D |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
A.A B.B C.C D.D
5.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 B.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
6.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7.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就一定越好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
C.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8.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 )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可能使用同一套装置
③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60的化学性质由C60分子保持
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纯净物
⑤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⑥炒菜时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和用锅盖盖灭都能使火熄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不同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9.华为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的通信芯片常用氮化镓作材料。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图中x的值为8 D.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藏入屠苏
C.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水是混合物 B.它们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C.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性质 D.水转化为超临界水属于化学变化
1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徵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 压强增大,分子变小 |
B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C |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 水分子不断运动 |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
A.A B.B C.C D.D
13.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银温度计液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B.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D.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二、填空题
1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
②x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④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15.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 (2)氯化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
(3)磷酸钙:_________; (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来实现。我国的家庭燃料实现了逐步变迁:煤(或柴草)→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实现“碳”吸收和封存,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湖泊”海洋封存CO2,即将CO2送入3000米深海海底变成液态CO2湖。
实现“碳”利用。将CO2作为化工原料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如: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CH3OH)和H2O。
(1)为防止家庭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湖泊”海洋封存CO2”的过程中CO2分子间的间隔会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②两个氢原子___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2)在符号“”中H正上方的“+1”表示____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
18.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m 的数值是 37,n 的值时___________;
(3)氯化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一)、分子运动相关实验
某同学设计了与分子运动相关的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若图1中试剂X为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2)如图2所示,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让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能接触),会发现在两根玻璃棒靠近的时候,产生大量白烟,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为______。
(3)如图3所示,集气瓶Ⅰ、Ⅱ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二)、二氧化碳相关实验
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
(4)甲同学利用图1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①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Ⅱ中澄清石灰水中有连续气泡冒出,但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原因是______。
②关闭K,装置Ⅰ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Ⅰ的优点是______。
③将插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图2),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乙同学利用图3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6)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计算题
20.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计算:(保留三位小数)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
21.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请写出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五、综合应用题
2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2个氖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④镁离子_____
(2)用下列字母填空:
a.氢气 b.小苏打 c.无水氯化钙 d.硝酸钾
①用于做复合肥_____②用做干燥剂_____③用于发酵粉_____④用于做燃料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②碳铵的受热分解_____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
23.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我国古代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指硫酸铜_________溶液;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显+4价___________;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就是将这种“灰”溶于水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碱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D
6.B
7.A
8.D
9.C
10.D
11.B
12.A
13.A
14. N2 xFe 2OH-
15. 2N Fe3+ Ca3(PO4)2
16.(1)小
(2)减小
(3)+4
17. Al 2H 3SO2 4OH- 水中氢元素显+1价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18. 85.47 1 RbCl
19.(1) 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节约试剂(或环保等合理即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上下两瓶中都充满红棕色气体
(4) 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合理即可) 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可以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5)②③①④③
(6)
20. 26.986 3.986×10-26kg
21.56
22. 2Ne NH4+ N2O5 Mg2+ d c b a
23. CuSO4 OH-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1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1 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10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10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师版),共13页。
第02讲 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02讲 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2讲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第02讲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