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西片区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
化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O:16 Fe: 56 S:32 Cu: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
A. 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 霉变谷物,煮熟食用
C.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 秸秆焚烧,增肥环保
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氢气 B. 木炭 C. 硫 D. 磷
3. 我国制作酸菜的历史悠久,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乳酸(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B. 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水分子
C.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2个氮原子:N2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C. 氢氧化铁的化学式:Fe(OH)2 D.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O2-2
5.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薄膜电池用到了铟。如图是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铟原子的核内电子数是49 B. 铟原子质量是114.8
C. 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D. 氧化铟的化学式是InO
6. 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 Cl2 B. CO2 C. CaCl2 D. O2
7.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与反应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气体中一定含N2,还含有CO2和O2中一种或两种
B. 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
C. c点气体中CO2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D.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 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B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NaOH可与油脂反应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用氯化钠消除公路积雪
氯化钠溶解放热
A. A B. B C. C D. D
9. 如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1:1
C.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只有属于氧化物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0. “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B.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所以澄清石灰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C.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也会减轻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 某实验小组用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节pH、过滤、洗涤、加热等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按装置甲图示配制稀硫酸 B. 按装置乙图示测定溶液的pH
C. 按装置丙图示洗涤Mg(OH)2固体 D. 按装置丁图示加热Mg(OH)2固体
12. 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这种状态下的水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关于“气凝胶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普通水的分子构成不同 B.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 属于混合物 D. 其中水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3. ( 5分)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2021年5月,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1.2亿摄氏度下运行101秒的新纪录,为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一种原理为:,。氢氧燃料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源,H2和O2在电池内部(含有H2SO4或KOH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CH4、酒精(C2H5OH)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O2中的燃烧相同。
(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表。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dao)
1
1
1
氚(chuan)
1
2
1
则氚原子和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结合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两个反应中,第1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 种。
②该反应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③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的是 (填元素符号)。
(3)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中,16g甲烷与足量的H2O反应,理论上最多能获得 gH2。
14. ( 6分)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NaOH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2)与用长颈漏斗加注盐酸相比,A装置用分液漏斗加注盐酸的优点是 ______ 。
(3)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4)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为 ______ 。
(5)将制得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B点溶液中溶质为Na2CO3,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
①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②C点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 。
15. ( 6分) 实验室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制备碱式碳酸Cu2(OH)2CO3的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浸取前辉铜矿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 ______ 。
(2)硫酸浸取时,Cu2S被MnO2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Cu2S+4H2SO4=2MnSO4+2CuSO4+S↓+4H2O。滤渣I的成分为MnO2、S和 ______ (写化学式);
(3)浸取时,Fe2O3溶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沉锰时,温度不宜过高,理由是 ______ (任写一条);
(5)经过滤得到的产品碱式碳酸铜需要洗涤、烘干,其中洗涤的方法是向盛有碱式碳酸铜固体的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洗涤2~3次。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 ______ (填序号)如果无明显的现象,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①稀盐酸
②Na2SO4溶液
③BaCl2溶液
16. ( 6分)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设计实验】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1):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 _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3)为了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是显中性还是显酸性,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
【实验延伸】
(4)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______ (填一种即可),实验现象及结论是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
(5)同学们又从数据表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对“NaOH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再探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应溶液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如图2和图3。请你思考:
Ⅰ、由图2可知,此反应是一个 ______ 反应;
Ⅱ、图3曲线表示 ______ (填编号);
①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至过量;
②将稀硫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至过量。
17. ( 5分)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了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碳和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为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小李用该固体混合物制备硫酸铜溶液,其反应原理为:Cu2O+H2SO4=Cu+CuSO4+H2O。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3.2%的溶液100g,试计算:
(1)若把100g该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64%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______ 。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不应开灯检查,故A错误;
B、霉变谷物,含有有毒物质,不可食用,故B错误;
C、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水的污染,故C正确;
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空气的净化,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B、根据霉变谷物,含有有毒物质进行分析;
C、根据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水的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C
【解析】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3.【答案】C
【解析】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故A不正确;
B、分子中不含其他分子,故B不正确;
C、由于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而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氧元素质量比最大,则其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中不含其他分子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解:A、1个氮原子为N,2个氮原子为2N,而N2表示的是一个氮分子,故A错误;
B、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前五名为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元素,故B正确;
C、氢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写元素,上标价,交叉约简写右下的书写原则,氢氧化铁的化学式Fe(OH)3,故C错误;
D、单质的化合价为0,故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O02,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而不是铟原子质量是114.8,故选项说法错误。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In2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钙、氯、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2、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氯、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5、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故A正确;
B、b点气体一定含有氮气、一氧化碳,且两者分子数分别为n、2n,不含有氧气;如果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原混合气体中除氮气之外的分子数为n的气体就得不到2n分子数的一氧化碳气体,故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故B正确;
C、cd段分子数减小2n,为二氧化碳分子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2n,需要一氧化碳分子数为2n,则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n:n=2:1,故C正确;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①通过炽热的焦炭,没有说明焦炭量的多少,故可能发生以下反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碳和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②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③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则剩余气体为氮气,分子数为n;ab段分子数增加n,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气体,则混合气中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氧气会和生成的铜反应,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小);cd段分子数减小,说明bc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8.【答案】D
【解析】解:A、燃气燃烧放热,可用来燃气灶炒菜,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OH可与油脂反应,因此可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的过程中,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氯化钠消除公路积雪,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燃烧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D、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碱的性质和用途、燃烧放热、缓慢氧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CO22MgO+C。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原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错误;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二氧化碳和氧化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二者均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
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分子构成模拟图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结构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0.【答案】B
【解析】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不正确;
B.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所以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故B正确;
C.浓盐酸会挥发,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增加,故C不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可生成盐和水但这个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B、根据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C、根据浓盐酸会挥发进行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11.【答案】C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洗涤氢氧化镁,可洗去可溶性杂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气凝胶冰”是水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2:1,故B正确;
C、“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气凝胶冰”是水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以及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物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各方面的知识。
13.【答案】22 2 1:3 O 6
【解析】解:(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3,则氚原子和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结合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16=22。
(2)由图示可知反应为甲烷和水是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①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水、一氧化碳2种。
②该反应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
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该反应中,反应前碳氢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1、-2,反应后碳氢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0、-2,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的是O。
(3)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的甲烷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6:(3×2)=16:6,则16g甲烷与足量的H2O反应,理论上最多能获得6gH2。
故答案为:(1)22。
(2)①2;②1:3;③O。
(3)6。
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除去CO2中的HCl 向上排空气法 Na2CO3+H2O+CO2=2NaHCO3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解析】解:(1)A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液漏斗添加液体比长颈漏斗添加液体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B装置内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主要用于处理尾气HCl,以达到收集较为纯净的CO2的目的;故答案为:除去CO2中的HCl;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C装置中,导管伸到了集气瓶的底部,且集气瓶正放;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
(5)①由于B点溶液中溶质为Na2CO3,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且含有一定量的CO2和H2O,因此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O+CO2=2NaHCO3;故答案为Na2CO3+H2O+CO2=2NaHCO3;
②由题意可知,C点溶液中溶质为NaHCO3,说明Na2CO3已经完全消耗完毕,则继续通入CO2时,CO2将不与Na2CO3反应,而是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降低;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3)除去CO2中的HCl;(4)向上排空气法;;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增强,pH降低。
(1)根据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
(2)根据仪器的作用和优缺点来分析;
(3)根据氯化氢气体与碳酸氢钠反应,而二氧化碳不与碳酸氢钠反应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过程并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体的制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学的知识结合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15.【答案】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SiO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防止NH4HCO3分解 ③
【解析】解:(1)浸取前辉铜矿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滤渣Ⅰ的成分为MnO2、单质S和SiO2;
(3)浸取时,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4)碳酸氢铵热稳定性差,沉锰时温度不宜过高,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还能防止NH4HCO3分解;
(5)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如果无明显的现象,说明已经洗涤干净,故选:③。
故答案为:(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SiO2;
(3)Fe2O3+3H2SO4=Fe2(SO4)3+3H2O;
(4)防止NH4HCO3分解;
(5)③。
(1)根据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氢铵的热稳定性差进行分析;
(5)根据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 2NaOH+H2SO4=Na2SO4+2H2O 不能 方案二 锌粒(或碳酸钠等) 放热 ①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会使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碱性消失,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下均为无色,不能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可能稀硫酸过量;
(3)方案一滴加氯化钡,硫酸和硫酸钠都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得出稀硫酸过量的结论;稀硫酸过量会使溶液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方案二的现象得出结论使科学的;
(4)证明硫酸过量,需要选择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物质,可已选择活泼金属,碳酸盐等,以锌粒为例,取样,向溶液中加入锌粒,若有气体放出,证明稀硫酸过量,反之稀硫酸不过量;
(5)图中温度上升,说明反应是放热的;图3中起始溶液pH小于7,说明开始是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碱性溶液;A点时溶液呈碱性,说明溶液中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故答案为:(1)2NaOH+H2SO4=Na2SO4+2H2O;
(2)不能;
(3)方案二;
(4)锌粒(或碳酸钠等);
(5)放热;①。
(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会使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碱性消失,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下均为无色,进行分析;
(3)根据硫酸和硫酸钠都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得出稀硫酸过量的结论;稀硫酸过量会使溶液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进行分析;
(4)根据证明硫酸过量,需要选择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物质,可已选择活泼金属,碳酸盐等进行分析;
(5)根据图中温度上升,说明反应是放热的;图3中起始溶液pH小于7,说明开始是酸性溶液,向酸性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碱性溶液;A点时溶液呈碱性,说明溶液中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7.【答案】400g 2%
【解析】解:(1)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由题意得:3.2%×100g=0.64%×(100g+x),解得:x=400g,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400g。
(2)反应后硫酸铜的质量为:100g×3.2%=3.2g,
设参加反应氧化亚铜、硫酸的质量分别为a、b,生成铜的质量为c。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98 64 160
a b c 3.2g
144160=a3.2g
a=2.88g
98160=b3.2g
b=1.96g
64160=c3.2g
c=1.28g
则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96g,原硫酸中溶液的质量为:,
所以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1)400g;
(2)2%。
(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天长市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天长市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卷-化学试题卷pdf、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卷-化学答案pdf、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卷-化学答题卷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曹店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曹店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5页。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