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B卷·A卷(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840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B卷·A卷(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840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B卷·A卷(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840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B卷·A卷(1)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B卷·A卷(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曲鉴赏,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部编版 6年级下
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卷一、书写1.毕业在即,难忘小学生活。儿童节那天,我班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园园在舞蹈比赛中,琪琪在钢琴比赛中,玲玲在歌咏比赛中。(在田字格中填入夺得第一意思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燕山(yàn) 哪吒(né) 丑恶(è) 刹那(chà)B.书簿(bù) 栅栏(zhà) 搅和(huo) 徘徊(huái)C.折花(zhé) 晃动(huǎng) 倾覆(qīng) 俄裔(yì)D.惆怅(chàng) 炽热(chì) 菜畦(wā) 懵懂(měng)3.下列加点字与“赴汤蹈火”中的“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固若金汤 B.汤药 C.扬汤止沸 D.酸梅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这次外出调查活动,对同学们的启发很大。B.我们的班长虽然只有十二岁,但他对我们非常好,和蔼可亲。C.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一千多年前的文物。D.我们应该防止“校园暴力”不再发生。5.下列句子中,表达情感的方法有相似之处的是( )(1)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2)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在我们心中,而且萦绕着不去。(3)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4)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A.(1)(4) B.(1)(2) C.(2)(4) D.(2)(3)三、填空题6.看拼音,写词语。páo xiào gē da kāng kǎi tái xiǎn( ) ( ) ( ) ( )pǔ xiě qín jiàn zhòu rán fèng xì( ) ( ) ( ) (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下暴雨的景象。(2)爱国就是诸葛亮说的“________(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就是陆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3)文章的_________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4)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本学期,我们认识了书圣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还认识了被称为“柳骨”的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1)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2)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3)京剧发展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4)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5)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9.口语交际。为使同学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你向班主任建议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一次“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但遭到了班主任的反对。这时你会怎样说服他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桥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10.“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文中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用“ ”画出来。11.“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北京的庙会始于辽代,兴起于明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庙会上不但有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爆肚、豆汁、灌肠、驴打滚等,还有民间技艺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耍中幡、拉洋片等:这些都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各寺院庙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隆福寺与护国寺庙会以“百货俱陈而闻名”,白云观道教庙会上的宗教娱乐活动大多由神话故事衍生而出,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的庙会则以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的“跳布扎”(俗称打鬼,是藏传佛教驱魔除祟的法事活动)为主要活动。材料二:庙会一般在春节举行。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有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和大观园庙会。现在的庙会有许多不同于旧庙会的地方。在春节,人们会以庙会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游、同事相随,增进感情。材料三:节日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随着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国人的精神追求日益增长,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节日的重要角色。而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犹如一条来自远古,经过现在,流向未来的河。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1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说说北京庙会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白云观道教庙会上的“跳布扎”,是藏传佛教驱魔除祟的法事活动。( )(2)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 )(3)庙会一般在春节举行,其中的白云观庙会,是最具文化特色的庙会。( )(4)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 )16.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中国的节日与文化的传承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小曰:“孰为汝多知乎?”17.孔子不能决也。“决”意思是_________。从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18.“孰∕为汝∕多知乎?”本句的节奏线画对了吗?__________19.两小儿辩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20.其中一儿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另外一儿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①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②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③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④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⑤孔子不能决也。⑥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22.把小古文补充完整。23.《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孔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24.两小儿辩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截然不同,请用下面的句式来说明他们观点的依据和结论。一个小孩儿说:“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小孩儿说:“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26.“孔子不能决也”中“决”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体现了孔子_________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27.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句中“汝”指的是_____(谁),“知”的意思是.同“智”,智慧,全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___。28.下列关于短文所表达的道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非常熟悉的事物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的知识。B.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有独特的发现。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要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七、诗词曲鉴赏古诗阅读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涧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9.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潜(qián qiǎn)入 野径(jìng jìn)花重(chóng zhòng) 锦(jǐng jǐn)官城30.题目中“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31.第一句中“知”运用了_________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第二句中“潜”字生动地描写春雨_____________特点。3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_________觉上来写春雨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从_________觉上来写春雨的。33.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春雨及时降临,“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写活了。B.第三、四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细雨柔无声的特点。C.第五、六两句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写出了乌云密布、雨意正浓的景物特点。D.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34.读了“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直接描写下雨的季节并赞美这场及时雨的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6.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7.含有“潜移默化间对事物产生影响”意思的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8.“锦官城”是指现在的城市( )A.锦城。 B.官城。 C.成都。 D.德阳。39.下面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句句是“雨”,处处是“喜”。B.诗人抓住这场雨的特征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C.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D.诗中颈联五六句只写了夜的黑,与“雨”“喜”毫无关联,实乃败笔。 八、书面表达40.习作平台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云烟,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1.2.B 3.C 4.C 5.B 6. 咆哮 疙瘩 慷慨 苔藓 谱写 琴键 骤然 缝隙7.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题目 关键句 王羲之 柳公权 《玄秘塔碑》8. 伯父笑着说,他小的时候,鼻子跟我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长江黄河,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京剧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操场上的一切好像盖上了白色的被子,显得格外白净。9.老师,“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扩大知识面,还能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希望您能够同意。10.形容两件事物毫无相同之处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1.正月初一全城休息的情景 12.第二自然段写了男人、女人、小贩、孩子。男人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女人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逛庙会。 13.说明了每个人都有事儿做,都是轻松自在的。14.①历史悠久;②代表了老北京民俗文化;③各具特色。 15. × √ × √ 16.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承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在传统节庆里,春节逛庙会、元宵观灯、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就是要竭力渲染和尽力营造合家团圆、普天同庆的精神文化氛围,这是历代先人们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产物。17. 决断,判定,判断 做人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18.不对,正确划分:孰为汝∕多知乎? 19.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20. 刚升起来时离人近 远小近大,太阳早晨时大得像车盖,中午时则小如盘子 21. 中午太阳离我们近 近热远凉,太阳早晨时十分凉爽,而中午时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3. 列子•汤问 教育家 思想家 24.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 25. 远者小而近者大 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到了正午离人远 远者凉而近者热 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到了正午离人近 26. 判断 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 孔子 两个小孩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反问 率真可爱 28.D 29.qián jìng zhòng jǐn 30. 喜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31. 拟人 轻、细、密 32. 听 视 33.B 34.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35.A 36.C 37.B 38.C 39.D 40.范文:那件事我铭记于心生活中有无数件琐碎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串起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小事已经渐渐消失在记忆的星空中。然而,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可是现在想起来,依旧是历历在目。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和妈妈出去骑车兜风。正当我春风得意哼着小曲一路畅通的时候,“咔嚓”一声——自行车“罢工”了。我下车一看,原来是车链子掉了。“哎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啊!”我和妈妈试图把链条安上去,可它就是不听使唤,无论我们怎样努力,还是没有将它“降服”。后来,我彻底地对这辆“破”自行车失去了耐心,又急又气,真恨不得把它揍扁,然后再踹上几脚以发泄我心中的烦躁。“怎么了?小姑娘,车坏了?”我抬头一看,只见路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正在和我们搭讪。我心想:看老爷爷穿的衣服真破,他会不会跟我要钱?“修车啊?我以前干过,肯定能修好!”我和妈妈将信将疑地把自行车交给了老爷爷。他把自行车推到路旁,先修整好掉下来的链条,再一节一节挂上去。但链条像个顽皮的孩子,挂了这头,又掉了那头。十分钟过去了车依旧没有修好。此时,老爷爷一边擦着汗,一边嘟囔:“咦?奇怪了,今天是咋了?链条咋不听使唤了?这种新式自行车就是不好整。”说着,老爷爷一用力,却不小心把手夹在齿轮和链条中间了。这时,殷红的鲜血不断地从他的手指上渗出来。我吓得不知所措地大叫:“老爷爷,您的手!”他不慌不忙地从上衣的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把手指上的鲜血擦了擦,用大拇指摁着伤口,说:“不怕,孩子,咱农村人,这种事多了,不算啥!”我忐忑不安地看着老爷爷说:“算了,别修了,我把自行车推到修车摊上去修吧!”“没事!”老爷爷头也不抬,仍旧与自行车努力“奋战”。终于,自行车修好了!老爷爷长吁了一口气,想站起来,却一个踉跄坐在了地上。我赶忙过去扶他,他摆摆手,说:“没事!”不知怎么的,我的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是因为修好了自行车而开心?是因为老爷爷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动容?还是因为刚才丑陋的想法让我羞愧?我心里顿时五味混杂……至今,我还是忘不了那佝偻的身影和那双粗糙的渗着鲜血的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6年级下期末测试AB卷·B卷(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句型转换,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期末测试AB卷·B卷(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选择题,语言表达,连线题,填空题,判断题,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期末测试AB卷·A卷(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选择题,判断题,信息匹配,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