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训练试卷
展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训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建议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5分)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喜欢xuàn( )耀自己新衣的皇帝、害怕被人认为不称( )职的qīn( )差大臣被骗子骗得出了洋相,真是愚蠢又滑稽( )。
A.眩 chēng 钦 jī B.炫 chēng 饮 jì
C.炫 chèn 钦 jī D.眩 chèn 饮 j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开小差,老师批评了他好几回,他已经努力改正,但时不时还会开小差,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大力整顿不可。
C.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战“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家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变化。
B.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蔓延,各地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学习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晨会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期末考大捷!”
C.“广播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D.同学提醒我:“记得完成课后练习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而《吕氏春秋》是由战国时期楚国丞相吕不韦编写而成。
C.《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同时,也有人的心理、情感和生活体验。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
二、古诗文阅读[第(一)题4分,第(二)题11分,共15分]
(一)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杞人忧天(节选)
《列子》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B.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C.终日在天中行止 止有剩骨(《狼》)
D.其人舍然大喜 公欣然曰(《咏雪》)
8.下列加点词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B.其人舍然大喜
C.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狼》) D.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书写2分,共6分)
11.按要求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及综合性学习(共8分)
1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练习。(2分)
那女子回过头来笑盈盈:“哟,长老,大师傅,前边就是天佛寺,到那里吃什么斋饭都现成。我们走吧。”
“好,走。”
“且慢哪!”
“唰”一道金光从天降,半空中跳下来了齐天大圣孙悟空。
铁棒一横拦去路:“站住!”
文中的“铁棒”即____________________(兵器),孙悟空曾抡起它,打入冥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打上灵霄殿,大闹天宫。
13.某校正在开展“我爱文学”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开卷有益】班级“文学角”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2)【好书推荐】在活动中,老师要求每人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你会推荐哪本书呢?请简要介绍并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第(一)题9分,第(二)题17分,共26分]
(一)皇帝的新装(节选)
[丹麦]安徒生
①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②“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③“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④“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⑤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⑥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⑦“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4.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第①段中写道:“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描写了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东摸西摸时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请你以他们其中一位的口吻把想象的话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童话最后以一个小孩说真话揭穿骗局来结尾,这给人们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完全是真的
[丹麦]安徒生
“那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母鸡说。她讲这话的地方不是城里发生这个故事的那个区域。“那是鸡屋里的一件可怕的事情!我今夜不敢一个人睡觉了!真是幸运,今晚我们大伙儿都栖在一根栖木上!”于是她讲了一个故事,弄得别的母鸡羽毛根根竖起,而公鸡的冠也垂下来了。A.这完全是真的!
不过我们还是从头开始吧。事情是发生在城里另一区的鸡屋里面。太阳落下了,所有的母鸡都飞上了栖木。有一只母鸡,羽毛很白,腿很短,她总是按规定的数目下蛋。在各方面说起来,她是一只很有身份的母鸡。当她飞到栖木上的时候,她用嘴啄了自己几下,弄得有一根小羽毛落下来了。
“事情就是这样!”她说,“我把自己啄得越厉害,我就越漂亮!”她说这话时的神情是很快乐的,因为她是母鸡中一个爱逗趣的人物,虽然我刚才说过她是一只很有身份的鸡。不久她就睡着了。
周围是一片漆黑。母鸡跟母鸡站在一边,不过离她最近的那只母鸡却睡不着。她在静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安静地活下去,就非得如此做不可。不过她禁不住要把她所听到的事情告诉她的邻居:
“你听到刚才的话吗?我不愿意把名字指出来。不过有一只母鸡,她为了要好看,啄掉了自己的羽毛。假如我是公鸡的话,我才真要瞧不起她呢。”
在这些母鸡的上面住着一只猫头鹰和她的丈夫以及孩子。她这一家人的耳朵都很尖:邻居刚才所讲的话,他们都听见了。他们翻翻眼睛,于是猫头鹰妈妈就拍拍翅膀说:
“不要听那类的话!不过我想你们都听到了刚才的话吧?我是亲耳听到了的。你得听了很多遍才能记住。有一只母鸡完全忘记了母鸡所应当有的规矩,她甚至把她的羽毛都啄掉了,好让公鸡把她看个仔细。”
“Prenez garde aux enfants【注】,”猫头鹰爸爸说,这不是孩子们可以听的话。”
“我还是要把这话告诉对面的猫头鹰!她是一个很正派的猫头鹰,值得来往!”于是猫头鹰妈妈就飞走了。
“呼!呼!呜-呼!”他们的对话就被下边鸽子笼里面的鸽子听见了。“你们听到过那样的话没有?有一只母鸡,她把她的羽毛都啄掉了,想讨好公鸡!她一定会冻死的-如果她现在还没有死的话。呜——呼!”
“咕——咕!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鸽子咕咕地叫着。
“在邻居的那个养鸡场里!我几乎可以说是亲眼看见的。把它讲出来真不像话,不过,B.那完全是真的!”
“真的!真的!每个字都是真的!”所有的鸽子说,同时向下边的养鸡场咕咕地叫,“有一只母鸡,也有人说是两只,她们把所有的羽毛都啄掉,为的是要与众不同,借此引起公鸡的注意。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因为这样她们就容易伤风,结果一定会发高热死掉。她们两位现在都死了。”
“醒来呀!醒来呀!”公鸡大叫着,同时向围墙上飞去。他的眼睛仍然带着睡意,不过他仍然在大叫。“三只母鸡因为与一只公鸡在爱情上发生不幸,全都死去了。她们把她们的羽毛啄得精光。这是一件很丑的事情。我不愿意把它关在心里,让大家都知道它吧!”
“让大家都知道它吧!”蝙蝠说。于是母鸡叫,公鸡啼。“让大家都知道它吧!让大家都知道它吧!”于是这个故事就从这个鸡屋传到那个鸡屋,最后它回到原来传出的那个地方。这故事变成:“五只母鸡把她们的羽毛都啄得精光,为的是要显示出她们之中谁因为和那只公鸡失了恋而变得最消瘦。后来她们相互啄得流血,弄得五只鸡全都死了。这使得她们的家庭蒙受羞辱,她们的主人蒙受极大的损失。”
那只落掉了一根羽毛的母鸡当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因为她是一只很有身份的母鸡,所以她就说:
“我瞧不起那些母鸡,不过像这类的贼东西有的是!我们不应该把这类事掩藏起来。我尽我的力量使这故事在报纸上发表,让全国都知道。那些母鸡活该倒霉!她们的家庭也活该倒霉!”
这故事终于在报纸上被刊登出来了。C.这完全是真的:一根小小的羽毛可以变成五只母鸡。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略有删改)
【注】这是法文,意思是“提防孩子们听到”。在欧洲人的眼中,猫头鹰是一种很聪明的鸟儿。它是鸟类中所谓“上流社会人士”,故这里讲法文。
18.这篇童话中的故事从“很有身份的”母鸡讲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开始,经过母鸡、猫头鹰、__________、公鸡、蝙蝠等的传话,最终变成了这样的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完全是真的”在文中出现了三处,请根据上下文,写出它们的具体含义。(6分)
A.这完全是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那完全是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这完全是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加点的句子写道:“我几乎可以说是亲眼看见的。”鸽子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是否有破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50分)
22.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六单元达标训练
一、(每题3分,共15分)
1.C(xuàn-炫;称-chèn;qīn-钦;稽-jī)
2.A(“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句中“他已经努力改正,但时不时还会开小差”,表明还未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因此不符合语境)
3.D(A.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否定不当,删去“不”;C.语序不当,“开展”和“策划”应调换顺序)
4.A(B.“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是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用在这里表达不得体;C.“你没带耳朵啊”,语言生硬、不礼貌;D.“你不必多此一举”,语气生硬,不礼貌)
5.B(《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二、[第(一)题4分,第(二)题11分,共15分]
(一)6.(4分)全诗表达了诗人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天气,看到飞鹤直冲云霄,心情豁然开朗,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二)7.(3分)D(A.于是,就/趁,乘;B.你/如,及;C.与“行”一起是行动、活动的意思/只;D.都表示“·····的样子”)
8.(3分)C(A.“说”同“悦”,愉快;B,“舍”同“释”,解除、消除;C.属于词类的活用,不属于通假字;D,“不”同“否”)
9.(2分)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
10.(3分)因为他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这则寓言嘲讽了对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过分担心的人。
三、(每空1分,书写2分,共6分)
11.(4分)(1)终古高云簇此城(2)巴山夜雨涨秋池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人梦来
四、(共8分)
12.(2分)如意金箍棒 勾掉生死簿上猴子的名字
13.(6分)(1)(2分)C(A.适合放在宾馆、旅社等地;B.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不适合放在文学角;C.表明地方虽小,但可以阅读,可以放在班级文学角;D.点明书多、齐全、丰富,适合放在书店或图书馆)(2)(4分)示例:我推荐《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有十篇散文。这些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体会到少年鲁迅心底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五、[第(一)题9分,第(二)题17分,共26分]
(一)14.(2分)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小孩揭穿了真相。
15.(2分)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子、扭腰肢,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的虚伪、愚蠢而又荒唐。
16.(3分)示例: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难道我就这么愚蠢?先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我真的不称职,或许根本没有那件新衣?不可能,我一定不能让他们看出来我什么也没看到。
17.(2分)示例:保有天真单纯,无私无畏是非常可贵的,面对谎言我们应该敢于说真话。
(二)18,(4分)我把自己啄得越厉害,我就越漂亮(1分)鸽子(1分)五只母鸡把她们的羽毛都啄得精光,为的是要显示出她们之中谁因为和那只公鸡失了恋而变得最消瘦。后来她们相互啄得流血,全都死了(2分)
19.(6分)A.指鸡窝里的鸡讨论并相信“五只母鸡为了比较谁因失恋而变得最消瘦,而把她们的羽毛啄得精光”这件事是真的。B.指鸽子认为听到的谣言“一只母鸡为讨好公鸡啄掉自己所有的羽毛”是真的。C.指“把一根羽毛变成五只母鸡”这种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20.(3分)鸽子这样说的目的是使人相信它说的话,这样它的话就会越传越远。鸽子的话有破绽,说明它并没有亲眼看到。作者这样写,讽刺了不加分辨就把错误(虚假)信息传播出去的行为。
21.(4分)这句话运用了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作者先写公鸡大叫“醒来呀”,又写公鸡强忍睡意一边叫喊一边飞上围墙,生动地刻画出公鸡散播谣言时的激动和丑态,表达了作者对捏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者的讽刺。
六、(共50分)
22.(50分)【写作指导】题目关键字词有两个:“十年后”和“我”。“十年后”表明要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十年之后,而且要体现十年之后的一些变化。“我”表明要用第一人称叙述。另外,写作时要注意,大胆想象不是胡编乱造,也要符合一定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