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押题密卷
- 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1 试卷 1 次下载
- 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2 试卷 1 次下载
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3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3,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景默写,基础知识综合,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
语文
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3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俯瞰(kàn)神州,有一个地方,它坐拥雪山雨林、花海草甸、溶洞奇观,大自然_________的力量令人惊叹。_________过去还是现在,它的风情总能让未曾涉足的人_________,让游历过的人_________。这,就是大美云南!
云南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澄江古生物化石,隐藏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禄丰恐龙化石标本,让人瞥(piē)见远古动物的活动轨迹;元谋猿人遗址,填补了中国南方早期人类演化历史的空白。
云南文化底蕴深厚。一套西汉滇王编钟,彰显了古滇王国的恢宏气度;一轴《张胜温画卷》,绘就了边疆与内地文化融合的璀璨历程;一部《滇南本草》,成为了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名幅其实的至宝。
云南人杰地灵。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航海史的奇迹;聂耳谱写战歌,奏响了抗日救亡最强音;一代药王曲焕章,锲(qì)而不舍研制良方,倾尽所有支援抗战。云南人根植于心的家国情怀,亘(gèn)古不变。
云南各民族因地制宜,和谐发展。布朗族栽种出万亩茶园,哈尼族开垦出通往云端的阶梯,纳西族孕育了古老的东巴文字……各民族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创办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彩云之南,三迤大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实干兴滇新篇章。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瞰(kàn) B.瞥(piē) C.锲(qì) D.亘(gè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彰显 B.名幅其实 C.因地制宜 D.开垦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夺天工 尽管 心驰神往 耿耿于怀
B.巧夺天工 无论 刻骨铭心 耿耿于怀
C.鬼斧神工 尽管 刻骨铭心 念念不忘
D.鬼斧神工 无论 心驰神往 念念不忘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各民族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B.各民族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创办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C.各民族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D.各民族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办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势高耸,山河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的云南更成为了联通世界的重要门户。
①如“茶马古道”通川藏,“滇黔道”通江汉,“滇桂道”通两广
②中老铁路、泛亚铁路又将云南与周边国家连接起来
③凭借这一地形条件,云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
④抗战时期,抗战物资的输入和中转也都立足于云南,这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战略腹地
A.①④②③ B.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6.以下四幅云南名家书法作品,具备“行云流水,舒展有型,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这一字体特点的是( )
A. B. C. D.
二、情景默写
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自律是最大的自由,只有克服懒惰,去除浮躁,身心才能得以修炼。正如《诫子书》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其刚正不屈的风骨,表达为国除弊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12月6日,春江花月夜百场公益演出暨第二届汉文化节在东吴文化公园举办。来自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甲】,现场有茶艺表演、沉(jìn)式华服巡游、古风集市、纯手工熬胶分会场、中医中药分会场等。
东吴文化公园一年四季都很美,是富阳人最喜欢(guàng)的公园之一。在公园内部,有一个叫新乐府的地方,【乙】着传统文化的(mèi)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新乐府开设了一家“汉风馆”,市民和游客可以在馆内租借自己喜欢的汉服,穿着汉服漫步公园,成为了一道【丙】的风景。
8.看拼音,写汉字。
(1)jìn____ (2)guàng____ (3)mèi____力
9.结合语境,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济济一堂 散发 亮丽 B.齐聚一堂 散播 亮丽
C.济济一堂 散播 靓丽 D.齐聚一堂 散发 靓丽
10.文中画线句中的顿号可以改成逗号吗?请说明理由。
四、语言表达
11.中国人讲“吃”,不仅是一日三餐,往往还蕴含着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如:有此人情商高,善于社交,就到处“吃得开”,有此人爱管闲事,人们就说他“吃饱了撑的”。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吃”的义项,任选两个义项各写出一个相关的词语(除①以外)。
五、综合性学习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开展了“书香伴我成长”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主题活动。
(1)下面是几幅有关读书的书法作品,请任选一副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A.草书
B.楷书
C.篆书
(2)下面是关于读书、成才的几个词语(短语),请你把它们组合成一副对联。
浩然气 铸就 诗书 栋梁材 万卷 寒窗 十年 涵养
(3)下面是小粤阅读后列出的读后感纲要,请你仿照示例,补全下列读后感纲要。
作品
阅读“感”点
“感”点来源(直接引述或概述原作)
联系阅读积累、生活经历、社会现实
《西游记》
生活中充满磨难,没有哪一种成功是一帆风顺。
①
海伦凯勒丧失了听觉和视觉,克服重重困难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
《昆虫记》
奋斗的生命最美丽。
蝉四年黑暗的苦工,五个多星期阳光下的享乐。
②
《傅雷家书》
③
我禁不住在会场上流了泪。好像我自己就是流落在港澳的人的心情。
武昌起义、绍兴光复,让范爱农展现从未有过的笑容。
(4)下面三张图都出自《儒林外史》,任选一张图,联系作品内容,说说画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图1
图2
图3
13.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天一中学开展了“读经典名著,品徽州文化”假期特色作业活动,现有以下任务请帮助完成。
(1)七年级夏荷同学在参观“楹联创作”假期特色作业展时,不小心将一些对联抄乱了,请你从中选出两副对联来。(要求写出句子)
①两千年古城最是文质彬彬 ②黄山松笑迎八方客观画图
③古徽州青砖黛瓦书香阵阵 ④两千年邹鲁尽归此处楼台
⑤马头墙乐接九州宾览仙境 ⑥七百里新安试问何人图画
⑦大黄山厚积薄发意气扬扬 ⑧十余户小村亦必书声朗朗
对联一: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二: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年级冬雷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有以下假期特色作业,请你与他一起合作完成。
①为社区书屋布置“名著名言”墙。冬雷同学提供了四句名言,请选出对应的名著名称。
名言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名言二: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
名言三: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一遇到拦路的荆棘,就把生命当成笨重碍事一文不值的东西扔掉。( )
名言四: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
A《骆驼祥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艾青诗选》 D.《昆虫记》
②写一份名著阅读心得体会。以下是冬雷同学写的片段,请完善相关内容。
阅读名著,我们要讲究方法。比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对书中有关宗教历史文化知识的内容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暂时跳过;而要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就要精读一些重点情节,比如仔细阅读大闹天宫这一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孙悟空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特征。
阅读名著,我们还可以进行专题探究。比如《水浒传》有许多情节都与“酒”有关,对此进行探究,就可以发现,“酒”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先写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答出一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①杂志周刊邀请了《饮食西游记:晚清民国海外中餐馆的历史与文化》作者、文史学者周松芳和网友一起聊聊中餐的“西游”故事,探索中餐在海外的前世今生。
②饮食西游记:中华美食为何能香飘四海?
③如今的中餐早已名扬四海,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各大菜系、各国街头,无一不琳琅密布。远渡重洋的游子们也不用怀念那一口家乡的美味,起初好奇尝鲜的外国人也渐渐把筷子用得炉火纯青。中餐最早是在哪朝哪代流传出去的?外国人的口味偏好是否和国人一样,他们最钟爱的又是哪个菜系呢?
中餐西渡的历史
④@纸袋玫瑰:中餐在国外的普及度和接受度,可以媲美快餐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吗?最早流行到海外的中餐是哪个菜系呢?
⑤周松芳:以美国纽约为例,中餐在李鸿章访美时期一度非常流行。如果除去日本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地区,最早流行到海外的当属粤菜,因为早期在美的中国移民几乎都是广东人。粤菜最流行的时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又是其流行之最。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整个海外都是粤菜的天下。广东的茶点可谓独步天下,一方面因为好吃,另一方面在于其传统的全天候供应模式,这是其他菜系根本无法做到的。但如今由于其他各大菜系,尤其是川菜渐渐盛行,粤菜也就式微起来。此外,粤商这些年在各地的占比也不如改革开放初期,如此一来粤菜便衰落了。
⑥@披星戴月地吃哈密瓜:中华美食是晚清才传出去的吗?我总以为通过丝绸之路更早的时候就出了国门。
⑦周松芳:以前我们追求的是万邦来朝,而不是走向四方。汉代初步开辟了丝绸之路,唐代长安胡姬当垆成为诗歌的意象和题材,但少有汉人唐人远赴异国他乡经商,只有一些取经的和尚。虽然在近代淘金热之前也有少数远赴美国的广东人,但大部分移民还是在淘金热之后才产生的。不过东南亚地区是个例外,东南亚很早就有大量中国人移民前往,原因在于闽粤海外人多地少,人口容纳不下。东南亚的人种比较相近,口味也相对容易调适。
中西有哪些口味差异
⑧@000range:现在国外很多味道极不正宗、招牌都是英文的中餐厅,到底是哪些人创立的呢?这种餐厅是符合外国人口味的吗?
⑨周松芳:以我在饮食界的一些经验而言,那些味道极不正宗、招牌都是英文的中餐厅,有的是非厨师的中国人开的,有的是外国人开的,厨师们的手艺相对普通。这类餐厅一般在对中菜不了解、对饮食也不讲究的地区数量较多,仅为谋身之计。这种情形在晚清民初的纽约就出现了,餐厅的主要顾客对象是老外。所以赵元任在美国时就曾对夫人杨步伟说,中国菜好吃,但不要去繁华大街的杂碎店吃,要去唐人街吃。在吃的方面,美国人和英国人都好糊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就没那么容易糊弄了。
⑩@杜拉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周松芳:从历史经验看,起初中餐都是面对低端人群,走低端路线。美国的中餐馆一开始都是面向矿工的低档餐馆,后来随着华人增多才有了高低层次,随之出现了高档粤菜馆。1886年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访美之时,随员张德彝便在旧金山唐人街吃到了与广州几无二致的高档粤菜。
⑫同样地,中餐馆在英国的雏形是“水手馆”,后来才在伦敦出现了“探花楼”这样的高档中餐馆。至于中餐到底是走中高端路线还是亲民路线,这取决于餐厅所在地区及其目标顾客,大体上还是二者兼顾。在中餐业不发达的地方,则基本是中低端为主。另外,那些能让外国人记住的经典菜,往往是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菜名,如“李鸿章杂碎”、“左宗棠鸡”和“麻婆豆腐”之类,这些菜反倒都不是中国人自己喜爱的。
⑬@小兔兔:像小龙虾、螃蟹在海外接受程度高吗?请客吃饭、抢着买单这种饭桌文化也会传至海外?
⑭周松芳:外国人一般不会吃得这么麻烦,这类食物除了在唐人街偶有供应,其他街区的中餐馆是不会有的。至于中国特有饭桌文化是否能传至海外,得看中国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如果影响力非常强大,自然会传过去。
⑮@小笼包:中国餐馆走出去是饭菜本身的特点,还是受全球化的影响?
⑯周松芳:中国餐馆走出去有全球化的影子。最初是因为加州淘金热吸引了大批广东人冒险前往,这批人由于自己的吃饭问题而产生了分工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中餐馆也吸引了其他外籍工人的光顾,加之中国移民数量的增多且来源广泛,中餐便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说,中餐最初的外传原因不在饭菜的味道,但饭菜的味道有助于其发展。
14.“式微”一词源于《诗经》,如“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5.文中网友“杜拉拉”提出了两个问题,请根据回答将问题补充完整。
16.“中华美食为何能香飘四海?”请结合文中交流的内容,回答标题中提出的问题。
17.旅美留学生小语想为他的美国朋友推荐中国美食,请你帮助他拟写一份在美“中餐攻略”。以下是参考的角度,你可以选择两个角度结合上文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18.文中所提的“胡姬当垆”这一古典意象在唐诗中普遍存在。请阅读下面两首《少年行》,结合意象理解少年的形象。
少年行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明·王叔承
千金宝剑万金装,笑掷胡姬绿酒床。
醉跃紫骝呼侠客,东风吹入斗鸡场。
旅途
刘洪文
①晚上9点。
②风轻。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浮云飘过,掩映了月上的桂树。
③“到大连了。”老李高兴地推了推睡在身边的老伴,一脸兴奋。“我当兵的时候就在大连待过,驻扎在离火车站最近的北大营,出营门就是市区。那时市区可没有现在这么大,马路也没现在宽,连个像样的商场也找不到,我和战友们是唱着‘建设家园靠大家’的歌声驻进来的。那时候的老歌听着都顺耳,大家的干劲可足了,军地联合,共同建设,不管有啥任务,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放下枪杆子,拿起银杆子’是我们当时最时兴的口号,挖光缆、炸矿山、建学校、修河道,任务多得数不完,人人勇向前,从来没人抱怨苦啊累啊的。现在你再看,国际大都市了,车水马龙。啥事不怕慢,就怕干;只要肯坚持……”
④老李啰哩啰唆地说个没完,一旁的老伴有点儿不耐烦了,看一眼窗外说:“都讲了八百回了,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不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吗?你们曾经在这里成长,每一块土地上都洒过你们辛勤的汗水,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有你的一份功劳嘛!要说这个,那还得感谢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老前辈呢,你们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伴打了个哈欠,翻个身,把脸转向另一边。
⑤夜里12点。
⑥微凉。远处的灯火跳动着,斑驳了树影的婆娑,遐想便如脱缰野马般狂野。
⑦“这会儿肯定到铁岭了,一过铁岭就要进吉林省境内,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了。想当初,咱还是在这个城市认识的呢!缘分这东西就是奇妙,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冥冥之中,茫茫人海,我就能认识到你,你就能看得上我。想当年,我探亲从那里经过,你也是从那个火车站上的车,偏巧咱俩坐个对座,一聊还是老乡,家住得也不算远。后来你就偷偷给我写信,还给我寄炒花生、炒瓜子……哎,到现在我还没搞清楚,当时那地址是我给你的吗?我还真有点忘记咋回事了。”老李文兴奋地捅捅老伴。
⑧老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半夜三更,你不睡还不让别人睡。说的那都是哪年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还好意思说?当年你那个傻劲就甭提了,我都后悔咋看上你了,啥事还得我主动,你就说吧,过个年节的,你连封信都没有,这还能说是处对象?我要不给你邮点东西咋整?地址当然是我跟你要的了,你个傻子还唬我说是军事秘密,我又不是敌特分子!那最后你咋还把地址给我了呢?立场不坚定……”老伴越说越来气,最后干脆不理老李了。
⑨老李有点儿索然无味,也不再言语。
⑩凌晨3点。
⑪露寒。月已西斜,启明星从东方升起,天呈鱼肚白。
⑫“该到长春了,这可是咱吉林省的省会呀,车多、人多、楼房多。看哪儿都感觉挤得慌,这几年长春发展得那是相当快了,高楼大厦一座接着一座地往起盖啊,搞得我每次到火车站都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一转身工夫就找不回来。要不说我就不愿意出门,还是咱这农村好,一条大路通全村,东头进村西边出,一上午能转好几个来回。战友们都说我是路痴,到哪儿都蒙圈。反正我也懒得进城去,小村子住习惯了,生活节奏慢,消费水平也低,关键空气环境都好,我哪儿也不想去了。”
⑬老李自言自语:“下了火车还得转乘汽车,再走个三四个小时,也就该差不多了……”
⑭刚过4点。
⑮枝冷。好风暑尽,北斗七星隐去了影子。
⑯老李急忙推醒老伴:“快起来吧,都4点多了,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就该到家了,咱得赶紧准备准备。”
⑰老李一夜没合眼,刚上大学的女儿第一次回家乘坐的列车几点到哪儿,他都算得清清楚楚……
(选自《小说月刊》)
19.阅读全文,以下哪幅折线图最能表现文中老李的心理变化?
20.小说围绕旅途站点变化,采用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请结合小说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_
21.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且富有变化,请推断作者如此安排的意图。
22.《现代汉语词典》中“旅途”既可以指旅行途中,又可以比喻人生的历程。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旅途”的理解。
七、课外阅读
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
[唐]颜真卿
公讳沔①,字若冲,博陵安平人。初太夫人患目,公倾安求医。或曰:“疗之必愈,恐寿不得延。”太夫人及公悲恨而罢,自是竭力奉养,不脱冠带者仅三十年。每至良辰美景,胜引佳游,必扶侍左右,笑言陈说。亲朋往来,莫知太夫人之有苦也。公年官虽高,至于食果蔬菜,与子侄躬自植艺溉灌,以申馨洁。
延和、太极之间,公既留司东都,遂鬻所乘马,买宅以制居,俭而不陋,净而不华,六十余年,榱栋如故。堂之北五步之外,建瓦堂三间以居之,杂用旧椽,不崇坛,无赭垩②。累历清要,所得禄秩,但奉尝,资嫂姊,给孤幼,营甥侄婚姻而已。朝服衣马,一皆取下者。其室竟不修,洎夫人、太原郡太夫人王氏捐床帐之后③,公徙居他室,或在宾馆,而无常所。为常侍时,著《陋室铭》以自广。
[注释]①公讳沔:即崔沔,唐朝时期大臣,“讳”表示尊敬。②赭垩:赤土和白土,古代用为建筑涂料。③洎夫人、太原郡太夫人王氏捐床帐之后:意思是等到崔沔的母亲、妻子都去世之后。
2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寿不得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至于食果蔬菜 食之不能尽其材
C.与子侄躬自植艺灌溉 躬耕于南阳
D.或在宾馆 或异二者之为
24.崔沔母亲患有眼疾,为什么“亲朋往来”却不知其“有苦”?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5.志同道合方为知己。下列哪个人物最有可能跟崔沔成为朋友?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颜回 B.周敦颐 C.花木兰 D.陶渊明
26.请结合上文和对“刘禹锡部分作品梳理”,完成小题。
(1)请分别写出《秋词(其一)》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言志”的句子。
(2)崔沔借陋室“以申馨洁”,刘禹锡因“德馨”不觉室陋。这二人体现的人生态度是否相同?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八、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欲穷其林 (2)具答之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处处志之
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不应州命。赵王伦辟为掾①,知伦有不臣之迹,称疾去职。及伦篡,其党皆至大官,而鉴闭门自守,不染逆节。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迎难于鲁之峄山。
(节选自《晋书·郗鉴传》)
【注释】①掾:读作“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2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称疾去职/不以千里称也 B.及伦篡/及郡下
C.鉴复分所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举千余家/百里奚举于市
3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于 时 所 在 饥 荒 州 中 之 士 素 有 感 其 恩 义 者 相 与 资 赡
3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桃花源人和郗鉴等人搬迁的原因。
(2)结合【乙】文,说说都鉴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社日
王驾
鹅湖①山下稻粱②肥,豚栅③鸡栖半掩扉。
桑柘④影斜春社散⑤,家家扶得醉人⑥归。
注:①鹅湖:地名,在江西省铅山县。②粱:古代对栗的优良品种的通称。③栅:猪圈。④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⑤春社散:春社的聚宴散了。⑥醉人:喝醉酒的人。
32.这两首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庆典景象?
33.请用一个词,指出“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句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十、作文
34.题目:那个地方,_______________着我
要求:
①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透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B 7. 谁家新燕啄春泥 惟解漫天作雪飞 入则无法家拂士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8. 浸 逛 魅 9.D 10.不能。顿号之间的内容是并列成分,在句中共同作“有”的宾语。
11.示例:(1)靠山吃山
(2)吃力
12.(1)A.读书索理 造烛求明 B.读书启后 勤奋传家 C.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对联:上联:万卷诗书涵养浩然气 下联:十年寒窗铸就栋梁材
(3)①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②保尔在人生困境中依然奋斗不息,同样展现了生命的辉煌。(人物可以是其它的,但必须要有关键词“奋斗”)
③涌动于心中的爱国情怀。(意思对即可,关键词“爱国情怀”)
(4)示例1:图1严贡生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讨猪时,还“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打折了人家的腿虚伪贪财,欺诈勒索,自私自利。
示例2:图2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丑态百出热衷功名,痴迷科举,迂腐虚伪。
示例3:图3杜少卿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敢于突破封建礼制的束缚,善良慷慨
13.(1) 示例一:十余户小村亦必书声朗朗两千年古城最是文质彬彬 示例二:古徽州青砖黛瓦书香阵阵大黄山厚积薄发意气扬扬 示例三:马头墙乐接九州宾览仙境黄山松笑迎八方客观画图 示例四:七百里新安试问何人图画两千年邹鲁尽归此处楼台(写出任意两副即可,上下联位置要正确。)
(2) ①C B D A ②跳读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意思对即可) 观点1:以“酒”写事,“酒”加剧了矛盾与冲突,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正是在酒的催化下,林冲难以抑制内心愤怒,杀了陆虞侯等三人,奔上梁山,从一个忍辱负重者变成了抗争者,才有了后面的情节。
观点2:以“酒”写人,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充实,特点更为鲜明。在“景阳冈打虎”中,十八碗酒激发了武松的武松的英雄胆气,最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呈现了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性格特点。
观点3:以“酒”写风俗,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人物环境的典型性。比如小说中多次写酒局,说明当时饮酒已经成为风尚;各地的酒楼档次不一,酒局上会有座次排位,说明当时贫富不均、等级森严。
14. 微君之故(或微君之躬) 胡为乎中露(或胡为乎泥中) 天黑了 15.示例:①中餐馆在国外是什么档次?
②如果要在国外开中餐馆,是走中高端路线还是亲民路线? 16.①川鲁粤苏、浙闽湘徽,菜系繁多;
②好吃(味道纯正),全天候供应;
③中高档均有,适应不同人群;
④中国特有饭桌文化。 17.示例:①中餐类型:建议吃粤菜,因为好吃,且全天候供应。
②餐馆选择:建议去高档餐馆,因为可以吃到正宗的中国菜。 18.示例:侠气十足,狂放洒脱。
19.C 20. 晚上9点到大连,老李回忆当兵时建设大连这座城市的情景。
凌晨3点快到长春,老李叙说这几年长春巨大的发展变化。
惦念刚上大学第一次回家的女儿。
21.借助月光的变化和车窗外的景物描写,以此烘托老李的兴奋、喜悦的心情。 22.表面上是写老李夫妻二人乘列车回家途中的所见所感,实际上是写出沿途明显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强盛的赞美之情。
23.C 24.因为崔沔竭尽全力奉养母亲,亲力亲为近三十年;携母出游时,每当看到美丽的景色,一定在旁扶持侍奉,谈笑风生。 25.示例:选A。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而崔沔住在十分简朴的屋子里,不仅所用材料都是旧物,而且不加粉饰,从不修葺,可见他不在乎物质条件,也是一个俭朴自持的人。因此,两人可以成为朋友。 26.(1)①晴空一鹤排云上;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2)示例:我认为两人身上体现的人生态度不完全相同。崔沔和刘禹锡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崔沔不在乎自己居所的好坏,刘禹锡居于陋室仍能弹琴自乐,可见他们都是安贫乐道之人。同时,刘禹锡虽一生多次被贬,但仍然乐观豁达。比如《秋词》(其一)一反悲秋传统,赞美秋天;《陋室铭》借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不惧贬谪,积极与友人共勉。所以刘禹锡身上多了一份乐观积极的豪气。
27.(1)尽 (2)详细 (3)邀请 (4)做记号 28.(1)呈现在他(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件一件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罢),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29.B 30.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 31.(1)两文都是因躲避战乱而迁居。【甲】文中从桃花源中人告知,躲避先秦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同乡人到与世隔绝之地可知;【乙】文中从郗鉴在战乱饥荒中分赠所得资助给宗亲,并带领千家人避难可知。(2)示例:①博学儒雅: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喜好耕读,学识广博;②洁身自好,坚守气节:他不愿混迹官场,与行为不端的达官贵人保持距离,唯恐玷污自身名节;③重情守义,关心他人:在遭遇饥荒时,他因平时扶危济困、恩义卓著,被大家推举为首领,率领着一千多家乡民一起到外地避难。
32.春社(社日) 33.喜悦(喜爱、向往、热爱)
34.例文:
那个地方,吸引着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为被这首诗吸引,此刻,我站在苏堤上,带着几分沉醉,默默地凝望着沐浴在细雨里的西湖。
雨是江南的雨,自然带着江南水乡的特征,轻轻的,柔柔的,不似雨,到像缕缕的烟、团团的雾,迷漫在天地之间。西湖全景是看不见的,只隐约现出几处时浓的淡的绿波。烟雾像密密的丝帘,总让人觉得似乎能随手轻轻揭开,去寻找藏于其后的神秘境界。
天还早,湖岸的霓虹灯还亮着,近处尚能透过雨雾,送来几缕降红、浅黄、淡蓝的颜色,远处就只像在薄云中的星星一样散发出稀疏的光。这些,使西湖又添几分诗意。这蒙蒙细雨中的西湖,不正是淡妆的西子么?
天渐渐放亮,雨也似乎停了。湖上的烟雾淡了下去,只有些薄薄的轻雾紧贴着水面,遂顺着苏堤北行,一路上欣赏湖光山色。走出很远,居然丝毫不累。在两排烟柳的迎接下,我下了苏堤,来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既然以荷驰名,荷自然是多的,这一带湖面满是的。时值盛夏,恰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在片片浓绿的叶间,都是荷花。有的花,独在碧波中立着,这是孤傲的;有的花昂首向天,高高站在叶上,这是清高的;有的花则躲在叶里,悄悄露出几片粉红花瓣,这是羞涩的。至于那些含苞的,就是花中的孩子了。
江南一阵清风吹过,荷花、荷叶随风起伏,姿态万千。“风荷”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吧。随后,坐上渔舫,泛舟西湖。湖水浓浓的、绿绿的,液态的玉一般,轻轻地荡着。时而空中几颗残留的雨滴落下,溅出几丝涟漪。绿玉在手中流着,那么温润。
此时才懂得古人为什么写出“柔情似水”的句子,他必定抚摸过这西湖的绿波。我身在万顷碧波之上,茫茫青雾之中,仿佛在梦里,带着几分虚无,几分缥渺。在不远处的湖面上,矗立着三座小巧的宝塔,又像倒置的香炉露出的三只炉脚。此处便是有名的“三潭印月”,可惜这几日始终不晴,月亮总躲在云后,使人无法欣赏这奇景。
过了“三潭印月”,便是湖心岛了。渔舫靠在岛边,漫步上岛,一片苍翠,那是各种树,能叫出名字的—杨柳、苍柏,不能叫出名字的更多。绿树掩映中,几处轩阁显露出来。穿廊观阁,不禁惊叹江南园林的巧夺天工,有限的空间,却让人每过一处就有一幅新的图画展现在眼前。
欣赏过这大自然与人共同描绘的画卷,我在一处靠水的小榭里坐下,向湖上望去,又发现一幅没见过的画,远山渐渐显露出黛色,浅紫、淡绿色的山岚在湖水中流动,使山也添了生气。
美丽的西湖,吸引着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2,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押题密卷0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语言表达,情景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