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各地区版】
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国乙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国乙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国乙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国乙卷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国乙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国乙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生物·全解全析 123456BCDCDB 1、【答案】B【解析】【分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金黄色葡萄球菌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B、血浆凝固酶在核糖体上合成过程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会发生脱水缩合反应,B正确;C、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D、血浆凝固酶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排出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衰老细胞产生能量减少,因细胞质基质也可产生少量能量,能量减少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错误;B、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错误;C、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可使细胞吸水,线粒体渗透性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线粒体外膜破裂,线粒体膜间腔的蛋白质会释放出来,有些会进入细胞核内调节某些凋亡基因,从而诱发细胞程序性死亡,C正确;D、线粒体外膜破损导致的凋亡效应属于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错误。故选C。3、【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嘌呤毒素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阻断翻译的进行而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tRNA分子上有反密码子,翻译阶段,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碱基配对,A正确;B、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B正确;C、由题意可知,嘌呤毒素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结构,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从而导致细菌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C正确;D、由材料可知:嘌呤毒素干扰的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的过程,D错误。故选D。4、【答案】C【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脱落酸(ABA)在干旱环境下对种子萌发初期生根情况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干旱和是否添加ABA合成抑制剂及ABA,可通过补加蒸馏水及ABA抑制剂的添加来控制,因变量是植物的萌发情况,可通过玉米根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故本实验的空白对照是蒸馏水。【详解】AB、根据对照原则,由表格可知,第3组应为不补加蒸馏水,加ABA合成抑制剂,则第2组在干旱胁迫下能合成ABA,第4组虽然不能合成ABA,但人为添加了ABA ,由实验结果第2、3组主根长度较长,可知脱落酸主要通过增加主根的长度来适应干旱环境,AB正确;C、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的有无,可通过补加蒸馏水及ABA抑制剂的添加来控制,即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干旱、ABA合成抑制剂、ABA,C错误;D、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增加可促进气孔关闭来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达到抗旱的作用,D正确。故选C。5、【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详解】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其数量变化趋势,A错误;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范围内,面临的食物与天敌不同,故其环境容纳量也是不同的,B错误;C、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错误;D、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D正确。故选D。6、【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淀粉没有还原性,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A错误;B、脂肪鉴定试验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B正确;C、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C错误;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后加B液,D错误。故选B。29、 【答案】(1) ①. NADPH和ATP ②. 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逐渐升高 (3) ①. 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O2浓度的增加使单位时间内形成的C3增加,形成的糖类增加,从而光合速率增加 ②. NADPH和ATP的供应限制、(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色素含量的限制等【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结合图中三条曲线的趋势可知:当CO2浓度为200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约为25℃,当CO2浓度为370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约为30℃,当CO2浓度为1000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无法得出大概数值,但是可以确定高于30℃,故可以推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逐渐升高。【小问1详解】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是水分解可以得到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同时也能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生成ATP,这样光能就能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NADPH和ATP中的化学能;车前草光合作用所需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类囊体薄膜(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基质(暗反应的场所),故这些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结合图中三条曲线的趋势可知:当CO2浓度为200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约为25℃,当CO2浓度为370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约为30℃,当CO2浓度为1000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无法得出大概数值,但是可以确定高于30℃,故可以推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逐渐升高。【小问3详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在这一阶段内,二氧化碳被利用,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糖类,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原料,当其适当增加,使得单位时间内形成的C3增加,形成的糖类增加,从而光合速率增加;与B点相比,A点CO2浓度增大了5倍,而光合速率并未增大5倍,有可能是光反应的速率跟不上,也有可能是暗反应有关的酶的量有限,而从光反应的角度去考虑,可能的内因有:NADPH和ATP的供应限制、色素含量的限制;从暗反应的角度考虑,可能的内因有:(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高、C5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30、【答案】(1)资源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2) ①. 种间竞争 ②. 次生 (3)增多##增加##变多##上升##变大 (4)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5)自生、循环、协调、整体【解析】【分析】1、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的原因有:资源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对应的情况有:①一个种群刚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的环境中 ②实验室条件下。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的基本原理。【小问1详解】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的原因有:资源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对应的情况有:①一个种群刚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的环境中 ②实验室条件下;故“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初期种群的增长曲线往往呈“J”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可以为:资源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小问2详解】“黄花开处百花残”再结合题干“ 最强有力地吸收土壤里的养料、它所到之处,严重的挤压了其他植物生长的空间 ”,意味着它与该地其他植物在空间和养料等方面有竞争关系,即“黄花开处百花残”主要体现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该地有正常的土壤条件和各种植被,故该地生物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题图中指向鹰的有两条食物链:加拿大一枝黄花→獭兔→狐→鹰,加拿大一枝黄花→獭兔→鹰,鹰在这两条食物链中所占营养级分别为第四、三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故鹰所位于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狐的数量减少,导致鹰更多的食物来源来自于獭兔,食物链越短,获得的能量更多,鹰的数量将增加。【小问4详解】增长倍数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增长倍数λ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增长倍数λ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增长倍数λ从1.25逐渐下降并维持在1,则鹰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小问5详解】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的基本原理。31、【答案】(1) ①. 新型冠状病毒 ②. 宿主细胞 (2) ① 体液 ②. 细胞 (3) ①. 下丘脑 ②. 脑干 ③. 感染新冠病毒经过治疗康复的人,他的血浆中存在新冠病毒对应的特异性抗体 (4)【解析】【分析】1、新型冠状病毒为RNA病毒,无细胞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两部分,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2、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脑干是呼吸中枢。3、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HIV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小问1详解】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模板是新型冠状病毒自己的核酸,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的核苷酸。新型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模板是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小问2详解】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血液中的病毒通过体液免疫清除,而进入细胞内的病毒通过细胞免疫释放出来,进而被吞噬、消灭。【小问3详解】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有些新冠病毒患者在治愈后,捐献血浆用于救治患者,原因是感染新冠病毒经过治疗康复的人,他的血浆中存在新冠病毒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小问4详解】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RNA结构与真核胞的mRNA非常相似,可以作翻译的模板,因而省去了RNA-DNA-RNA即逆转录的过程。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中的非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流动的途径是 。32、【答案】(1) ①. 用残翅和小翅两纯合雌雄果蝇品系杂交,选用表型全部为长翅果蝇的F1自由交配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若F2的表型及比例 ②. 若残翅:长翅:小翅=1∶2∶1,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小翅9∶3∶4,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 ①. 常 ②. 隐性 ③. 若该突变是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则一个基因突变不可能引起生物性状改变【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据题干可知,G-H-表现为长翅,G-hh和gghh表现为小翅,ggH-表现为残翅。欲探究控制果蝇翅型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选择小翅和残翅的纯合雌雄果蝇杂交,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根据结果推测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杂交实验结果F2中出现9长翅:3小翅:4残翅,这是9:3:3:1的变式,可以判断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残翅:长翅:小翅=1∶2∶1,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实验方案是:用残翅和小翅两纯合雌雄果蝇品系杂交,选用表型全部为长翅果蝇的F1自由交配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若F2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与结论:若残翅:长翅:小翅=1∶2∶1,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小翅9∶3∶4,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截刚毛性状是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该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发生突变引起的,若该突变是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则一个基因突变不可能引起生物性状改变,所以该突变不可能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37.【答案】(1)富含塑料垃圾 (2) ①. 高压蒸汽灭菌法 ②. 增加降解塑料垃圾的微生物浓度 (3) ①. 不相同 ②. 选择 ③. 能够利用塑料的微生物可在该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塑料的微生物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4) ①. 降解塑料垃圾 ②. 固体斜面 ③. 4℃
【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促进目的菌株的生长而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小问1详解】题干要求筛选能降解塑料垃圾的微生物,所以应在富含塑料垃圾的环境中采集样品。【小问2详解】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实验流程二为选择培养,其目的是促进目的菌株的生长而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即增加降解塑料垃圾的微生物浓度。【小问3详解】流程二中选择培养基一般为液体培养基,流程五需要挑菌落,所以流程四应该为固体培养基,即流程二和流程四培养基不相同。从功能上看,流程四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其作用原理是能够利用塑料的微生物可在该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塑料的微生物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小问4详解】为了确定初步分离筛选得到的是塑料分解菌还需要进行降解塑料垃圾的实验。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38.【答案】(1)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①.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②.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 (3) ①. 农杆菌转化法 ②. 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NA分子杂交 (4) ①. 基因重组 ②.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的四个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含: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以及标记基因等。小问1详解】A过程表示的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之后的缺口连接起来。【小问2详解】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的四个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含: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以及标记基因等。【小问3详解】以上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植物细胞,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进入农杆菌→进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染色体的DNA中目的基因稳定维持表达;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可以用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小问4详解】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的原理,实现了不同种生物的基因的重组,打破不同物种间基因交流的障碍)、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目的基因导入至棉花细胞后,再将棉花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全国乙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全国乙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全国乙卷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全国乙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全国乙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国乙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国乙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国乙卷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国乙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全国乙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浙江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1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