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2(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展开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
【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生物·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A | B | C | C | D | C |
1.A
【分析】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迁移、极性建立和形态维持等多种生命活动。
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纤维。
【详解】
A、中心体和纺锤体都是由微管参与构成的,微管蛋白能快速解体和重排,因此在分裂的过程中纺锤体可以合成和解体,A正确;
B、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纤维,B错误;
C、由于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通过药物抑制微管的形成,没有纺锤丝的牵引,染色体的着丝粒不能被牵引排列再赤道板,不能进入中期,故不能使细胞不会停在后期,C错误;
D、高尔基体能接受内质网形成的囊泡,高尔基体对来自于内质网的物质加工后,能再形成囊泡运走,所以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微管参与物质运输,相当于高速公路,D错误。
故选A。
2.B
【分析】题图分析: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奥利司他和荞麦黄酮对脂肪酶的抑制率逐渐上升,且相同浓度下,奥利司他的抑制效果更高。
【详解】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的种类和浓度,A错误;
B、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中,荞麦黄酮能够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荞麦黄酮的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B正确;
C、虽然荞麦黄酮从苦荞的麸皮中提取,但是否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此外荞麦黄酮的抑制效果差于奥利司他,因此荞麦黄酮不一定可以安全替代奥利司他成为新的减肥药物,C错误;
D、酶催化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D错误。
故选B。
3.C
【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A错误;
B、IFN-γ的分泌会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对抗原的摄取和加工,B错误;
C、IFN-γ激活巨噬细胞,IL-10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两者对巨噬细胞的关系相抗衡,C正确;
D、若抑制IL-10的产生,则巨噬细胞活化,有助于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错误。
故选C。
4.C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具有能够流动和容易蒸发的特点,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大分子物质结合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细胞的新陈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
【详解】
A、施有机肥和灌溉能使土壤肥沃(有机物能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为作物提供无机盐和水分,有利于作物生长,A正确;
B、除草的目是消灭杂草,防止杂草与农作物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作物,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增产,从而使能多的能量流向人类,即除草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更多的能量流向人类,B正确;
C、春天温度升高,土地解冻,土壤中气体开始流通,植物细胞代谢加强,自由水增多,结合水的比例降低,C错误;
D、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中耕松土使土壤含氧量升高,促进根系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D正确。
故选C。
5.D
【分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例如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等功能;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可以蓄洪抗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此外,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
A、正反馈调节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来正常的状态,负反馈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环境破坏,偏离正常状态,环境破会之后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进一步偏离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属于正反馈调节,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例如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等功能;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可以蓄洪抗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此外,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灭绝后,物种数减少,它们所携带的基因也消失了,同时所在生态系统也会受影响所以会引起物种和基因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降低,D错误。
故选D。
6.C
【分析】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一种类型,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详解】
A、小鼠的基因型一致,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是DNA甲基化导致,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这种性状的遗传是甲基化引起的,碱基序列并为改变,故可以遗传,B错误;
C、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可能使基因表达受到的抑制程度不同,故子一代表现出不同的毛色,C正确;
D、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属于细胞核基因,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故选C。
31.(11分)
(1) 叶绿素、酶、磷脂、DNA、RNA(答出2个得2分) 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2分)
(2) 上升(1分) 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2分) 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该品种水稻齐穗期剑叶光合速率;硝酸盐类氮肥比铵盐氮肥增强光合速率效果更好;单施氮肥不改变该品种水稻齐穗期剑叶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增施氮肥可以缓解该品种水稻齐穗期剑叶的“午休”现象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3)测定该水稻的齐穗期剑叶的气孔导度、蒸腾作用速率、叶肉细胞间CO2浓度、暗反应有关酶的活性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以及矿质元素的含量等。2、分析图示:单施氮肥不改变该品种水稻齐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混施氮肥可以缓解该品种水稻齐穗期叶片的“午休”现象。
【详解】
(1)叶绿体中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有叶绿素、酶、磷脂、核酸等。无机盐只能以离子状态吸收,因此稻田施氮肥后往往需要适当浇水。
(2)实验结果表明,7:00~9:00,四组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均上升,原因是7:00~9:00,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水稻吸收、传递、转化的光能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大。
与CK组相比,S、O组光合速率均增大,但两种不同形态的氮肥增强光合作用速率的幅度不同。(3)与CK,S、О组相比,SO组光合速率日变化没有出现“午休”现象,而“午休”现象与光强、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因此可以测定该水稻的齐穗期剑叶的气孔导度、蒸腾作用速率、叶肉细胞间CO2浓度、暗反应有关酶的活性等。
32.(11分)
(1) 大脑皮层(1分) 脊髓(1分)
(2) 神经递质(1分) 传递(1分)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至突触后膜并与相应受体结合(2分)
(3) 浆细胞(效应B细胞)(1分) 控制相关受体的基因不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分)
(4)运动神经元获取神经营养因子的能力减弱,从而影响运动神经元的发育、存活和凋亡(2分)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
(1)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而脊髓受到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因此支配人体四肢随意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中,而渐冻人逐渐丧失支配四肢随意运动这一功能。
(2)兴奋性氨基酸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因此兴奋性氨基酸从存储部位到发挥作用需经历的生理过程有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至突触后膜并与相应受体结合。
(3)人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该细胞不能识别任何抗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相关受体的基因不表达。
(4)由神经营养因子的概念可知,神经营养因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可能是运动神经元获取神经营养因子的能力减弱,从而影响运动神经元的发育、存活和凋亡。
33.(12分)
(1) 310 bp (1分) Ⅰ-1、Ⅱ-3、Ⅱ-4(2分)
(2) 染色体固缩,不能为转录过程提供模板(2分) 父亲(1分)
(3) 不一定(1分)
女孩的基因型为XDXd(是杂合子),不能确定哪一条X染色体发生固缩(2分)
(4) 产前诊断(1分) 随机取样,调查群体足够大(2分)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
(1)已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系谱图可知:Ⅰ-1、Ⅰ-2正常,但有孩子患病,可知基因型分别为XDXd、XDY。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正常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因此正常基因酶切后只能形成两种长度的DNA片段;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则突变基因酶切后可形成3种长度的DNA片段。结合图2可知,正常基因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310bp和118bp的两种DNA片段,而基因突变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217bp、118bp和93bp的三种DNA,这说明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长度为310bp的DNA片段中,经酶切后长度p的DNA片段别切成217bp和93bp的两种长度,正常纯化个体的基因经过酶切只能形成两种长度的DNA片段,杂合子的基因经过酶切后可形成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因此图2四名女性中 I-1、II-3、II-4是杂合子。
(2)已知女性每个细胞所含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总是保持固缩状态而失活,染色体呈固缩状态不能为解旋,为转录过程提供模板,故导致其失活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法表达。Ⅱ-3、Ⅱ-4为杂合子,但表现为发病,父亲的基因型为XDY。XD必传给女儿,由此推断Ⅱ-3、Ⅱ-4发病的原因是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失活概率较高,以突变基因表达为主。
(3)ALD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1家系中II-1(不携带d基因,基因型为XDXD)与II-2(XdY)婚配后,所生男孩的基因型均为XDY,不患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均为XDXd,是杂合子,不能确定哪一条X染色体发生固缩,因此不能确定是否患病。
(4)ALD属于遗传病,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对该病进行监测和预防。调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做到随机取样以及调查群体足够大。
34.(10分)
(1) 样方(1分) 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 、取样方法等(2分)
(2) 捕食和种间竞争(1分) (B- D)/A×100%(2分)
(3) 该湖泊中底栖动物大部分同化的能量被用于细胞呼吸等代谢活动(2分)
控制对湖泊的干扰程度;对湖泊的利用不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的上限;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2分)
【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详解】(1)贝类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贝类动物的种群密度可选择样方法,影响样方法调查结果的因素有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取样方法等。
(2)湖泊中的水草、鱼虾、底栖动物等占据不同的空间,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据图分析可知,虾类能捕食底栖动物,两者又能捕食水草,故虾类和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河蟹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B- D,底栖动物同化量为A,故底栖动物与河蟹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B- D)/A×100%。
(3)生态系统都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功能;若某湖泊中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同化量的值较低,这说明该潮泊中底栖动物大部分同化的能量被用于细胞呼吸等代谢活动。若想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对湖泊的干扰程度;对湖泊的利用不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的上限;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等。
35.(10分)
(1) 核酸/RNA(1分) (血浆中)新冠病毒的抗体(1分)
(2) 组织液(1分) 大脑皮层(1分)
(3)限制酶和DNA连接(2分)
(4) 刺突蛋白/S蛋白(1分) 杂交瘤(1分)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2分)
【分析】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解】
(1)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核酸即RNA。利用基因工程获得大量的刺突蛋白,并做成检测试剂盒,这种试剂盒的有效成分是刺突蛋白,即病毒特异性抗原,是用来检测病毒的针对刺突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2)新冠病毒也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内环境中的组织液,脑细胞直接生活于组织液,脑细胞被感染。嗅觉的产生区域位于大脑皮层,嗅觉消失损伤的是大脑皮层。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将质粒切割开,将目的基因切取下来,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在一起。
(4)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先注射S蛋白(或刺突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浆细胞,用HAT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即筛选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第二次筛选,即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卷02【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卷02【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卷02【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卷02【押题演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全解全析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考试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参考答案docx、2023年高考生物押题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