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
- 课时跟踪检测(八) 流水地貌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 等高线地形图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试卷 0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与人类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与人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增多
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下列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读某区域海水温度示意图,完成3~5题。
3.海域①~④中,蒸发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海域①和④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差别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性质
5.海域①~④中获得的净辐射值最低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潮汐现象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读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回答6~7题。
6.如果图示潮汐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7.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
C.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其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支洋流性质相同
B.沿①洋流航行比较安全
C.②洋流的流向季节变化明显
D.③洋流影响到欧洲西岸气候
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①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a>b)的是( )
[2022·烟台模拟]通常,底层海水pH值高于表层海水,远海表层海水pH值高于近海表层海水。据海洋监测研究表明,表层海水pH值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2000年以来山东省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1.造成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污染物
B.陆风不断增强,导致海水上泛
C.海水温度升高,浮游植物增多
D.海风不断增强,远海海水流入近海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连。在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使地中海一度封闭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科学家们在地中海海底钻探中发现和证实:距今600万年前形成了干涸蒸发岩,地层以风沙层夹结晶盐层构成;经数十万年后,由于地壳下陷,形成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目前,海水表层盐度从地中海东部沿纬线向大西洋中部逐渐降低,从而使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表层和深层的海水产生循环运动。下图是现今地中海位置图。
(1)与地中海作为海洋相比,说明地中海湖泊时期的水量收支状况。(6分)
(2)分析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对地中海盐度的影响。(6分)
13.[2022·邵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1)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6分)
(2)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6分)
(3)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6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与人类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部分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是不平衡的;纬度10°附近海区热量收入最多,副热带海区热量支出最多;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故选D。第2题,相同纬度,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洋流;水温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故选B。
答案:1.D 2.B
3~5.解析:第3题,海水蒸发量的大小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四个海域中,海域④水温最高,蒸发量最大。第4题,海水温度越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越多;两海域纬度位置相当,正午太阳高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海域④受暖流影响,水温比受寒流影响的海域①高。第5题,海域②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收入最低,盈余量为负值且最低,获得的净辐射值最低。
答案:3.D 4.D 5.B
6~7.解析:第6题,24小时50分是海洋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图中a至c或b至d都表示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因此a至b、b至c、c至d都是半个日变化周期,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故C正确。第7题,当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a、c现象;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b、d现象,故D正确,A、B错误。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线上时,可以是月球在日、地之间,也可以是地球在日、月之间,故C错误。
答案:6.C 7.D
8~9.解析:第8题,图中显示,①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应为寒流,而②③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应为暖流,三支洋流性质不相同,A错。①洋流从高纬地区流来,有可能带来浮冰和冰山,沿此洋流航行不一定安全,B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为墨西哥湾暖流,其流向没有季节变化,C错。③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岸沿海时,给当地气候增温增湿,D对。第9题,图中显示,①洋流位于北半球,向南流,为寒流。根据等温线判读方法可知,A图水温向北递减,表示北半球,中间水温低于两侧,表示寒流流经,寒流应从低温区向高温区流,则判断是向南流,A符合题意。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B图表示南半球,中间有暖流流经,向南流,不符题意,排除B;C图表示北半球,中间有暖流流经,向北流,不符题意,排除C;D图表示南半球,中间有寒流流经,向北流,不符题意,排除D。
答案:8.D 9.A
10~11.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故选B。第11题,胶州湾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着入海径流流入胶州湾,导致海域内藻类大量死亡,藻类吸收的二氧化碳大幅减少,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表层海水pH值下降;陆风不断增强,会导致pH值较高的底层海水上泛到表层,造成近海表层海水pH值升高;海风不断增强,会导致pH值较高的远海表层海水流到近海,造成近海表层海水pH值升高;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表层海水藻类植物及浮游生物大量增多,并大量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近岸表层海水pH值升高,故选A。
答案:10.B 11.A
12.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地中海为海洋时,与大西洋相连通,水量收支平衡,面积保持稳定。地中海湖泊时期,与大西洋的连通被阻断,缺少大西洋海水收入,成为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泊,水量收入为降水和内流河的注入,水量支出为地中海的蒸发,水量支出大于水量收入,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表现为表层地中海的海面较大西洋低,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由于大西洋盐度较地中海低,从而有利于降低地中海的盐度;底层海水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有利于地中海排出盐分,从而降低盐度;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有利于地中海的盐度平衡。
答案:(1)与地中海作为海洋相比,地中海湖泊时期缺少大西洋海水收入;水量收入为降水与河流径流的注入;水量支出为地中海蒸发。水量收支状况:收入小于支出。
(2)由于大西洋盐度较地中海低,表层大西洋低盐度海水流入地中海,有利于降低地中海盐度;深层地中海高盐度海水流入大西洋,有利于降低地中海盐度;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运动,使地中海盐度不至于升得太高,保持地中海盐度平衡(稳)。(答2点即可)
13.解析:第(1)题,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从蒸发量、降水量及其对比关系、海域形态、融冰与结冰等角度进行作答。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中部海峡处于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其次,夏季该区域白昼时间较长,气温相对较高,部分冰川融化,淡水注入中部海峡导致其盐度偏低;最后,注意中部海峡的形态,其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盐分交换较弱,所以盐度偏低。第(2)题,紧扣材料中溶解性总固体量的概念,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所以中部海峡虽然盐度低,但溶解性总固体量大,因为溶解性有机质含量高,应主要来自周边苔原生物和岩石。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海域周边陆地苔原广布,所以生物活动较活跃,给海峡带来丰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其次,根据材料信息“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而该地夏季冰川融水较多,融水溶蚀松软的沉积岩,岩石溶解进入海水,进而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量。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西北部海湾受到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光合作用较强,所以释放的氧气较多。
答案:(1)处于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夏季部分冰川融化,淡水注入中部海峡;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盐分交换较弱。
(2)该海域的溶解性总固体量主要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周边陆地苔原广布,生物活动较活跃,给海峡带来丰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夏季冰川融水溶蚀松软的沉积岩,岩石溶解进入海水,进而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量。
(3)西北部海湾。形成条件: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较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海水运动和海_气相互作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海水运动和海—气相互作用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讲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与人类,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