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城镇化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人口迁移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城乡空间结构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试卷 0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电气栽培是在蔬菜大棚中开展的一项试验:大棚中裸露的铜线高出地面约3米,在蔬菜大棚屋顶下水平延伸开来,通电后,这些铜线产生高达50 000伏的快速正电荷,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但通过铜线的电流比智能手机的工作电流还要低。下图示意电气栽培。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表明,电气栽培可促进农业( )
A.缩短生长周期 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产品质量 D.增加土壤肥力
2.电气栽培最适宜推广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花卉园艺业
C.种植园农业 D.牧场放牧业
3.目前制约电气栽培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为( )
A.产品销售 B.后期管理
C.前期投入 D.空气质量
[2022·山东临沂模拟]芒果性喜温暖,不耐寒霜。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低于20 ℃生长缓慢,低于10 ℃叶片、花序会停止生长,临近成熟的果实会受冻害。下表示意2012年我国各省区芒果种植面积与产量比例,下图为“广西田阳县(现田阳区)2011年芒果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2012年各省区芒果种植面积与产量比例(%)
4.影响我国各省区芒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5.从芒果种植分布图推测,田阳县( )
A.土壤南北肥沃,中间贫瘠
B.降水南北少,中间多
C.人口密度南北密,中间疏
D.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022·济南一模]白桦属落叶阔叶树种,在其树干上钻孔后插入细管,可以流出透明、清澈、尝起来有树木清香的桦树汁。天然白桦汁在欧美已广泛流行。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只有20多天的优质汁液采集期(下图),且汁液的保质期短、产量较小。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白桦林的优质汁液采集期在( )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1月
7.影响白桦汁采集区分布的主要条件( )
A.气候寒冷 B.地形平坦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便利
[2022·海南省1月调研]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对象的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对象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土壤
C.地形 D.光照
9.该区域发展畜牧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A.畜牧品种优良 B.草场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阔 D.交通运输便利
10.该区域河谷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A.土壤贫瘠 B.光照较差
C.水源短缺 D.热量不足
[2022·浙江省1月联考]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大致有四个主要种植区。下图是黑龙江省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示中的水稻种植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的地形最平坦
B.②区的水源最充足
C.③区的土壤最肥沃
D.④区的海拔最高
12.黑龙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盐碱化 ③湿地减少 ④气候变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2020·全国卷Ⅰ,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14.[2021·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稻种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下表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 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1)湖南省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势条件。(6分)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4分)
(3)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1~3.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通电后产生的高频电流能够杀死空气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所以电气栽培可以促进农业提高产品质量,故选C。第2题,由材料可知,电气栽培是在蔬菜大棚中开展的,而大规模的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不适宜在大棚中进行,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及牧场放牧业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不适宜电气栽培,而花卉园艺业产值高、占地小,适宜推广电气栽培,故选B。第3题,由材料可知,电气栽培对于产品销售和后期管理及空气质量没有影响,而前期投入较大(埋设铜线、修建大棚等),制约其发展,故选C。
答案:1.C 2.B 3.C
4~5.解析:第4题,表格信息显示纬度低的省区,芒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结合材料“芒果性喜温暖,不耐寒霜”,可判断热量是导致我国各省区芒果种植面积、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第5题,因果推理路径为:田阳县芒果种植区集中在中部地区,说明中部地区热量更充足,可知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答案:4.C 5.D
6~7.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白桦树早已落叶,地面有积雪,排除B、C;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地区,12月~次年1月气候严寒,地面积雪较厚,且该时节采集白桦汁会冻结,D错;相比而言,3~4月气温回升,正是白桦树返青灌浆时节,白桦汁较多,且采集不会妨碍树木生长,故选A。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白桦汁采集期短,且汁液保质期短,极易变质,因此采集的白桦汁需要及时加工或销往市场,交通的便利程度影响了白桦汁的运输效率和时间,D正确。
答案:6.A 7.D
8~10.解析:第8题,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影响农作物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导致的。故选C。第9题,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对象的分布可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草场资源丰富,利于发展畜牧业。故选B。第10题,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一般在河谷地区,因为该地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故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地势低,气温高。故选D。
答案:8.C 9.B 10.D
11~12.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黑龙江的四处水稻分布区,②位于三江平原的河流交汇处,水资源最丰富,B正确;①③位于河流上游,地形有一定起伏,土壤肥力并不是最肥沃的,④为松嫩平原,海拔较低,A、C、D错误。第12题,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加剧土壤侵蚀,导致水土流失,①正确;为了增加耕地,会占用更多的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③正确;土地盐碱化不是黑龙江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②错误;气候变迁是长时间的气候变化,④错误。D正确。
答案:11.B 12.D
13.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气候湿润,说明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葡萄种植采用顺坡垄会使降水顺坡流走,不利于水土保持。由此可以推测该地降水频率较高,降水强度较小,对土壤冲刷较弱。第(2)题,葡萄喜光,种植时应该选择在光照较强的阳坡。与梯田相比,顺坡垄上种植的葡萄接受光照的角度、面积较大。第(3)题,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坡耕地作物需要灌溉,顺坡垄不利于灌溉且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如遇暴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14.解析:第(1)题,指出海南和湖南两省在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中的各自优势应从技术、育种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湖南省来说,材料信息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该团队属于湖南省,因此湖南省水稻科研力量雄厚;根据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知,与海南省相比,湖南地域范围广,水稻播种面积大,因此湖南的育种试验推广条件好于海南省。对于海南省来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湖南位于亚热带地区,海南位于热带地区,因此海南省具有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等自然优势;材料信息表明,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因此野生稻种丰富,有利于水稻进行杂交育种;海南省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加上环境保护得力,环境质量好,因此育种试验自然条件好,成为海南育种试验中的明显优势条件。第(2)题,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应从水源、自然灾害、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海南省从热量条件来看,适合水稻一年三熟,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由此推断,当地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许多地区无法做到一年三熟,甚至一年两熟,这是当地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海南省位于南部沿海,位于台风西移路径之上,因此夏秋多台风,台风往往给当地水稻带来毁灭性灾害,从而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较差,一些地区种一季稻外,其他时间当地农民往往更愿意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因此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第(3)题,材料信息表明,海南省稻作大部分地区以“一年一熟”为主,复种指数低,导致水稻产量不高;当地农民往往更愿意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大,使得水稻播种面积比重较小,导致水稻产量不高;当地人口较多,以大米为主食,稻米的需求量大,导致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
答案:(1)湖南省:水稻科研力量雄厚;地域范围广,水稻播种面积大,试验推广条件好。海南省: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 育种周期短;野生稻种丰富;环境质量好,育种试验自然条件好。
(2)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 一些地区种一季水稻外,其他时间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
(3)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较大 (水稻播种面积比重较小);稻米需求量大。
省区
面积
产量
海南
29.84
37.50
广东
12.69
19.55
广西
27.22
20.81
福建
0.51
0.88
云南
19.28
15.11
四川
10.47
6.15
省份
项目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 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 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9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当堂检测题,共7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45《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检测题(含解析)(新高考专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