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01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0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共19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阅读文段,完成1-3题。(6分)

    诗者,吟咏情性也。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器;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徜洋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xūn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在垂之年读《静夜思》和在而立之年读《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xūn(   )陶          垂髫(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 _________

    3.请解释画线的成语。(2分)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4-6题。(6分)

    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我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的想法。

    4.第句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将 _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第句标点有误,应该将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1分)

    6.第句中的黄发用来指_______垂髫用来指_______ 。(2分)

    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选段,完成7-8题。(4分)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不易叫作是天下的正道,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

    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7.根据选段,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程是怎样评价《大学》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但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这一航段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

    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外海人工建岛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在水下近50米建设深埋沉管隧道,在国际上也被视为技术禁区。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人民网2018年1月26日)

    9.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22分)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2分)

    1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核舟记(节选)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刻木巧匠

    周晖

    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咸具。两人对酌于中,壶觞饾饤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节选自《续金陵琐事》,有改动)

    【注释】壶觞:酒器。饾饤(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欹(qī):倾斜。

    14.下面对《核舟记》(节选)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核舟船头部分的三个游览者,苏东坡、黄鲁直、佛印。

    B.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加以介绍,充分表现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艺。

    C.选段文字写了三人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又显现了他们的神态、风度。

    D.选段文字描写了三人陶醉于山光水色的神态,表现了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

    1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4分)

    (1)佛印绝弥勒______   (2)神情与苏、黄不 _________   

    (3)大二寸 _________   (4)篷桅橹_______________ 

    16.请用给《刻木巧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画一处)(2分)

               焉。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核舟记》中鲁直如有所语。他在与东坡说些什么?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为两人设计一组对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核舟记》《刻木巧匠》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都写了船上的五个人,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但写法不同,试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临水而立,吟咏对爱情的向往,(1)____________,在河之洲。(2)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沉吟水畔,(3)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4)______________

    ,在水一方,但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止。《诗经·蒹葭》》

    缘溪而行,渔人偶遇桃花林,中无杂树,(5)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浪漫静谧。(陶渊明《桃花源记》)

    崔颢远望黄鹤楼,不禁感慨岁月悠悠、世事茫茫:(6)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孟浩然遥望洞庭湖,震撼于(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磅礴气势。(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五、综合性学习(共7分)

    21.央视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的播出以及河南卫视《闪耀吧!中华文明》节目的频频出圈,社会反响强烈。为此,班级开展了聚焦文化,继承传统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观点论述】这些节目的播出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觉醒,更是文化自信。请你从传承发展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3分)

     

     

     

     

     

     

     

     

     

     

     

     

     

     

     

     

     

     

     

     

     

     

     

     

     

     

     

     

     

     

     

     

     

     

     

     

     

     

     

     

     

     

     

     

     

     

     

     

     

     

     

     

     

     

     

     

     

     

     

     

     

     

     

     

     

     

     

     

     

     

     

     

     

     

     

     

     

     

     

     

     

       (2)【活动策划】班级将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班委要制订一项活动计划,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帮助完成这项计划。(2分)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激发同学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素养。

    二、活动主题:传统文化我传承

    三、活动步骤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拟写宣传标语

    2.向全班同学发出活动倡议,号召同学积极参加。

    (二)活动准备

    1.班级初赛,遴选决赛选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备好决赛题目。

    (三)活动实施

    1.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2.决赛选手进行抢答,记录选手得分情况。

    3.语文老师做总结并颁奖。

     

    (3)班委将请语文老师方华担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以班委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写作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洁,日期用xx年x月x日表示。(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9分)

    桃花源记

    汪曾祺

    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不来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

    刚放下旅行包,便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苞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jiào)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都城纪胜·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梁录·茶肆》条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无甚道士气。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这些联匾曾被一看山的老人摘下保护起来,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

    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现在只有一丛细竹。摸了摸,似乎有点棱。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现在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在那里。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修竹姗姗节子长,

    山中高树已经霜。

    经霜竹子皆无语,

    小鸟啾啾为底忙?

    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鸡鸣相应答,

    林间乌语自高低。

    芭蕉叶响知来雨。

    已觉清流涨小溪。

    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有删改)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桃花源为线索,渲染了一种澄澈清新的氛围。

    B.本文作者依次游览了桃花观、秦人洞、方竹亭等地,品尝擂茶,欣赏美景。

    C.文末又写小伙子磨石碑一事,表现了当地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的生活状态。

    D.本文语言淡而有味、如话家常,又不失典雅,休现了汪曾祺散文的一贯风格。

    2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每空1分,共3分)

    所至

    所见

    所感

    桃花观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秦人洞

     

    流水、平地、稻田、水池子、插茶馆

    对人工开辟出来的稻田感到遗憾

    方竹亭

    亭、细竹

    (3)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何理解文章第段加点的天真一词,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用较多笔累写擂茶,请你探究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意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50分)

    26.在你读过的名著(或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部?请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如果写读后感: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如果写观后感: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单元练习(三)

    (建议完成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共16分)1.熏(1分) tiáo(1分) 2.器嚣(1分)洋徉(1分) 3.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2分) 4.搭配不当 增强提高(或:将水平改成能力)(3分) 5.双引号 书名号(1分) 6.老人(1分)小孩(1分) 7.《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X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X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分) 8.二程认为,《大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2分)

    二、(共6分)9.外海快速筑岛技术;深埋沉管隧道半刚性结构技术。(2分)10.作诠释。简要解说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内容,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大桥的设计特点。(2分)11.[示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2分)

    三、(共22分)12.不舍、依依惜别(1分) 乐观豁达(1分)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3分)14.B(2分)(选段文字主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15.(1)像(1分)(2)类似(1分)(3)大约(1分)(4)全、都(1分)16.好事者/竞趋焉。(2分)17.(1)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2分)(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2分)

    18.[示例一]鲁直:子瞻兄,你看书上记载的赤壁的位置,似乎与实地不符。东坡:确实如此,古人多有误记。[示例二]东坡:你看我这篇《赤壁赋》写得如何?鲁直:大气磅礴。(2分)19.[示例一]《核舟记》一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如用细节描写,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生动逼真。《刻木巧匠》一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示例二]《核舟记》一文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五个人物,各具情态。《刻木巧匠》一文概括地写了五个人的动作,比较简洁。[示例三]《核舟记》一文多用正面描写,且描写详细、生动、可感。《刻木巧匠》一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但描写较简略、概括。(3分)

    [乙文参考译文]明成化年间,一个乐工能把木头刻成小船。(小船)大小约二寸,船篷、桅杆、船橹等东西俱全。有两个人在船中对坐着喝酒,酒壶、食物放满了桌。一个人挽着船篷的绳索,一个人拿着橹桨,一个人掌舵,都是灵活能动的。(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前行,完全不会倾斜。一个这样的船需要一两白银,喜欢这个的人都争着购买。

    四、(共10分,每空1分)20.(1)关关雎鸠(2)窈窕淑(3)蒹葭苍苍(4)所谓伊人(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7)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五、(共7分)21.(1)[示例一]传承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活力。所以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示例二]传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传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承是为了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3分)(2)宣传动员 确定主持人和得分记录员(2分)

    (3)

    聘书

    尊敬的方华老师:

    兹聘请您为我们班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评委,聘期三年。

    x班班委

    xx年x月x日

     

    (2分)

    六、(共9分)22.A(2分)(选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23.(1)正殿、蹑风楼和玩月楼、楹联(1分)(2)对联匾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感到庆幸(1分)(3)对桃源人淳朴自由生活态度的赞美(1分)24.文中两次写到天真,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我们游玩重在意趣,不必事事较真。(2分)

    25.作者闻擂茶之名很久了,此次来的目的有一半是擂茶。而且擂茶的做法、吃法都很讲究,能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文化内涵,是游记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七、(共50分)略。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