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课件PPT
展开1 实验探究专题知识
知识点一:实验探究的步骤
知识点二:注意题目已给的信息【查阅资料】物理性质:熔沸点、物质状态、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稳定性、酸碱性、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陌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所给的信息很关键,一定仔细阅读
例如:为了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为两种物质。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 (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
知识点三:实验探究题的两种类型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及组成成分、含量等——大多数涉及溶液、酸碱盐以及化肥等知识,本次课重点学习解题思路
例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CO2+ 2NaOH=Na2CO3+H2O; ②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写出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提出猜想](1) 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成分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的有( )A. C和CO B.只有COC. 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2)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猜想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小明和小强均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澄清石灰水便浑浊; 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
[实验探究2 ]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排尽玻璃管中空气的干扰,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碳的质量为6g,产物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求反应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
反应所需氧气最少:设所需的氧气的质量为x
反应所需氧气最多:设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为y
12·2 32 6g x24/6g=32/xx=8g
32 12y 6g32/y=12/6gy=16g
所以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为8g~16g
例1:实验探究塑料的元素组成(1)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④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2)定量测定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消耗氧气的质量是 g,该塑料是否含有除上述结论④之外的元素呢?请列出计算过程并给出结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1.8g-1.4g=4.8g
元素质量=m(化合物)·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4g 1.8g 4.4g
CO2:4.4·32/44H2O:1.8·16/18
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3.2g+1.6g=4.8g
塑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g
[例题2]维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其成分见图1.将它加入水中,观察到产生许多气泡(图2)。某实验小组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备选的常见气体有五种,分别是: CO2、O2、 CO、H2、N2。(1) 小明认为:不可能含有N2,依据是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氮元素
(2)小芳认为:不可能含有CO和H2,理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两种气体都易燃、易爆,而且CO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 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
[结论与评价](3)分析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4)分析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理由是
若生成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较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补充探究](5)为了确定是否存在氧气,请补充设计实验。
方法一:将气体通入灼热的铜网
铜网由红色变为黑色,证明存在氧气
方法二:现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木条复燃,证明存在氧气
知识点三:实验探究题的两种类型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核心:控制变量法
例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B.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二氧化碳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对比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对比有无二氧化锰(催化剂)
对比的是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
[例题1]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盛有5%H2O2的溶液中,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 H2O、 SO42-、Cu2+ )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1)小明认为最不可能的粒子是:理由:(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 不起催化作用;在实验③中加入硝酸铜或氯化铜溶液后,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过氧化氢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分子,分解速率慢,所以水不可能是催化剂
(3)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4)小明为研究双氧水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每次均用30mL30%的双氧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室温20°C,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结果如表: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过氧化氢浓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③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金属材料包括( ) 和( )2.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除汞外大多是(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3.物质的( )决定物质的用途。在考虑物质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因素。4.合金的定义:5.合金的特点:( )、( )、( )6.生铁和钢是( )合金,生铁和钢的不同点( )
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1.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置换反应:( )+( )=( )+(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意:K、Ca、Na的活动性较强,在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 不能将金属在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实验探究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实验探究题 (含答案),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保持铜制品干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铁的锈蚀与氧气有关,隔绝氧气和水,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A中有气泡冒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课件- 实验探究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课件- 实验探究题 (含答案),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保持铜制品干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铁的锈蚀与氧气有关,隔绝氧气和水,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A中有气泡冒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二---实验探究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二---实验探究题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规律及常见考点,常考类型及解题关键,K2CO3,没有气泡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浓硫酸,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铁粉与氧气接触更充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