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27页。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同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乘、除法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另一方面,它将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教科书按照“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的顺序编排,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第一个层次是口算除法,在让学生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为理解笔算算理做铺垫。第二个层次是笔算除法 (教科书P15~25的例1至例7),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除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外,还重点采取了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 (教科书P29~30的例8和例9),重点教学如何将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计算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对竖式有最基础的了解,但本单元的笔算除法,需要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法、减法、加法等知识与方法,而除法竖式的演算是一种数学思维的特殊表达方式,学生在对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的理解与掌握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算法。教学策略:1.重视口算教学。首先从直观教学入手,配合算式和教具的使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口算的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进而养成口算的习惯,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其次,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2.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3.正确处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关系。计算教学强调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及计算的逻辑推理,注重计算的准确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计算速度;问题解决教学注重对数学情境的理解与信息的数学化。4.把估算融于解决问题教学之中。估算问题具有开放性、推理性和策略性的特点,估算时往往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估算。在对多种方法的展示中,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又接近准确值。1.口算除法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1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引导学生利用口算乘法进行口算除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用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弄清用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板书设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6÷3=260÷3=20600÷3=200可以看成几个十、几个百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借助小棒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容易理解算理。在此基础上,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让学生大胆猜想,充分发言,让学生探究问题的同时,体会成功的乐趣。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达算理的时候,语言不规范;还可能有少数学生在理解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后,不能很快地把知识迁移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上来。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并增加竞赛式的口算练习。第2课时 几百几十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几百几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口算除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板书设计几百几十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例2 方法一:40×3=120 120÷3=40 方法二:12÷3=4 120÷3=40例3 60÷3=20 6÷3=2 20+2=22 66÷3=22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通过摆小棒来理解算理,学生动手操作,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通过分小棒、拆数、利用表内乘法解决同一问题,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不足之处:复习导入时应给学生再多一点的计算时间。教学建议:让学生多操作,多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3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三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提高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是巩固练习课,口算练习较多,多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效果很好。不足之处:少数学生审题不仔细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解决问题后,应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验证与反思的习惯。教学建议: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应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验证与反思的习惯。2.笔算除法第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例1、例2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正确进行竖式书写。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板书设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小棒来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欲。教师通过分小棒的过程,对应分步竖式的讲解,很好地呈现竖式计算的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不足之处:在讲解完竖式计算过程后,应鼓励学生用乘法验证除法,看看结果是否正确。教学建议: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提出验算方案,让学生验算,鼓励运用多种验算方法。 第2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3、例4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3.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学难点: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例3 256÷2=128(张) 例4 256÷6=42(页)……4(张)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步骤:商、乘、减、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汇报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体验探究的乐趣。不足之处:个别学生还出错在竖式中数位没有对齐、余数比除数大等情况。学生在刚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后,马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基本清楚,但在练习量不够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学建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并互相讨论,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第3课时 练习课(1)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培养学生认真验算检查的好习惯。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教学难点:能熟练进行笔算并提高运算效率。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经过大量的练习,能够很好地巩固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教师提出验算的要求,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不足之处:个别同学做题慢的情况可能没有及时关注到。教学建议:关注到思考习惯、交流习惯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第4课时 练习课(2)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运用分析和推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了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并以解决问题为主,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练习了基础性的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对于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较多,而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微复杂问题的能力关注较少。教学建议:开放性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不要急于得出结论。第5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5、例6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2.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5 0÷5=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探索计算方法的教学中,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探索,在关键时刻给予启发,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不足之处:学生能够通过乘法推导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但对于0÷5=0在生活中的实例没有充分说明。教学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列竖式计算上。第6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7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2.通过学习,熟练笔算技能。教学重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商末尾有0的除法(1)650÷5=130(根) (2)245÷8=30(根)……5(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虽然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的内容,但本节课注重学生独立计算、思考、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什么情况下商的末尾有0,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不足之处:简便写法没有重点强调。教学建议:把简便写法的讲解列入进来。第7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五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算法,能正确进行除法计算。2.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题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多样化,让学生用最直观最易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大量的计算,进一步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熟练计算技能。不足之处:第13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在这道题上用的时间太多。教学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加大拓展延伸题的难度。第8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例8、例9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合理除法估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例8总钱数÷住的天数=每天花的钱数267÷3≈100(元) 267÷3≈90(元)例9(1)方法一:18≈2020×8=160(个) 182>160 装不下182个菠萝 方法二:182≈180 180÷8>20 18个纸箱不够装 (2)182÷8=22(个)……6(个) 22+1=23(个)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够不够”“能不能”的问题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从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明确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探究解题思路的能力。不足之处:教材练习六第7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教学建议:拓展部分的题目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完成。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复习内容:教材第33页及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本方法。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以大量的练习为主,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是开放性的,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方法的多样化。不足之处:太多的时间放在练习上,没能及时总结学生计算时易错的地方。教学建议:边解决问题,边小结,会更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避免错误。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学课件,出示口算题,学生小火车答题。6÷3= 15÷5= 8÷4= 36÷9=42÷7= 24÷6= 32÷8= 80÷4=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学习例1。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问:60÷3等于多少呢?(1)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检查,对于个别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2)指名说出计算方法,教师归纳。①20×3=60 60÷3=20 ②6÷3=2 60÷3=2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3)进一步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数的算理。60里面有几个十?60÷3可以看成几除以3?(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想一想:600÷3=(1)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反馈时多让学生说说算理。小结: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十、几个百除以一位数。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先观察每列各题中被除数的变化,再独立完成口算。五、拓展提升1.300里连续减去(50)个6得0。2.(400)÷5=803.同学们到果园里去采摘,女同学有36人,男同学有54人。如果3个同学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36+54=90(人) 90÷3=30(个)六、课堂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如何思考?可以想乘法,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只要计算正确,用什么方法都可以。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三第1、2题。学生回顾旧知。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思考、分析、讨论交流,获得新知。通过观察、计算,分析被除数的变化,总结规律。灵活应用知识,第2题用验算来验证除法结果是否正确。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学课件,出示口算题,学生开火车练习。40÷2= 100÷5= 400÷2= 1000÷5=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学习教材第12页例2。(1)课件出示例2,学生独立列式后问:怎么计算呢?(2)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反馈计算方法,教师归纳:①40×3=120,120÷3=40。②12÷3=4,120÷3=40。③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即可以看成是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也就是40。2.学习教材第12页例3。(1)出示例3,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2)学生反馈计算方法,教师归纳:方法一:分小棒。6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66÷3=22(张)方法二:分解法。把66分成6个十和6个一,分别除以3。60÷3=20(张) 6÷3=2(张) 20+2=22(张)方法三:根据乘法算除法。22×3=66(张)所以66÷3=22(张)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口算方法和计算结果。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5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独立完成后,一起交流汇报。五、拓展提升列式计算。1.45里面有几个5?450里面有几个5?45÷5=9 450÷5=902.把9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根?96÷3=32(根)3.三年级的同学们做了78件玩具,分给二年级16件,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的两个班,一年级每班分得多少件玩具?78-16=62(件) 62÷2=31(件)六、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你还有哪些问题?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三第3、7、9题。回顾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结合上节课的分彩纸,学生动手分小棒,进一步思考、分析。巩固新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说出理由。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还记得怎么计算吗?请根据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80÷4=( ) 800÷4=( ) 90÷3=( ) 900÷3=( )66÷2=( ) 84÷4=( )二、针对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发口算卡片。20÷2= 40÷2= 80÷4= 50÷5=60÷3= 48÷2= 100÷5= 90÷3=120÷6= 350÷7= 800÷8= 200÷5=42÷2= 84÷4= 420÷2= 840÷4=同学们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学生自评。尤其最后两题,让学生说出是怎么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题。(1)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2)怎样计算360÷4、360÷9?四、拓展延伸1.三年级的同学去植树,女生有58人,男生有62人。如果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列式计算并解答。(2)交流汇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58+62=120(人) 120÷4=30(组)2.饲养场的5个兔窝里共有180只白兔和120只灰兔,平均每个兔窝里有多少只兔?(1)指名学生回答要求我们计算什么?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2)学生列式计算并解答。180+120=300(只)300÷5=60(只)3.学校买回100个足球和50个篮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分别能分到多少个足球和篮球?(1)教师提醒,要正确理解题意,注意和第2题的区别。(2)尝试独立解决。足球:100÷5=20(个)篮球:50÷5=10(个)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大家进一步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和同桌交流一下。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三第6、10题。基本练习。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计算下面各题。学生回答时,要求用一句乘法口诀求商,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教师注意订正。师: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1。(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口算过程)(2)教师指出,这样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再指名学生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42根小棒分为4捆(每捆10根)和2根。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也就是42÷2=21,商是两位数。②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组织学生在草稿本上试算,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指名说出算理,教师进行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2.教材第16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计算呢?组织学生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然后独立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指名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边板书边总结:从52的最高位除起,5表示5个十,除以2,商2个十,把商2写在5的上面;2个十乘2得4个十,4写在5的下面;5个十减4个十得1个十,把1写在4的下面,表示十位上还剩下1个十没分完;把个位的2落下来与十位的1合成12,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6个一,商6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6乘2得12,没有剩余。(3)如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呢?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直接写在练习本上。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2题。五、拓展提升同学们为联欢会布置教室,将气球按“3红2绿2黄”的顺序排列。第8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3+2+2=7(个)84÷7=12(组) 黄色六、课堂总结今天学习的竖式计算,大家要明白计算的道理,竖式计算时分为商、乘、减几步,课下多多练习,规范书写。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1、3、4题。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基础。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思考、分析、动手操作分小棒,把自己的理解反馈给教师。学生充分交流、发言,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述,对于不准确的表达及时订正和补充。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指名板演,学生互评,教师总结)56÷7 64÷4 96÷8师: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学习例3。(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3)(1)求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应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6÷2。(2)探究算法。学生独立试算,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相同,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时直接在最高位上商1,接着除。(4)验算方法。 教师提出:我们得到的128是否正确?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根据你的经验,你用什么方法来验算?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进行乘法验算。(5)练一练:教材第1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在练习本上验算。指名两个同学板演验算过程。2.学习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4)(1)理解题意后,学生尝试列式计算。(2)教师揭示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解决办法,继续试商。指名学生板演,并说出计算过程。教师讲解: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将百位与十位的数合起来,看成多少个十来计算,把25看成25个十,用25个十除以6,商的首位要写在十位上。学生继续完成计算。算出商以后,发现除到个位仍余下4,不能恰好除完。师生共同总结: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没有恰好除完,可以留有余数,但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也是除法竖式的最后一步“比”,即比一比余数和除数的大小。(3)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学生尝试验算,并总结归纳方法。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首位写在百位上,所以商是三位数;当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首位就写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指名四个同学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师生共同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6题。五、拓展提升不计算,在商是三位数的下面画“√”,商是两位数的下面画“ ”。( √ ) ( ) ( √ ) ( √ ) ( ) 六、课堂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除起,经过“商”“乘”“减”“比”的过程,用乘法验算除法,能很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5题。学生积极思考,回顾旧知。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新知识。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讨论交流,尝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乘法验算。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书写规范。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教师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教材第18页的小组讨论)(1)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 )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 )。(3)每求出一个商,余数必须比除数( )。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判断并改正后同桌互相交流。2.笔算挑战。课件出示5道计算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率先完成并都对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出错的同学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3.完成教材练习四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在书上填写。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8题。 根据图示编题,要求叙述简练,信息准确。 指名同学列式计算并解答。3.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3题。读题,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平均分”。再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题时,误把除数6写成了8,结果得到的商是123。正确的商是多少?123×8÷6=164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同学们能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要养成自觉进行验算的好习惯。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11题。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计算,采用挑战、竞赛等方式,积极投入学习。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教师提问:请拿出题卡,看下面的两题,不计算,你能判断它们的商是几位数吗?644÷4 256÷5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共同回顾再通过计算来验证你的判断。师生共同回顾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教师提出验算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6题。明确题目要求,指名学生试商。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7题。教师提醒学生认真读题,明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计算。3.游戏:谁是神算子。将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参加挑战。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教师课件上会随机出现5个竹篮,选手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竹篮(每个竹篮后面均是一个三位数);游戏开始:教师点击屏幕上一个竹篮,其后的三位数字同时显示出来,选手迅速数出本组成员的数量,把这些数量的桃子平均分给本组成员,每人得几个?游戏结束:哪位选手算得最快最正确,哪组获胜。神算子诞生,教师给予奖励。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5题。(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2)鼓励学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8题。 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解答,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1. 里填几?(课件出示) 67÷6要使商为两位数, 里可以填几?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可以填几?商是两位数:1~5;商是三位数:6~9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20题。(1)学生交流探讨后独立完成。(2)巩固:分析下面各数,哪些数除以2没有余数?哪些数除以3没有余数?哪些数除以5没有余数?347 205 545 610 688 123 555除以2没有余数:610 688除以3没有余数:123 555除以5没有余数:205 545 610 555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哪些问题?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12、14、19题。操作练习。学生参与游戏,教师公布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公平。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口算小火车:8+0= 0+7= 9-0= 7×0= 0×6= 0×2=上题中给出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仍是这个数,零乘一个数仍是0,那么0除以一个数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教材第23页例5。(1)教师课件出示例5。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名同学回答交流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注意提醒学生是“任何不是0的数”而不是“任何数”)(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23页例6。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出示第(1)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教师提醒: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了?你会解决吗?教师巡视过程中,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小结: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 0写在什么数位上?这个0可以不写吗?教师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能不写,0在这里起到占位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教师边板书边讲解,提出简便写法。(2)出示第(2)个问题。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讨论。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0乘2得0,1减0得1,1和个位的6合并成16,继续除以2,商8。教师边板书边讲解,提出简便写法。1除以2不够商1,商0,1直接落下来,和个位的6合并成16。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五、拓展提升尝试计算8004÷2。为什么商中间写两个0?8004÷2=4002 0起占位作用六、课堂总结说一说,今天的收获。遇到被除数中间一位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被除数中间一位除以除数不够商1,且前一位没有余数,这一位上的商也是0。0不能不写,0起占位作用。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1、2题。学生快速计算,积极投入。教师可以反复练习这些题目。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想乘法算除法,得出结论。学生独立计算,总结交流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05÷5= 288÷4= 624÷3=师:今天我们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教材第25页例7。(教师课件出示例7)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学信息。1.出示第(1)个问题: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650÷5=(1)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笔算方法并指名说一说笔算方法。(2)教师补充讲解:从最高位百位上的6开始除起,除以5商1余1;1和十位的5合并成15,15除以5商3,3写在十位上,此时除尽。剩下个位上的0,直接写在商的个位上。教师边讲解边板书。2.出示第(2)个问题:245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元?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和第一个问题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什么了?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强调:对“还剩多少元”,说明有剩余的钱,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大家一起列式,教师板书:245÷8=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教师提醒:不要忘记验算。3.学生尝试总结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师予以补充和订正。第一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第二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把被除数个位数字落下来作余数即可。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强调书写规范,验算)五、拓展提升尝试计算教材练习五第14题,直接写在书上。学生讨论交流,从哪里入手解决这样的问题。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什么情况下商的末尾会有0呢?只要大家仔细认真,规范竖式计算,就一定能算得又快又对。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5题。学生回顾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并在练习本上计算验证。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在正确列式的基础上,尝试独立笔算。学生动脑动口归纳交流,反馈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下面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609÷3= 315÷3= 750÷5= 631÷3=师生共同回顾: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要点,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出错在哪里,怎么改正,并将正确的竖式写到书上。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17÷5= 366÷3= 655÷8=计时,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加分。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4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解答。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8题。(1)引导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谁是谁的多少倍)(2)指两名同学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解答,并验证计算结果。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小组讨论,制定购票方案。教师巡视时,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如果按50个学生、2个成人买票,会花多少钱?如果买团体票,买多少张,花多少钱?)指名回答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教师及时给予订正,并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多动脑,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五、拓展延伸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3题。(1)学生独立思考,明白已知什么,求什么。教师板书:( )÷( )=( )……( ),引导学生把已知的数据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填完后,指名回答怎样计算被除数,应用已有的“验算”除法的经验完成被除数的计算。(3)教师板书: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0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六、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对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7、10、11题。学生回顾算理,抽象概括。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放开思路,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大量计算,熟练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写出与下面各数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189≈ 302≈ 616≈ 803≈ 556≈ 267≈估算一下各题的结果。251×9≈ 32×7≈ 498×8≈师:今天我们学习除法的估算。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8。(1)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2)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大约”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3)要计算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怎么列式计算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67÷3≈(4)探究估算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师生共同订正。教师指出:因为270和300都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把267看成270或300进行估算。即 267÷3≈90(元)或267÷3≈100(元)提醒学生估算要用“≈”号。师:你知道实际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为什么?集体讨论,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完善。(5)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进行估算。虽然结果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都是合理的。2.教材第30页例9。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理解题意。(1)“够装”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提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够不够装”的问题?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方法一:如果把18看成20,20×8=160(个),而160<182,所以18个箱子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方法二:可以把182看成与它接近的180,用180÷8的得数要比20大,所以18个箱子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教师边讲解边板书。(2)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学生讨论,说说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82÷8=22(个)……6(个)师生共同总结:装满22个箱子后,还有6个菠萝没装箱,所以需要再加一个箱子。即22+1=23(个)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3.完成教材练习六第7题。此题稍难,要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隐藏的条件。五、拓展提升三年级的同学去野外活动,女同学有39人,男同学有42人。如果4人一组,大约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39+42=81(人) 81÷4≈20(个)六、课堂总结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出,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就行。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六第3、5、6题。回顾求近似数的方法,及乘法的估算,为学习新知打基础。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观察图片、审题,发现并思考题目中的估算问题,归纳解决估算问题的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再计算。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1.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与回顾。2.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3.课件出示本单元树形知识结构图。二、针对练习1.课件出示:200÷2 580÷2 0÷100 300÷0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里的300÷0是错误的)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2题。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再独立完成。3.完成教材第33页(1)~(3)题。读题,理解题意。提出要求:说一说,这三道题的共同点。你都用什么方法解决?你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并订正。以第(3)题为例,板书225÷5的计算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题。如何判断商是几位数?以876÷3为例,指名学生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估算结果。教师指出: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被除数最高位,如果比除数大或和除数相等,够商1,商就是三位数;如果比除数小,不够商1,商就是两位数。其余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评价。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先观察各题,说一说每个算式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计算顺序是什么?你是如何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教师指出,对于混合运算,用脱式计算更有利于提高正确率。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同学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我们要做一步查一步。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仔细看图,认真读题,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不要遗漏。尤其整箱饮料的信息。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白已知什么,还需要计算什么。学生讨论,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汇报。四、拓展延伸1.根据要求,将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 里。(1)要使商中间有0,且不能有余数。(2)要使商末尾有0,且不能有余数。 里可以填几? 里可以填几? 4 0(或2 0或8 0)2.用一个杯子向空瓶中倒果汁,如果倒进去2杯果汁,连瓶共重470克;如果倒进去5杯果汁,连瓶共重980克。一杯果汁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980-470=510(克) 5-2=3(杯) 一杯果汁:510÷3=170(克)空瓶:170×2=340(克) 470-340=130(克)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这一单元内容还有哪些问题?请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3、6、7题。回顾,思考整理知识,系统记忆。思考发现。大量练习与巩固。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同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乘、除法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另一方面,它将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教科书按照“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的顺序编排,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第一个层次是口算除法,在让学生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为理解笔算算理做铺垫。第二个层次是笔算除法 (教科书P15~25的例1至例7),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除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外,还重点采取了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 (教科书P29~30的例8和例9),重点教学如何将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计算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对竖式有最基础的了解,但本单元的笔算除法,需要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法、减法、加法等知识与方法,而除法竖式的演算是一种数学思维的特殊表达方式,学生在对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的理解与掌握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算法。教学策略:1.重视口算教学。首先从直观教学入手,配合算式和教具的使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口算的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进而养成口算的习惯,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其次,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2.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3.正确处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关系。计算教学强调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及计算的逻辑推理,注重计算的准确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计算速度;问题解决教学注重对数学情境的理解与信息的数学化。4.把估算融于解决问题教学之中。估算问题具有开放性、推理性和策略性的特点,估算时往往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估算。在对多种方法的展示中,让学生体会如何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又接近准确值。1.口算除法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1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引导学生利用口算乘法进行口算除法,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用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弄清用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板书设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6÷3=260÷3=20600÷3=200可以看成几个十、几个百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借助小棒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容易理解算理。在此基础上,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让学生大胆猜想,充分发言,让学生探究问题的同时,体会成功的乐趣。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达算理的时候,语言不规范;还可能有少数学生在理解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后,不能很快地把知识迁移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上来。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并增加竞赛式的口算练习。第2课时 几百几十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几百几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口算除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板书设计几百几十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例2 方法一:40×3=120 120÷3=40 方法二:12÷3=4 120÷3=40例3 60÷3=20 6÷3=2 20+2=22 66÷3=22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通过摆小棒来理解算理,学生动手操作,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通过分小棒、拆数、利用表内乘法解决同一问题,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不足之处:复习导入时应给学生再多一点的计算时间。教学建议:让学生多操作,多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3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三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提高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是巩固练习课,口算练习较多,多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效果很好。不足之处:少数学生审题不仔细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解决问题后,应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验证与反思的习惯。教学建议: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应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验证与反思的习惯。2.笔算除法第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例1、例2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分析、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正确进行竖式书写。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板书设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小棒来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欲。教师通过分小棒的过程,对应分步竖式的讲解,很好地呈现竖式计算的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不足之处:在讲解完竖式计算过程后,应鼓励学生用乘法验证除法,看看结果是否正确。教学建议: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提出验算方案,让学生验算,鼓励运用多种验算方法。 第2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3、例4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3.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学难点: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例3 256÷2=128(张) 例4 256÷6=42(页)……4(张)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步骤:商、乘、减、比。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汇报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体验探究的乐趣。不足之处:个别学生还出错在竖式中数位没有对齐、余数比除数大等情况。学生在刚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后,马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基本清楚,但在练习量不够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学建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并互相讨论,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第3课时 练习课(1)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培养学生认真验算检查的好习惯。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教学难点:能熟练进行笔算并提高运算效率。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经过大量的练习,能够很好地巩固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教师提出验算的要求,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不足之处:个别同学做题慢的情况可能没有及时关注到。教学建议:关注到思考习惯、交流习惯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第4课时 练习课(2)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运用分析和推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了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并以解决问题为主,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练习了基础性的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对于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较多,而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微复杂问题的能力关注较少。教学建议:开放性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不要急于得出结论。第5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5、例6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2.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5 0÷5=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探索计算方法的教学中,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探索,在关键时刻给予启发,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不足之处:学生能够通过乘法推导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但对于0÷5=0在生活中的实例没有充分说明。教学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列竖式计算上。第6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7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2.通过学习,熟练笔算技能。教学重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商末尾有0的除法(1)650÷5=130(根) (2)245÷8=30(根)……5(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虽然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的内容,但本节课注重学生独立计算、思考、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什么情况下商的末尾有0,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不足之处:简便写法没有重点强调。教学建议:把简便写法的讲解列入进来。第7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五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算法,能正确进行除法计算。2.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题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多样化,让学生用最直观最易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大量的计算,进一步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熟练计算技能。不足之处:第13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在这道题上用的时间太多。教学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加大拓展延伸题的难度。第8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例8、例9及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合理除法估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例8总钱数÷住的天数=每天花的钱数267÷3≈100(元) 267÷3≈90(元)例9(1)方法一:18≈2020×8=160(个) 182>160 装不下182个菠萝 方法二:182≈180 180÷8>20 18个纸箱不够装 (2)182÷8=22(个)……6(个) 22+1=23(个)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够不够”“能不能”的问题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从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明确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探究解题思路的能力。不足之处:教材练习六第7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教学建议:拓展部分的题目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完成。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复习内容:教材第33页及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本方法。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以大量的练习为主,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是开放性的,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方法的多样化。不足之处:太多的时间放在练习上,没能及时总结学生计算时易错的地方。教学建议:边解决问题,边小结,会更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避免错误。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学课件,出示口算题,学生小火车答题。6÷3= 15÷5= 8÷4= 36÷9=42÷7= 24÷6= 32÷8= 80÷4=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学习例1。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问:60÷3等于多少呢?(1)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检查,对于个别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2)指名说出计算方法,教师归纳。①20×3=60 60÷3=20 ②6÷3=2 60÷3=2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3)进一步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数的算理。60里面有几个十?60÷3可以看成几除以3?(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想一想:600÷3=(1)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反馈时多让学生说说算理。小结: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十、几个百除以一位数。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先观察每列各题中被除数的变化,再独立完成口算。五、拓展提升1.300里连续减去(50)个6得0。2.(400)÷5=803.同学们到果园里去采摘,女同学有36人,男同学有54人。如果3个同学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36+54=90(人) 90÷3=30(个)六、课堂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如何思考?可以想乘法,也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只要计算正确,用什么方法都可以。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三第1、2题。学生回顾旧知。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思考、分析、讨论交流,获得新知。通过观察、计算,分析被除数的变化,总结规律。灵活应用知识,第2题用验算来验证除法结果是否正确。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学课件,出示口算题,学生开火车练习。40÷2= 100÷5= 400÷2= 1000÷5=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学习教材第12页例2。(1)课件出示例2,学生独立列式后问:怎么计算呢?(2)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反馈计算方法,教师归纳:①40×3=120,120÷3=40。②12÷3=4,120÷3=40。③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即可以看成是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也就是40。2.学习教材第12页例3。(1)出示例3,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2)学生反馈计算方法,教师归纳:方法一:分小棒。6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66÷3=22(张)方法二:分解法。把66分成6个十和6个一,分别除以3。60÷3=20(张) 6÷3=2(张) 20+2=22(张)方法三:根据乘法算除法。22×3=66(张)所以66÷3=22(张)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口算方法和计算结果。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5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独立完成后,一起交流汇报。五、拓展提升列式计算。1.45里面有几个5?450里面有几个5?45÷5=9 450÷5=902.把96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根?96÷3=32(根)3.三年级的同学们做了78件玩具,分给二年级16件,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的两个班,一年级每班分得多少件玩具?78-16=62(件) 62÷2=31(件)六、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你还有哪些问题?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三第3、7、9题。回顾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结合上节课的分彩纸,学生动手分小棒,进一步思考、分析。巩固新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说出理由。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还记得怎么计算吗?请根据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80÷4=( ) 800÷4=( ) 90÷3=( ) 900÷3=( )66÷2=( ) 84÷4=( )二、针对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发口算卡片。20÷2= 40÷2= 80÷4= 50÷5=60÷3= 48÷2= 100÷5= 90÷3=120÷6= 350÷7= 800÷8= 200÷5=42÷2= 84÷4= 420÷2= 840÷4=同学们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学生自评。尤其最后两题,让学生说出是怎么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题。(1)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2)怎样计算360÷4、360÷9?四、拓展延伸1.三年级的同学去植树,女生有58人,男生有62人。如果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列式计算并解答。(2)交流汇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58+62=120(人) 120÷4=30(组)2.饲养场的5个兔窝里共有180只白兔和120只灰兔,平均每个兔窝里有多少只兔?(1)指名学生回答要求我们计算什么?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2)学生列式计算并解答。180+120=300(只)300÷5=60(只)3.学校买回100个足球和50个篮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分别能分到多少个足球和篮球?(1)教师提醒,要正确理解题意,注意和第2题的区别。(2)尝试独立解决。足球:100÷5=20(个)篮球:50÷5=10(个)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大家进一步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和同桌交流一下。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三第6、10题。基本练习。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计算下面各题。学生回答时,要求用一句乘法口诀求商,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教师注意订正。师: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1。(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口算过程)(2)教师指出,这样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再指名学生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42根小棒分为4捆(每捆10根)和2根。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也就是42÷2=21,商是两位数。②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组织学生在草稿本上试算,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指名说出算理,教师进行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2.教材第16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计算呢?组织学生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然后独立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指名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边板书边总结:从52的最高位除起,5表示5个十,除以2,商2个十,把商2写在5的上面;2个十乘2得4个十,4写在5的下面;5个十减4个十得1个十,把1写在4的下面,表示十位上还剩下1个十没分完;把个位的2落下来与十位的1合成12,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6个一,商6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6乘2得12,没有剩余。(3)如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呢?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直接写在练习本上。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2题。五、拓展提升同学们为联欢会布置教室,将气球按“3红2绿2黄”的顺序排列。第8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3+2+2=7(个)84÷7=12(组) 黄色六、课堂总结今天学习的竖式计算,大家要明白计算的道理,竖式计算时分为商、乘、减几步,课下多多练习,规范书写。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1、3、4题。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基础。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思考、分析、动手操作分小棒,把自己的理解反馈给教师。学生充分交流、发言,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述,对于不准确的表达及时订正和补充。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指名板演,学生互评,教师总结)56÷7 64÷4 96÷8师: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学习例3。(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3)(1)求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应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6÷2。(2)探究算法。学生独立试算,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相同,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时直接在最高位上商1,接着除。(4)验算方法。 教师提出:我们得到的128是否正确?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根据你的经验,你用什么方法来验算?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进行乘法验算。(5)练一练:教材第1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在练习本上验算。指名两个同学板演验算过程。2.学习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4)(1)理解题意后,学生尝试列式计算。(2)教师揭示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解决办法,继续试商。指名学生板演,并说出计算过程。教师讲解: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将百位与十位的数合起来,看成多少个十来计算,把25看成25个十,用25个十除以6,商的首位要写在十位上。学生继续完成计算。算出商以后,发现除到个位仍余下4,不能恰好除完。师生共同总结: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没有恰好除完,可以留有余数,但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也是除法竖式的最后一步“比”,即比一比余数和除数的大小。(3)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学生尝试验算,并总结归纳方法。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首位写在百位上,所以商是三位数;当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首位就写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指名四个同学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师生共同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6题。五、拓展提升不计算,在商是三位数的下面画“√”,商是两位数的下面画“ ”。( √ ) ( ) ( √ ) ( √ ) ( ) 六、课堂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除起,经过“商”“乘”“减”“比”的过程,用乘法验算除法,能很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5题。学生积极思考,回顾旧知。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新知识。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讨论交流,尝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乘法验算。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书写规范。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教师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教材第18页的小组讨论)(1)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 )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 )。(3)每求出一个商,余数必须比除数( )。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判断并改正后同桌互相交流。2.笔算挑战。课件出示5道计算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率先完成并都对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出错的同学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3.完成教材练习四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在书上填写。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8题。 根据图示编题,要求叙述简练,信息准确。 指名同学列式计算并解答。3.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3题。读题,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平均分”。再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题时,误把除数6写成了8,结果得到的商是123。正确的商是多少?123×8÷6=164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同学们能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要养成自觉进行验算的好习惯。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11题。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计算,采用挑战、竞赛等方式,积极投入学习。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教师提问:请拿出题卡,看下面的两题,不计算,你能判断它们的商是几位数吗?644÷4 256÷5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共同回顾再通过计算来验证你的判断。师生共同回顾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教师提出验算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6题。明确题目要求,指名学生试商。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7题。教师提醒学生认真读题,明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计算。3.游戏:谁是神算子。将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参加挑战。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教师课件上会随机出现5个竹篮,选手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竹篮(每个竹篮后面均是一个三位数);游戏开始:教师点击屏幕上一个竹篮,其后的三位数字同时显示出来,选手迅速数出本组成员的数量,把这些数量的桃子平均分给本组成员,每人得几个?游戏结束:哪位选手算得最快最正确,哪组获胜。神算子诞生,教师给予奖励。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5题。(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2)鼓励学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8题。 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解答,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1. 里填几?(课件出示) 67÷6要使商为两位数, 里可以填几?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可以填几?商是两位数:1~5;商是三位数:6~9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20题。(1)学生交流探讨后独立完成。(2)巩固:分析下面各数,哪些数除以2没有余数?哪些数除以3没有余数?哪些数除以5没有余数?347 205 545 610 688 123 555除以2没有余数:610 688除以3没有余数:123 555除以5没有余数:205 545 610 555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哪些问题?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四第12、14、19题。操作练习。学生参与游戏,教师公布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公平。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口算小火车:8+0= 0+7= 9-0= 7×0= 0×6= 0×2=上题中给出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仍是这个数,零乘一个数仍是0,那么0除以一个数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教材第23页例5。(1)教师课件出示例5。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指名同学回答交流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注意提醒学生是“任何不是0的数”而不是“任何数”)(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23页例6。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出示第(1)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教师提醒: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了?你会解决吗?教师巡视过程中,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小结: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 0写在什么数位上?这个0可以不写吗?教师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能不写,0在这里起到占位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教师边板书边讲解,提出简便写法。(2)出示第(2)个问题。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讨论。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0乘2得0,1减0得1,1和个位的6合并成16,继续除以2,商8。教师边板书边讲解,提出简便写法。1除以2不够商1,商0,1直接落下来,和个位的6合并成16。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五、拓展提升尝试计算8004÷2。为什么商中间写两个0?8004÷2=4002 0起占位作用六、课堂总结说一说,今天的收获。遇到被除数中间一位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被除数中间一位除以除数不够商1,且前一位没有余数,这一位上的商也是0。0不能不写,0起占位作用。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1、2题。学生快速计算,积极投入。教师可以反复练习这些题目。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想乘法算除法,得出结论。学生独立计算,总结交流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05÷5= 288÷4= 624÷3=师:今天我们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教材第25页例7。(教师课件出示例7)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学信息。1.出示第(1)个问题: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650÷5=(1)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笔算方法并指名说一说笔算方法。(2)教师补充讲解:从最高位百位上的6开始除起,除以5商1余1;1和十位的5合并成15,15除以5商3,3写在十位上,此时除尽。剩下个位上的0,直接写在商的个位上。教师边讲解边板书。2.出示第(2)个问题:245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元?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和第一个问题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什么了?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强调:对“还剩多少元”,说明有剩余的钱,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大家一起列式,教师板书:245÷8=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教师提醒:不要忘记验算。3.学生尝试总结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师予以补充和订正。第一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第二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把被除数个位数字落下来作余数即可。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强调书写规范,验算)五、拓展提升尝试计算教材练习五第14题,直接写在书上。学生讨论交流,从哪里入手解决这样的问题。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什么情况下商的末尾会有0呢?只要大家仔细认真,规范竖式计算,就一定能算得又快又对。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5题。学生回顾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并在练习本上计算验证。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在正确列式的基础上,尝试独立笔算。学生动脑动口归纳交流,反馈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下面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609÷3= 315÷3= 750÷5= 631÷3=师生共同回顾: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要点,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出错在哪里,怎么改正,并将正确的竖式写到书上。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17÷5= 366÷3= 655÷8=计时,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加分。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4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解答。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8题。(1)引导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谁是谁的多少倍)(2)指两名同学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解答,并验证计算结果。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小组讨论,制定购票方案。教师巡视时,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如果按50个学生、2个成人买票,会花多少钱?如果买团体票,买多少张,花多少钱?)指名回答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教师及时给予订正,并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多动脑,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五、拓展延伸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3题。(1)学生独立思考,明白已知什么,求什么。教师板书:( )÷( )=( )……( ),引导学生把已知的数据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填完后,指名回答怎样计算被除数,应用已有的“验算”除法的经验完成被除数的计算。(3)教师板书: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0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六、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对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五第7、10、11题。学生回顾算理,抽象概括。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放开思路,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大量计算,熟练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写出与下面各数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189≈ 302≈ 616≈ 803≈ 556≈ 267≈估算一下各题的结果。251×9≈ 32×7≈ 498×8≈师:今天我们学习除法的估算。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8。(1)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2)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大约”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3)要计算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怎么列式计算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67÷3≈(4)探究估算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师生共同订正。教师指出:因为270和300都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把267看成270或300进行估算。即 267÷3≈90(元)或267÷3≈100(元)提醒学生估算要用“≈”号。师:你知道实际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为什么?集体讨论,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完善。(5)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进行估算。虽然结果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都是合理的。2.教材第30页例9。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理解题意。(1)“够装”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提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够不够装”的问题?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方法一:如果把18看成20,20×8=160(个),而160<182,所以18个箱子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方法二:可以把182看成与它接近的180,用180÷8的得数要比20大,所以18个箱子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教师边讲解边板书。(2)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学生讨论,说说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82÷8=22(个)……6(个)师生共同总结:装满22个箱子后,还有6个菠萝没装箱,所以需要再加一个箱子。即22+1=23(个)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3.完成教材练习六第7题。此题稍难,要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隐藏的条件。五、拓展提升三年级的同学去野外活动,女同学有39人,男同学有42人。如果4人一组,大约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39+42=81(人) 81÷4≈20(个)六、课堂总结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出,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就行。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六第3、5、6题。回顾求近似数的方法,及乘法的估算,为学习新知打基础。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学生观察图片、审题,发现并思考题目中的估算问题,归纳解决估算问题的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再计算。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1.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与回顾。2.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3.课件出示本单元树形知识结构图。二、针对练习1.课件出示:200÷2 580÷2 0÷100 300÷0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里的300÷0是错误的)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2题。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再独立完成。3.完成教材第33页(1)~(3)题。读题,理解题意。提出要求:说一说,这三道题的共同点。你都用什么方法解决?你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并订正。以第(3)题为例,板书225÷5的计算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题。如何判断商是几位数?以876÷3为例,指名学生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估算结果。教师指出: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被除数最高位,如果比除数大或和除数相等,够商1,商就是三位数;如果比除数小,不够商1,商就是两位数。其余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评价。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先观察各题,说一说每个算式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计算顺序是什么?你是如何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教师指出,对于混合运算,用脱式计算更有利于提高正确率。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同学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我们要做一步查一步。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仔细看图,认真读题,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不要遗漏。尤其整箱饮料的信息。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白已知什么,还需要计算什么。学生讨论,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汇报。四、拓展延伸1.根据要求,将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 里。(1)要使商中间有0,且不能有余数。(2)要使商末尾有0,且不能有余数。 里可以填几? 里可以填几? 4 0(或2 0或8 0)2.用一个杯子向空瓶中倒果汁,如果倒进去2杯果汁,连瓶共重470克;如果倒进去5杯果汁,连瓶共重980克。一杯果汁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980-470=510(克) 5-2=3(杯) 一杯果汁:510÷3=170(克)空瓶:170×2=340(克) 470-340=130(克)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这一单元内容还有哪些问题?请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3、6、7题。回顾,思考整理知识,系统记忆。思考发现。大量练习与巩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