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093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精品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伯乐相马,学习目标,走近作者,疏通文义,文言积累,一词多义,课文赏析,合作探究,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疏通文义,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重点)
3.掌握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法。(难点)
“说”: 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的看法;写法上不拘一格,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很相似。“马说”即谈马、论马。 《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托物寓意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马之千 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 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同“祇”(只),只、仅
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尚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驱赶)执策而临之(马鞭子)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指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用在主谓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马)其真无马邪(句中语气词,表推测、反问的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其实)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1、千里马和普通马的不同之处在哪?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作者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对埋没人才现状作了揭露。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 样的思想?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摧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的抨击,对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优质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马说》,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读准字音,读清节奏,朗读检测,读懂句意,文言知识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3马说pptx、伯乐相马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试讲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说一说千里马,诵读·积累,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味情感,谁能拯救千里马呢,韩愈资料,托物寓意,千里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