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诗文或谚语都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对应不恰当的是( )
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2. 如图是乡村振兴项目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对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桑葚果汁呈紫色,这些紫色汁液存在于叶绿体内
B. 为了增加蚕的产丝量应该延长幼虫期
C.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只包括鱼塘中的全部植物和动物
D.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桑树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3. 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及某同学观察根尖永久玻片标本时看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④和⑥
B. 要观察成熟区根毛应向下移动玻片标本
C. a处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 b处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4.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许多多活细胞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叶的结构层次属于b,是由多种组织构成
B.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
C. 叶表皮属于a层次,与皮肤一样属于保护组织
D. c代表的是植物体,d代表的是动物体
5. 如图为玉米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玉米依靠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B. 花粉管中的精子与图(二)中的Ⅰ融合,形成受精卵
C. 图(二)中的Ⅲ发育成图(三)中的7
D. 图(三)中的4发育成图(一)中的A
6. 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
①在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②遇阴雨连绵天气,给农田排水——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③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④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⑤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片——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7.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
B. 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 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 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8.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一a、d滴加的液体分别是0.9%的生理盐水和碘液
B. 图二的实验结论题: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 图三的实验现象可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 图四中1是小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小静脉
9. 如图是人类排卵、受精及胚泡发育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为女性的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
B. Ⅰ过程完成受精,此时胎儿性别已决定
C. ④为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D. Ⅱ表示受精卵着床的过程,此后受精卵开始分裂、分化,最终发育为胎儿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如图所示实验,①-⑤表示实验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步骤有误,应改为①②④⑤③
B. 实验水浴时间不够,应延长到5~10分钟
C. 实验改进后滴加碘液③试管会变蓝
D. 实验缺乏对照,应另设对照组,将唾液换作2毫升清水,其余与实验组相同
11. 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均属于消化腺
B. 甲图中没有消化、只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⑦
C. 胆汁是由④肝脏分泌的,含有消化酶,对脂肪的消化起乳化作用
D. 乙图所示小肠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消化、吸收营养
12. 某同学做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顶部下降 B. 图丙中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过程
C. 图丙中b点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 图丙中bc段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舒张
13. 小明发热、咳嗽,医生让他做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化验结果如图1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小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偏高,可能有炎症
B. 图1小明血液中血红蛋白偏低,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图2中,①②③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D. 图2中,④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静脉注射的药物到达脑部病灶:7→b→d→1→2
B. 心脏a腔与心脏b腔收缩时,房室瓣打开
C. 与b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D. 心脏c腔肌肉壁的厚度大于心脏d腔
15.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保证安全,行走在马路上我们需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结合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马路上行走靠结构⑧维持身体平衡
B. “红灯停,绿灯行”,光线在结构B上形成视觉
C. 结构④内含有听觉感受器
D. 当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会迅速分泌增加
16. 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的是( )
①鲸鱼——肺
②蚯蚓——湿润的体壁
③蜥蜴——肺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⑦家鸽—肺和气囊
⑧缢蛏——鳃
A. ①②③④⑤⑧ B. ②③④⑤⑦⑧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⑦⑧
17.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疆籍运动员阿合娜尔•阿达克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速滑中直道滑行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蹬冰收腿、下刀和摆臂。据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收腿动作中的骨骼肌由①肌腹和②肌腱组成
B. “听到发令枪响起跑”属于简单反射
C. 摆臂时③中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出会造成脱臼
D. 此时左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18.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图是红火蚁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红火蚁具有社会行为 B. 红火蚁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
C. 红火蚁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D. 红火蚁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19. 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①无成形的细胞核
B. 芽孢和孢子分别是①、②的生殖细胞
C. ②是一种真菌,真菌都是多细胞个体
D. ③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0.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厂废水
B. 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杂菌进入
C. 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 采用冷藏法保存食物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21. 2022年5月22日是我国“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 每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迁地保护 D. 分类等级越低,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22. 如图为某家族高雪氏病(一种脂代谢紊乱病)的遗传图谱,Ⅰ、Ⅱ、Ⅲ分别表示三代人,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遗传图谱可知,高雪氏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 Ⅲ8和Ⅲ10是旁系血亲,可以结婚
C. I1基因组成是Dd,Ⅱ4基因组成是DD或Dd
D. 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23.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B. 从免疫学角度讲,新冠疫苗相当于抗体
C. 接种新冠疫苗也能预防艾滋病
D. 接种新冠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4. 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
A. 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B. 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
C. 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D. 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
25.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纳入考试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健康人出门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B. 药盒上的OTC表示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
C.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
D. 动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此时要按压远心端止血
26. 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核污水。而一旦日本将所有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仅需要57天时间,半个太平洋将会面临高辐射威胁。如图一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回答:
检测物
a
b
c
d
碘-131的放射性活度
3000
11444
4200
7600
(1)图一中,生物学上把阳光、空气、中国毛虾、中华哲水蚤等影响藻类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______ 。
(2)图二中,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必须源源不断地通过[ ______ ] ______ 固定太阳能获得能量,此过程能有效的维持生物圈的 ______ 平衡。
(3)图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 ______ (用字母、甲、乙和箭头表示),过程④体现了生物C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______ 。
(4)经检测某海域被辐射后,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碘131(放射性物质),其含量如表。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一中某食物链,则d代表图一中的 ______ 。
(5)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危害,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______ 。
(6)将图一中几种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序 ______ 。
27. 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1)森林是“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参与了生物圈的 ______ 。
(2)森林也是“钱库”。我国森林每年为我们提供5亿立方米优质木材的物质财富。木本植物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______ 。
(3)森林还是“天然粮库”,为我们提供板栗、核桃、银杏等许多营养丰富的食粮。银杏与核桃所属类群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
(4)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如何“储碳”呢?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两盆牵牛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 ______ 。然后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装置(如图1)。
②将这组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取A、B叶片进行处理(如图2)。你打算用装置 ______ (填甲或乙)进行水浴加热,加碘漂洗后,请推测叶片A、B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③由此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______ ,从而将碳储存起来。
(5)“爱护植被,从我做起”。为了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你应该如何做? ______ 、 ______ (至少答出两条)。
28. 为保障八、九年级同学在紧张备考中的身体健康,我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请结合如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妈妈给他准备的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新鲜果蔬等。鸡蛋和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其在消化道中被彻底消化为[a] ______ ,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 ______ ;消化后营养物质经过过程[②] ______ 进入血液。
(2)奔跑中,小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当他在完成图一④过程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 ______ 状态,通过 ______ 可以实现③④过程。
(3)跑步时,小明下肢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经过血液运输通过肺排出体外。请写出下肢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流经心脏时所经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 ______ (用图二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一的①﹣⑦中属于排泄途径的过程有 ______ (填序号)。
(4)如图三曲线代表小明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生理活动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该曲线表示的是 ______ (多项选择)。
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肾脏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小肠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大脑时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29. 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 ______ (填结构及其生理过程)进入到2中形成的液体为 ______ 。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______ 。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 ______ 。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是 ______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 ______ 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30. 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
【实验方案】
Ⅰ.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
Ⅱ.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B3)上(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
(1)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 ______ 。
(2)将沾上菌落绒布面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上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中的 ______ 。
(3)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 ______ 。
【预期结果】
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 ______ 。
【验证推理】
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 ______ 。
31.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图一是种类丰富的生物。图二是动物的进化历程(部分)。图三是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图。回答:
(1)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______ 发育。
(2)图一中狗属于动物界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动物。在生物分类上,它与其他二种动物具有一个相同的分类等级是 ______ 。
(3)图一中,可以青蛙放在图二中的位置是 ______ (填“甲”、“乙”或“丙”)。
(4)图三中B表示是 ______ 的多样性。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你认同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①水生→陆生
②低等→高等
③体型小→体型大
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⑤单细胞→多细胞
32. 当前基因工程、基因编辑以及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医疗已经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2007年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从此揭开了人类几万个基因的神秘面纱。其实人类对基因的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基因遗传的奥秘。
(1)生物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的?1856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图1),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后来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如果用D、d表示控制高茎、矮茎的基因,那么子一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用子一代跟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植株比例大约是 ______。
(2)基因究竟存在于细胞中什么位置呢?1909年摩尔根选择了有4对染色体(图2)的果蝇进行研究,雄性果蝇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______。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绘制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______。
(3)基因到底是什么呢?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并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图3中的[______]______,该分子上包含特定 ______的片段就叫基因。
(4)基因与性状有什么关系呢?1982年,科研人员将小鼠培育成了大鼠(图4),该项研究说明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______,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如阳光)作出反应,A正确。
B、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长开花的影响,B正确。
C、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腐生生物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的缘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正确。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指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D错误。
故选:D。
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答案】B
【解析】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桑葚果汁呈紫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液泡,A错误。
B、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因此为了获取蚕丝,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B正确。
C、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鱼塘中的全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C错误。
D、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D错误。
故选:B。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3)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解答此题要结合题图分析生态农业的原理,要识记生态农业的过程和原理。
3.【答案】C
【解析】解:A、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遮光器(大光圈)和⑥反光镜(凹面镜),A错误。
B、显微镜中视野成立的是倒立的像,成熟区在根尖的上方,要观察到成熟区细胞,要上移玻片标本,B错误。
C、a是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细胞核比较大,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C正确。
D、叶绿体位于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内,根尖部位不见光,不具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观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反光镜、a生长区、b根冠。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根尖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b是器官,叶属于营养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的功能,A正确。
B、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正确。
C、叶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属于a层次;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属于b层次,C错误。
D、图中a代表组织、b代表器官、c代表植物体、d代表动物体,D正确。
故选:C。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a组织→b器官→c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a组织→b器官→系统→d动物体。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同学们要记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
5.【答案】C
【解析】解:A、玉米雌雄同体,玉米花为风媒花,依靠风力完成异花传粉。A正确。
B、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所以,花粉管中的精子与图(二)中的Ⅰ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受精完成后,图(二)中的Ⅲ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三)中的7是胚。C错误。
D、图(三)中的4为胚芽,发育成图(一)中的A茎和叶。D正确。
故选:C。
1、图中,(一)是植株、(二)是花、(三)是种子、(四)是幼苗。
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3、图(二)中,Ⅰ卵细胞、Ⅱ极核、Ⅲ胚珠;图(三)中,1果皮和种皮、2胚乳、3子叶、4胚芽、5胚轴、6胚根、7胚。
4、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掌握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①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错误。
②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遇阴雨连绵天气,给农田排水,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正确。
③栽种农作物时,做到合理密植,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提高光能利用率,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正确。
④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地表温度,正确。
⑤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正确。
故选:A。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掌握。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不同,A错误;
B、光照强度为a时,乙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B错误;
C、据图可见:从0到c点甲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乙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不同,C错误;
D、据图可见:甲的代谢比乙的代谢旺盛,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D正确。
故选:D。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呼吸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8.【答案】C
【解析】解: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其中图a是滴,滴加的液体是0.9%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图d是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便于观察,正确。
B、图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能证明的是: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正确。
C、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不能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错误。
D、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1是小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小静脉,正确。
故选:C。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实验探究是生物课的基础,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实验过程和目的,同学们要熟记于心。
9.【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①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
B、Ⅰ表示受精,受精卵形成时就决定了胎儿的性别,胎儿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B正确。
C、④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C正确。
D、Ⅱ表示着床,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胎泡着床在子宫内膜叫怀孕,D错误。
故选:D。
图中①卵巢、②卵细胞、③受精卵、④子宫、Ⅰ受精、Ⅱ着床(怀孕),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殖过程。
10.【答案】C
【解析】解:A、①将馒头碎屑放入试管中②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地④搅拌;⑤将试管放入盛有37摄氏度的温水中5—10分钟水浴加热,然后从大烧杯中取出;③在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并记录下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A正确。
B、水浴时间不够长,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应延长到10分钟,B正确。
C、③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实验改进后滴加碘液③号试管不变蓝色,C错误。
D、实验缺乏对照,应另设对照组,将唾液换作2毫升清水,其余与实验组相同。D正确。
故选:C。
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
11.【答案】C
【解析】解:A、消化腺包括①唾液腺、④肝脏、⑥胰腺、胃腺、肠腺,A正确。
B、甲图中没有消化、只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⑦大肠,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正确。
C、④肝脏是人体最大消化腺,它能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脂肪的消化起乳化作用,C错误。
D、乙图所示: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D正确。
故选:C。
图甲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胃、④肝脏、⑤小肠、⑥胰腺、⑦大肠。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答案】D
【解析】解:A、图甲所示的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端上升,A错误。
B、图丙中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图乙表示吸气过程,B错误。
C、图丙中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错误。
D、图丙中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D正确。
故选:D。
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2、分析图1和图2可知,甲为呼气,乙为吸气,ab段是吸气,bc段是呼气。
理解掌握人体的吸气和呼气过程。
13.【答案】C
【解析】解:A、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小明的白细胞值是11*10^9/L,正常值应该是4.0~10.0*10^9/L,因此图1小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偏高,可能有炎症,A正确;
B、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小明的血红蛋白值是106g/L,血红蛋白正常值110.1~165g/L,小明可能患贫血症,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正确;
C、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②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无细胞核,C错误;
D、④血浆的功能主要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由消化道吸收的养料,依靠血液中的血浆来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要靠血浆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身体正常代谢,D正确。
故选:C。
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14.【答案】B
【解析】解:A、静脉注射的药物到达脑部病灶:3上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4肺动脉→6肺部毛细血管网→7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1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错误;
B、心脏a右心房与心脏b左心房收缩时,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正确;
C、与b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错误;
D、心脏c右心房腔肌肉壁的厚度小于心脏d左心室壁的厚度,错误。
故选:B。
图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1主动脉、2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3上、下腔静脉、4肺动脉、5肺、6肺部毛细血管网、7肺静脉。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在马路上行走靠结构⑦小脑维持身体平衡,A错误。
B、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B错误。
C、④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C正确。
D、当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会迅速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C。
1、眼球结构图中,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玻璃体。
2、耳的结构图中,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神经。
3、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图中,⑥大脑、⑦小脑、⑧脑干。
掌握眼睛、耳及脑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①鲸鱼属于哺乳动物,依靠肺进行呼吸,①正确。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②正确。
③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依靠肺进行呼吸,③正确。
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④正确。
⑤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⑤正确。
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⑥错误。
⑦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中不进行气体交换,⑦错误。
⑧缢蛏时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⑧正确。
故选:A。
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
此题考查动物的呼吸器官,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17.【答案】A
【解析】解:A、一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收腿动作中的骨骼肌由①肌腹和②肌腱组成,A正确。
B、“听到发令枪响起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此反射类型是复杂反射,B错误。
C、摆臂时,③中的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造成脱臼,C错误。
D、图中左臂是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故选:A。
(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复杂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3)图中①肌腹,②肌腱,③关节。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8.【答案】C
【解析】解:A、红火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A正确。
B、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红火蚁之间主要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
C、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所以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红火蚁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
故选:C。
(1)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2)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及社会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A.分析图中生物的形态及结构可知,①是细菌,②是真菌,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外面无核膜包被,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正确;
B.细菌在干旱、高温等恶劣环境中时能够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休眠体,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萌发后只能形成一个细菌,这个过程中没有个体数目的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②霉菌依靠孢子繁殖,故B错误;
C.②霉菌是一种多细胞的丝状真菌,但真菌中也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故C错误;
D.③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图中生物的形态及结构可知,①是细菌,②是真菌,③是病毒。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生活方式及繁殖。
20.【答案】B
【解析】解:A、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A正确。
B、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作泡菜时要密封,创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B错误。
C、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C正确。
D、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选:B。
(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2)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本题考查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1.【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错误。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错误。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少,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D正确。
故选:D。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某家族某家族高雪氏病的遗传图解可知:Ⅱ3和Ⅱ4(或者Ⅱ5和Ⅱ6)均正常,而Ⅲ7或者Ⅲ9患病,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Ⅲ7或者Ⅲ9个体的性状表现,可以推断该遗传病为隐性基因遗传病,A错误。
B.由于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错误。
C.若用D、d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正常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患病其基因组成为dd。题干中Ⅰ1正常,Ⅰ2患病,而II4和II5正常(但不能表明Ⅰ1和Ⅰ2的后代都正常),因此Ⅰ1的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因为Ⅰ2患病,基因组成为dd,因此II4一定含有一个d,而II4又表现为正常,所以II4的基因组成为Dd,C错误。
D.Ⅱ5和Ⅱ6表现正常,而生下患病的孩子Ⅲ9,因此Ⅱ5和Ⅱ6的基因组成都是Dd。若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因此,这对夫妻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男孩的概率是12,故这对夫妻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2=38,D正确。
故选:D。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3.【答案】D
【解析】解:A、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错误。
B、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错误。
C、接种新冠疫苗能只能预防新冠,不能预防艾滋病,错误。
D、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所以接种新冠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
故选:D。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4.【答案】D
【解析】解:A、害虫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有的无抗药性,杀虫剂(农药)对害虫起了定向选择作用,A正确。
BC、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原体,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Ⅰ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在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C正确。
D、使用农药Ⅱ以后,同样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原体,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Ⅱ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抗药性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D错误。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真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25.【答案】D
【解析】解:A、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是保护人体健康最经济、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A正确;
B、OTC指的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群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者审批之后,不需要医生或者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具处方而自行购买的药品,B正确;
C、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人进行抢救,其既有心脏按压又有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前要使病人呼吸畅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C正确;
D、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需要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D错误。
故选:D。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心肺复苏是当呼吸及心跳停止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此题考点较多,需要平时多识记。
26.【答案】生态因素 ② 光合作用 碳—氧 A→甲→乙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玉筋鱼 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节肢动物、鱼类、鸟类
【解析】解:(1)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因此,图一中,生物学上把阳光、空气、中国毛虾、中华哲水蚤等影响藻类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图中②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光合作用。图二中,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必须源源不断地通过②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获得能量,此过程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的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图二中包含的食物链是A→甲→乙。过程④表示细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解过程,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体现了C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根据图表可以推出食物链为:a→c→d←b,图一中与之相对应的食物链是: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因此d对应玉筋鱼。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危害,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图一中中华哲水蚤和中国毛虾属于节肢动物;日本鳀鱼、带鱼、玉筋鱼、黑裙鱼属于鱼类;大型水鸟属于鸟类。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其进化的大致过程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图一中几种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序是节肢动物、鱼类、鸟类。
故答案为:(1)生态因素;
(2)②光合作用;碳-氧;
(3)A→甲→乙;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4)玉筋鱼;
(5)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节肢动物、鱼类、鸟类。
图二中①③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A生产者、B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蒸腾 水循环 形成层 银杏种子无果皮包被,核桃种子有果皮包被 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乙 A变蓝,B不变蓝 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绿色出行 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
【解析】解:(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能够快速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
(3)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核桃属于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故银杏与核桃所属类群的本质区别是银杏种子无果皮包被,核桃种子有果皮包被。
(4)①将两盆牵牛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牵牛在黑暗中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用装置乙进行水浴加热。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NaoH吸收二氧化碳,则A叶片所在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滴加碘液后A叶片变蓝;B叶片所在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故滴加碘液后B叶片不变蓝。
③结合上一问分析可知,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将碳储存起来。
(5)为了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可以做到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蒸腾;水循环
(2)形成层
(3)银杏种子无果皮包被,核桃种子有果皮包被
(4)①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乙;A变蓝,B不变蓝
③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5)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合理即可)
(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掌握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及植物的分类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氨基酸 胃液、肠液和胰液 吸收 收缩 呼吸运动 8→9→6→7 ③⑤⑥ AC
【解析】解:(1)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鸡蛋和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其在消化道中被彻底消化为a 氨基酸,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消化后营养物质经过过程②吸收进入血液。
(2)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奔跑中,小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当他在完成图一④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通过呼吸运动可以实现③呼气和④吸气过程。
(3)跑步时,小明下肢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经过血液运输通过肺排出体外。下肢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流经心脏时所经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8左心房→9左心室→6左心房→7左心室。人体的排泄途径有呼气、排汗和排尿三条。图一的①﹣⑦中属于排泄途径的过程有③呼气、⑤排汗和⑥排尿。
(4)如图三曲线代表小明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出所示的生理活动中物质含量是增加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氧气含量减少;血液流经大脑时营养物质含量会减少。而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会增加,血液流经小肠过程中营养物质增加。所以能用该曲线表示的是AC。
故选:AC。
故答案为:(1)氨基酸;胃液、胰液、肠液;吸收
(2)收缩;呼吸运动
(3)8→9→6→7;③⑤⑥
(4)AC
图一中的①消化、②吸收、③呼气、④吸气、⑤排汗、⑥排尿;图二中的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8右心房、9右心室、A循环系统、E组织细胞。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
29.【答案】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原尿 不含葡萄糖 减少 11→9→13→10→12 C 大脑
【解析】解:(1)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4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4中的尿液和2中的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由于尿液中含有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可做农家肥。
(2)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因此6与5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尿素等的含量会明显减少。
(3)膀胱内有感受压力的感受器,当11膀胱内充满尿液时,膀胱的内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沿着9传入神经传到13脊髓的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10传出神经到膀胱壁内效应器,引起排尿反射。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因此排尿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4)因故损伤了7脊髓的上行传导束和8下行传导束的成年人,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但是低等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C正确。
(5)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里,受大脑皮层控制。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也有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环境不适宜,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不排尿。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会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故答案为:(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原尿;不含葡萄糖;
(2)减少;
(3)11→9→13→10→12;
(4)C;
(5)大脑。
图甲中的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3肾小球、4肾小管、5肾动脉、6肾静脉;图乙中7上行传导束、8下行传导束、9传入神经、10传出神经、11膀胱、12尿道、13脊髓内的神经中枢。
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及反射产生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除去绒布原有的杂菌,以免干扰实验 接种 A培养基无青霉素,B培养基有青霉素 抗药性 A培养基的原对应位置所取的菌落之前没有接触过青霉素
【解析】解:(1)灭菌绒布在实验过程中起到接种环的作用,所以在接种前要进行消毒,除去绒布上原有的杂菌,以免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2)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放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所以,将沾上菌落绒布面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上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
(3)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基A与培养基B的区别就是培养基B上有青霉素,而培养基A中不含青霉素,青霉素是本实验的唯一变量。
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而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则这些菌落的产生说明细菌对青霉素具有抗药性。
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是因为A培养基的原对应位置所取的菌落之前没有接触过青霉素。
故答案为:
(1)除去绒布原有的杂菌,以免干扰实验。
(2)接种。
(3)A培养基无青霉素,B培养基有青霉素。
【预期结果】:抗药性。
【验证推理】:A培养基的原对应位置所取的菌落之前没有接触过青霉素。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培养基是否含有青霉素。
解答本题重点是要理解影印培养法的特点,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影印了前一个培养基上所有菌落的种类和位置,对照两个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即可对前一个培养基的菌落进行辨析和选择。
31.【答案】不完全变态 界 乙 基因(遗传) ①②④⑤
【解析】解:(1)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图一中,蝗虫是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青蛙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狗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的动物。所以,在生物分类上,这三种动物具有一个相同的等级是界。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图中甲表示节肢动物,乙表示两栖动物,丙表示哺乳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所以,图一中青蛙,可以放在图二中的位置是乙。
(4)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所以,图三中A表示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B表示基因(遗传)的多样性,C表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结合分析可知,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正确的是:①水生→生;②低等→高等:①原核生物→真核生物;⑤单细胞→多细胞。
故答案为:①②④⑤。
故答案为:
(1)不完全变态。
(2)界。
(3)乙。
(4)基因(遗传)。
(5)①②④⑤。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一幼虫→蛹一成虫四个时期,如蜜蜂、菜粉蝶、蠅、蚊、蚂蚁等。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一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关键是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生物进化的历程。
32.【答案】Dd 1:1 3+Y或3+X 基因在染色体上 3 DNA 遗传效应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
【解析】解:(1)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矮茎的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亲本矮茎豌豆遗传给子代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子一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图:
所以,亲代的基因组成是DD和dd,子一代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d,表现的性状为高茎。让子一代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高茎:矮茎═1:1,遗传图解如下:
(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减半,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雄蝇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所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表示为3+Y或3+X。由图可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在染色体上。
(3)染色体由[3]DNA和[2]蛋白质组成,[3]DNA就是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4)研究人员用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中,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鼠生长快,体积大,使鼠的性状发生了变异,从而培育出超级鼠,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控制鼠的个体大小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1)Dd;1:1
(2)3+Y或3+X;基因在染色体上
(3)3 DNA;遗传效应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技术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图3中,1染色体、2蛋白质、3DNA。
掌握孟德尔豌豆杂交遗传图解及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玉米的一生示意图,9%的生理盐水和碘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卷两部分,共8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