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内蒙古专用)
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内蒙古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内蒙古专用),文件包含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内蒙古专用解析版docx、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内蒙古专用原卷版docx、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内蒙古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重组卷05地 理(内蒙古专用)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中考真题)北极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每年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冬季来临时便开始长途迁徙,飞到南极洲越冬。下图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北极燕鸥迁徙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繁殖期时北极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 B.迁徙路线需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C.越冬期时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 D.回繁殖地时越过赤道大致向南飞2.两极地区气候都很寒冷,南极地区更加酷寒的原因是( )①冰雪覆盖 ②纬度更高 ③海拔更高 ④陆地为主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1.C 2.A【分析】1.读材料可知,每年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北半球夏季是北极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A错误。读图可知迁徙路线均需经过大西洋和北冰洋,B错误。北半球冬季到南极越冬,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C正确。回到繁殖地时越过赤道大致向北飞,D错误。故选C。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①正确。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③正确。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巨大,陆地比海洋降温快,④正确。①③④正确,A正确。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纬度大体相当,②错误,B、C、D错误。故选A。【点睛】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包括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与化学能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以及如水力、风力等恒定资源。如果按照广义的资源定义,则还应算上军事资源、科学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等等(2022·内蒙古乌海·校考二模)读非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吉布提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吉布提年降水量可能为270mmB.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C.影响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D.该区域降水与地形无关4.吉布提自然资源匮乏,其中不包括( )A.森林资源 B.地热能资源 C.淡水资源 D.水能资源【答案】3.C 4.B【分析】本题以非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吉布提位置示意困为背景,涉及非洲气候与自然资源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3.图中横线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竖线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该图方向大致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等降水量线标注的数值可知,该地降水自南向北递减。吉布提位于2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A选项错误;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B选项错误;西部地区等降水量线比较平直,几乎与纬线平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C选项正确;图中黑色三角表示山峰,此处等降水量线较为弯曲,说明该区域降水受地形的影响,D选项错误。故选C。4.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降水稀少,森林资源少,A选项错误;吉布提位于红海沿岸,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热能资源,B选项正确;吉布提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缺乏,C选项错误;该地无河流分布,缺乏水能资源,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吉布提共和国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同索马里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为邻,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连。陆地边界线长520公里,海岸线长372公里,国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吉布提共和国沿海为平原和高原,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内地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属热带草原气候。吉布提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贫乏,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农产品和工业品依靠进口。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主要是港口服务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沿着高速看中国”栏目组计划沿“厦蓉高速公路”(成都至厦门)进行拍摄。图为“厦蓉高速公路”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厦蓉高速”沿线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水热条件不足 C.耕地多为旱地 D.作物两年三熟6.长江宜昌至武汉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①温带季风气候影响 ②降水丰沛,季节变化大③流速减缓,泥沙淤积 ④河道弯曲,水流不畅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形成了长江“中三角”城市群。与“中三角”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突出的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灌溉水源充足 D.地处江海交汇之地【答案】5.A 6.B 7.D【分析】5.“厦蓉高速”沿线地区经过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沿线地形复杂多样,A正确。“厦蓉高速”沿线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B错误。沿线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气候湿热,农作物为一年两熟至三熟,D错误。故选:A。6.长江宜昌至武汉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是因为该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流不畅,容易积水,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常发生水患。故选:B。7.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突出优势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从交通上,实现了江海联运,联系了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读图“海绵城市示意图”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分布”,完成下面小题.8.“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 )A.东部的季风气候区 B.降水量在400-800mm的地区C.面积广大的山区 D.西北内陆干旱地区9.上图中显示,城市“海绵体”包括( )①森林和绿颜色屋顶 ②水泥或沥青路面 ③透水砖铺装的广场 ④湖泊和人工湿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当地( )①用地紧张 ②交通压力 ③雨季内涝 ④淡水不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8.A 9.D 10.D【解析】8.由图可知,“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最多,A正确,B、D错误;“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C错误;故选A。9.“海绵城市”是利用自然水体等湿地和透水地面蓄洪防旱,有利于雨水下渗。读图可知,城市“海绵体”包括透水砖铺装的广场、湖泊和人工湿地,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10.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城市雨水下渗、增强城市雨水蓄水能力、增强城市净水能力,有利于缓解当地雨季内涝、雨水不足等问题。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水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6分)(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法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产地。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左图是法国农产品分布图。右图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1)(2分)法国葡萄产区主要为____气候,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2)(1分)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葡萄种植园地表堆积鹅卵石的原因____(一条即可)(3)(1分)法国乳畜业发达的气候条件是____(4)(2分)法国葡萄酒酒香醇厚,畅销世界各地,主要原因是( )A.优质的原料和独特的工艺 B.港口众多,交通发达C.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D.风光秀丽,旅游业发达【答案】(1) 地中海 温和多雨(2)增大温差(3)温和湿润(4)A【分析】本题经法国农业为材料,涉及到法国的气候、种植业和乳畜业等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结合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地中海沿岸葡萄生长的优势条件;并从地形、地势方面和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角度分析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和作用。(1)由图可知,法国的葡萄产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复季炎热干燥。(2)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为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鵝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3)由图可知,法国乳畜业发达的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4)世界闻名的法国葡萄酒主要产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法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在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光照非常充足,因此,法国葡萄酒酒香醇厚,畅销世界各地,主要原因是优质的原料和独特的工艺。故选A。12.(8分,每空一分)(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简图。材料二:黄土高原某地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农耕用地非生产用地人工牧草地林(果)地综合治理前56%26%4%14%综合治理后28%25%20%27% (1)据图可知,鄂尔多斯市西、北、东三面临黄河,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______。(2)黄河a、b两河段易发生凌汛的是______。(填字母)(3)太原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地区。(4)冬季,B地比同纬度的 A 地温暖,其原因是______。(5)根据材料二分析,黄土高原某地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该地农耕用地比例______(变大、变小),人工牧草地、林(果)地比例______(变大、变小)。由此推断,当地实施的具体措施是______。【答案】(1)400mm(不带单位不给分)(2)a(3) 晋 北方(4)贺兰山阻挡或减弱了寒冷的冬季风(意思对即可)(5) 变小 变大 退耕还林还草(写植树种草不得分)【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区域河流、省级行政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水土流失的治理等,考查区域的认知和知识调用。(1)由图可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鄂尔多斯市的东南部穿过,推知该市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2)发生凌汛的河段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河段,图中的a段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符合条件。(3)太原位于我国山西,山西的简称是晋,山西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4)冬季,由于受到西北季风的影响,A地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明显,B地有贺兰山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相对A地高。(5)由于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使农用地面积减少,人工牧草地、林(果)地比例增大,原因主要与当地退耕还林还草有关。13.(16分)(2022·内蒙古乌海·统考一模)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拉萨是______自治区的省会,年降水量______(大于/小于)400mm,甲处年降水量比拉萨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2)(3分)与四川盆地相比,乙地区所产油菜籽粒大、质优。请分析自然原因。(3)(3分)据图判断,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河段的水能蕴藏量______(大/小),判断理由是______。(4)(2分)川藏铁路将于2026年正式通车,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在建设时还需要克服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5)(4分)川藏铁路穿越的横断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树种类型丰富多样。有人建议利用本地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答案】(1) 西藏 大于 少 海陆位置(2)相对于四川盆地,这里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油菜光合作用;海拔高、气温低,油菜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油菜养分的积累。(3) 大 当地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峡谷地形狭窄导致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4) 穿过大河多 峡谷深、落差大:多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等。(5)赞成。理由:当地为我国重要林区,木材原料丰富;有廉价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发展木材加工业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言之成理得)或不赞成。理由:发展木材加工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离市场远,交通落后,不便于木材输出。【分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降水、农业、水能资源开发、铁路线、森林资源开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是藏传佛教圣地,也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拉萨年降水量大于400mm,甲处年降水量小于75mm,比拉萨少。甲处深处高原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所以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2)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乙地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青藏高原。该地海拔高、气温低,油菜生长周期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油菜光合作用;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油菜养分的积累。(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水能丰富。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可以顺着谷地向里进入,随着地形的不断抬升,降下丰沛的地形雨,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故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河段峡谷地形狭窄,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4)川藏铁路从成都由东向西直插横断山脉,一路横穿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穿过的大江大河多;经过横断山脉地区,该地区山高谷深,地形落差大;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是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另外还有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等。(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有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若赞同,主要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带动产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赞成。理由:当地为我国重要林区,木材原料丰富;有廉价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发展木材加工业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若不赞同,主要从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产品滞销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赞成。理由:发展木材加工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离市场远,交通落后,不便于木材输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甘肃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甘肃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甘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湖南专用),文件包含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湖南专用原卷版docx、重组卷052023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湖南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