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
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01
物 理(四川成都专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5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卷(85分)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山东济南·统考三模)下列对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中,符合要求的是( )
A.安装电路时,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B.雷雨天气可以打着雨伞在开阔地上随意行走
C.为防止触电,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金属体笔尾
D.保险装置以及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的应及时更换
【答案】D
【详解】A.安装电路时,为了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不能接在零线上,故A不符合题意;
B.雷雨天气打着雨伞在开阔地上随意行走容易引起雷击,非常不安全,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金属体笔尾才能辨别火线与零线,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了安全用电,保险装置以及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的应及时更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7春·重庆江津·八年级重庆市江津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体育课上,同学们练习了掷实心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心球在离开手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人的推力
B.人对实心球的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C.实心球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D.人在掷实心球时,实心球既是受力物也是施力物
【答案】C
【详解】A.酒精擦在皮肤上迅速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到凉快,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变干,衣服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衣柜中的樟脑球,一段时间后慢慢变小,属于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白菜中的水分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秋·广西北海·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B.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C.衣柜中的樟脑球,一段时间后慢慢变小
D.新鲜白菜慢慢干瘪
【答案】A
【详解】A.切菜刀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符合题意;
B.书包用宽的背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起重机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铁轨铺在路枕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1春·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考期中)图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切菜刀要磨得锋利 B.书包用宽的背带
C.起重机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D.铁轨铺在路轨上
【答案】D
【详解】A.砝码总质量为80g,游码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4g,故天平读数为82.4g,故A错误;
B.刻度尺分度值为1mm,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示数为2.00cm,故B错误;
C.小表盘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读数为5min,小表盘指针更靠近刻度6,则大表盘读数为38.5s,所以秒表示数为5min38.5s,故C错误;
D.电阻箱读数为每个指针所指的数值乘以指针下的倍数,并相加,其示数为
故D正确。
故选D。
5.(2020·安徽·统考二模)下列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
A.天平的读数是82.8g B.刻度尺的读数是2.0cm
C.秒表的读数是5min 8.5s D.电阻箱的读数是624Ω
【答案】B
【详解】A. 一间普通教室的长、宽、高大约是8m、6m、3m.体积为144m3,空气密度1.29kg/m3,由公式m=ρV可算出质量为186kg,故A错误;
B.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为5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500cm2,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1×104Pa,
故B正确;
C.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电视机工作电流大约为5A时,功率为:
P=UI=220V×5A=1100W,
而电视机正常工作时功率一般为200W,故C错误;
D.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则灯丝中电流大约为1A时,功率为:
P=UI=220V×1A=220W,
而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功率一般为40W,故D错误.
6.(2019·全国·九年级校联考学业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20千克
B.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帕
C.电视机工作电流约为5安
D.家用台灯工作电流约1安
【答案】A
【详解】由图知该机器将大部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内能;
A.火箭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故A符合题意;
B.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故B不符合题意;
C.滑轮组属于简单机械,不属于机器,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饭煲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19秋·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统考期末)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据此推理该机器可能是( )
A.火箭发动机 B.发电机 C.滑轮组 D.电饭煲
【答案】A
【详解】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实心球在离开手后不再受手的推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对实心球的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正确,不符合题意.
实心球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在掷实心球时,人对实心球有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实心球对人也有力的作用,实心球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2021秋·广东广州·九年级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关于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S1、S2都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L1与L2的电流一定相等
B.断开S2,L1不能发光
C.L1与L2两端的电压相等
D.L1与L2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答案】C
【详解】如图可知,在S1、S2都闭合后,两灯泡并联,开关S2只控制L2灯,断开S2后L2熄灭,但是L1无影响,依然可以发光。并联电路各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故有;由于灯泡的规格不知道,其电阻值是未知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无法判定,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2022春·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给物块一个拉力,拉着物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沙桶向上运动),拉力大小为2mg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
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答案】B
【详解】A.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相等,即
f=F右=mg
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当物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此时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它们为平衡力,故向左的拉力
F左=f+F右=mg+mg=2mg
故B正确;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方向上,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向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且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故C错误;
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0.(2020秋·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详解】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B错误;
C.双层真空玻璃窗中,真空不能传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1.(2021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中国科技成果的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兴号”高铁列车减速进站时动能不变
B.“辽宁号”航母漂浮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
C.“蛟龙号”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浮力和压强都变大
D.“祝融号”在火星上着陆时向下喷气来减慢着陆的速度
【答案】D
【详解】A.“复兴号”高铁列车减速进站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故A错误;
B.“辽宁号”航母漂浮时,竖直方向上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B错误;
C.“蛟龙号”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浮力不变;而深度增加,根据可知压强变大,故C错误;
D.“祝融号”在火星上着陆时向下喷气,给陆地施加一个力,同时受到陆地的反作用力,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减慢着陆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12.(2021春·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破镜难以重圆”说明了分子间有斥力
【答案】C
【详解】分析:(1)宇宙中没有绝对的中心,太阳和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天体;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2)我们能够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的结构;
(4)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距离很小,约为10-10m.
解答:A、地球为太阳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每个天体都在运动,所谓的静止是相对的,故A错误;
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故B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故C正确;
D、“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破镜碎片间的距离没有达到分子相互作用的距离,不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故D错误.
故选C.
13.(2022秋·河南新乡·九年级统考期末)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超导体 B.导体 C.半导体 D.纳米材料
【答案】C
【详解】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第Ⅱ卷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4.(2019·安徽阜阳·统考一模)为了安全,现在的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保护车内的人不会由于_____撞到车身而受伤.冬天,轿车的挡风玻璃上容易起雾,这种现象是由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 惯性 液化
【详解】当车辆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都是保护车内的人不会由于惯性撞到车身而受伤的.
冬天,轿车的挡风玻璃上容易起雾,这种现象是由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液化形成的.
15.(2023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m,被测者离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相距______m。
【答案】 4.2 3.8
【详解】[1]由图示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3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0.4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2.3m+2.3m﹣0.4m=4.2m
[2]被测者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2.3m﹣0.4m=1.9m
所以被测者离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相距
1.9m+1.9m=3.8m
16.(2020·江苏苏州·校考模拟预测)滑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玩具之一,刘红小朋友站在滑板车上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就沿地面向前运动,如图9甲所示。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_________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就套紧了。
【答案】 运动状态 惯性
【详解】[1]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而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就套紧了
17.(2023秋·江西南昌·九年级校联考期末)某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此时正在进行的是________冲程。若汽油机的效率是25%,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完全燃烧________g汽油可以得到9.2×105J的有用功。
【答案】 做功 80
【详解】[1]由图可知,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正在进行的是做功冲程。
[2]由
可知,得到9.2×105J的有用功需要汽油的质量为
18.(2022春·山东枣庄·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铁磁性特点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磁铁的磁性______(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
【答案】 变小 变弱
【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故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大,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可知电磁铁的磁性将变弱。
19.(2023春·重庆·九年级重庆南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款无接触式的热风千手器,内部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左边控制电路中R为光敏电阻。闭合S,当手伸向出风口时,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R的阻值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衔铁被吸下,右边工作电路开始工作。在额定电压下,烘干一次手用时10s,若烘干手的过程中加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1.1×104J,则加热电阻丝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答案】 减小 44
【详解】[1]闭合S,控制电路通电,当手伸向出风口时,光照强度减弱,衔铁被吸下,说明电磁铁此时具有磁性,且磁性足够强,说明此时的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了。
[2]右边电路加热电阻丝和电动机并联,则它们两端电压相等,在额定电压下,烘干一次手用时10s,若烘干手的过程中加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1.1×104J,则根据可得热电阻丝的阻值
20.(2016·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路为2A,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W。
【答案】 6 6
【详解】[1]由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可知灯泡的电阻是定值,当UL=12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L=2A,根据得灯泡电阻
[2]由图甲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电流,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当P在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为0,此时
P在右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最小的电流为
所以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7分)
21.(4分)
(1)(2022秋·重庆南岸·九年级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请在图中画出棒所受重力G的力臂。
【详解】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O为支点,画出重力G,过O点作重力G的垂线即为重力的力臂,如图:
(2)(2021秋·江苏泰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人通过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窗外范围.
【详解】由于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人眼看到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点睛】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据上述原理做出该题的图示即可.
22.(6分)(2022春·重庆·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2020年1月7日,中国制造的首批特斯拉Model3在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车主。如图所示,该纯电动汽车整车质量为1800kg,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求:
(1)Model3所受的重力大小;
(2)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
【答案】(1) 18000N;(2)3600N
【详解】(1)Model3所受的重力大小
G=mg=1800kg×10N/kg=18000N
(2)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
f=0.2G=0.2×18000N=3600N
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牵引力大小
F=f=3600N
答:(1)Model3所受的重力大小是18000N;
(2)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是3600N。
23.(7分)(2022秋·北京·九年级北京八中校考期中)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像。求:
(1)电源电压;(2)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
【答案】(1)12V;(2)50Ω
【详解】解:(1)当电路中的电流时,此时R1的电功率
由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
由图乙像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
时,R1的电功率
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
电源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
解得
则电源的电压
(2)由电路图甲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像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此时R1的电功率
由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答:(1)电源电压为12V;
(2)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50Ω。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4.(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用的图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中的符合);如果选用了图(a)、(c)、(d)进行实验,可以得出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的形状改变,而忽略了__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答案】 a、d、e 无 小于 铁片排开液体的体积
【详解】(1)[1]要探究浮力与浸在液体密度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改变液体密度,从而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应该选择a、d、e。
[2]根据c、d可知,测力计示数相同,从而可知浮力相等,说明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2)[3]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铁片下沉时,铁片漂浮时 ,则 。
[4]本探究实验把铁片弯成 “碗状”,改变了形状, 虽然都是水,但没有全浸入,两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所以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即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排开水的体积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5.(2023秋·广东韶关·九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实验小组开始实验,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8A
0.18A
0.36A
实验小组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选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详解】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两支路中的电流相等,说明该小组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所以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B卷(2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3春·九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观看了《流浪地球2》,小帆认识到了信息、能源和材料的重要性,他决定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收集到了以下信息,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C.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件是半导体材料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
【答案】.A
【详解】A.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电学性质,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件是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秋·黑龙江大庆·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操作和相关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则可向下调节凸透镜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B.该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条件f<7.5cm
C.取下光屏,人眼在原光屏处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还可以在光屏上找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详解】A.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相对于凸透镜向上运动,即向下调节凸透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
物距与焦距关系为
2f>15cm>f——①
像距为
v=80cm﹣50cm=30cm
像距与焦距关系为
——②
由①②得
7.5cm<f<15cm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烛焰通过凸透镜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取下光屏后,人眼在原光屏处的右侧通过透镜依然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当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0秋·广东深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观察物质状态;如图是记录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已知c冰=2.1×103J/(kg•oC),c水=4.2×103J/(kg•oC),由图像可知( )
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C.冰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是1.68×105J
D.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4J
【答案】C
【详解】A.由题知,利用酒精灯对冰均匀加热,即在相同时间内冰吸热相同,由图可知,冰在前5min内温度升高了20℃,水在后10min内升高了20℃,可见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热时间长,故吸收热量多,而冰化水质量不变,所以由可知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冰的质量为500g=0.5kg,温度变化了20℃,AB阶段5min物质吸收的热量
因为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吸收的热量是AB阶段的8倍,BC阶段热量共吸收了
8×2.1×104J=1.68×105J
故C正确,符合题意;
D.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还是0.5kg,在CD段温度变化了20℃,水吸收的热量
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2春·河南郑州·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而成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的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是乙拉力的2倍
B.甲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乙拉绳子速度的2倍
C.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D.如果考虑滑轮的质量,则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大
【答案】BC
【详解】A.因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甲滑轮组是由两个定滑轮组成,不省力可改变力的方向,甲的拉力和重物的关系
F甲=G物
乙滑轮组是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重物的绳子股数为2,乙的拉力和重物的关系
F乙=G物
则两个拉力的关系
F甲=2F乙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nv物,甲拉绳子的速度大小
v绳甲=v物
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
v绳乙=2v物
则两个速度的关系
v绳甲=v绳乙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拉力的功率P=Fv可知,甲拉力的功率
P甲=F甲v绳甲=G物×v物
乙拉力的功率
P乙=F乙v绳乙=G物×2v物=G物×v物
则两个功率的关系
P甲=P乙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考虑滑轮质量,甲的有用功
W有=G物h
甲的总功
W总=Fs=G物h
甲的机械效率为100%。而乙有动滑轮,需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则乙的机械效率小于100%,则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5.(2014·上海·九年级竞赛)干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而成,将n节干电池串联成如图所示的电源.使用该电源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在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全过程中,电路中部分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b)、(c)所示,其中图(a)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图线,图(b)为电池组输出电功率与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线,图(c)为电池组输出电能的效率η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关系图线。若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电源由6节干电池串联组成
B.变阻器的总电阻为4Ω
C.图(a)中经过x点的两条虚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面积为2.16W
D.图(b)中y点对应的横坐标为3V
【答案】CD
【详解】A.由图(a)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故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nU=1.5A×n
由图b可知,电池的输出功率最大为2.25W,而只有当外电路电阻与电池的内电阻相等时,电池的输出电功率才最大,且最大值为P=,故整理得nU=6V,因为U=1.5V;故n=4,电池是由4节干电池组成的,A错误;
B.对于图c来说,当变阻器的电阻值最大时,电能的效率为60%,说明=60%,即变阻器的总电阻
故B错误;
C.对于图a的x点,是指变阻器的电阻为6Ω时的电流与电压大小的乘积,即此时的电流值为
电压值为
0.6A×6Ω=3.6V
故两条虚线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
0.6A×3.6V=2.16W
故C正确;
D.由B知r=4Ω,在图b中,y点的横坐标就是电池输出功率最大时的变阻器的两端电压,即当变阻器的电阻为4Ω时的两端电压,此时变阻器与电池内阻平分电池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为3V,故D正确。
故选CD。
二、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6..(2022·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家用食具消毒柜是对家庭餐具进行消毒、烘干的生活健康器具。某品牌消毒柜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下表是它的部分参数,消毒电路由S1、紫外线灯管L、发热管R1、温控开关K组成,K开始时处于闭合状态,当柜内温度超过120℃时断开,当温度降到120℃以下时自动闭合,烘干电路由S2、发热管R2、电磁继电器开关组成,其中R2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烘干功率,烘干时,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02A,衔铁被吸起,触点D、E断开: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减小到0.01A,衔铁被释放,触点D、E重新接触,使烘干温度维持在55℃~85℃控制电路电压U=6V,R3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温度与消毒柜内温度相同,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额定电压
220V
紫外线灯管功率
20W
烘干功率
500W
烘干温度
55℃-85℃
某次使用时,将餐具放入消毒柜内,关闭好柜门,将插头插人家庭电路的插座中,电压为220V。闭合开关S、S1,对餐具消毒15min;断开开关S1,闭合S、S2、S3,再烘干60min。
(1)若为该消毒柜写一份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禁止用潮湿的手操作
B.消毒柜的金属外壳不需要接地
C.消毒时切勿将塑料等不耐高温的食具靠近R1
D.严禁在无保护条件下,直视正在工作中的紫外线灯管
(2)烘干期间,当消毒柜内温度为55℃时,控制电路中RT的阻值为500Ω,则当消毒柜内温度为85℃时,RT的阻值为__________
(3)若本次消毒、烘干电路实际消耗的电能为,其中,消毒时,L和R1同时正常工作时通过消毒电路的总电流为1A;烘干时,R2实际工作时间为总烘干时间的20%。则R1=____________Ω,R1实际工作时间为__________min。
【答案】 B 200Ω 242 6
【详解】(1)[1]A.生活中水是导体,用湿手去触碰电器容易触电,所以禁止用潮湿的手操作,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电器漏电时,接地线可以将金属外壳所带的电荷导入地下,所以为了安全,消毒柜的金属外壳需要接地,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由于R1是发热管,所以在工作时温度较高,如果塑料等不耐高温的食具靠近R1,塑料可能会熔化并产生有害物质,所以不应将塑料等不耐高温的食具靠近R1,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紫外线对眼睛有一定刺激和伤害作用,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使眼睛发生病变,所以严禁在无保护条件下,直视正在工作中的紫外线灯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由题意可知,烘干温度在55℃时,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为0.01A,则控制电路的总电阻
则R1的阻值
当消毒柜内温度为85℃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02A,则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RT的阻值为
(3)[3]消毒时,通过紫外线灯的电流
则R1的阻值
烘干时,R2实际工作时间为总烘干时间的20%,则烘干消耗的电能
则本次消毒消耗的电能
消毒的总功率
消毒时紫外线灯消耗的电能
则R1消耗的电能
R1的电功率
则R1实际工作时间为
7.(2022·上海·九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5kg,底面积为2×10-2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另有一正方体物块A,其体积为1×10-3m3,(容器足够高,ρ水=1.0×103kg/m3,g=10N/kg)
(1)求薄壁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将物块A放入容器中,向容器中缓慢注入体积为5×10-4m3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随水的体积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求此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再向容器中缓慢注入体积为1.5×10-3m3的水,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A的密度。
【答案】(1);(2)5N;10N;(3)0.5×103kg/m3或1.5×103kg/m3
【详解】解:(1)柱形容器质量为2.5kg,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2.5kg×10N/kg=25N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结合液体压强公式p=ρ水gh,由图乙可知注入水的深度
已知正方体物块A的体积为1×10-3m3,A的边长
A的底面积
SA=l2=(0.1m)2=0.01m2
底面积为1×10-2m2,故物块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SAh=1×103kg/m3×10N/kg×1×10-2m2×0.05m=5N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0.5×103Pa×2×10-2m2=10N
(3)由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103kg/m3×(5×10-4m3+1.5×10-3m3)=2kg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G容+G水+GA=(m容+m水+mA)g=(4.5kg+mA)g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①若物块A在水中漂浮,则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即
F浮=GA=mAg
由F浮=ρgV排可得,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
容器内水的深度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ρ水gh=ρ水g×=
因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所以
解得mA=0.5kg,则A的密度
②若物体A在水中浸没,则排开水的体积
V排=VA=1×10-3m3
容器内水的深度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因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所以
解得mA=1.5kg,则A的密度
A的密度是0.5×103kg/m3或1.5×103kg/m3。
答:(1)薄壁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250Pa;
(2)此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是5N,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10N;
(3)物块A的密度是0.5×103kg/m3或1.5×103kg/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北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北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北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西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西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