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上海专用)
展开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02
语 文(上海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
得分
一、句子默写
1.(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默写与运用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而今识尽愁滋味,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来形容所见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对比阅读
(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甲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乙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丙
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承少而修德雅正,确然①不群,征聘不就。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②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后为司空③辅汉朝,乃谓承曰:“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承曰:“松柏之志犹存。”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命其子④修子弟礼,就家拜汉中太守。魏武犹以旧情介意,薄其位而优其礼,就家访以朝政,居宾客之右。
(《楚国先贤传》)
【注释】①确然:刚强的样子。②魏武:曹操。③司空:官名,分掌宰相职能。④其子:指曹丕。
2.阅读甲乙诗文,用诗中词语填空。
《赠从弟》中寒风“________”、冰霜“________”,可看作是对甲文“岁寒”的具体描写。
3.“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富有气势,请作赏析。
4.为下列句中“就”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征聘不就( )
(2)就家拜汉中太守( )
(3)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
A.从事 B.就职、赴任 C.完成 D.前往
5.对丙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弱冠,屡造其门。
理解:听闻宗世林德行而到他家(拜访)的人很多。曹操成年后,多次到他家拜访。这样写,从侧面表现了宗世林品德高尚,受人敬重。
B.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
理解:曹操不高兴,但因为自己有贤德的美名,所以对宗世林还是非常尊敬。“犹”字富有意味,表现了曹操复杂的心理。
6.揣摩曹操与宗世林的对话,完成小题。
“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
“松柏之志犹存。”
(1)朗读曹操问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为什么?
(2)借助甲乙诗文,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回答的妙处。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
(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郑和的远航
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那条通往遥远海岸的探索之路是中国人长期远洋航行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②郑和远航的成功,强大的导航能力是关键。
③首先要归功于指南针和罗盘等定向技术的运用。从历史资料可以知道,郑和船队_____能够借助潮汐、洋流和季风, 掌握了综合运用罗盘指向、物标定向等复杂的航海技术。
④其次,是航海图的绘制与使用。《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略显粗糙,但已经可以提供很准确的航道指引了。船队绘制了40幅海图,涉及530多个地名,所标地名包括东非海岸的16个城市。海图对一些重要城市、岛礁、山脉等的位置与特征作了详细标注。这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图,正是这套航海图,导引着郑和船队在惊涛骇浪中驶向一个又一个目标港。
⑤“牵星术”这一天文定位技术的运用,也是郑和船队顺利远航的法宝。此技术通过观察夜间星斗位置,并结合罗盘定向来提高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直到20世纪,还有国家在采用这种技术。
⑥除了强大的导航能力,郑和船队在组织协调方面同样体现了高水平。相对人类航海史上的其他创举,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比他们早,规模也比他们大得多。郑和每次远航,都以多艘大中型船只为主体,组成为数一二百艘的庞大混合船队,随行更达两万人之多,而后来哥伦布的船队只有3艘船,乘员只有88名。远洋船队有宝船(船队中的大中型船只)、粮船、马船、战船(护航船只)等,在没有电子通信技术的情况下,尤其在夜晚漆黑的大海上,众多船只之间能够做到前后联系,航向协调,需要极高的沟通、组织能力。
⑦此外,在船只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领略到六百多年前中国高超的造船技术。郑和宝船中的大型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长150多米,宽60多米,船体深12米,载重量1000吨左右。一共有4层,可容纳上千人。船上有9根桅杆,可挂12张帆。这样的船,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大制作。
⑧郑和船队导航技术之先进、组织协调之有效,都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无法比拟的,明代的舰船建造水平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一流的。郑和远航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发展到14、15世纪时,不仅国力强大,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位置。
7.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 而且 B.即使 也
C.虽然 但是 D.因为 所以
8.根据第②—⑥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9.第④段加点词“现存最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加以分析。
10.从全文看,第⑦段不能删除,请简述理由。
(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的教育》之重沐
——振华女校40周年纪念献给校长王季玉先生
费孝通
①每逢有朋友问起我最喜欢的书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爱的教育》。有时我也自觉可怪,为什么这本书对我会这样地亲切?当我经了多年远别,重返苏州,踏进母校的校门时,这问题的答案蓦然来到心头:这书里所流露的人性,原来本是我早年身受的日常经验。何怪我一翻开这书,一字一行,语语乡音,这样熟悉。我又怎能不偏爱这本读物?
②25年前,我和几个小朋友在操场角里,浪木旁的空场上闲谈。那时的振华还在严衙前。住宅式的校舍里,孩子们下了课,只有一角空地可供他们奔跑或闲坐。这些孩子们中间有人这样说:“我将来总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我不喜欢张良,项羽才是英雄。”
③另外一个孩子却说:“我是想做三先生(我们那时称王季玉先生作三先生,因为她在家里是老三)。”
④很快地有人笑了:“教书?教孩子们书?我不干!有什么意思?”
⑤“可是三先生为什么不去发明和探险,不去做项羽和张良,而在教我们书呢?”我就说:“她该去做大事业,留了学回来。在这小学校里看着孩子们拼生字,真是——”“你真的愿意她离开我们么?”有位小朋友急了。
⑥没有人再说话了。孩子们被问住了。没有人能想象三先生会离开我们这些孩子的。如果她真的要去做项羽、张良,到月亮上去探险,孩子们也不会放她。孩子们话是不说了,但是谁都感觉到一种悟彻:看孩子们拼拼法似乎比到月亮上去探险更值得我们的爱好,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原因,可是这悟彻却使他们靠近了人性。在这把人性愈抛愈远的世界里,大家想在做项羽、张良,或是上月亮去探险时,我回忆起了25年前操场角落里所领悟的一种模糊的感觉,虽则我还是不知道应当怎样去衡量人间的价值,我总好像又重温了一课《爱的教育》。
⑦苏州的冬天是冷冽的,在艰苦中撑住的学校,当然更不会有室温的设备。孩子们穿得像泥菩萨般供在课桌旁,有太阳的晒太阳,没有太阳的烘手炉。“拜拜天,今天不要上黑板罢。”孩子们在私语。果然,三先生没有叫我们上黑板,她自己在台上抄字给我们读。这天的字可写得特别大,而且没有往日那样整齐了。再看时,三先生的手肿得像只新鲜的佛手。
⑧“三姨每天朝上自己洗衣服,弄得这一手冻疮。”坐在我旁边的她的侄女偷偷地和我这样说。话里似乎责备这位老人家不知自惜。我听着也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第一是大清早不必老在冷水里洗衣服,第二是既洗了衣服,生了冻疮,又大可不必在黑板上写字。学生们袖着手,老师却忙着抄黑板,这又何苦呢?
⑨那天放学,她的侄女和我一路回家,又告诉我说:“人家请三姨到上海去做事,她不肯去。”
⑩“上海去了,不是可以不必自己洗衣服了么?”我还没忘记那只冻疮的手。
⑪“可是三姨不肯去。”她侄女又加重地说了一句。
⑫三先生在孩子们心目中总是个不大容易了解的老师。我们那时不知怎么的想起了出张壁报,怕学校不允许我们张贴。我们去告诉三先生,三先生没有说什么话,点点头,在书架里拿出了一叠纸给我们。这真是使我们有一点喜出望外,因为三先生自己是从来没有浪费过一张纸的,这次却这样慷慨;原来她不肯放松足以教育孩子们的每一个机会。
⑬我们那时的壁报贴在小学部进门处的走廊里,走廊相当狭。我们那时通行着一种“提逃犯”的游戏,一个人逃,一个人追。我有次正当着“逃犯”,一直从操场那边冲逃走廊,想绕进小学部回“窠”。这一冲却正撞在站在走廊里转角处看我们壁报的三先生的怀里。我站住了,知道闯了祸。可是抬眼一看在我面前的却并不是一个责备我的脸,而是一堆笑容:“孝通,你也能作诗,很好。”她拍着我的小肩膀,“留心些,不要冲在墙上跌痛了。”我笑了一笑就跑了。直到这次回到母校,看见季玉先生的笑容时,才重又想起了这一段事。25年了,时间似乎这样短,还是这个老师,还是这个孩子。
⑭振华是40年了,我离开振华也已经20多年了,其间又经过了抗战的8年,原已经长成的振华,经此打击、破坏,也似乎停顿了一期。但是,我再来时,季玉先生却还是20多年前的三先生,一个看孩子们拼拼法,清早洗衣服,被孩子们撞着会笑的老师,她伸着手拉住我说:“孝通,你还是这样。”我也说:“季玉先生,你也还是这样,”她笑了,笑里流露了她的愉快,笑里也告诉了我25年前所不能了解的一切。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爱读《爱的教育》了。
1946年11月1日
(选自《费孝通人物随笔》有删减)
11.结合文章揣摩孩子们说话时的心理,选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我是想做三先生。”(敬佩、仰慕)
B.“教书?教孩子们书?我不干!有什么意思?”(质疑、不屑)
C.“可是三先生为什么不去发明和探险,不去做项羽和张良,而在教我们书呢?”(不解、疑惑)
D.“她该去做大事业,留了学回来。在这小学校里看着孩子们拼生字,真是——”(敬佩、嘲笑)
12.三先生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大容易被孩子们理解的?
13.体会文中加点词的作用。
25年了,时间似乎这样短,还是这个老师,还是这个孩子。
14.从文章看,25年前王季玉先生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15.文章为什么以“《爱的教育》之重沐”为题?
评卷人
得分
四、名著学习
(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读了初中《语文》规定的14本必读名著,同学们准备通过小组合作,编制一本阅读手册,便于查阅与分享。
16.【步骤一:目录分类】同学们计划将名著按一定的分类方式编排目录(见上图左),请完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步骤二:板块设计】手册现有三个板块七个项目(见上图右),如增设“思考感悟”栏目,应放入的“板块”是( )
A.阅读准备 B.走进作品 C.分享收获
18.【步骤三:栏目编辑】
(1)编写完“内容概要”栏目后,一同学发现其中有误,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
A.贫苦女子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简·爱》)
B.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磨难,到西天取得真经。(《西游记》)
C.阿龙纳斯等人乘坐尼摩船长的潜水艇,在大海中航行。(《海底两万里》)
D.人力车夫祥子始终不愿与命运积极抗争,最终走向毁灭。(《骆驼祥子》)
(2)你想把以下文字编入“片段推荐”栏目,请写出一条推荐理由。
保尔的小队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扫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给他的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暖和,脚上那只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编写《水浒传》“创意表达”栏目时,需要用一幅插图来表现小说主题。小组同学找到了两幅图片(见图),请选择一幅,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你的看法。
评卷人
得分
五、作文
19.(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作文。
现代文阅读中,《春之思》结尾写道:
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
读完这句话,同学们深有感触。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坚定的信念;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美好的憧憬……你读出了什么?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表达观点。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5)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600字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重庆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重庆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重庆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南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南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南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河南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