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20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20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20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207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207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9207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
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四川成都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03语 文(四川成都专用)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5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莅临(lì) 解数(jiè) 精练隽永(juàn) 燕然勒功(lè)B.审校(jiào) 契合(qì) 豁然贯通(huò) 望闻问切(qiè)C.逻辑(jí) 园圃(pǔ) 扣人心弦(xuán) 嘉言懿行(yì)D.棱角(líng) 社稷(jì) 满腔热忱(chén) 拾级而上(shè)2.(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 殒石 不求甚解 纷至沓来B.狼藉 蒙眬 摩肩接踵 警报叠起C.俯瞰 琐屑 天涯海角 坦荡如砥D.踊跃 缥缈 人情事故 大相径庭3.(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赵老师退休了,但血气方刚的他在疫情期间主动报名成为了社区义工。B.今年央视热播剧《人世间》剧情抑扬顿挫,细节感人,深受观众喜爱。C.雨后的公园里,小草青翠可爱,花朵娇艳欲滴,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D.端午节当天的龙舟赛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远远望去,人声鼎沸。4.(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这个句子没有语病。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代表剧种有昆曲、京剧、越剧、川剧、黄梅戏等。C.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是其脍炙人口的名篇。D.“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名词”“动词”“名词”。二、文言文阅读(13分)(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唐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爱莲说北宋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问说(节选)清 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破:破解D.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耻:耻辱7.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B.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C.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4分)(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三、默写(共6分)9.(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填空。(1)蒹葭苍苍,__________。(《诗经·蒹葭)》(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5)李白在《行路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表达坚信理想终将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10.(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马踏飞燕在刚出土时的损坏情况十分严重,只有使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才有修复的可能。故宫博物院将修复任务交给了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当时,马的颈部有好几个1平方厘米左右的小洞,马头上的几缕鬃毛已经脱落,马尾断了。尽管如此,赵先生依然感叹古人的大胆设计和精湛技艺。他在仔细查看马踏飞燕的缺损部住后,决心尽最大努力,让这件已然伤痕累累的文物珍品再现原有的风貌。修复时,赵先生首先将整件文物清理干净。用铜锉把马头上的鬃毛和马尾断碴处锉新锉亮,锉出焊接坡口,再将脱落的鬃毛和断尾与原器上处理好的碴口对严,然后用锡焊方法连接焊实。把马颈上的残缺洞孔清理干净后,用铜和锡焊补,把洞孔填好,然后仔细磨平;有的纹饰之间有间断,修复时有些对不上了,他就用刻刀和小錾子修饰一下,使其连接通顺。修补后,赵先生又使用传统的做旧方法,做出地子及青铜的锈迹,让整个文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最后,赵先生看到腾空的三个马蹄的蹄心是空的,认为这可能会使马踏飞燕在展出时不太美观,就凭借自己多年的文物修复经验,把土和一些章丹红用胶调和好后,放入马蹄蹄心填满,使之修复后看上去和马踏飞燕原来的铸模泥土差不多。人们流连于马踏飞燕前,感受到古人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惊叹于传统修复技艺的精湛。(摘编自《修复“马踏飞燕”纪实》,有所增删)[材料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已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和全面的展示。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手段之一。它既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一一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为让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2020年7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云平台上线,11座主要洞窟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材料三]2020年的“五一”小长假,许多网友与考古人一起在“云端”见证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产生的全过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主动创新形式,利用“五一”小长假在网络会议平台全程直播了20个入选国家项目的汇报展示、专家提问点评以及最后的荣誉揭晓。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直播的观看总量达2278万人次,与“十大考古”相关的网络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达1.66亿人次。通过“云端”文博,公众可以“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轻松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在直播中,针对评审专家提出的近乎刁钻的专业问题,考古领队的学术解答让人深思,他们讲述的考古历程同样极为吸引人。“茫茫沙漠中如何找到玉矿遗址?”面对这一问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国科在“答辩”中回顾了自己寻找玉矿遗址的种种艰辛和孜孜探求未知历史的心路历程,感动了不少网友。许多人这才知道,有些文物挖掘只能由队员一把铲子、一把毛刷小心完成;有些考古领队和自己负责的项目已经一起走过了几十年。(摘编自闻白《“云考古”带来的文化体验》)[材料四](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出于美观的考虑,赵振茂先生用相似的材料,将马踏飞燕的三个腾空马蹄蹄心填满,这一做法既表现了先生的技艺精湛,又提升了受众的观赏体验。B.公众通过“云端”文博,可以进行“云端”漫步、手指触行,能够进入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这充分体现了“云端”文博的便捷性、共享性。C.中国博物馆数量统计图表明我国博物馆的数量逐年增多,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事业十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D.人工智能的发展,激活了考古行业。人们投身其中的同时,也意识到:只有随时代起舞,考古才会永葆活力;而传统的考古方式已变得微不足道了。(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3)请指出材料三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4)近日,荆门市博物馆向社会发出“疫情封不住好脑子,荆博定不负金点子”的倡议。作为家乡的一分子,请你结合前三则材料的内容为荆博献上三个金点子,让家乡的博物馆重新焕发生机。(2分) 五、作文(60分)11.(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在向理想奔跑的路上,我们也会有迷失方向的时候,这时无意间翻开的一本书,偶然闯入视野的风景,几句鼓励的话语……都恰似在生活的缝隙里绽放的花,让我们重拾信心,坚定前行。请以“生活的缝隙里有花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12.(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①风和雨。无意苦②争春,一任③群芳妒。零落④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①着:遭受。②苦:苦苦,极力。③一任:任凭。④零落:凋谢。(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题目点明了本词的写作内容。B.全词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的与众不同: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D.本词托物言志,词中梅花正是作者在仕途屡遭排斥后失落惆怅、内心无限悲凉的写照。(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本词上片呈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索,哭者不衰。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丧之所①,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②,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选自《孔子家语》)[注]①丧之所:举行丧礼的地方。②遂:成功,实现。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适齐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B.子何人也 子:表敬的第二人称代词。C.子欲养而亲不待 子:孩子,兼指儿子和女儿。D.小子识之 小子:对人的蔑称。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中路闻哭者之声 陈涉者,阳城人也,字涉(司马迁《陈涉世家》)B.孔子谓其仆曰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C.然非丧者之哀矣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欧阳修《醉翁亭记》)D.追而问曰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晚而自觉,悔之何及?(2)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16.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17.(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全班共读《骆驼祥子》后,你所在的小组开展“探寻祥子悲剧原因”的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以下是某同学所做的两则摘抄,请从祥子心理活动的角度对每则摘抄做批注。①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第一步他应当,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见过新的。(摘自第1章)②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摘自第23章)(2)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阅读《骆驼祥子》的体会,探究祥子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18分)(2022·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__________①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②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③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④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⑤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⑥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⑦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⑧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卖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⑨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⑩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⑪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我看到那个男青年恶狠狠的样子,生气极了。⑫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他有点儿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⑬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⑭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⑮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⑯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⑰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车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⑱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了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⑲我激动得难以抑制,猛地迈步向前,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⑳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作者路遥,有删改)18.根据下面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情节和“我”的心理活动。(4分)情节“我”的心理活动“我”不知能否买到票回家过节心情沉重无人帮助瞎眼老人买票(1)___________(2)___________愉快、满足和崇高感时髦青年排队买票,与青年妇女抢票(3)___________(4)___________震惊、羞愧我让票给青年妇女激动 19.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1)他们静静地互相看着对方,两张纯洁的年轻的脸,像大理石雕塑一般美丽。(该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二者有哪些相似点?)(2)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机关走去。(如何理解“洁白”的含义?)20.文中波浪线处对时髦青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21.请给本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5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龙泉溪流域开展“文学创作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莫言:我一直牵挂着龙泉的父老乡亲!——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龙泉管氏后裔莫言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高密管氏族谱记载,高密管氏是从龙泉迁过去的。2010年,莫言到龙泉寻根问祖时表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诗成白云岩,根系石马岗。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举办在即,记者专程去北京采访了莫言。(一)龙泉之行印象深刻记者:莫言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在北京采访您。2010年您曾赴龙泉寻根问祖,一晃七年过去了,龙泉在您的记忆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莫言:回头一想七年了,但是感觉没那么长时间,好像也就两三年前的事情。上次龙泉之行,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说石马村。石马村也是我的家谱里面所记载的,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龙泉落脚的地方。后来他们都迁到后甸村,我去过后甸管师仁故居、管氏祠堂。当然还参观过青瓷古窑址,去过下樟村、白云岩,管师复隐居的地方,还深入到宝剑铸造铺里,跟陈阿金师傅现场体验铸剑的过程。总之,这一行内容丰富,印象深刻,所以我才感觉到仿佛没那么长时间。(二)龙泉是江南很美的风景记者:您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刚刚您也提到了石马村、后甸村、下樟村,有没有跟您儿时的记忆有重叠,或者勾起您似曾相识的印象?莫言:龙泉和高密完全不一样。你们那边都是名山大川,绿树蓊郁,清泉淙淙,是江南山明水秀很美的风景。我的故乡高密就是一马平川,完全是平原,高密最高的制高点,所谓的南山,海拔只不过五六十米。最近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水也很缺。我印象中的高密是很平坦的,到了冬天,北方万物肃杀以后,也很难看到一点绿色,所以和龙泉对比非常强烈,因此印象也是非常鲜明。(三)龙泉之行在为创作做准备记者:2012年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龙泉老乡都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欢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关注您的新作,更想在您的作品当中看到龙泉的故事,您有这方面的打算么?莫言:这可能要慢慢地来吧,因为不可能说我到了一个地方立刻就变成我小说里的素材,是写散文也许会更快一些。我来到龙泉看了两天,写一个龙泉游;去了温州,就有个温州之游,爬上哪座山也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样记录记载性的文章当然随时可以写。但真的要把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写到小说里去,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也许某一天我写到某一篇小说的时候,突然会记起在龙泉行当中的细节,改头换面变成了小说素材。总而言之,一个作家的生活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我2010年龙泉之行也是在为创作做准备,这一切都不会浪费的,总有一天会转化成我文学作品里的东西。(选自《今日龙泉》2017年8月7日,有删节)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参加本次研讨活动,请结合专访为他量身定制一封请柬。配诗22.小组准备给请柬配上莫言的题诗,但成员们对“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这两句是否合适产生了分歧,请发表你的意见。(4分)插图23.请给请柬设计一幅关于莫言龙泉印象的插图,用文字对画面加以描述。(4分)拟题24.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在研讨活动中发表演讲,请结合专访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拟一个适合莫言演讲的话题,并说明理由。(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安徽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安徽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安徽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3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重组卷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