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模拟考试01-【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
展开【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
(广西新中考专用)
第一次模拟考试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回收生活垃圾用于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
C.为了预防传染病发生建议使用一次性筷子
D.城市道路推广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答案】C。
【解答】解: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可节约电能,此活动可激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该做法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理念,故A正确;
B.回收生活垃圾用于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把垃圾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理念,故B正确;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有限的木材资源,该做法不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理念,故C错误;
D.推广使用太阳能景观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该做法符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理念,故D正确。
故选:C。
2.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喷雾,存放处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A、该图标是“节能标志”,故A错误;
B、该图标是“禁止烟火”,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以张贴该标志,故B正确;
C、该图标是“节水标志”,故C错误;
D、该图标是“回收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
B.金刚石、冰水混合物、盐酸
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
【答案】B。
【解答】解:A、水银是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镁是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液态氮是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不正确;
B、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水是氢元素与液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氢气是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乙醇是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不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C.灼烧羊毛,会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答案】B。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不能出现白雾,故B说法错误。
C、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蛋白质,会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故C说法正确。
D、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量取水时读数 D.称量氯化钠固体
【答案】A。
【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操作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选项操作错误;
C、给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操作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该注意“左物右码”,故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A。
6.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趣味实验,他们将气球中的少量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气球先变大后略微变小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吸热
C.反应前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D.若将镁屑换为氢氧化钠,则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恢复原状
【答案】D。
【解答】解:A、镁与盐酸反应,消耗了溶液中的氢离子,使得溶液pH不断增大,故A错误;
B、气球先变大,是因为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且反应放出热量,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胀大,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但是生成了气体,故后气球略微变小,故B错误;
C、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每24份质量的镁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反应前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但无气体生成,气球首先会因为反应放热,压强增大而膨胀,当冷却到室温时,因为反应无气体生成,气球也会恢复原状,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 )
A.浓硫酸有腐蚀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
B.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答案】D。
【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故A错误;
B、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制作钻头,故B错误;
C、碳酸氢铵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可用作化肥,故C错误;
D、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是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如果是一种原子,则x=9
B.④变成③需要失去一个电子
C.①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②④一定都是阴离子
【答案】D。
【解答】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7=9,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④变成③,是氯离子转化为氯原子,需要失去一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②中y可能等于10,也可能是11或12或13等,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不一定是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将32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中只含碳、氢元素
B.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答案】A。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R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R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为72g×=8g,氧元素的质量为32g﹣24g﹣8g=0g,则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A、根据分析可知,R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g:8g=3:1,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R中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为测定10g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高温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木炭粉使其完全反应,固体总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体现了木炭的可燃性
B.该反应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该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2.2g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为1.2g
【答案】B。
【解答】解:A、高温条件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故A说法不正确;
B、高温条件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故B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9.8g=2.2g,故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为y,则:
C+2CuO2Cu+CO2↑
12 128 44
y x 2.2g
x=6.4g
y=0.6g
则生成铜的质量为6.4g,故C说法不正确;
D、由C选项解答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为0.6g,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1.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9.9g
【答案】D。
【解答】解:A、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KNO3,而①中只加入了10gKNO3,可以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0g,同理可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0gKNO3,而③中共加入了20gKNO3,可以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也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②中溶液有不溶解的硝酸钾,升温后③中溶液硝酸钾全部溶解,所以溶液质量③>②,故B正确;
C、②④的溶液中都有KNO3剩余,所以②是20°C时KNO3的饱和溶液,④是10°C时KNO3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由于20°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10°C时KNO3的溶解度,所以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②③中溶剂的质量相等,但③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多,则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②,所以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故C正确;
D、10°C时KNO3的溶解度为20.9g,则10°C时,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0.45g,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0g+10g﹣10.45g=9.55g,不是9.9g,故D不正确。
故选:D。
12.图中两圆相交部分是对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描述(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B.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
C.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D.两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B。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神农本草经》中有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的记载。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有关麻黄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一氧化氮分子
B.一个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
D.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解答】解:A、麻黄碱是由麻黄碱分子构成,不含一氧化氮分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1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因此一个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麻黄碱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6×1)=15: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麻黄碱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充分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含氮元素的物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质量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的质量/g
a
2
8
23
A.a=22
B.乙可能为催化剂
C.丙一定是化合物
D.生成的甲、丁的质量比为7:8
【答案】D。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a=8+2+40+5﹣2﹣8﹣23=22,该选项正确。
B、由分析可知,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选项正确。
C、丙是反应物,甲、丁是生成物,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丙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正确。
D、反应生成的甲、丁的质量比为:(22﹣8):(23﹣5)=7:9,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1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如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大理石颗粒、10%H2SO4溶液
Ⅱ
大理石颗粒、7%HCl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A.实验Ⅲ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Ⅰ和Ⅱ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浓度
C.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
D.实验Ⅱ和Ⅲ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体的颗粒大小
【答案】B。
【解答】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大理石是粉末状的,反应的速率最快,则实验Ⅲ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Ⅰ和Ⅱ中所用酸的种类不同、浓度不同,不能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浓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Ⅱ和Ⅲ对应的是图中的Ⅱ和Ⅲ,由图象可知,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Ⅱ和Ⅲ中选择酸都是7%HCl溶液,Ⅱ中是块状大理石,Ⅲ中是大理石粉末,实验Ⅱ和Ⅲ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体的颗粒大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如图装置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因素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B.①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C.②③中氧气含量减少证明铁已锈蚀
D.该实验无法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答案】B。
【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①中加入干燥剂后,200s时氧气的含量仍然为21%,说明加入干燥剂除去水后,铁粉不会生锈,②中加入10滴水后,200s时氧气的含量减少为15%,消耗氧气,说明铁粉慢慢锈蚀,因此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故A分析正确;
B、①中加入干燥剂,③中加入10滴水和1.0g食盐,①③对比是两个变量,故B分析错误;
C、由于铁锈蚀需要消耗氧气,②③中氧气含量减少即可以证明铁已锈蚀,故C分析正确;
D、三个实验中均加入了等量的炭粉,故无法证明碳粉对铁锈蚀有影响,故D分析正确;
故选:B。
17.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40g
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A正确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设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x=40g,C正确
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升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均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仍然相等,D错误;
故选:D。
18.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数字的含义
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②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H2O:“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2H:“2”表示两个氢原子
C.能量观
D.燃烧现象
①手机锂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缓慢氧化吸热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②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A错误;
B、标在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所以H2O:“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2H:“2”表示两个氢原子,故B正确;
C、手机锂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缓慢氧化也放热,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热;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红发热,故D错误。
故选:B。
19.某同学为除去食盐水中的Na2SO4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BaCl2溶液 B.Y为Na2CO3
C.Z为稀盐酸 D.步骤③与④可交换
【答案】D。
【解答】解: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钠。
A、由上述分析,X为BaCl2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上述分析,Y为Na2CO3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Z为稀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步骤③与④不能交换,否则过滤是没有意义的,生成的碳酸钡、碳酸钙沉淀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钡、氯化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ag在加热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0~t2min内,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变
C.0~t2min内,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D.N点对应的固体只有氯化钾
【答案】C。
A、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M点时,氯酸钾没有反应完全,此时对应的固体物质有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故说法错误;
B、0~t2min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总质量不断减小,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说法错误;
C、随着氧气的逸出,氧元素的质量减小,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故说法正确;
D、N点对应的是氯酸钾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的固体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回答下列问题。
(1)Bi2O3中铋元素(Bi)的化合价是 +3价 。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离子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氧分子 。
(3)要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 火把 (填“手电筒”或“火把”),原因是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如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 。
【答案】(1)+3价;(2)离子;氧分子;(3)火把;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如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
【解答】解:(1)Bi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铋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解得x=+3。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3)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火把,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若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
故答案为:(1)+3价;(2)离子;氧分子;(3)火把;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从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洞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如火把熄灭,则不能进入。
22.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元素 N 。
(2)氖气 Ne 。
(3)四氧化三铁 Fe3O4 。
(4)3个硫原子 3S 。
(5)5个氢氧根离子 5OH﹣ 。
【答案】(1)N;(2)Ne;(3)Fe3O4;(4)3S;(5)5OH﹣。
【解答】解:(1)氮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N;
(2)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是由氖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氖气的化学式为Ne;
(3)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4)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硫原子就可表示为:3S;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5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5OH﹣。
故答案为:(1)N;(2)Ne;(3)Fe3O4;(4)3S;(5)5OH﹣。
23.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7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质子数 不相同。
【答案】(1)原子;(2)A;(3)①7;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质子数.
【解答】解:(1)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氯化氢属于纯净物,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3)①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7=2+8+x,解得x=7;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是:(1)原子;(2)A;(3)①7;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质子数.
24.KNO3常用于制造烟火、火柴、肥料等,NaCl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100g水)
NaCl
35.7
35.8
36
36.6
37.3
38.4
KNO3
13.9
21.2
31.6
61.3
106
167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硝酸钾 。
(2)20℃时,25g硝酸钾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为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是 65.8 g。
(3)40℃时,将KNO3、NaCl各20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
①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KNO3 (填“KNO3”或“NaCl”)。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NaCl 16.6 g。
【答案】(1)硝酸钾;(2)饱和;65.8;(3)①KNO3;②16.6。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25g硝酸钾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15.8g的晶体,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是65.8g;
(3)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6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1.3g,将KNO3、NaCl各20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A烧杯中有固体剩余,B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
①B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溶液的溶质是KNO3;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溶剂质量变成100g,充分搅拌后,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NaCl为36.6g﹣20g=16.6g。
故答案为:(1)硝酸钾;(2)饱和;65.8;(3)①KNO3;②16.6。
25.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氢离子(或H+) 。
(2)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将60℃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30℃时,将3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写出计算式即可)。
(3)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①该实验是将 氢氧化钠溶液 (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 。
③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减轻病痛,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答案】(1)氢离子(或H+);(2)①减小;②×100%;(3)①氢氧化钠溶液;②产生蓝色沉淀;③Al(OH)3+3HCl═AlCl3+3H2O。
【解答】解:(1)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即氢离子,所以酸具有相似的性质;
(2)①将60℃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30℃,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小;
②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硝酸钾,30℃时,将3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不能完全溶解,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3)①开始时溶液的pH<7,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②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
③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能中和过量的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氢离子(或H+);(2)①减小;②×100%;(3)①氢氧化钠溶液;②产生蓝色沉淀;③Al(OH)3+3HCl═AlCl3+3H2O。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② (填数字序号)。
①除去气体杂质
②使悬浮物沉淀
③把硬水变成软水
(2)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
(3)操作Ⅱ在实验室中可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其中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来净化水。待处理的水应从 b (填“a”或“b”)口通入。
(4)在消毒池中常用二氧化氯对水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 ClO2 。
(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
【答案】解:(1)②;(2)过滤;(3)吸附;b;(4)ClO2;(5)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解答】解:(1)明矾在水中能够形成胶体,胶体可以吸附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其沉降下来,故选②;
(2)经过操作Ⅰ后可以将残渣分离出来,故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过滤就是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差异,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3)活性炭就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为了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将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除净,待处理的水应从b口通入;
(4)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及命名原则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ClO2;
(5)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是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27.氢气的制取、储存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I.氢气的制取。
(1)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气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
①水在通电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
②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如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 H、O 。(填符号)
Ⅱ.氢气的贮存。
(2)目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 氢气贮存困难、氢气的制取成本高 。
Ⅲ.氢气的应用。
(3)氢气在燃料电池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如图为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氢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4)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氢气,氢气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ABC (填字母序号)。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答案】(1)①化学;②H、O;(2)氢气贮存困难、氢气的制取成本高;
(3)2H2+O22H2O;(4)ABC。
【解答】解:(1)①水在通电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水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在高温条件下氢分子、氧原子分别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所以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H、O。
(2)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氢气贮存困难、氢气的制取成本高。
(3)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4)“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金属原料价格是否便宜、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是否大、金属是否便于回收和利用等,故选:ABC。
故答案为:(1)①化学;②H、O;(2)氢气贮存困难、氢气的制取成本高;
(3)2H2+O22H2O;(4)ABC。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 燃着的木条熄灭 ,由此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集气瓶中集满二氧化碳。
(2)按表格进行实验,分别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HCl溶液
Ⅱ
大理石粉末、10%HCl溶液
①两次实验中参与反应的盐酸质量是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曲线乙对应实验 I (选填“I”或“II”),你的判断依据是 实验I药品用的是块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小,反应更慢,产生二氧化碳的时间更长 。
③若用曲线甲对应的药品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图2中合适的发生装置是 B 。(填编号)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排空气法;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2)①相等;②I;实验I药品用的是块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小,反应更慢,产生二氧化碳的时间更长;③B。
【解答】解:(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看到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不能判断集气瓶中集满二氧化碳,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2)①由图像可知,甲、乙曲线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故两次实验中参与反应的盐酸质量是相等的;
②曲线乙对应实验I,因为实验I药品用的是块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小,反应更慢,产生二氧化碳的时间更长;
③由图像可知曲线甲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时间非常快,故曲线甲是实验II,药品是大理石粉末,合适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大理石粉末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迅速,装置B可以控制盐酸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还能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排空气法;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2)①相等;②I;实验I药品用的是块状大理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小,反应更慢,产生二氧化碳的时间更长;③B。
29.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Ⅰ.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来除去天然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用如图1所示装置电解水时,a管与b管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3)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
Ⅱ.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上面图2所示。
(4)图2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填字母)。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④⑤②③①
(5)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 16 g,配制该溶液需要用 100mL 的量筒量取水(填“50mL”、“100mL”或“200mL”)。
(6)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落,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1)吸附;(2)2:1;氢元素和氧元素(合理即可);(3)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4)A;(5)16;100 mL;(6)不变。
【解答】解:(1)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来除去天然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与正极相连的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氧气,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即a管与b管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用洗菜水浇花、使用节水龙头等合理答案即可;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5)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可知,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00g×16%=16g;需要量取水:100g﹣16 g=84g(即84mL),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大且近”的原则可知,应使用100mL的量筒量取水;
(6)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落,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1)吸附;(2)2:1;氢元素和氧元素(合理即可);(3)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4)A;(5)16;100 mL;(6)不变。
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30.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5g石灰石样品,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图甲所示。
(1)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 g。
(2)已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请在图乙中画出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变化示意图。
【解答】解:(1)由图可知,50g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知,10g碳酸钙反应时,钙元素转化到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改变,1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0g××100%=4g,则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故答案为:
(1)4.4;
(2)80%;
(3)。
第一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 这是一份第一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文件包含第一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解析版docx、第一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 这是一份第三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文件包含第三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解析版docx、第三次模拟考试02-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模拟考试01-【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 这是一份第三次模拟考试01-【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文件包含第三次模拟考试01-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解析版docx、第三次模拟考试01-满分冲刺新中考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改革最新考向模拟卷广西新中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