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显微镜,双目光学显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载物台,转换器,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制造了早期最出色的光学显微镜,能放大100多倍,并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但观察到的只是死去的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单筒式光学显微镜(中学常用)
使光线通过物镜和镜筒内
一般放大倍速为10倍、40倍、100倍;
镜头标识为10X、40X、100X
一般有多个放大倍速供选用
常用放大倍速为10倍;镜头标识为10X
显微镜的放大倍速是由物镜的放大倍速和目镜的放大倍速共同决定的,即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速的乘积
光线较弱: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小光圈和平面镜
显微镜是一种比较精密的仪器,要科学规范地使用显 微镜。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低倍观察时视野大,容易发现目标。
在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后,再对目标进行低倍或高倍观察
选取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如:10×)
选取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如:10 ×)对准通光孔。
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和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组合起来称低倍镜。
思考: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1)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的大致位置(方便查找)
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用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中。
此时可从目镜中看到一片白而明亮的视野。
剪取报纸上的一个字,蘸取少量清水使其呈半透明状态,使有字面向上,贴在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
将这一做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使小纸片上的字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从侧面注视物镜的上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
将低倍物镜靠近载玻片,注意不要压到盖玻片。
通过目镜观察,向上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思考1:为什么镜筒要先下降后上升?
先下降是调节物镜到玻片的距离,使成像更大;且避免压碎下面的玻片。后上升是调节目镜到玻片的距离,使成像更清晰。
思考2: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为什么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的位置?
防止压碎玻片标本,损坏物镜。
使用细准焦螺旋上下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
思考:目镜中看到的物像和标本上的字有哪些不同?
观察时,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 因为如果画图,这样会使图像真实性更高。
1.实验完成后取下标本,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2.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离通光孔
3.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4.将目镜放回镜头盒,显微镜放回镜箱中
5.其它物品清理后放回原处
罗伯特·胡克制造了早期最出色的光学显微镜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下列那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物镜10✖ 目镜5✖ B.物镜40✖ 目镜10✖ C.物镜10✖ 目镜16✖ D.物镜40✖ 目镜16✖
2.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是( )A.q B.p C.d D.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自主预习,重难•合作探究,基础•限时达标,知识点一认识显微镜,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单筒式光学,平面镜,凹面镜,知识点二使用显微镜,通光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观察器具放大镜等,5展平材料,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复习,实验原理,淀粉的鉴定方法,实验材料,预祝大家考查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